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選擇題妙解六招

2013-03-27 08:24徐光輝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2年12期
關鍵詞:科考南極參考答案

徐光輝

一、 直選法(再現法)

根據題干要求,通過對各個選項進行分析,可以直接判斷出正確答案,這種方法就叫直選法。一般來說,這種解題方法比較適合于那些難度較小的試題(題干與選項之間的知識轉換環節較少),可以通過認真閱讀題干,明確其考查內容的知識類別、時空范圍和數量特征等,運用已有的地理知識和認識水平,直接選出答案,從而節省解題時間。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335.tif>例1 (2012年大綱版全國卷)6月上旬某地約5時(地方時)日出,6月份該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別為( )

A. 正東、正西 B. 東南、西南

C. 東北、西北 D. 東南、西北

解析 考查地球運動(太陽視運動)造成日出、日落方位的時空變化。直射點此時在北半球,故全球除極晝區和極夜區之外,都應該是東北升、西北落。

參考答案 C

二、 排除法

排除法是考試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解題方法。對于組合排序型或比較復雜的選擇題,因羅列地理事物和現象較多,一時較難作出正確選擇,可以把一個一個的選項與題干條件逐一對照,首先將錯誤的選項逐一排除掉,縮小判斷范圍。然后根據題干的其他條件,在縮小的范圍內再逐漸淘汰排除,最后剩下的就是正確答案,但也要做最后的復查。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335.tif>例2 (2012年福建文綜卷)圖1中N為北極點,A、M、B位于地球表面,NP為經線,MN的球面最短距離為2553千米。讀圖完成下題。若AM為昏線,則此時節( )

A. 巴黎香榭麗舍大道落葉遍地

B. 日本富士山櫻花爛漫

C.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黃

D. 北京頤和園雪飛冰封

解析 N點為北極點,表明地球自轉方向為逆時針方向,若AM為昏線,說明北極附近為極夜,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是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然后根據當地物候現象判斷。

參考答案 D

三、 圖解法

對于地理學科中的無圖考圖題,利用圖解法是最好的解題方法。圖解法能將一些解題過程中的思考過程用簡單的圖示顯示出來,不僅能幫助我們在答題時理清思路,還能避免因單靠大腦想象造成的過失性丟分。尤其在解答地理時空分布、運動規律等方面的試題,能大大提高答題的速度和正確率。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335.tif>例3 (2012年浙江文綜卷)地表點Q與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之間的緯度差為a,其正午太陽高度為H。若H等于a,則Q點的緯度變化范圍是( )

A. 21.5°至68.5° B. 11.5°至68.5°

C. 21.5°至78.5° D. 11.5°至45°

解析 畫圖求解法:

參考答案 A

四、計算法

如區時、地方時和晝夜長短的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太陽能熱水器的擺放角度和樓間距的計算,比例尺和實際距離的計算,以及氣溫隨海拔高度的變化、等值線圖中相對高度和氣溫差的計算等。但地理計算并不是考數學,重在方法,許多數據和命題角度都是特殊情況,計算過程并不復雜。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335.tif>例4 (2012年海南卷)圖2中的斜線示意晨昏線。甲地經度為15°E,假定西五區區時為6日0時20分。圖中甲地時間為( )

A. 5日5時20分 B. 6日6時20分

C. 6日5時20分 D. 5日6時20分

解析 甲地為15°E,即東一區,此時西五區為6日0時20分,東一區要比西五區早6個小時,即6日6時20分。

參考答案 B

五、 推理分析法

推理分析法是解答地理試題時采用比較多的一種方法。比較適合于地理推理型選擇題和坐標統計圖型等綜合性較強的選擇題的解答。運用推理分析法時需要依據相關的地理原理和規律,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分析、推理、比較,最后得出正確答案。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335.tif>例5 (2012年山東文綜卷)圖3為青藏高原及我國溫帶若干自然帶的關系圖式。讀圖回答(1)、(2)題。

(1) R所代表的自然帶可能是( )

A. 苔原帶

B. 溫帶草原帶

C. 亞寒帶針葉林帶

D.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2) 導致自然帶沿OF方向發生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

A. 熱量 B. 水分

C. 風力 D. 光照

解析 本題組以獨特的“資料集群呈現、定性表現地理事物”的關系圖式為信息載體,在圖示與文字、水平與垂直的情境創設中,考查考生對地理信息的感悟、解讀、判斷、分析的能力。第(1)題,主要考查自然帶的分布。由圖中自然帶的分布情況可知,R自然帶位于溫帶荒漠帶與溫帶及山地針闊葉混交林帶之間,即位于荒漠帶與森林帶之間,應為溫帶草原帶。第(2)題,主要考查影響自然帶分布的因素。沿OF方向的自然帶依次為高山荒漠帶—山地荒漠帶—溫帶荒漠帶、高山高原帶—山地草原帶—溫帶草原帶、高山灌叢草甸帶—山地暗針葉林帶—溫帶及山地針闊葉混交林帶,其變化都是由高山—山地—溫帶,即為高度的變化,因此影響其變化的主要因素應為熱量。

參考答案 (1) B (2) A

六、 定位法

定位法主要適合于解答區域地圖類選擇題。解答時需要首先對圖示區域進行準確的空間定位,然后結合該區域的地理特征進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答案。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335.tif>例6 (2012年上海卷)太陽黑子活動的變化會對地球的氣候產生明顯影響。圖4顯示北半球部分高緯度地區太陽黑子活動與年均降水量的關系。

上述測站分布范圍主要在( )

A. 亞洲 B. 亞洲和歐洲

C. 亞洲和北美洲 D. 歐洲和北美洲

解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34個觀測站均位于60°N到80°N之間,經度位于166°W到81°E之間,因此選D。

參考答案 D

我國為第四個南極科考站選址

2012年11月5日,中國第二十九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從廣州市出發,奔赴南極。此次南極科考總航程預計歷時162天,計劃航行27460海里。作為這次南極科考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國第四個南極科考站將進行選址。

對于第四個南極科學考察站的選址問題,考察隊副領隊李院生介紹說,開展第四個南極站選址調研,是未來新站開建的基礎性工作。新站的目的,主要是圍繞氣候變化的核心議題,開展更加持續的環境觀測,更系統地研究南極大陸。目前,我國在南極已有長城站、中山站和昆侖站三個考察站,長城站位于南極洲喬治王島,中山站和昆侖站都位于東南極大陸上。從位置上看,我國長城站、中山站和昆侖站大致處于一條線上,其中昆侖站由于高海拔、低溫等惡劣環境因素,目前還只是度夏站,而非越冬站。中山站靠近南極最大的蘭伯特冰川和第三大冰架埃默里冰架,擁有較好的氣候和海洋環境觀測研究條件。為了對整個南極大陸的氣候和環境變化進行系統研究,需要更多的監測點以加大觀測范圍。新站的選址,傾向于在西南極方向尋找到合適的海洋和氣候環境監測位置。此次將是新站選址工作的第一次考察調研??瓶颊镜倪x址需要綜合考慮科學條件和后勤支撐的能力,兩者都很重要。

與以往不同,此次南極考察隊大洋科考有40多名科學家參加,他們將以“雪龍”船為平臺,專門進行大洋環境的綜合考察。這也是我國南極科考歷史上開展大洋科學考察人數最多的一次。

猜你喜歡
科考南極參考答案
恐龍跑得快嗎
難忘的南極之旅
暢游南極之喬治王島
2017年6月七、八年級參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級參考答案
我們的南極長城站
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
中國南極科考30年歷程
南極冰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