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創新在高校田徑教學中應用的幾點思考

2013-08-15 00:50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3年13期
關鍵詞:田徑器材手段

田徑運動是高校體育教學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機能水平、培養學生思想品質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由于田徑教學受諸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使得田徑運動在高校大學生中倍受冷落,其現狀不容樂觀。田徑運動在高校開展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使田徑運動更好的開展,值得我們每一位田徑教研人員思考。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高校田徑教學也要講創新、要與時俱進,否則就不能夠滿足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難以順應時代的發展。體育教師應該全方位創新,努力提高業務水平,成為開拓田徑運動氛圍的核心力量。為提高田徑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教學效果,本文從創新的角度就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1、高校田徑教學觀念的創新

觀念,簡單的說就是關于某方面的認識和覺悟。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學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的作用。由此可見,教學觀念在教學中顯得至關重要。很難想象一個錯誤的教學觀念如何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提高高校田徑教學的質量,首先觀念性的東西一定要變。傳統的基本教學理念存在諸多弊端,不能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教學效果也受到了較大的限制,因而需要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身為高校體育教師,應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養,并將創新精神貫穿在體育教學的始終。很多教師都明白這個理兒,然而在教學實踐中卻難以落實。正所謂“知道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知行統一,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認識層面的東西首先要搞清楚,觀念性的東西隨之而轉變,接下來最關鍵的就是行動。目前,某些老師對田徑運動本身的理解以及田徑教學觀念的認識上還不夠全面和深刻。顯然這不利于田徑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順利開展。因為只有老師自身對田徑運動有更深的認識,才能傳授給學生更多的東西,使學生對田徑運動有更多的了解(如:田徑運動對學習和提升其他運動項目的幫助作用,如何欣賞田徑運動中的美以及田徑運動文化的獨特內涵等),從而喜歡上田徑運動。高校田徑教師對于教學觀念的把握,應將多種教學理念(如: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終身體育等)有機的融合在一起,綜合考慮,并在教學實踐中體現出來。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實施過程,并非一兩次課能夠見效的。

2、高校田徑教學內容的創新

高校田徑教學內容要有新意,不能簡單的重復中小學的教學內容。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創新正是為了滿足一定的需求。雖然田徑運動是由走、跑、跳、投等基本的運動形式構成,但由其運動形式所構成的內容可豐富多樣。在選擇高校田徑教學內容時,要符合當代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并使學生易于接受。另外,根據三維健康觀可知,教學內容也要體現生活性,即田徑教學內容要服務于學生未來的生活。一方面,教學內容應與生活實際相接軌,即講教學內容的實效性;另一方面,高校大學生即將踏入社會,應滿足學生具備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的需要。

田徑運動的健身性與競技性相結合,才能使學生將來更好的適應社會。健身是田徑運動最基本的功能。無論選擇什么樣的教學內容,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首先都是為了健身。雖然強調淡化田徑運動的競技性,但競技性還是必不可少的。只是要選擇合適的田徑教學內容、恰當的教學方法來體現競爭性。因為這個社會是存在競爭的。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大學生不喜歡田徑運動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覺得田徑枯燥乏味。因而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突出趣味性,讓學生在體驗快樂的同時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山Y合田徑運動項目的特點,增設深受學生青睞的體育游戲以豐富田徑教學內容。

此外,也可采取田徑教學與其他運動項目有效結合起來的方法進行創新。一方面,田徑運動是其他運動項目的基礎,與其他運動項目有著緊密的聯系,可通過田徑運動更好的學習和掌握其他運動項目。因而,可將田徑運動與其他運動項目融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另一方面,可將田徑運動與其他運動項目的教學內容進行相互移植(如跨欄時起跨腿技術動作與蛙泳時收腿技術動作,籃球的投籃與擲鉛球的最后出手動作等),通過項目間的互助作用提高田徑教學效果??傊?,田徑老師要認真分析教材,勇于創新,拓展與延伸田徑教學內容,將田徑教學內容的生活性、健身性、競技性以及趣味性等結合起來,以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自身及社會發展的需要。

3、高校田徑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創新

田徑教學訓練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訓練中采用方法與手段的先進性、合理性和科學性。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如講解法、示范法、糾錯法等有其自身的優勢,沿用至今,并將繼續采用下去。就目前而言,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已不能夠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隨著社會的發展,更多的現代信息教學技術將涌入課堂,豐富教學手段,并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而,應將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與新興的現代信息技術有效的結合起來,使其共同發揮自身的優勢,以服務于課堂教學。

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創新,否則難以與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相適應。田徑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選擇和創新要遵循一些原則:(一)要針對不同運動項目的特點。由于田徑運動包含的項目較多,每個項目的教學內容、性質及特點大不相同,因此要體現教學方法手段的靈活性與多樣性。千篇一律,每次課都使用同樣幾種教學方法,教學質量則大打折扣。(二)注重田徑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優化組合。同樣的田徑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課堂的氣氛和效果是不一樣的。同一個教學方法可選用不同的教學手段達到預期目的。通過全面的考慮,將各種合適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綜合運用到田徑教學中,無疑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三)以人為本,尊重個體差異。高校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另外,要根據個體差異針對某些學生選取特殊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四)教學方法與手段要突出趣味性。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是提高大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積極性,增加趣味性的重要途徑。(五)要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所采用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要體現出老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并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3、高校田徑教學場地器材的創新

場地器材是進行體育教學活動的必要條件,不然則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體育場地器材的創新使用是提升高校田徑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田徑運動包括的項目較多,所使用的場地器材也較多。教師應勇于創新、善于觀察,從而在教學實踐中捕捉靈感,發現創新點,積極開發利用場地和器材資源。場地器材的改進要考慮到學校的實際條件以及大學生身體和生理的特征,并遵循經濟實效性、安全性以及因地制宜等原則。另外,一方面可通過改變競技體育標準化的場地器材規格,淡化田徑運動的競技性,增強其健身性功能,使更多的學生通過田徑運動鍛煉身體;另一方面可通過場地的一場多用,器材的一物多用,充分發揮現有場地器材的潛在功能。

場地器械的創新,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更有利于田徑教學活動的開展。首先,輔助器械的創新可豐富田徑教學的內容及教學組織形式。學生覺得新穎,體驗到當中的趣味,便樂于參與。其次,場地器材的創新也可給教師采用更多新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創造機會。很多好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難以實施,原因就是受制于場地器材的陳舊、不適。再則,場地器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可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有助于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

4、結語

創新可促進高校田徑教學的發展。高校應鼓勵老師創新,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田徑教研組可制定相關的政策,對田徑教學創新有突出貢獻的老師給予獎勵。體育教師應學習并掌握相關的體育創新方法,充實其理論,并運用到田徑教學實踐中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善于觀察的能力,從中發現問題,并在課下與同行專研,共同解決問題,為提高高校田徑教學質量而努力工作。事實上,創新不只是停留在課堂上,而是在課內外的各個方面都能得以體現。只要教師留心,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有可能進行創新。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有樂于奉獻的敬業精神。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高校田徑教學的方方面面也要變。不變不行,變則通。只有將以上提到的田徑教學觀念、內容、方法與手段及場地器材等幾種創新融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發揮創新在田徑教學中的功效。高校體育教師要不斷提高田徑教學水平,轉變觀念、吃透教材、專研教法,這樣才有更為廣闊的創新空間。

[1]江澤民.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EB/OL].中國網.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zhshchq/1205250.htm,2006-5-10/2013-05-09.

[2]秦長勝.湖北省大學生田徑課程參與的現狀分析.[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9.

[3]郭海玲,張建超.體育教學觀念的更新與體育課程改革[J].體育學刊,2003,10(4):92-94.

[4]李建臣,龐博.功能性體能訓練與高等體育院校田徑教學訓練創新研究[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分會第五屆全國田徑運動發展研究成果交流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學術會議,2012.1-5.

[5]陳小蓉.體育創新學[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4.207.

猜你喜歡
田徑器材手段
科學運動會:田徑篇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優秀影音器材推薦榜簡評
最貴的器材多少錢 Damian Demolder
從第15、16屆世界田徑錦標賽透析我國競技田徑的發展
創新執法手段,提升執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視聽器材個股表現
視聽器材個股表現
如何進行高中田徑教學改革
借助實心球進行田徑訓練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