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準歷史研究的起點與歸宿——對顧準思想的理解與認識 *

2013-08-15 00:54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3年2期
關鍵詞:顧準知識分子歷史

趙 騫

(湖北科技學院 人文與傳媒學院歷史系,湖北 咸寧 437100)

顧準(1915-1974),中國當代著名的經濟學家,有中國提出“市場經濟第一人”之稱,同時也是當代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歷史學家。上個世紀50年代后期,受極左思潮沖擊,顧準的研究方向由經濟研究轉入文史哲研究,其研究路徑以中西方歷史比較研究見長,有影響力的著作包括《希臘城邦制度》,《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等,同時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也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這些思考與見解并未因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其讓人發以深省的啟示。本文主要從知識分子的社會義務與承擔的角度,對其歷史研究的起點與歸宿給予思想史的探討。

對于中國知識分子的討論,是一個經久不息的話題,知識分子對于社會究竟應該承擔怎樣的義務和擔負怎樣的責任,可以說從先秦諸子那里已經開始進行了經久不息的探討。儒家對此問題則予以高度關注??鬃诱J為知識分子應該具有一種獨立意識,面對亂世或者治世應該有一種比較獨立的判斷,所謂:“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儒家對于有道之邦和無道之邦的態度是相當明顯的,對于此點,孟子更有發揮,認為知識分子更應該具有一種:“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獨立性格品質。這些對普通人有教育作用,對以天下為己任的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更有鮮明的具有普世價值指導意義。

近代中國歷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傳統文化勢微,西學如潮水般涌入,一方面開拓了國人的見識與器局,一方面也影響到了他們對于事物的認識和態度。面對這種大變局的時代,處于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無一不隨著時代的車輪而滾動前進,他們或急進或保守,以革命的手段或者改良的方法,尋找著應對變局的救世良方。從林則徐到曾國藩,從康有為到陳獨秀,從孫中山到毛澤東,都是圍繞中國將向何處去,如何把握中國的未來航向。于是就形成了在中國改良思潮、啟蒙思潮、革命思潮,不論是哪種思潮的出現,我個人認為其目的與出發點都是為了解決上述的中國將向何處去的問題,其主張不同,但是其歸宿則具有一致性。

作為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同傳統知識分子有著共通的特點,又有著自己的特點,這些特點是這一時期知識分子個體與知識分子群體互動的結果,是知識分子與時代潮流和時代需要互動的結果。在知識分子內部,在知識分子與時代要求之間形成了多重變奏與呼應。

顧準作為處于這一大變局時代的知識分子,如上所論,也在和其所處時代的潮流彼此呼應,在追尋自己的理想與夢境的時候,不斷地調適他自己,與時代合拍,與社會的需要和民族的振興合拍。

顧準幼時并沒有系統的經受過多少教育,他14歲就擔任學徒,因其勤奮刻苦,大量閱讀書籍,尤其是在會計這個行當,當時表現出了天生的過人之處,不到20歲,便成為了當時上海有名的會計家,出版了有影響力的會計學著作,同時就教于上海各類有會計專業的高校。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或者說處于他那樣一個時代的知識分子,他有比較優越的生活物質條件,但是作為一個對國家前途民族有使命感的知識分子,他又有別于對優越物質生活的茍安?;趯ΜF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追求,他奮不顧身投入到了革命歷史的洪流當中。

早在1934年,顧準就在上海成立了一個以他為核心的秘密馬克思主義小組,在這里結識了他后來革命上的戰友生活中的朋友汪碧女士,20歲的顧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顧準以自己會計的特殊身份為黨的事業工作。之后到1940年,他放棄在上海工作的機會奔赴抗日洪流的第一線,到達蘇北,此后又奔赴延安。從一個普通學徒轉變成為一個會計家,從一個會計家轉變成一個馬克思主義戰士,這一切顧準在20歲之前完成了他個人轉變中的第一次變化。第一次轉變是由于生活的自然壓迫加上天賦異秉完成,第二次轉變則是由于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崇高追求來完成。這構成了顧準與生活、顧準與時代的人生變奏。

在蘇北的抗日工作,到延安后的工作,以及隨陳毅到上海的工作,顧準都是圍繞經濟工作展開,會計是他的老本行,經濟工作自然也就得心應手。他在抗日區的工作直至上海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在經濟戰線度過的。從進入會計行業到投身革命事業,顧準固然有理想主義的一面,但是隨著時局的變化,顧準最終由一個理想主義者走向了一個徹底經驗主義者的道路,這和他所受到的打擊不無關系。

對于經濟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作為經濟學家出身的顧準早有認識。他進入蘇北抗日區之前,對于經濟問題尤其是會計問題相當熟稔,為此還出過專著討論他研究領域的問題。進入抗日區以及到延安和上海這段時間,顧準的主要工作主要集中在具體經濟事務。對于經濟研究事業也暫時告一段落。

他在三反五反運動之后被撤銷一切職務,而罪名竟是莫須有,因為迄今為止,對他問題的處理在檔案文件當中找不到任何可憑的依據。這一時期,顧準失去了對具體經濟工作的機會,轉而拾起老本行,重新開始對經濟理論問題給予研究。在他那篇著名的《試論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商品生產和價值規律》中提到:“我們不能要求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人,把社會主義的一切問題都給我們解決得那么妥善,只要我們去引證現成的結論就行。重要的是要分析我們所生存其中的社會主義的具體關系”。雖然是研究經濟問題,但是從這里不難看出,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顧準的思想是具有前瞻性的,是以一種科學發展的態度來看待馬克思主義的,也正是以這樣一種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的態度,顧準的這樣一種不從本本出發,不從教條出發,不從主觀愿望出發,一切以實際的情況出發,以現實的情況出發體現了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的與時俱進的態度。而這也正是顧準后來歷史研究問題的起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的趙人偉曾經對顧準和孫冶方有一個比較,認為:“顧準處于更前沿的位置”,在經濟學思想方面,顧準有三個特點,一是“天才加勤奮”,二是“獨立思考”,三是“探索中國經濟問題的前沿?!币簿驮陬櫆拾l表這篇文章之后不久,顧準在1957年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而時隔不到10年,顧準又第二次在1965年再次戴上了“右派”的帽子,不能說絕無僅有,在當時也是十分罕見的。這兩次“右派”的帽子在后來全部予以平反。而戴上“右派”帽子后不久,尤其是第二次成為“右派”之后,顧準就開始把自己的研究興趣從老本行經濟領域拓寬到了文史哲領域。

正如學術界有人所提,顧準的歷史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大領域:“專制主義與資本主義,專制主義與民主政治”。并且是以一種比較歷史的眼光來看待上述兩個問題集中在“中西方歷史之間的本質差異上?!倍@樣一種歷史研究的視角或者說歷史研究的起點來自于哪里呢?正如同顧準的經濟研究一樣,來自于顧準對現實的觀照。

顧準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者,在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之后,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一種更冷靜更客觀的他者視角,審視他所處時代的問題。這正是知識分子關心國家前途和民主命運的使命感在促使他不斷地思考他所經歷的歷史,正是這樣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態度成為他歷史研究的起點。

對于中國歷史他有自己極為深刻的認識,比如如何對待中國歷史上的社會形態問題,他認為:“中國的歷史學家閉著眼睛跟斯大林走,現在讀郭沫若的《奴隸制時代》,李亞農的《史論》,覺得他們實在可笑”,而這恰恰反映了當時中國歷史學研究一邊倒的現狀,以及顧準獨特思考的品質。又如對中國資本主義的看法,他這樣認為:“到庚子、辛丑才醒過來的中國,說會自發地產生出資本主義,真是夢囈語?!币驗樵陬櫆士磥?,資本主義不僅是一種經濟現象,也是一種法權體系,這對當時歷史研究為了證明領袖的結論或者判斷無疑是一種大膽地對權威的挑戰,今天這種論斷或許不再是什么新鮮結論,但在當時提出,卻需要有相當的勇氣。與此同時,對于西方歷史,比如說宗教,他認為基督教“固然窒息科學,也培育了科學”,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大膽的結論,而所批評的對象就是范文瀾。這種對西方宗教的態度顯然比一元的看待宗教傳統更具有思辨性,體現了他多元論的歷史研究價值取向。

如上所論,顧準以自己親身的經歷原因,最終由革命的狂熱表現出對現實的理性,從理想主義走向經驗主義。所有這些不一而足,只要自己檢閱《顧準文集》,便可以看到他這樣一種不服從于權威,不拘泥于所謂定論的獨立意志與自由精神,而這些論斷又是顧準站在扎實的歷史研究的基礎之上的,不是空對空的理論說教,而是有的放矢,論從史出。

作為一個知識分子,顧準把他的研究(包括經濟研究和歷史研究)都建立在對自己所處時代的現實問題的回答之上,這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傳統,同樣也體現了現代知識分子的風骨。正如薩義德所言:“知識分子扮演的應該是質疑,而不是顧問的角色,對于權威與傳統應該存疑,甚至以懷疑的眼光看待”。這里薩義德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命題,即知識分子的角色扮演問題,或者說知識分子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

我同意薩義德對知識分子要具備有一種懷疑態度的修養,因為如果沒有懷疑,那么作為知識分子就失去了其獨立的批判主義立場;我也同意薩義德要求知識分子能夠對傳統和權威保持一種存疑的態度,因為如果一切都從傳統出發或者一切都從權威出發,那么就會陷入所謂的理想主義的泥沼,那種一切從傳統出發或者一切依靠所謂權威的解釋都不是對現實的科學態度和理性精神。但是對于知識分子的角色,我認為還是應該要有顧問的義務,這種顧問的義務是知識分子本身的特質決定的,如果知識分子不謀求對現實的思考,不謀求對現實問題的觀照與解決,那么知識分子也就失去了時代在場者的意義。當然純粹的研究學問也是必須的,但是那樣固然能夠發揮出知識分子的理性價值,卻有可能失去知識分子的工具意義。知識分子應該是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統一。

我們再回到顧準歷史研究起點討論上來,顧準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從經濟研究到經濟管理,從一個文弱書生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革命者,受到不公正待遇之后又進入歷史研究領域,可以說他的人生軌跡與學術演進是一波三折,但是都沒有離開對他所處時代的思考。而這種思考始終是一種知識分子的獨立思考。這里面既有對理想主義的向往與狂熱,也有在受到挫折之后對現實的觀察與再思考,顧準獨特的經歷和時代的特點決定了他的生活方向工作道路以及研究興趣。這點我們從上面的討論不難得出結論。

從以上的討論與分析不難看出,顧準的歷史研究起點就是從現實出發,對傳統與權威存疑,甚至是懷疑。那么顧準歷史研究的歸宿又是什么呢?還是現實,是現實的發展,是人民的利益,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而這正是以顧準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歷史研究的奧秘所在。

一個知識分子對社會的觀察,總是立足于其所處的時代。如果考慮到顧準經歷的波折性,考慮到顧準進行上述問題思考的艱難條件和惡劣環境,那么對顧準的這種獨立思考與勇于探索的精神我們會有更深刻的理解。顧準的大部分經歷我們今天可以從其遺作《顧準日記》當中看出一些端倪。

在《顧準日記》當中記載了三個不同的時段,分別構成了三段不同的人生經歷。這就是后來研究者最為關注的《商城日記》、《息縣日記》、《北京日記》。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顧準這段時期的生存狀況。如他在《日記》中寫道:“摘帽子,眼看是一場騙局”。進而認為“若要真摘帽子,必須擰一個歷史問題的決議出來”,這是他對政治問題的擔心和憂慮?!吧衔鐡^了糞水澆麥,一陣陣冷,擔不起擔子”,,這是所處工作的窘迫,勞動改造的強度還是很大的?!俺耖g大批腫死而外,商城發生人相食的事二起”,這是當時社會生活的寫照?!鞍亚岸螘r候寫的幾張有關資本主義發展的卡片拿出來重讀了一下,其中關于法蘭西大革命的再估價部份,上次寫著寫著就擱下筆來的,想起來要對這個問題真的能夠有所認識,還必須把中世紀以來的法國史,尤其是十六-十八世紀的法國史弄得有個眉目,才能形成初步意見”,這是在苦難生活中對學習刻苦不斷的探索。這些只是筆者截取的顧準生活讀書工作以及其所處社會的幾個片段,至于其它,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翻閱一下這本日記。

據我的不完全統計,在顧準逝世前的歲月,他在短短兩年之內,閱讀了近八十種中外著作,而他有一個龐大的讀書計劃,就是在十年左右的時間,仔細地以比較史學的視角對中西歷史文獻予以清理,對一些重大理論問題做出合乎歷史邏輯的解釋。但是這一切都并沒有如他所愿,在癌癥的折磨下他與世長辭。

從這里引用的片段資料和顧準歷史研究的一些基本情況我們不難看出,顧準身處逆境,卻依然獨立思考勇于探索,得出了本文第二部分討論的一些結論,這些思想的火花雖然在當時的環境之下沒有發揮什么作用,因為不具備那樣的輿論環境,但是這些為后來者提供了寶貴的思想源泉,這些成為當代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歷史思想和精神財富。這些都是顧準通過勤奮的努力和理性的觀察獲得的,彌足珍貴。

中國現代知識分子,歷經多個階段,其思想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著不同歷史的烙印,有的知識分子,在與時代的激蕩當中提出自己對歷史現實和未來的思考,正是這些思想的火花推動了中國當代社會的層層遞進與螺旋上升。顧準作為他們當中的主要一員,給我們留下了他對他所處時代的思考,并且較為前瞻性地提出了歷史未來的發展方向,這種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值得今天中國知識分子從中汲取養料,對中國的過去做總結,對中國的現在做分析,對中國的未來做展望。

顧準雖然離開,他作為一個大時代的過客,留下了他對他所處時代過去現在未來的思考,這種思考是處于一種極端的環境之下,常人難以忍受,當時顧準卻忍受下來,因為在顧準的心中,有著對國家社會人民的大愛,正是這樣一種知識分子的狂狷之氣,讓他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對民族國家時代的何去何從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思想財富,這筆寶貴的思想財富是屬于顧準的,也是屬于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他代表了中國知識分子的一種良心。

著名學者吳敬璉曾對顧準這樣評價:“他的嚴肅冷靜的科學精神,剛正不阿的處世態度,艱苦勤奮的工作作風,無一不是由對人民的熱愛所孕育和支撐的”;也如著名學者李慎之對顧準的評價:“雖然他主張市場經濟,但是卻決不是為市場而寫作的”。不難看出,顧準歷史研究的起點是對現實而發的,具體而言就是吳敬璉所指的為人民的利益而研究,也正如李慎之所言不是為市場而作,而是真正地為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途所作,而其歷史研究的歸宿也是如此,而這正是當代中國知識分子需要從中汲取的有益養料。

[1]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

[2]顧準.試論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商品生產和價值規律[J].經濟研究,1957,(2).

[3]丁東.追憶顧準——趙人偉訪談錄[J].書屋,1998,(3).

[4]雷戈.批判的選擇——顧準歷史研究之二[J].丹東師專學報,1998,(1).

[5]顧準.顧準文集[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

[6]愛德華·W·薩義德.知識分子論[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7]顧準.顧準日記[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

[8]吳敬璉.當代中國需要顧準這樣的思想家[J].炎黃春秋,1998,(5).

[9]李慎之.點燃自己照破黑暗的人-讀《顧準文集》并紀念顧準八十冥壽[J].讀書,1995,(5).

猜你喜歡
顧準知識分子歷史
新歷史
顧準讀書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顧準期盼親情
歷史上的4月
顧準讀書
近代出版人:傳統知識分子與有機知識分子
復興之路與中國知識分子的抉擇
知識分子精神內涵的演變——基于西方幾種主要知識分子理論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