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歷史教學中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四個關鍵點”

2012-12-29 03:15李會欣,喬羨科
現代教育教學探索雜志 2012年19期
關鍵詞:語言表達歷史教材

李會欣,喬羨科

在筆者的教學生活里,我總對學生的歷史語言能力感到困惑,有的學生回答問題時,語言表達不科學,無歷史感;有的語言表達不完整,語句不順暢;有的用詞不準確,概念混淆的;還有的詳略不得當,主次不分明等等。由于平時教師大多注重知識的傳授和整理,而忽視這方面的規范指導,導致現在初中學生普遍存在歷史學科語言不規范的問題。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呢?在這里,結合多年的教學,我略談一下提高初中學生歷史語言能力的方法。

1. 歷史教師要以身作則,不斷提高自身學科語言素養 對于提高學生歷史語言水平或能力,教師自身的歷史語言素養的高低是一個重要的前提。沒有教師較高的垂范作用和營造的歷史語言環境,學生們也是無從下手的。這就要求教師一方面不斷地涉獵歷史學科相關理論性著作,學習歷史專業規范化語言,另一方面要積極地加以運用,在教學過程中,要用嚴謹的語言、準確的詞匯來表達概念,敘述事件和歸納結論,不能含糊籠統,切忌隨心所欲、胡言亂語,如秦滅六國之前,嬴政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國君,就必須以“秦王”相稱;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后,嬴政稱帝,秦朝的歷史從此開始,這時方可以“秦始皇”相稱?!扒赝酢焙汀扒厥蓟省?、“秦國”和“秦朝”,僅一字之差,但如果顛倒了時序,前后混用,或者模棱兩可,閃爍其詞,都是科學性的錯誤。又如,在講工業革命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瓦特不是蒸汽機的發明者而是改良者,在講抗戰歷史時, 1937年7月7日日軍對中國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而不能說發動抗日戰爭。教師在課堂上,無論對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的描述或是得出的結論,都要力求完整準確,對概念分析,要能區分內涵與外延。對現象的探究,要能把握廣度與深度,做到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接受并理解其中的含義。

2. 課堂上要讓學生多“說”,加強對學生的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的訓練 任何學習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學生的親自實踐,聽和讀是歷史表達能力培養的基礎,說和寫可以培養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形成自己的歷史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認識。因此教師應針對教學重點和難點設計一些針對性強、啟發性強的訓練題,可以利用角色換位,讓學生上臺當“小老師”,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提出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用已學過的知識,以準確的語言來到達一個完整的知識。教師在上課過程中碰到主觀題練習時,可以讓每個同學預先準備一個草稿本,讓他們把答題思路先寫在草稿紙上,那么即使只有一兩個同學有機會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但沒被抽到的同學在聽其他同學答題時其實也可以及時進行反思,并與自己的答題思路對照,取長補短。通過這樣的平時訓練,學生留意了遣詞造句,注意了語言表達的嚴密性和專業術語的運用,使自己的思想觀點可以準確、精練地表達出來,實施下來效果相當不錯。

3. 注重對課本的理解與記憶,提高對教材歷史語言的把握 教學過程中,教材是基石,離開教材中的語言無疑會使學生迷茫,就會陷入一種盲目。這樣就要求教師不斷加強對教材的解讀,理解歷史課本,并非僅僅是看懂某一課的文字。對于歷史教學而言主要是指導學生理解章、節、段之間的邏輯關系。歷史課本是對浩瀚史料的抽象概括,所以看書要先從章節上想一想:本課說了哪些事件,說了歷史的哪些內容,段落之間啟承轉合,即事件的發展過程,同時要徹底掌握知識還應把具體的問題放到整個章節和歷史階段中區思考,比較事件異同,歸納系統知識,并應用自己的知識對書中的歷史人物、事件和事實作出是非價值判斷。 除此之外,應注意關鍵性語言的理解。如:鐵農具、牛耕春秋出現,戰國推廣,西漢廣泛使用?!俺霈F”“推廣”“廣泛應用”所表示的意義是有著巨大差別的。授課時應將此點出。教師應注意形象化地點撥,指導學生理解關鍵性的詞語。當然讓學生掌握生字生詞、術語更是基本要求。讓學生敘述、概述(不是背)、回憶課文一章一節一個問題或一段,有利于學生以自己的語言理解、推動思維,用自己的語言對知識進行把握。也就是將教材中的語言再創作為我所用,形成自己的歷史語言。

4. 嚴把測試質量關,從評價層面推動歷史語言的科學性 歷史既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也是社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歷史學科對于語言文字表達的科學性有很高的要求,但初中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略顯不足。如在批改歷史作業或試卷時,經??梢砸姷揭恍┯顾咨n白的語言:“袁世凱是一個大壞蛋、大漢奸,他做了許許多多坑害人民和國家的事情,我們必須堅決推翻他”、“小日本太可惡了”等,這樣的語言讓人看后啼笑皆非。這就是我們的學生,他們掌握的歷史詞匯太少了!和兒時的他們對于歷史人物的評價如此相似,這不能不說是歷史教師基礎教育的失敗。再者,歷史學科的專業術語很多,將它們進行分析和比較,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決非易事。如將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表達成“民主主義”;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績是“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有的學生卻回答成“結束了封建制度”等。由此可見,學生對許多歷史概念的認識是模糊的,他們把這些概念當做教條學習,沒有真正理解其內涵,因而造成了混淆歷史概念、用詞不當的現象。這就需要教師在測試中,嚴格閱卷,絕不放縱,讓學生認識到歷史是一門科學,必須用科學的語言來闡述。

總之,要使學生歷史語言能力得到提高,還有其他許多形式,它不僅需要我們歷史教師以身作則,在教學實踐中融會貫通,把歷史的思想性、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有機結合起來。而且需要教師利用歷史課堂、各種測試,通過多種渠道有意識地加強指導和訓練,培養學生的歷史語言表達能力。只有持之以恒,學生的歷史語言能力才能夠逐步得到提高。

猜你喜歡
語言表達歷史教材
教材精讀
數學課堂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與研究
編寫劇本臺詞 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綜合訓練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新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小小主持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