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耳功能異常嬰兒聽性腦干反應特點及應用

2013-01-10 06:44胡艷玲王智楠陳平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13年1期
關鍵詞:鼓室中耳功能障礙

胡艷玲 王智楠 陳平

隨著我國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普遍開展,聽性腦干反應(ABR)測試被廣泛應用于診斷嬰幼兒聽力損失,而部分聽力篩查未通過者與中耳功能障礙有關[1]。ABR波 I來源于聽神經遠端,中耳功能異常時,其波I潛伏期延長[2]。為探討ABR波I潛伏期的延長是否僅與中耳功能異常所致的閾值增高有關,本研究對比分析了中耳功能異常嬰兒和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聾嬰兒的ABR波Ⅰ、Ⅲ、Ⅴ潛伏期及反應閾的特點,為ABR用于聽力損失的定性和定位診斷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武漢市兒童醫院行聽力學診斷的2~5個月的嬰兒中,以226 Hz探測音鼓室導抗圖為A型、1 000 Hz探測音鼓室導抗圖為正峰且峰壓值在-100~+100 daPa之間為中耳功能正常的標準,選取中耳功能異常且ABR反應閾≤60 dB nHL者85例(170耳)為研究組(A組),其中,男46例,女39例,中位年齡3.1月;選取中耳功能正常且ABR反應閾40~60 dB nHL的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聾患者83例(166耳)為陽性對照組(B組),男42例,女41例,中位年齡3.5月;正常對照組(C組)為聽力正常嬰兒41例(82耳),男21例,女20例,中位年齡3.1月,ABR反應閾均≤30 dB nHL。

1.2ABR及聲導抗測試方法 測試儀器為美國ICS公司 CHARTR MCU-90誘發電位儀,丹麥MADSEN 公司OTOFLE100多頻聲導抗檢測儀。ABR檢測在隔聲屏蔽室進行,檢測前先清理外耳道耵聹,測試對象口服10%水合氯醛進入睡眠狀態;記錄電極置前額發際,參考電極置同側乳突,click聲刺激,帶通濾波100~3 000 Hz,疊加1 024次,刺激速率19.9次/秒。刺激聲強度從80 dB nHL開始,以10 dB nHL依次遞減或遞加,以能引出可重復記錄到波V的最小刺激聲強度作為ABR反應閾,并記錄刺激聲強度為80 dB nHL時引出的各波潛伏期。記錄并比較三組的ABR反應閾,波Ⅰ、Ⅲ、Ⅴ潛伏期,Ⅰ-Ⅲ、Ⅰ-Ⅴ、Ⅲ-Ⅴ波間期,比較A組與對照組相同閾值者(≤30 dB nHL、40 dB nHL、50 dB nHL、60 dB nHL)在刺激聲為80 dB nHL時各波潛伏期及波間期。

226、1 000 Hz探測音聲導抗測試起始壓力為+ 200 daPa,終止壓力為-400 daPa,壓力變化速度為50 daPa/s,方向由正向負。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t檢驗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各組ABR反應閾 A組(170耳)中24耳(14.11%)ABR反應閾≤30 dB nHL,73耳(42.94%)為40 dB nHL,54耳(31.76%)為50 dB nHL,19耳(11.2%)為60 dB nHL;B組(166耳)中83耳(50%)ABR反應閾為40 dB nHL,52耳(31.33%)為50 dB nHL,31耳(18.67%)為60 dB nHL;C組(82耳)ABR反應閾均≤30 dB nHL。

2.2各組ABR波Ⅰ、Ⅲ、Ⅴ潛伏期及波間期比較 刺激聲為80 dB nHL時三組間ABR波Ⅰ、Ⅲ、Ⅴ潛伏期及各波間期的比較見表1。A組波Ⅰ、Ⅲ、Ⅴ潛伏期明顯長于B組和C組(P<0.01),Ⅰ-Ⅲ、Ⅰ-Ⅴ波間期較B組和C組短(P<0.01),Ⅲ-Ⅴ波間期與B、C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各波潛伏期、波間期與C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與對照組反應閾相同者(≤30 dB nHL、40 dB nHL、50 dB nHL、60 dB nHL)各波潛伏期及波間期比較見表2。三組中反應閾相同者比較:A組波Ⅰ、Ⅲ、Ⅴ潛伏期均明顯長于對照組(P<0.01);Ⅲ-Ⅴ波間期則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反應閾≤50 dB nHL時,波Ⅰ-Ⅲ、Ⅰ-Ⅴ間期較對照組縮短(P<0.01),而反應閾為60 dB nHL時A組Ⅰ-Ⅲ、Ⅰ-Ⅴ間期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中反應閾≤50 dB nHL時,波Ⅰ潛伏期隨閾值的增加而延長(P<0.01),而反應閾為60 dB nHL者波Ⅰ潛伏期較前者延長不明顯(P>0.05)。

3 討論

在嬰兒期,中耳腔羊水和間葉組織尚未完全吸收、中耳畸形以及嬰兒分泌性中耳炎均可導致中耳傳導功能障礙[3],但該病癥比較隱蔽,不易被家長發現,經常在新生兒聽力篩查和診斷時被確診。ABR

表1 A、B、C三組嬰兒ABR波潛伏期及波間期比較

注:與B組和C組比較,*P<0.01

表2 A組與對照組反應閾相同者ABR結果比較

注:*與反應閾相同的對照組比較,P<0.01;△與該組其他反應閾波潛伏期比較,P<0.01

作為診斷嬰幼兒聽力障礙的常用手段,其反應波形是由聽覺傳導通路上對一定強度的聲刺激具有相同潛伏期的神經核團和神經纖維同步放電所形成,但在中耳功能障礙時也有其特殊表現。

在一定程度聽力損失范圍內,傳導性聾者ABR 主要表現為各波反應閾升高,各波絕對潛伏期相應延長,但相對潛伏期不變[2,4,5]。國內外均有報道各月齡段嬰兒的ABR波 Ⅰ潛伏期及反應閾與成人相比無明顯差異[6~8]。中耳炎患者主要是由于中耳聲阻抗的變化,導致傳導至內耳的聲能減少,ABR各波潛伏期隨之延長[5]。本研究結果表明,中耳功能障礙時,ABR反應閾可能正常,但大部分升高,且以輕中度升高為主,與中耳功能受損的主觀聽力損失一致;波Ⅰ、Ⅲ、Ⅴ潛伏期均有明顯延長,Ⅲ-Ⅴ波間期不變,而Ⅰ-Ⅲ、Ⅰ-Ⅴ波間期縮短,提示各波潛伏期的變化主要因為波Ⅰ潛伏期延長所致。本研究中,陽性對照組均為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聾嬰兒,其ABR反應閾增高但各波潛伏期無明顯變化,此現象可能是耳蝸病變重振的表現[4];因此,對于ABR反應閾正?;蜉p中度升高并伴有波Ⅰ潛伏期延長且各波相對潛伏期不變者,提示有中耳功能障礙的可能。

但單純依靠ABR 判斷中耳功能時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雖然本研究表明,聽力損失在一定程度內,ABR波Ⅰ潛伏期隨反應閾的增加而延長,但并不能僅從波Ⅰ潛伏期延長的程度來評估聽力損失程度[9]。1 000 Hz探測音鼓室導抗圖能較準確反映嬰兒不同的中耳功能狀態[10,11],比ABR的Ⅰ波潛伏期變化的敏感性更高[11],但其只是一種定性分析,無法評估患兒聽力損失的程度,對鼓室導抗圖正常的中耳畸形者也不能正確評估[12],而且鼓膜置管術后的患兒無法進行聲導抗測試。行為測聽可以衡量6個月以上嬰幼兒聽力,是ABR等客觀檢查所不能替代的,可以通過骨氣導差判斷耳聾性質,但也只適用于6個月以上嬰兒,并且檢測受嬰兒合作程度的限制。

因此,對于中耳功能異常的診斷,結合ABR反應閾、波Ⅰ潛伏期及各波間期的特點,可以彌補其他檢查的不足;另外,鼓膜放置通氣管對ABR測試影響不大[5],此時,應用ABR檢測對提高中耳功能障礙的確診率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4 參考文獻

1 肖社平,廖敏清,吳婉文,等.聽力篩查不通過嬰幼兒的聽力評估[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8,22:1 028.

2 Fria TJ,Sabo DL.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 in children with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J].Annals of Otology Rhinology and Laryngology,1980,89:200.

3 商瑩瑩,倪道鳳.嬰幼兒中耳炎的診斷 [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6,41:631.

4 莫玲燕.小兒聽覺電生理測試的臨床應用簡述[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9,17:416.

5 陳倩,羅仁忠,黃振云,等.分泌性中耳炎患兒聽性腦干反應的應用及特征[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9,17:118.

6 Gorga MP,Kaminski JR,Beauchaine KL,et al.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 from children three months to three years of age[J] .J Speech Hear Res,1989,32:281.

7 Schwartz DM,Pratt RE Jr,Schwartz JA.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 in preterm infants: Evidence of peripheral maturity[J].Ear Hear,1989,10:14.

8 史偉,蘭蘭,丁海娜,等.不同月齡嬰兒的 ABR 正常值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9,17:457.

9 Mackersie CL,Stapells DR.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wave I prediction of conductive component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J] .JAJ,1994,7:52.

10 商瑩瑩,倪道鳳,劉世琳.低頻和高頻探測音鼓室聲導抗測試在嬰兒中耳功能診斷中的作用[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6,41:326.

11 胡艷玲,王智楠,陳平.嬰兒1 000 Hz探測音鼓室導抗測試結果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9,17:457.

12 袁虎,王秋菊,韓東一.先天性中耳畸形的臨床分型及其與耳聾的相關性[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5,40:893

猜你喜歡
鼓室中耳功能障礙
糖尿病早期認知功能障礙與血漿P-tau217相關性研究進展
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機制研究進展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術治療中耳炎的手術護理配合
開放式鼓室成形術治療中耳膽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觀察
勃起功能障礙四大誤區
護理干預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鼓氣球鼓室充氣治療梅尼埃病療效觀察
先天性中耳畸形的臨床分型及其與耳聾的相關性研究
聲導抗基本概念(2)
小耳朵怎么會有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