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壺天地

2013-07-12 18:49高洪艷王紅五
檢察風云 2013年18期
關鍵詞:執壺雞頭青釉

文·圖/高洪艷 王紅五

執壺天地

文·圖/高洪艷 王紅五

高古瓷中的執壺,又稱注子、注壺、偏提、壺。執壺壺身的造型及口、蓋、系、流、柄的變化,體現著各個王朝不同的審美情趣,標志著該執壺的燒造年代,是古陶瓷中執壺斷代的依據。

我國陶瓷業在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到五代時期仍在延續。因為五代十國時期中原朝廷只占據了長江、淮河以北的地域,邢、定二窯以及鞏縣窯的白瓷,因而成為了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代朝廷的主要御用瓷;邢窯歷來是“北白”的代表窯口,邢窯白瓷便成了御用瓷的首選。這一時期邢窯白瓷的做工十分考究,這件執壺從胎泥、釉質、造型、工藝各方面都非常工致、細膩,整體上莊重雅潔,圓潤而富有彈性,比之唐代透出了幾分典雅,比之宋代又平添了些許大氣,不愧是名窯名瓷的得意之作。

高古瓷中的執壺,又稱注子、注壺、偏提、壺。按用途可分為水壺、茶壺、酒壺、尿壺、油壺、佐料壺……按壺身的造型又可分為繭形壺、雙聯壺、扁壺、盤口壺、龍鳳壺、瓜棱壺、皮囊壺、梨形壺、多穆壺、僧帽壺、賁巴壺等大類;除此之外,在口、蓋、系、流、柄的變化中,又衍生出數十種不同的名稱。

從古陶器、青銅器器型發展的歷史看,執壺是由新石器及夏、商、周等時期帶系和耳的“罍”,帶提梁的“卣”,帶流和柄的“盉、鬶”綜合演變而來的。所以,早期的繭形壺、雙聯壺、五聯壺、唾壺并不是高古瓷意義上的“執壺”,而是“瓶”類器皿;而“虎子”作為尚未定論的水壺或尿壺,卻地地道道是執壺的一種。目前發現的三國時期的虎子,普遍被認為是最早的執壺類器皿;其次是晉代的雞頭壺、羊頭壺、鷹形壺,隋代的盤口壺,到了唐宋就已經百花齊放了,元、明、清更是不可勝數,真正創出了壺中天地。

晉代越窯青釉雞頭壺

直徑15.1厘米 高13.8厘米

盤口、細直頸、豐肩,壺腹扁圓,圓平底,肩部對稱按雞頭流和粗泥條柄,頸兩側各有一橋形系。該執壺釉色淺青黃,胎質因淘洗粗放而雜質較多,壺面修坯不平整、略顯粗糙,底足上支釘痕溢出的火石紅濃重,暈散自然、老到。此件雞頭壺的流是管狀流通的,大致年代應為東晉時期。

唐長沙窯青釉貼印花雙魚紋執壺

直徑15厘米 高24.5厘米

唇口、直筒頸、溜肩,瓜棱形深腹,棱邊短流和扁平條手柄成對稱狀按于肩側,手柄上端接筒形頸上沿。棱邊短流下的壺身上腹,貼有一對模印魚紋;通體施半透明釉,呈棗皮黃色,秀卓淡雅;底足和近底足處不施釉,假圈足。

執壺的造型為細頸筒腹,古樸端莊;釉色如青棗熟蜜、煮成淡黃;棱邊短流,反映了長沙窯的獨特工藝;壺嘴下端的雙魚紋貼印花,體現了唐代風行的佛教信仰,為長沙窯的典型紋飾;各方面的特征均表明是一件珍品。

兩晉時的執壺,除“流”是雞頭、羊頭等動物的頭部造型外,一般還配有淺“盤口”和“橋型系”;而隋代的典型器盤口壺,盤口卻較深、壺身修長,系耳變成了圓形的泥條系,柄開始出現龍形柄;唐代的執壺壺形重回圓潤、有彈性,盤口重歸于淺、漸次蛻變為微侈的直唇口,“流”不再是動物造型,而是短粗的圓流或六楞流,柄鋬特小是唐代執壺的顯著特征;到了晚唐、五代壺身漸秀,流逐漸變長、柄逐漸變大,壺底出現玉璧底或玉環底。

自宋以后,壺流更長、壺柄更大,壺身更加修長,系耳則有泥條系完全過度為上下豎按的條形系,壺底變為圈足;遼金作為一個基本與宋代平行的區域,它的執壺,除繼承了唐五代較圓潤的短流注壺外,還創燒出穿帶壺、皮囊壺、雞冠壺以及仿生的鴛鴦壺、魚形壺等執壺作品;元代執壺的典型器,除尚有較大爭議的梨形壺外,一般認為元代無其他造型的執壺。

明清時期執壺的種類比較多,已初步按飲酒與飲茶的不同用途,有了器型上的區別,“酒壺”的器型較多,有梨形壺、扁壺、葫蘆壺、賁巴壺等,“茶壺”則因為出現了紫砂壺的分支,瓷茶壺的器型也大都和紫砂壺的器型相類,如提梁壺、方壺等,而多穆壺、僧帽壺的容量較大,應為用途更為廣泛的“水壺”。

慈溪市博物館編著的《上林湖越窯》一書,是對越窯諸多窯址進行20多年考古調查的綜合報告。該報告稱此種類型的執壺發現于上林湖的黃鱔山、馬溪灘兩個古窯址,文物編號(上Y26乙:26、上Y30:28)。上Y26乙與上Y30窯址發現的遺存多為貢品,有玉璧底碗、仿金銀器造型的金杯足盞、不計血本的窯具瓷質匣缽,還有這種狀如水滴的B形執壺,因此被專家判定為晚唐時的“貢窯”。

唐鞏縣窯絞胎執壺

直徑15厘米 高27.5厘米

敞口,長頸,頸上部微束、口部外敞,頸肩交接處凸起一道弦紋,溜肩,長鼓腹,圈足外撇;肩部對稱安裝圓短流、雙泥條鼓釘小手柄,兩側安泥條鼓釘系。由褐白雙色絞胎泥拼接,自然攪合成水云紋,外施透明釉。通體開魚子紋片,片紋下有浸潤狀的雪花堿沁,土沁包漿老到。整體用小片拼接,制作難度較大,燒造成品率極低,故絞胎作品少見大器;此執壺通高27.5厘米,實為絞胎大器,為世所珍。

唐-五代邢窯白釉執壺

直徑15.6厘米 高21厘米

唇口、長頸,近口沿處微外侈,豐肩、圓鼓腹,淺圈足。肩部對稱按棱邊短流和扁平執柄,棱邊流比唐代短流約長一倍,扁平條柄壓印有四條印痕,執柄略大于唐代耳柄,頸兩側豎按兩只條形系,口、流、柄、系、足的特征,都體現著由晚唐、五代向宋的過度。

唐-五代 越窯青釉執壺

直徑11厘米 高18.4厘米

喇叭口、束頸、溜肩,水滴狀壺身,淺圈足;口沿至腹部裝有雙泥條柄,對稱按一棱邊短直流;通體施滿釉,用間隔器墊燒,釉色青黃。 此執壺狀若水滴,釉色溫潤,其青黃恰似“九秋風露”時的蒼翠之色,正與晚唐詩人陸龜蒙盛贊的所見越窯青瓷相契合。

唐代的婺州大致在現今浙江金華市一帶,受越窯影響,生產的青瓷名列茶圣陸羽推崇的唐代“六大名窯”之二。婺州窯青釉一般釉色淺青黃,此件作品青翠欲滴、器型鮮有,為婺州窯的精品。這類青綠色的瓷片,筆者在東陽市(古屬婺州)的古窯址出土的遺存中見過。此壺的土沁自然明顯,開門見山,珍稀罕見。

一件唐長沙窯青釉貼印花雙魚紋執壺作品,火候偏低,胎坯含沙粒、施化妝土,呈半陶半瓷狀態,吸水率高于其他窯口的產品,叩擊壺體,發聲較黯啞??傊?,胎釉的特征不僅顯現出了唐代我國高超的制瓷工藝,也真實地體現了那個時代比之現代的工藝缺陷,為我們展示了唐代的真實。

遼金元時代,融入以漢民族文化為主的執壺器型系列的穿帶壺、雞冠壺、皮囊壺,被接納傳承下來,成了中國陶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分解這些器型的元素,處處可見民族文化相互之間的融合、吸納;這件吉州窯的作品也是對遼瓷技藝的傳承。

中華民族之所以屹立世界幾千年,正是得益于民族文化的包容與兼容,故筆者未曾忘記對其他民族執壺類型的賞析。雞頭壺流行于兩晉、南北朝,在流的變化上有的是雞形,有的則是羊形、龍形、鷹形等,早期的流僅是裝飾,液體無法通過流口流出,東晉開始,雞頭流才貫通。

穆斯林教眾禁止使用金銀器,只能選擇瓷木制品,宗教領袖和教職人員所使用的高檔“凈瓶”,依賴壟斷了世界陶瓷制造業長達1500年的中國窯場生產,于是執壺的器型中便產生了又一個分支——軍持(凈瓶的音譯)。穆斯林教徒使用的凈瓶沒有柄鋬,直接握持其細長的頸部,但保留了壺類特有的“流”,軍持的頸、口、流的造型,完全不同于中國執壺的頸、口、流的造型,加之其使用功能單一(凈手),故我稱其為執壺的一個分支。

在此總結,執壺屬于生活用品,燒造上沒有地域習俗或原料上的限制,任何古窯場都有燒造,但又因為它是日常生活用品,較易損毀,故存世量較少,尤其是蓋、口、系、流、柄極易殘損,古玩市場上流通的高古瓷執壺,大多數都有修復,購買和賞鑒時特別要仔細排查這些部位,收藏到一件完整無損而又品相精妙的執壺,是十分不易的。本文所收錄的執壺,因受篇幅限制僅涉及高古瓷類。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

唐-五代 婺州窯青釉單柄壺

直徑11厘米 高11.5厘米

淺盤口,頸上部微敞,折肩,瓜棱腹,近足部折收,淺圈足;折肩上按一棱邊短流,與流成90度角的壺腹中部裝有一銎柄,銎孔成長方形,可以安裝扁平的手柄,以延長柄把;器型較特殊,俗稱“單柄壺”。此種單柄壺,其功能后世逐漸單一成為煎藥的藥壺,唐宋時卻是功能多樣的執壺之一類。

宋景德鎮窯青白釉執壺

直徑16厘米 高21.5厘米

直口、筒頸、折肩,瓜棱筒腹,圈足;頸肩交界處刻覆蓮花一周,肩上對稱安裝管狀曲流和扁平條曲柄,曲柄上壓印四道凹線;壺口上配有筒形壺蓋,蓋頂拉一周出檐,上起小圓臺為頂,蓋鈕塑成狗頭狀,故藏界俗稱“狗頭壺”。

該執壺造型飽滿端莊,工藝復雜考究;釉面開片溫文,但周邊斜翹,感覺十分老到;瓜棱及各交界處積釉的濃淡也恰到好處,皮殼的寶光溫潤,不愧是名窯佳作。

直徑13.8厘米 高25.4厘米

直口、板沿、短頸,折肩,橄欖形腹,壺身兩側分別在折肩下緣和近足處置兩個穿帶扣,上下穿帶扣之間用仿皮革的帶飾連接,肩部有篦劃的水波紋飾,壺身前后的中部,均刻蓮花主題紋飾。整器滿釉支燒,足墻底部留有三個支釘痕。

元吉州窯綠釉穿帶壺

猜你喜歡
執壺雞頭青釉
雞頭穩定器
“高執壺”的藝術特征探析
走進紫砂演繹的中國執壺
——析紫砂作品“仿清泥繪高執壺”的別樣風韻
哥窯青釉雙耳彝爐
唐代 長沙窯飛鳥紋碗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藏
唐代壽州窯執壺造型年代考
知足(竹)常樂
唐宋時期安化峽、安化縣及安化鎮位置考辨——兼談秦漢時期的雞頭道
淺談氈包青釉
雞頭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