?

作物栽培課程“教—學—做”互動模式研究

2012-12-14 04:06趙東風孫立勇李圣超張俐伶王永力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2012年6期
關鍵詞:作物栽培田間實訓

趙東風 孫立勇 李圣超 張俐伶 王永力

【摘 要】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農業生產呈現新的發展趨勢。改革《作物栽培學》的教學模式,提高講課藝術已成為當務之急?!敖?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將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訓教學內容有機地揉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統性,將原來的課程同與之相配套的實訓課題組合成教學模塊,一門課程的全部教學內容由若干個模塊組成。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邊教邊做、邊學邊做,使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敖?學-做”一體化。

【關鍵詞】 高職學院作物栽培農業課程

1. 國內外研究概況、水平和發展趨勢

對當前世界高職學院《作物栽培學》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和我國進行了深入比較,認為我國當前教學模式及課程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專業設置的偏離性,課程體系的學科性與理論性,課程內容的重復交叉煩瑣性與陳舊性,實驗實習教學沒有形成獨立的體系,以演示驗證與形式性為主等。

國外高職高?!蹲魑镌耘唷氛n程體系的共同特點:(1)以就業崗位需求和地區實際需要為導向的課程設置思路。(2)以技術應用能力或職業崗位能力為主線設計課程結構。(3)注重課程的綜合性、職業性和實用性。(4)重視實踐教學,強化實踐訓練,推行產學合作教育模式。(5)課程內容與職業資格證書的一致性。

高職課程改革已成為高職教育領域熱切關注的一項重大改革?!蹲魑镌耘鄬W》 是研究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品質形成規律及其與環境條件的關系, 探索通過優化決策、生長調控、栽培管理等途徑, 實現作物優質、高產、高效及其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技術的科學。它綜合運用植物生理學、農業氣象學、土壤肥料學等多種學科,研究作物種植的理論與實踐,直接為種植業服務,推動農業的發展。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一講到底, 學生的任務只是被動的聽和記, 學完理論知識再統一實習,不能合理安排作物栽培理論和實踐教學。這樣的模式下培養的學生是沒有技能的學生,教-學-做嚴重脫節。雖然對作物栽培知識的掌握雖然比較系統,但實踐能力弱,因此,改革《作物栽培學》的教學模式,提高講課藝術已成為當務之急?!敖?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將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訓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統性,將原來的課程同與之相配套的實訓課題組合成教學模塊,一門課程的全部教學內容由若干個模塊組成。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邊教邊做、邊學邊做,這樣學生學的過程也是做的過程,教師教完了,學生也學會怎么操作了,這就是現在的“教-學-做”一體化概念。這種教學模式可使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際操作的訓練緊密結合,使教學時間和教學設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使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敖?學-做”一體化在教學過程當中的運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對于學生零距離就業有極大的好處。培養“教-學-做”一體化的《作物栽培學》教學模式,能夠進一步把學生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2. 突出季節性與實踐性,改傳統的階梯式教學方法為多維的重迭式教學方法。

《作物栽培學》理論與實踐技能教學,是作物生產技術專業的重要課程。按照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要求,本著“必需、夠用”和加強實訓的原則,在原《作物栽培學》的基礎上,著重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試模式進行改革。

2.1從本地農業生產實踐出發,增加實驗實訓科學地組織教材內容,創建一套完整的與高職高專相適應的《作物栽培學》課程內容體系是確?!白魑锷a技術”專業核心課程順利施教,并依此實現培養技能型與應用型人才的基本保障。傳統的《作物栽培學》教材,一般都分“總論”“各論”,內容重迭,必須以季節為軸線,將土壤耕作、種植制度及農作物的生物學特征、生長發育規律及栽培技術理論與實踐,重新進行切割分塊,并按照農事季節組織理論與實踐教學。將每種作物的生長發育理論、生長調控理論、實踐操作技術進行穿插,使之有機結合融為一體。并按照生育理論-調控理論-操作技術-效果觀測與分析的順序逐層講授。在教學時就達到動靜結合、相輔相成的目的。學生在學習時先理論、后實踐、再操作。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看得見、學得會、用得上。

2.2教學方法的改革,突出季節性與實踐性,改傳統的階梯式教學方法為多維的重迭式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學生入校后,按照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階梯模式上課,這種階梯式的內容安排,造成了課程之間的脫節和理論與實踐、內容與季節、技術與生產的脫節。同時,就《作物栽培學》課程來,學生自進校到離校僅僅有一個年頭的時間學習。對于實踐性、季節性特強,且有著豐富的農業生產理論和技術,缺乏充足的消化吸收時間。因此,將《作物栽培學》課提前到一年級下學期與部分專業基礎課同步穿插進行,改傳統的階梯式教學方法為多維的重迭式教學方法,保證學生在校期間對《作物栽培學》課及相關的實踐教學有兩年完整的重迭期。

2.3改以課堂書本教學為主為田間觀察實驗為主。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關鍵是跳出課本,走出課堂,深入田間地頭接觸生產。為此,我們增加了田間實習,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參與作物育種、良種繁育,品種(系)比較觀察、栽培方式、密度與肥料試驗等。這樣就將授課時間從教室、黑板和課本上分配到田間,把室內實驗變為田間試驗,把抽象空洞的口頭講解變為可見的、有形的、千差萬別的田間展示。這樣不僅教師講起來生動、真實、具體、鮮明,讓學生聽起來津津有味,而且又易懂、易記、易用。此外,學生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及節假日,在教師指導下,進入田間從事觀察、記載、收獲考種、資料整理與分析等工作,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3. 改單一的知識培養型教學方法為綜合技能培養型

善于用心觀察問題,樂于動腦思考問題,勤于動手解決問題,長于歸納總結問題,應該是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必備的四項基本技能。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必須改變單純的知識型的教學方法,突出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著力把學生簡單的以聽、記、讀、背、答為主的學習方法,引導到看、聯、比、研、寫為主的學習方法上來。所謂“看”,就是讓學生看教材、看資料、看試驗、看生產。所謂“聯”,就是聯想與聯接。即把課本與資料內容同田間觀察聯為一體,把理論與實踐聯為一體,把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聯為一體, 把學習與參與聯為一體。所謂“比”,就是把所學、所看、所聽到的理論知識拿到田間,拿到生產中去比,有比較才能有鑒別,在觀察比較中加深理解與記憶, 并進行分析與發揮。所謂“研”,即讓學生加入到教師的科學研究與生產試驗之中,在科學研究與生產試驗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所謂"寫",就是要引導學生把自己所看、所聯、所比、所研的結果,通過邏輯分析與整理,按照一定的寫作格式撰寫成文。

結束語

作物栽培課程改革必須適應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要注意打破傳統課程的學科體系,按照職業崗位需求建立核心課程平臺,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堅持實用為本;同時增加選修課程,提高適應性,從而實現針對性與適應性的有機統一?!敖?學-做一體化”的要求學生可通過各種形式進行自主學習,拓寬知識領域,提高學習效率;教師也可通過網絡資源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教學能力。

(作者單位: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作物栽培田間實訓
春日田間
田間地頭“惠”果農
中國染料作物栽培史
“碼”上辦理“田間一件事”
田間地頭有了“新綠”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虛實結合實訓平臺的開發與應用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