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屆全運會對遼寧高校體育場館建設影響的研究

2013-08-15 00:50鄭鴻鄭曌遼寧大學體育教研部遼寧大學研究生院遼寧沈陽0036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3年13期
關鍵詞:奧體中心體育館全運會

鄭鴻 鄭曌(.遼寧大學體育教研部;.遼寧大學研究生院 遼寧 沈陽 0036)

前言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是熱點話題,當前,遼寧辦好第十二屆全運會是熱門話題,同時,也是遼寧人共同關注的一件大事。2013年第十二屆全運會,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無論是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對加快遼寧經濟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都將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全運會一半以上的項目分別由高校承辦,尤其是高校體育場館的硬件建設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和發展,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和快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本文從遼寧舉辦全運會入手,闡述全運會對高校體育場館建設,不僅是為師生及大眾體育活動開展的重要前提條件,也是推動學校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保障。就現階段,對遼寧省舉辦全運會高校體育場館等相關方面進行研究。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

2、結果與分析

2.1、第十二屆全運會場館建設情況

2.1.1、全運會場館建設及比賽

第十二屆全運會的賽事,將以沈陽為主線,全運會所設的31個大項分別安排省內其他的14個城市進行,在這些城市的高校分別再建或改建體育場館。十二運需要87個比賽場館,采取“改建為主,新建為輔,長遠規劃,服務大眾”的原則?,F有53個,正在建設的16個,擬建的18個,省領導提出了各市都要建“一場三館一中心”的要求,總投資近20億元遼寧體育訓練中心省屬沈陽渾南體育訓練中心和投資十多億元的省射擊射箭中心(柏葉基地)已于2009年底竣工。

第十二屆全運會共設31個大項。沈陽作為主賽區城市,將承辦半數以上比賽項目,因此,沈陽市承辦的比賽需要20個競賽場館,并組織實施全民健身、火炬接力等大型活動。根據國家體育總局要求,第十二屆全運會要縮短賽期,各項比賽同時進行,每個場館只能承擔一個比賽項目。沈陽市將承辦田徑、游泳、跳水、體操、足球等約占56%的比賽項目。

目前,沈陽有13個現有場館可以利用,另需新建7個場館,即沈陽體育館、沈陽大學體育館、沈陽橄欖球中心、沈陽網球中心、沈陽全民健身中心、沈陽馬術運動中心、沈陽高爾夫球場。其中,高爾夫球場和馬術運動中心將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建設,其他5個場館將由政府投入建設。在13個現有場館中,奧體中心五里河體育場擬承辦開幕式、田徑比賽;奧體中心綜合體育館擬承辦閉幕式、體操比賽;奧體中心游泳館擬承辦游泳、跳水比賽;奧體中心多功能館擬承辦擊劍比賽;省體育訓練中心(柏葉基地)擬承辦射擊、射箭、自行車比賽;鐵西區體育場、沈陽體育學院體育場均擬承辦女子足球A組比賽;鐵西區體育館、沈陽工業大學文體中心體育館均擬承辦男子籃球比賽;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承辦摔跤比賽皇姑區文體中心體育館、東北大學劉長春體育館均擬承辦女子排球比賽;遼寧大學體育館擬承辦男子古典式、男女自由式摔跤比賽;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擬承辦武術比賽。沈陽高校將承擔沈陽主賽區近一半的比賽項目。大連是承辦全運項目第二多的城市,共承辦15項,大連的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遼寧師范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院校也承辦全運會相應的比賽項目。除了沈陽和大連之外,其余的12個城市至少獲得了一個項目的承辦權。另外大連還承辦所有水上項目。而每個城市承辦的項目和該市的體育特點緊密結合,形成了全省共辦全運會,推動遼寧共同發展的格局。全省高校承擔全運會一半以上的賽事,所有場館及配套設施都要在2012年底全部交付使用,并進行多方面的測試運行。

2.1.2、奧體中心

作為沈陽的地標性建筑,沈陽奧體中心五里河體育場從2007年落成至今,已經運營了五年的時間。但是在五年的時間里,只有在舉辦大型比賽和演唱會的時候,市民才可以走進在平時處于封閉狀態的奧體中心。借助十二運的契機,沈陽奧體中心體育場將進行全面改造,作為全運會的開、閉幕式主會場,全運會后成為市民休閑、健身和娛樂的中心。十二運最大的遺產,應該是最惠及百姓的,除了提高沈城全民運動的規模和檔次,還要在沈陽增加更多用得上的休閑運動場館,即將修建的全民健身中心就是其中的一個內容?!?/p>

2.1.3、全民健身中心惠及百姓

在籌備全運會期間,沈陽市開展了一系列迎全運群眾體育競賽活動,市民參與熱情高漲也使全運系列賽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沈陽還將在明年開始大力修建全民健身體育設施,以便于全民健身的開展和市民體質的提高。據悉,此次投資修建的健身中心面積將達到十多萬平方米,健身廣場和健身大廈將建在目前的體育公園、游泳館、網球場等區域,戶外和室內場館面積比照現有的健身場地,都將成倍地增加。并且健身中心將在2013年全運會前建成并向市民開放,健身中心內部所涉及的健身項目包括網球、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棋類、瑜珈、散打、太極、武術等40多個全民健身項目。這樣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市民也能享受到一流的健身場所和設施。

2.2、遼寧運動員獲冠軍情況

來自遼寧省體育局的一組數字表明: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在世界三大賽中,我省運動員共獲得了316個世界冠軍;從1984年開始的洛杉磯奧運會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遼寧在射擊、舉重、田徑、柔道、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賽艇、摔跤、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項目上共有29名運動員獲得金牌,位居全國之首。特別是在北京奧運會上,我省運動員一舉獲得8枚金牌、25枚獎牌,均列全國第一名,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北京奧運會突出貢獻集體”稱號,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北京奧運會重大貢獻獎”、“北京奧運會成績突破獎”,獲得參加國際最高水平比賽最好成績。此外,在改革開放后我國參加的8屆亞運會上,遼寧運動員共獲得了178.5枚金牌,361.5枚獎牌;在改革開放后舉行的6屆全國運動會上,遼寧始終位居全國前6名。其中在1993年第七屆全國運動會上,遼寧獲得金牌、獎牌、總分三項第一,獲得參加國內最高水平比賽最好成績,歷經6屆全運會,遼寧共獲得294枚金牌,806.5枚獎牌,均位居金牌榜和獎牌榜的前列,在這些賽事中,遼寧運動員共280次打破世界紀錄。

2.3、十二屆全運會遼寧將組建1600人超大陣容

為備戰十二屆全運會,遼寧軍團將派出規模最大的陣容,目前各個項目包括參與資格賽的運動員加在一起,總量會達到1600人左右。遼寧有望參加28個大項,330至340小項的比賽。目前1600人的超大規模陣容,正在爭取著全運會相關賽事的參賽資格,這個陣容規模是超過以往的。

絕大部分場館已經完成,場館建設完成后,將陸續迎來測試賽,這意味著遼寧人將在全運會前,就可以在家門口看到高水平的競賽。新場館先期舉行測試賽,這也是大型綜合賽事舉辦前的慣例,此舉便于檢測場館軟硬件協調、匹配程度,即便發現問題,也可以在大賽前及時調整

2.4、“十二運”高校體育場館建設

2013年,遼寧省將承辦第十二屆全運會,根據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的經驗,把許多體育場館建設在高校,并對高校的原有體育場館進行改造,不僅可以節省占用大量土地,還能節約巨額建設資金,解決賽后場館閑置率高等問題。因此,整合高校體育場館資源,用于服務第十二屆全運會。

遼寧省近年來高等教育快速發展,高校得天獨厚的體育場館資源,完全有條件滿足全運會的部分場館。因此,部分場館建在高校,并對高校的原有體育場館進行改造,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大量土地,節約巨額建設資金,而且還可以解決賽后場館閑置率高,造成社會資源巨大浪費等共性問題。

以沈陽為例,沈陽奧體中心將作為全運會主會場及主要比賽場所,以沈陽奧體中心為圓心,5公里為半徑的轄區就有七八所高校,沈北新區道義大學城在3公里的半徑內也集中了七八所高校,這些高校均建有高標準的體育場館及設施,并且,分別承擔第十二屆全運會的一個比賽項目,交通便利、環境優美、配套設施完善,優雅人文環境也會為全運會增姿添彩,沈陽賽區還將利用部分高校、體校等現有的體育場館作為賽時備用場館。沈陽市正在部分高校新建體育場館或對現有場館實施改造,以承辦“十二運”重要賽事。其中,沈陽市軍事體育陸上運動學校作為全運會射擊、摔跤、柔道等項目的訓練場館。沈陽大學體育館將承辦全運會柔道比賽,全運會女子排球A組比賽選定在沈陽醫學院規劃新建的體育館進行,遼寧大學蒲河校區體育館作為全運會武術套路項目比賽場館等等。因此,遼寧十四個城市共有20多所院校承辦全運會的比賽項目。

3、結論與建議

3.1、優質高效推進高校場館建設

遼寧省近年來高等教育快速發展,高校得天獨厚的體育場館資源完全有條件滿足全運會的部分場館。利用好高校體育場館資源承辦全運會,不僅滿足學校體育教學需求、活躍教職員工文體活動,還可以在保證校園安全秩序前提下向社會開放,推動全民健身運動開展,讓更多的師生、群眾從中受益。因此,全運會部分場館建在高校,并對高校的原有體育場館進行改造,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大量土地,節約巨額建設資金,而且還可以解決賽后場館閑置率高,造成社會資源巨大浪費等共性問題。

3.2、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的功能

高校體育場館硬件的發展,對高校校園體育文化軟實力的增強,就意味著其辦學理念特色優先。體育本身就是社會的一種文化現象。體育文化的社會影響不僅表現在體育文化的一般文化特征,還表現在體育文化的特殊性??梢哉f,體育在現代文明與進步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文化功能。例如:CUBA及啦啦隊豐富校園體育文化,提升校園文化軟實力對高等院校的科學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3、加快落實全民健身計劃

借助國家頒布《全民健身條例》和舉辦全運會的契機,廣泛開展大型群眾體育活動,加快實現體育進家庭,推進高校及群眾體育向縱深發展。十二運推動全民健身活動,改變民眾的生活方式。要加大體育基礎建設投入,以全民健身中心為載體,讓辦賽事與惠民生深度對接,城市建設的硬實力與社會文明的軟實力同步提升,通過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使市民以強健的體魄和昂揚的激情,投身沈陽老工業基地改造振興大業。

3.4、借鑒國際經驗,拓展體育產業經營之路

體育場館應盡可能將場館規劃建設在學校區、居民區,并為方便學生、群眾制定相應的政策。在規劃、設計省運全、全運全比賽場館及運動員公寓時,要充分考慮到賽后空間功能轉換,形成賽后運營基本思路,即堅持場館的社會公益性、國有資產屬性和體育屬性不變,以商業運作來保證場館的正常運轉,逐步建立商業產業帶。以場館為陣地大力發展體育產業,全方位地開展健身娛樂和競賽表演活動,高校爭辦各類高水平的體育賽事和高品質的體育、文娛商業活動,最大限度地提高場館利用率。運用市場機制,提高高校場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5、舉辦大型賽事促進經濟增長

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對主辦城市及其周邊地區的經濟增長,有明顯的影響效應,高校也是受益者,成為當代最具活力和成長潛力的高校體育產業之一。對規模巨大的全運會進行長期、不間斷的投入,能刺激舉辦城市經濟的發展,滿足舉辦城市發展經濟的需求。遼寧省承辦第十二屆全運會,不僅可以弘揚遼寧“體育大省”的精神風貌,還可以促進“遼寧沿海經濟帶”、“沈陽經濟區”的戰略性建設,輻射整個東北地區,從而帶動東北地區體育產業的發展。在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模式的基礎之上,舉辦全運會拉動全省經濟增幅,其現實效果顯而易見,長遠功效更可期冀,進一步繁榮東北經濟,促進東北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實現區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1]盧元鎮.中國體育社會學[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5.

[2]席煥久.體育人類學[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8.

[3]劉忠等.市場經濟與體育[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9.

[4]林萍仙.試論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及其構建[M].體育文化導刊,2003.3.

猜你喜歡
奧體中心體育館全運會
既有體育館場地擴聲系統提升改造
C位出道,激活城市新的運動活力
迷宮彎彎繞
河南省體育館近年承辦的主要賽事
體育館的考驗
曲阜奧體中心戰國兩漢與宋代墓地人骨的病理學觀察
第12、13屆全運會田徑項目成績對比及建議
第十八屆省運會后徐州奧體中心運營及對策研究
全運會近千名醫護人員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第十三屆全運會志愿者風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