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性漫談

2013-02-02 10:47賀俊俠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3年10期
關鍵詞:百草園課外課外閱讀

賀俊俠

樂亭縣新戴河初級中學 河北樂亭 063600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語文新課程標準對語文閱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但是,學生的日常閱讀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嚴重制約了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其中最突出的問題便是閱讀缺乏有效性。通俗地講,就是學生的閱讀缺乏目的性,效率低下。很多學生讀完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后,不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其主要內容,不能說出其主題,只能向別人講故事。這仍停留在小學階段的復述故事層面,遠遠落后于初中閱讀的要求,不能適應語文學習的需要。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語文閱讀的有效性,以閱讀為抓手,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質。那么,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增強語文閱讀的有效性呢?

1 培養學生帶著問題閱讀的習慣

閱讀的無目的性是目前語文閱讀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造成無效閱讀的主要原因。教師從初一開始培養學生帶著三個問題進行閱讀:1)本文寫了什么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括);2)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文章的主題思想);3)作者是怎么寫的(寫作方法、修辭手法等)。這三個問題能引發學生對文章內容、主題、寫作手法的思考,養成帶著問題閱讀的習慣,提高閱讀的有效性。

這種閱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由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的遷移,這也是語文能力遷移的一個表現。比如,在初一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時候,在預習環節教師就要圍繞整體感知課文,布置思考題:1)本文寫了哪兩部分內容?2)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找出你認為寫得美的段落,體會作者是如何表現這種美的?這些問題對初一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學法指導。比如,從題目上提取信息,判定課文寫了哪兩部分的內容:百草園、三味書屋。然后結合課文內容,對兩部分的內容進行更具體的補充:百草園的有趣生活、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從課文中的詞語和語句來體會作者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感情,“樂園”、關于捕鳥的描寫、捉了知了喂螞蟻等,都能表現出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和留戀。引導學生從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欣賞百草園的景物描寫。教師要通過課內外的對比閱讀,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遷移,提高學生閱讀的有效性。

其次,培養學生掌握多種閱讀方式。初中是學生閱讀習慣、閱讀方式形成的重要時期。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多種閱讀方式,以便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來閱讀不同的文體。朗讀,是初中學生最常用、最喜歡的閱讀方式之一。但是,朗讀適用于課文閱讀,以及課外詩歌、散文的閱讀,至于大部頭小說和那些需要嚴密思維的說明文和議論文則不適于朗讀。因此,還要培養學生默讀、跳讀、精讀、鑒賞等課內常用的閱讀方法,以及課外常用的瀏覽、粗讀等。

教師在授課與指導閱讀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滲透不同的閱讀方法。詩歌、文言文、散文要反復誦讀,在誦讀中掌握其停頓、節奏,進入其描繪的美的意境之中;小說、說明文、議論文要盡可能默讀,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小說的人物、情節、環境描寫的作用、說明對象、說明方法、說明方法的作用、論點、論據的類型、論證方法等;對于報紙雜志和網絡上自己不感興趣的文章,只瀏覽題目即可;對于課標規定的讀本則要細讀、精讀,不但要了解其主要內容,還要能夠了解人物的經歷、外貌特征、其身上發生的主要故事等。比如,讀了《駱駝祥子》不但要了解祥子三次買車的經歷,還要了解他的外貌特征——臉上留下小時候被驢咬后的傷疤;讀完《魯濱遜漂流記》后,要知道他在荒島的第一夜在哪里度過;等等。多種閱讀方法,可以讓學生面對不同文章都能快速找到具體而有效的閱讀方式,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的有效性。

2 注重學生閱讀遷移能力的培養

如今的中考,很少考查學生的課內閱讀,即使文言文也是以課內外對比閱讀為主要考查方式。這就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一個明確的要求:學生能將從課內閱讀學到的知識成功遷移到課外閱讀中去。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閱讀遷移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的培養既有知識體系的完善,也需要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感悟,教師要以課內知識體系為抓手,以課外閱讀為例,幫助學生實現閱讀能力的遷移。在課內教學中,經常會對人物形象進行總結,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發生在人物身上的事情與文章對人物的描寫兩方面入手總結人物形象,然后通過閱讀課外文章,讓學生用課內學到的方法來總結課外文章中人物形象。還有,課內關于環境描寫的作用:1)渲染氣氛;2)烘托人物心情;3)推動故事情節發展。這種知識體系是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重要抓手,教師要善于將此類知識進行總結,并讓學生結合文章內容反復體會其具體作用。

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兩處環境描寫:“我們上了輪船,離開棧橋,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薄霸谖覀兠媲?,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鉆出來?!边@都是烘托人物心情的,但是到底烘托了人物怎樣的心情呢?需要結合上下文進行分析:第一處,一家人高高興興去旅游,而且作者用了“綠色大理石”,表現了一家人去旅游的愉快心情;第二處,遇到了已經淪為窮光蛋的于勒,一家人構想的美好生活成為泡影,父母的心情當然是沮喪、失望的。教師要善于通過課內外閱讀的對比、銜接,引導學生將課內學到的閱讀知識體系成功地遷移到課外閱讀過程中,利用課內學到的相關知識解決課外文體,增強學生閱讀的有效性。

3 以豐富的閱讀促使閱讀有效性的提高

閱讀量的積累是閱讀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積累到一定的閱讀量,學生的閱讀能力才會發生質的提高。很難想象,一個讀書很少的的人,能快速掌握閱讀的技巧,提高閱讀能力與閱讀的有效性。常常會發現,有些學生平時并不怎么喜歡做語文閱讀習題,只是很喜歡讀書,但是他們對閱讀題目的解答往往方向正確、用語精準。這正是豐富的閱讀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閱讀中字、詞、句的積累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廣泛地閱讀,不但閱讀課文,還要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閱讀內容、風格各異的文學作品,閱讀各時期的美文佳作,閱讀各種報紙雜志,閱讀與不同科目相關的文章……在提倡學生閱讀紙質書籍的同時,也鼓勵學生一定程度接納電子閱讀,讓多種閱讀方式共同構成學生豐富的讀書活動。各種閱讀內容、各種閱讀來源,有利于學生對不同文體、不同思想文化、不同語言風格進行融合,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接受、理解能力,加強學生對文章的敏銳感知,能夠快速判斷閱讀的文章的類型、內容、主體、風格等,能夠快速從文章中提取需要的信息,并對各種信息進行加工和整合,得出正確的結論,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的有效性。

總之,提高語文閱讀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學生語文素質的重要表現。教師要以新課標準的要求為指向,以課內閱讀教學為切入點,以課外拓展延伸為主要目的,通過豐富多樣的調控手段,鼓勵學生循序漸進地提高閱讀能力,提高閱讀的有效性。

猜你喜歡
百草園課外課外閱讀
學校里的“百草園”
小滿課外班
我的“課外老師”
課外閱讀——寫作的源頭活水
做好課外閱讀指導之我見
實踐語文課外閱讀的幾點思考
以景寫情——探索《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情感
讓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然——課外閱讀探究心得
試說《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幾組對比
課外實踐豐富多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