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教育之旅第三站 加拿大:Canada

2013-07-23 12:48
未來教育家 2013年2期
關鍵詞:車間加拿大教室

林 森

吉林省教育學院教師教育與校長培訓研究所所長

我與加拿大教育的緣分已有二十多年。也許是“教育無國界”的緣由,也許是文化差異強烈對比的魅力,促使我將“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那些寶貴的教育現象寫出來與大家分享,共同領略加拿大中小學別樣的課堂。

一、自由的課堂

到加拿大里賈納市的一所中學聽課,一進教室,就感覺有些“亂”——學生坐得很散,多數在中間,幾個在旁邊,還有兩個男生就在門口兩邊對著坐。上完課,走出門時,我隨口對坐在門兩邊的學生說:“兩個小調皮?!毙iL嚴肅且不解地問:“你怎么說他們‘小調皮’呢?”我反問道:“他倆不是因為調皮才被罰坐在門口的嗎?”校長連忙解釋道:“你誤會了。我們的課堂是自由的,誰愿意坐哪兒就坐哪兒,別人沒權干涉、限制?!?/p>

加拿大的課堂,真是一個自由得不能再自由的地方。學生不僅自己隨便找地方就座,而且在課堂上的表現也很隨意,坐姿五花八門,有的坐在凳子上,有的坐在地毯上,還有的半躺半坐。上課中,學生可以隨意進出教室,走動,上廁所或上圖書室都行。老師講課時,不論講什么內容、講到哪里,學生都可以隨時舉手示意打斷,提問。不管學生的想法有多幼稚、離奇,老師也會耐心、認真地解答,并對有不同觀點的學生給與贊賞和鼓勵。課堂真正成了學生自由思考、思想生長的地方。我還發現,加拿大教師講課很少面面俱到,總是點到為止,留給學生最大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學生始終是在輕松、自由的狀態下學習,悠閑自在,寬松自如。

值得說明的是,加拿大的課堂雖然如此“自由”,但秩序并不亂。老師講課時,學生之間很少有交頭接耳、嬉戲打鬧的現象,更沒有影響他人的行為。當有學生發言時,其他學生都會認真傾聽,并會等他人講完再開口。需要離開座位時,即使只有幾分鐘,學生都會把椅子放回原處。

二、活動的課堂

在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的一所小學,我曾參加了一個被稱為“國際飲食文化節”的活動。這天,學生、家長帶上本民族的傳統美食來到學校,和老師一起享受“世界各地”的美食。有中國的餃子、日本的壽司、韓國的泡菜、非洲的抓飯、以及歐洲和美洲等地叫不出名的各色飯菜。在加拿大時,我經常被他們的眾多節日搞糊涂,除了圣誕節、感恩節、情人節、愚人節,還有學校創造的一個個節日、紀念日。

加拿大中小學教育、教學活動可謂豐富多彩,以至于你會給加拿大教育冠以一個新名詞——“活動教育”。學校為學生開設了社會學習課、職業技術指導課、 實驗課、音體美課等課程,這些課都是通過讓學生做各種調查訪問、動手操作、表演、演唱等活動來完成的。

職業技術課堂,是加拿大中小學最有特色的課堂。在我們眼中,每所加拿大的中小學校都好像是職業學?!擞蓄愃朴谖覈行W校的普通設施,諸如辦公室、教室、實驗室、多功能教室、體操室、心理咨詢室、計算機室、繪畫室、音樂教室等,還設置有較完備的各種職業技術教育教室——車間。諸如木工車間、瓦工車間、油漆車間、制陶車間、車工車間、制圖車間、汽車修理車間、縫紉車間、美容美發室、烹調廚房、自助餐廳、手工制作房、計算機房、攝像室、電訊車間,等等。學生們經常在車間教室揮汗如雨,忙得不亦樂乎。加拿大的教師相信學生的智慧潛能,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自己做,提供給學生盡可能好的操作條件,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和空間,最大可能地激發學生的奇思異想。

三、尊重的課堂

這是我在一所中學聽課時經歷的一件“小事”。

在講課中,一位男教師發現一名女生在埋頭畫著什么,他走到這位女生身邊站了一會兒,女生不予理會,男教師彎下身子、溫和地問道:“你在忙什么呢?”女生大聲地回答:“畫你的女朋友?!睕]想到,男教師不但沒有生氣批評她,反而微笑著大聲說:“噢,太好了,謝謝你,你畫好了,我一定把它擺到我的辦公桌上?!闭f完他又繼續講課了。只見這位女生停筆想了一下,然后竟然收起畫本,開始安心聽課了。課后,我找到這位女生,問道:“剛才怎么又不畫了呢?”她嫣然一笑,有些難為情地說:“老師如此重視我的畫,我要回去好好畫,不能在課堂上草率地畫?!?/p>

孩子們都在繪畫室專心創作

孩子們展示各自的作品

這件“小事”帶給我很多思考,不僅是這位男教師的尊重學生、平等觀念、寬容之心,還有他的教學機智、教學藝術,等等。

“No push”——不給學生壓力,是我在加拿大與校長、教師、家長接觸時,聽到的頻率最高的一句話。很有意思的是,加拿大的中國家長,常常會接到學校、校長或教師的通知,不允許在家給孩子學習的壓力。幾個在加拿大的中國好友,幾乎都跟我提到這樣的事:“老外的警告是很嚴肅、認真的,他們告訴你,在家給孩子補課、給孩子壓力的做法是違法的,必須立即中止?!备艘乃嫉氖?,如果孩子多次抱怨無效,將被有關部門帶走給與保護,剝奪父母的監護權。加拿大人認為,“給孩子壓力”是不尊重人權的。

四、“特教”的課堂

在加拿大,校長和老師們向我們介紹學生時,經常使用的詞匯是“學校的驕傲”,我們不時地為他們所驚詫。一次,在湯姆中學的計算機室,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學校的驕傲”。這個計算機室里擺放有型號相同的微機二十多臺,除此之外,還有一臺特別醒目的較大型號、明顯高級的微機,一個學生正在認真操作。校長艾瑞克給我們介紹說:“這位同學是我們學校的驕傲,他是計算機天才。為鼓勵他開發天賦,我們特地為他購置了這臺最先進的微機?!?/p>

加拿大中小學重視“走班制”教學。在小學低年級,由于孩子年齡較小,一般都采用班級授課制,課程主要以綜合課為主。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一般從四年級開始,教學組織形式則多采用分科教學的“走班制”。中學則全部實行“走班制”。學生“走班制”,即沒有固定的教室,學生根據自己的課表自行到相應的教室里去學習選修的課程。如果一天五節課,學生通常就要轉換五個教室?!白甙嘀啤苯虒W是學生流動,教師不動,教師有固定的教室,教室里寫有教師的名字,室內布置的都是該教師所教學科的內容,教室就是教師的辦公室,學校不再準備專門的教師備課室、辦公室。由于學生沒有固定的班級、固定的教室,一下課,學生就會背起書包,或手拿學習用具,或手拿飲料、小吃等,急忙走向下一節上課的教室,滿走廊里都是生氣勃勃的學生。

加拿大中小學實行“分層制”教學,通常分為三級水平,即A班、B班、C班,教師按不同的學生水平程度教學,學生按能力情況到適合自己水平的班級學習。如,一個學生可在A班學習自己擅長的學科,發展特長;在B班學習一般學科,正常發展;在C班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科,嘗試挑戰。教學在一定意義上打破了固定的班級乃至年級的界限,多個進度、多樣形式,有效施教。并不是所有學科都是分層教學,而是根據學生的狀況而定,有些學科不采用分層教學的做法,而是按學生的興趣分班教學,例如一些藝術類、體育類、職業技術類的選修課等。

五、“家長”的課堂

在加拿大溫哥華市客里斯達克小學的課堂上,我認識了加拿大的“家長教師”。那天,除了常見的師生外,我們還發現了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婦女,在任課老師的“領導”下,進行課堂教學活動,具有“助教”的意味。

讓我驚詫的是,這是一位家長,學校介紹說這是“家長教師”。這些“家長教師”都是加拿大學?!凹议L——教師協會”的會員,是關心孩子并自愿為學校教育出力的人。他們相信學校的教育作用,同時也相信父母的作用。他們認為,孩子在學校的成長需要父母的支持,在家庭和學校,父母都應該是幫助孩子成長的好朋友。他們對孩子有責任心,對孩子充滿希望,并自覺主動地抽出閑暇時間了解和幫助孩子。

那位令我驚詫的母親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交談中我了解到,她每周都來校2-3次,每次1-2 小時。到學校不單純是為了了解、幫助自己的孩子,也了解、幫助其他孩子,并為教師、學校做許多有益的工作。比如在課堂上了解所有孩子的表現,為孩子提供一些適時的引導和幫助;幫助教師收發、批改練習,以及擺放掛圖,操作幻燈、錄像機等;回答一些學生的提問,指導學生操作性的活動等。另外,家長教師們還參與課外的一些活動,如戶外文體活動、野餐、短途旅行等。

一位“家長教師”向我介紹說,開始她到學校的時候,她的兒子并不高興。因為母親在場,似乎增加了一個“監督者”,他感到拘束,放不開。但一段時間后,尤其是得到母親的得力幫助后,他很快改變了態度,認為母親不是監督者,而是好導師、好伙伴。從此,他不但在課堂上放得開,而且還因母親的“光臨”引以為榮。對其他孩子來說,“家長教師”也很受歡迎,因為他們的到來,增添了課堂色彩,活躍了課堂氣氛。

今天,加拿大家長的“家長教師”角色,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和完善,成為學校教育中一個不可輕視的影響因素。在許多加拿大的中小學校都實現了“家——?!?的務實合作,達到“家長三進”的高水平狀態,即家長“進學校、進課堂、進活動”。

猜你喜歡
車間加拿大教室
“313”教室
100MW光伏車間自動化改造方案設計
這里的教室靜悄悄
如何締造完美教室
長時間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視
招工啦
“扶貧車間”拔窮根
我在加拿大留學的第一年
多元加拿大
把農業搬進車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