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教育對傳承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發展作用的研究——以汶川地震災區為例

2013-08-15 00:50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3年13期
關鍵詞:北川羌族汶川

1、汶川地震災區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境遇

1.1、汶川地震災區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現狀

羌族主要聚居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縣、理縣和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在“5.1汶川地震”中,羌族所聚居的地區均遭受了重創。大批羌族同胞遇難,學校、政府、醫院、公共設施等遭到嚴重破壞。其中,此次地震大約有2萬多羌族人喪生或失蹤,約占羌族總人口的10%,其中包括大量民間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持有人。當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現代化進程加速發展的背景下,現代體育不斷的沖擊著少數民族地區特有的體育文化,為保證本民族的體育文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每個民族都要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肩負承載、守護的責任。在大力弘揚本民族優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時,保持地域文化、生態文明的多樣性,而不是摒棄民族文化,用功力的眼光、盲目的心態去追求現代體育。這也是目前汶川地震災區少數民族地區所面臨的一個問題。

1.2、社會大變革下,汶川地震災區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滯后性”與“漸退性”

經歷了“5.12汶川地震”后,當地的經濟、生產等逐漸復蘇,村落、山區和縣城的溝通加強,國家政策的傾向,現代工業科技的遷入,在一定程度上使當地的人民生活水平相對提高,生活條件得以改善、生活時間和空間的擴展,使民族活動退減?,F代的生活方式融入鄉村的潮流已不可阻擋,這將造成民族體育文化的形態發生變化。經過實地走訪汶川地震災區調查中,發現羌族地區長期保持的民族體育活動逐漸減少,甚至有一些活動逐漸消失,被人們淡忘。尤其是經歷了“5.12汶川地震”,大量民間傳統文化持有人在這次災難中遇難,造成了當地長久保持的民族體育活動無法繼續傳承和延續。

2、體育教育對傳承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發展的對策

體育教育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根據生產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體的生長發展規律,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體質,促進人的身心全面發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長期以來中華民族文化和體育文化的積累和反映。

2.1、學校體育教育是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傳承的有效途徑和最佳選擇

少數民族體育文化來源于生活,又植根于群眾中,一旦離開了群眾這片“肥沃的土地”就會枯竭。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在發展過程中,除了部分項目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更多的項目依然服務于廣大的人民群眾。學校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基地,民族體育走進學校是原始體育形態走向規范化、科學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把羌族民族體育融入到學校體育課堂教學中,有利于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對挖掘羌族體育文化進一步推動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羌族傳統體育文化有其顯著特征,舞蹈元素突出其文化內涵。尤其是地震發生后,很多學生在這次過程中受到重創,身體、心理問題普遍存在。把民族特色的舞蹈元素融入到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對學生的認同感和身體恢復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把羌族體育納入到學校體育教學時傳承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最佳選擇,這樣才可以讓民族體育文化源遠流長。

2.2、發掘災區傳統體育文化,納入學校體育校本課程

地震發生后,國家相繼出臺了多部關于災區民族文化保護的相關政策法規,深入受災民族聚居區,充分挖掘當地的民族體育文化,在加大學校建設的同時,全方位的開展羌族傳統體育文化知識的普及、宣傳和教育。羌族體育文化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洗禮,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地域性、傳承性特征尤為顯著。把羌族傳統的體育文化項目作為校本課程引入到學校體育課堂教學,必須因地制宜、根據民族文化特色、學校和學生實際情況、社會背景等因素,全方位衡量實施的可行性。為學校體育課堂創新化開展、文化傳承切實的量身定做。例如在北川中學支教的學生根據羌族舞蹈的特點為北川中學編排的課間操羌族健身操舞,其中包含了羌族民族舞蹈的特色風情,也同時融入了現代健美操的諸多元素,就符合這一目的要求。

將羌族民族舞蹈結合到體育課堂教學中,現代體育與羌族民族舞蹈有機的結合,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得益彰,不但極大地豐富了體育課程教學內容,而且在創新教學的過程中注入了鮮活的內涵和動力,不僅弘揚了民族文化,又彰顯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體育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培養相對應的體育教學工作者,編撰相關書籍、課本、教材運用到教學當中,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在充分挖掘羌族民族體育文化同時,最大限度的實現民族體育文化的最大化。而在發展民族特色的體育文化的同時,勢必會影響和促進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為學校體育校本課程大力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對未來的體育發展探索出一條新道路。

2.3、學校體育教育重建為羌族民族體育文化環境重建提供契機

北川中學是北川羌族自治縣唯一一所高中,但在“5.12汶川地震”中遭受重創,在國家和各界的多方努力下,給予羌族居民聚集地的各項設施包括醫院、學校等等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支援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羌族地區學校校本課程的引入和開展。筆者有幸作為一名支教老師參與到了北川中學體育課程改革當中。在平時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根據羌族民族舞蹈其動作特點中手臂動作較少,而腿部的動作較多,小腿靈活多變、敏捷,以髖部活動帶動上體的轉動的特點,引導學生了解和學習羌族舞蹈的基本動作。通過課堂教學可以使學生認識、了解、掌握羌族民族體育項目,對古老體育文化的傳承發展有重要作用。在支教的半年時間里,多次帶領學生參與對外交流的活動,創編了“走進羌山”的羌族體育類表演項目。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同志蒞臨北川中學視察觀看了師生的演出,對北川中學傳承羌族傳統體育文化表示肯定。在北川體育中心,經常會舉行一些群體性的活動演出,學校、社會團體會根據羌族文化特色,編排舞蹈、組織羌族體育表演,潛移默化中使觀眾、演出人員甚至是附近的居民成為了羌族體育文化傳承的一員。

2.4、轉變觀念,開拓思路,加強災區體育文化建設

羌族民族傳統體育發源于村落、村寨。在社會發展轉型過程中,民族文化發展尤為重要。農村體育的開展已不單單是簡單的生產耕作,而是需要高素質、會協調、講科學方法的體育工作者,將本地的體育活動與文化相結合,讓農村體育蓬勃開展、豐富多彩、廣泛傳播,展現新農村建設下的精神文明成果,同時有豐富了農村文化。與此同時,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方法,培養和引進一批高素質、專業知識水平扎實、熟悉少數民族文化的體育工作者,深入村落指導民族特色體育文化的開展,把先進的體育知識傳授給當地群眾,在挖掘當地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同時,根據農民意愿、興趣愛好組成相應的體育團隊,定期開展體育活動。政府政策導向,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建設一定的體育場所設施,形成公益性的群眾體育組織。在肯定當地傳承體育文化持有人的同時,成立相關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保護的民間組織和協會,加強對保護民族文化意識的學習。

2.5、加快推進少數民族地區體育師資培養的步伐,為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傳承發展奠定基礎

體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傳承和發展的前提,所謂專業化是指一個職業經過一段時間后成功地符合某一專業性職業標準并獲得相應專業地位的過程。體育教師的專業化必須要求體育教師教育專業化,使一個非專業的體育教師經過有組織、專門的、系統化培養和訓練,成為專業體育教育人才,從過去滿足數量到現在提高質量轉化已是必然走向。中國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獨具特色的民族體育文化,受地理環境影響,有些民族的體育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例如:北方的冰上項目、南方的龍舟等。受技術條件的影響,如華北地區的武術、西南地區的民族舞蹈等。這些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挖掘和傳承就需要具有相關專業知識、技術水平的體育工作者來完成。只有掌握科學的原理才能熟練的運用到實踐當中,通過對民族體育文化的挖掘、分析、整理、提煉,才能使其大眾化。少數民族體育的挖掘和傳承是在不斷地探索中進行的,這需要教育的不斷的錘煉,知識的不斷鞏固和提高,尤其是在思想和行為上不斷更新自我。這樣才可以不斷的為民族地區輸送特色體育實用型人才,從而為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打下夯實的基礎。

[1]王攀攀.震后新生:羌區學校教育重建中的問題及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4期.

[2]王卓,崔樂泉.對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知識產權制度兼容與互動的研究[J].體育科技,2012,33(3).

[3]黃愛峰.體育教師教育專業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9:61.

[4]趙昌毅.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體育中的地位[J].民族研究,2001(1):69-72.

[5]張厚福.優秀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知識產權保護[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0,34(4):64-66.

[6]李寶玉.新課程下體育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6,20(5):89-91.

[7]樸剛.東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及其對體育的促進作用[M].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3):43- 45.

[8]劉吉昌.論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特點及功能[J].貴州民族研究,1999,(2):13-14.

猜你喜歡
北川羌族汶川
羌族古籍瑰寶《刷勒日》圖經
云上遠眺新汶川
理縣蒲溪村羌族釋比戲文化初探
羌族作家谷運龍散文簡論
健康中國的汶川實踐
北川的味道(四題)
西寧市北川河綜合治理工程設計探索
北川讓夢想飛得更高
我在汶川掛職的日子
情系北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