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談小學生數感意識的培養

2012-12-29 03:15陳會芝
現代教育教學探索雜志 2012年19期
關鍵詞:數感培養數學教學小學生

陳會芝

(臨城縣鴨鴿營學區 河北 臨城 054300)

【摘 要】數感是一種直覺的感悟力,是一種主動、自覺的數的意識,更是一種關于數的認知、運算自動化的態度與意識。因此,加強小學生的數感培養變得十分重要。本文著重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論述。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教學;數感培養

數感的培養,不是朝夕之功,它需要我們不斷地訓練,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學習探究歷程中,強化數量及對應關系的感覺與建模,進而積累豐富的感知,獲得情感的體驗與升華。

1. 在生活資源中豐富學生對數的感知 “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边@是課標對數感形成的基本定義,也真正揭示了數感培養的艱巨性,以及數感意識培養的長效性。數感不是單純傳授的知識產物,而是學生體驗的升華,更是學生感知積累漸變的歷程。積極開發生活資源,讓我們的數學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生活,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經驗積累等密切相關的學習情景,讓知識成為學生自主感悟的產物,逐步感知數,并在運用中深化數的理解,在反思和提煉中形成愈來愈加清晰的數感意識。

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領略到了數字編碼的藝術與魅力,在實際地操練中學會了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一方面有助于增強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極其重要的部分;另一方面利用一系列地訓練,是學生明白數字編碼中的科學內涵,進而體味到數學學習的價值。這樣當學生在看、思、用等數學活動中數感意識就會逐漸地累積起來,數學素養也在不斷深化中發展開來。

2. 大力開展數學活動資源,豐富對數的感悟 數學學習的根本途徑就是數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通過活動的開展,以凸顯學生自身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張揚學生探究的個性,逐步發展學生創造性,讓人文情懷貫穿求知的全過程,讓人性在靈動的課堂中熠熠生輝。學生不僅獲得智能地提升,更促進學生情感態度等價值觀地蛻變與發展。充分開發數學學習活動資源,讓學生在活動中與數學親密接觸,形成豐厚的認知積淀,發展數的認知,形成濃厚的數學研究興趣,在不自不覺中發展數的認識,發展數感意識。

整個探索研究歷程是在學生自我研究活動中有序地開展的,學生的學習是快樂的,更有創新因素的流動,學生講述了不同1千克的范例,為學生積累1千克的感知拓展視野,豐富了認識。我們能夠聽到學生不同的調查研究成果,感受學生自我思考的價值,更會體驗到學生那顆搏動的心,更能彰顯學生智慧的靈性。1千克的領悟不是紙上得來的,而是在實實在在的活動感悟到的。千克的數感意識必定會隨著學習地不斷深入而逐漸增強。

3. 利用實戰資源,加速數的建構 “智慧來源于指尖”。我想這句話大家并不陌生,其宗旨就是讓學生要動起來,從動中看出端倪,發現不足,找到缺陷,促進積累和反思,從而為后續的研究探索提供有價值有意義的方法和技能。抓住各種有利時機,創造性地開發教材資源,讓學生在熟悉的、充滿情趣的訓練素材中學會審視,學會交流,學會創新思考,充滿理想地解決問題,從而在實踐中加深對數的理解,并使學生的數感得到長足的發展。

首先,強化寫數、讀數、數的互化等綜合訓練,讓學生學會在具體的情境中靈活自如正確地運功用知識解決問題,培養能力,發展數感。

其次,強化基本運用,讓學生在日常地演練中深化知識,發展數學素養。如在小數乘法的計算教學中有機地引入口算訓練,2.5×4=,0.25×4,25×0.4=,25×0.04=,0.4×2.5=,0.25×0.4=等等,通過一組精心編排的口算練習,促使學生進一步領悟積的小數位數與各個因數之間的密切聯系,逐步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中“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應減少單純的技能性訓練,避免繁雜計算和程式化地敘述算理?!钡木?,學生在真切地訓練中感受小數位數變化所帶來的對應變化,體會到口算技巧的重要性,從而在訓練中培養學生的數感。

再則,重視加強估算,發展學生直覺思維,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起到激活思維的作用。估算,看似一種你不經意地猜測,其實質缺失學生實實在在的數感意識,這些估算結果都與學生的數感有著密切地關聯。同樣是小數乘法的計算,面2.4×2.5,學生在第一時間的感覺就必須形成乘積應該大于5,而小于7.5.這樣的直覺為計算指明了方向,更為最現實自我審視、自我矯正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這種有意識地訓練,會不斷克服學生練習的馬虎與盲目性,在有助于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的同時,也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數感。不斷引入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內容為題材,讓學生得到估算的實戰演練,使其學會交流,學會傾聽,學會分享,從而感受估算的魅力,增強估算的意識,逐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估算習慣。

第四,鼓勵算法多樣化?,F代課堂的精髓就是人性充分地彰顯,所以不拘泥于莫中格式和要求,讓學生盡情地思,充分地展露自己的聰明才智。尤其在在計算教學中,我們更要重視引導學生在問題的實際背景中,學會通過不同的路徑獲得問題的有效突破,學會列出不盡相同的算式,展現不同思維過程,增強對數的實際意義的理解。如在“三年級全班同學的身高如下:120厘米-130厘米6人,131厘米-140厘米25人,140厘米以上有14人。這次班主任老師組織三年級同學到公園讓春游,公園門票如下:成人每人50元,兒童(140厘米幾及以下)每人30元,團體票(10人以上含10人)每人35元”。請你設計一個省錢的購買門票方案。讓學生在探索此類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切實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讓學生在實際情景中感悟、體驗計算與數的意義的結合,發展學生的數感。情境的趣味性與思考性并存,讓學生在學習研究中體會到數學在我們生活的價值,從而是原本枯燥的訓練變得智慧激蕩的場所,更變成學生治理比拼的競技場,學生不再聽命于教師和好學生,而是開動自己的思維,使課堂重碼激情,充滿歡樂,同時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生的數感也得到了有效地訓練和培養。

當然,我們也應該很清醒地認識到,數感是一種頓悟的漫長旅程,這就需要我們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科學地引領學生漫漫求索。

猜你喜歡
數感培養數學教學小學生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農村初中學生數感的培養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數學教學中“量感”的教學探究
探討小學生數感培養的方法
無痕培養數感有效提升數學能力研究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