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根蔗不同蔗樁高度蔗芽分布及萌發情況調查

2013-07-26 13:53肖關麗余興華盧會文楊清輝
中國糖料 2013年1期
關鍵詞:芽長宿根甘蔗

肖關麗,余興華,周 平,盧會文,楊清輝

(云南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昆明650201)

宿根蔗具有省工、省種、早熟高糖、減輕災害損失、加速良種繁育等優點[1],發展宿根蔗對節省甘蔗種植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云南省宿根蔗面積占總植蔗面積70%左右,而且由于宿根蔗出苗普遍比春新植蔗早,甘蔗成熟期一般可提前20~40d,為糖廠早期開榨提供了優質的原料[2-3]。

甘蔗生產上提倡“快砍低鋤”,一方面能促進低位芽的萌發,為次年宿根蔗再創高產打下良好的基礎[3];另一方面也能提高甘蔗產量,為蔗農創收。但是由于砍收勞動強度大[4],蔗農對快砍低鋤理解不深,導致實際人工砍收時蔗蔸長短參差不齊,而甘蔗機械化收割存在砍收位置偏高的情況[5-6]。生產上提倡入土2~4cm低鋤,但是這一標準并沒有相關試驗加以佐證。本試驗調查研究了不同甘蔗品種(品系)宿根蔗的芽位分布情況、不同蔗樁高度宿根蔗萌發情況,為宿根蔗的砍收高度提供理論依據,也可為甘蔗聯合收割機研發與優化提供相應理論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材料為宿根一年的甘蔗品種或品系,共5份,分別為:YU 02-38,崖城89-9,YU 01-13,YU 01-39,新臺糖16號,材料種植于云南農業大學甘蔗研究所內。

1.2 調查方法

1.2.1 蔗芽分布調查 甘蔗收獲后,將蔗蔸挖起,每份材料調查10株蔗蔸,每份材料從底部往上調查,分為0~5cm和5~10cm兩段,分別統計死芽數、活芽數、萌發芽數及總芽數。

死芽數:死亡的蔗芽數?;钛繑担河谢钚缘L度不超過1cm的蔗芽數量。萌發芽數:萌發長度超過1cm的蔗芽數??傃繑?死芽數+活芽數+萌發芽數。

1.2.2 蔗芽萌發調查 將YU 02-38和崖城89-9兩個甘蔗品種(品系)的蔗蔸分成兩個處理:處理1依舊保持10cm的蔗樁高度,處理2砍成5cm高度蔗樁,每處理10株,放入白瓷盤中,澆清水保持濕潤,置于恒溫的培養室內,進行催芽試驗。每天記錄蔗樁上蔗芽的發芽數、芽長、發芽指數、活力指數(其中10cm蔗樁分0~5cm和5~10cm兩段進行觀測記錄,以便和5cm高蔗樁的處理進行比較)。

發芽指數:Gi=Σ(Gt/Dt),其中 Gt為逐日發芽數,Dt為相應的發芽天數。

活力指數:VI=S×Gi,S 為芽長[7]。

表1 不同甘蔗品種蔗兜芽調查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蔗樁高度甘蔗芽的分布情況

對5份甘蔗材料的蔗蔸上的芽分布情況進行調查表明,0~5cm處節間短,蔗芽密集,總芽數為3.7~6.7個,但5~10cm處節間較長,蔗芽分布較少,不足2個,活芽數也表現相同的情況,說明甘蔗芽主要分布在蔗樁0~5cm處,5cm以上部分芽分布較少(表1)。

2.2 不同蔗樁高度甘蔗芽的萌發情況

對10cm高度的蔗蔸進行觀察,YU 02-38和崖城89-9宿根蔗蔸在培養室內的蔗芽萌發情況表明:兩品種均表現為隨發芽天數增加,發芽數增加,芽長增加,活力指數增加,發芽指數則表現為先升高再降低的趨勢,但總體0~5cm蔗樁的發芽指數高于5~10cm蔗樁。YU 02-38的0~5cm蔗樁上的蔗芽第8天發芽指數最高,5~10cm蔗樁上則為第3天發芽指數相對較高;崖城89-9則表現為0~5cm蔗樁上的蔗芽第5天發芽指數最高,5~10cm蔗樁上也同為第3天發芽指數相對較高(表2)。

對5cm高度蔗蔸的芽萌發情況進行觀察,將其與10cm高度蔗蔸0~5cm處芽的萌發情況進行對比,結果表明:同為5cm的高度,砍成低位蔗樁(5cm),其發芽數、芽長、發芽指數和活力指數相對高位蔗樁(10cm)更高,說明蔗樁高度增高,上位芽對下位芽的萌發有抑制作用。

表2 10cm蔗蔸芽萌發情況

3 討論與結論

對宿根甘蔗而言,蔗芽主要分布在蔗樁0~5cm處,5cm以上蔗樁芽分布較少,且0~5cm蔗樁上蔗芽發芽指數和活力指數均高于蔗樁上部,5~10cm蔗樁處芽長較長,萌發較快,但總芽數少,所以發芽指數和活力指數均較低,所以0~5cm蔗樁上的蔗芽具有更高的

生產潛力;本試驗結果還表明,蔗樁上位芽的存在對低位芽有一定抑制作用,低砍可解除這種抑制作用,促進低位芽萌發,其萌發數、芽長、發芽指數和活力均有不同程度指數提高。根據本試驗的結果,砍收甘蔗時,留下5cm左右的蔗樁對甘蔗的萌發生產有利。云南甘蔗規范化栽培要求種植溝深20cm,壟高20cm左右[8],因此可入土低砍9~12cm。本試驗結果為生產上提倡“快砍低鋤”措施提供了相應的理論依據。

除了上述優勢外,采取“快砍低鋤”措施,還有以下優點:一可多收甘蔗,增加產量,入土低砍6~9cm,每667m2多收甘蔗200~500kg;二可減輕螟蟲危害,螟蟲的幼蟲在土面下3~6cm的蔗樁上過冬,低砍破壞了幼蟲過冬場所,可減輕螟蟲危害[3,9-10]。

表3 5cm蔗蔸芽萌發情況

表4 5cm蔗蔸芽萌發情況

[1]王爾龍.貴州宿根蔗低產的原因及栽培技術關鍵[J].耕作與栽培,2008(6):49-50.

[2]趙和平.淺談提高旱地宿根甘蔗產量的途徑[J].臨滄科技,2009(3):12-13.

[3]張躍彬,劉少春.云南水澆地宿根甘蔗高產高效綜合栽培技術研究[J].中國糖料,1999(3):31-34.

[3]曹明艷.宿根蔗豐產栽培技術[J].云南農業科技,2010(6):37-37.

[4]程龍.西洞庭農場試驗甘蔗砍收機械化[J].中國農墾,2011(12):78.

[5]陳超君,梁和,何章飛,等.甘蔗機械收獲對蔗蔸質量和宿根蔗生長影響初探[J].廣東農業科學,2011,38(23):26-30.

[6]林紅輝,陳超平,賴榮光,等.轉觀念提效益加快推進甘蔗生產機械化化[J].中國農墾,2011(10):46-47.

[7]強繼業,許銀蓮,吳功明.60Co-γ 射線輻射對云煙 85、K326 種子活力的影響[J].種子,2008,27(3):34-37.

[8]卓清,方嚴.旱地甘蔗高產綜合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1989(8):11-12.

[9]王文榮,楊子林,李勇.甘蔗快鋤低砍技術增產效應[J].中國糖料,2011(1):48-49.

[10]陳優強,耿懷建,尹茂莊,等.建立云南水田壩地宿根甘蔗高產耕作栽培制度[J].甘蔗糖業,2001(2):16-21.

猜你喜歡
芽長宿根甘蔗
探析宿根花卉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及管理
6-BA對3種景天科多肉根芽生長的影響
不同溫度梯度和培養基質對細葉結縷草幼苗生長的影響
宿根花卉在城市道路上的營造與維護
玉米種子芽大小對農桿菌轉化的影響
甘蔗的問題
甜甜的甘蔗
播種不同芽長種薯芽塊對早春錯期馬鈴薯生育進程及產量的影響
耿馬縣宿根甘蔗管理技術研究
甘蔗宿根性研究II.甘蔗種性宿根影響因子與其宿根性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