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論生態產業與山西水土保持

2013-08-15 00:48楊才敏
山西水利 2013年10期
關鍵詞:老區水土保持山西省

楊才敏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13)

1 生態產業概念與特點

生態產業是按照生態經濟原理和知識經濟規律組織起來的基于生態系統承載能力、具有完整生命周期、高效代謝過程及和諧生態功能的網絡型、進化型、復合型產業。生態產業是繼經濟技術開發、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大發展后的第三代產業,是包含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服務業(第三產業)及生態環境的一個有機系統。通過自然生態系統形成物流和能量的轉化,形成自然生態系統、人工生態系統、產業生態系統之間共生的網絡,橫跨初級生產部門、次級生產部門和服務部門。由此來看,生態產業屬于集團性產業,其重要產出是生態產品。

與傳統產業相比較,生態產業具有以下顯著特點:一是生態產業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生產體系或環節之間的系統耦合,使物質、能量能夠多次利用、高效產出,資源環境能夠系統開發、持續利用,使產業發展的多樣性與優勢度、開放度與自主度、力度與柔度、速度與穩定度達到有機結合,污染負效應變為正效益。二是生態產業將生產、流通、消費、回收、環境保護等縱向結合,將生產基地與周邊環境納入整個生態系統統一管理,謀求資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廢棄物向系統外的零排放。三是生態產業實質上是生態工程在各產業中的系統應用,從而形成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第三產業等產業體系。生態工程是為了人類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互利互惠,著眼于社會—經濟—自然生態系統的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整合工程技術,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從一味追求經濟增長或自然保護,走向富裕、健康、文明三位一體的復合生態繁榮。

2 生態產品概念及特點

生態產品是指維系生態安全、保障生態功能調節、提供良好人居環境等多種自然要素的綜合,包括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源和宜人的氣候等。

生態產品屬于真正的綠色產品,其特點在于節約能源、無公害、可再生。生態產品同農業產品、工業產品和服務業產品一樣,都是人類生存發展所必需的。生態功能區提供生態產品的主體功能主要體現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氣、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水質、防風固沙、調節氣候、清潔空氣、減少噪音、吸附粉塵、保護生物多樣性、減輕自然災害等。一些國家或地區對生態功能區實行的“生態補償”,實質上是政府代表人民購買這類地區提供的生態產品。

3 發展生態產業,水土保持是重頭戲

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地震災害防御能力。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

根據上述生態產業、生態產品的概念與特點論述,結合對十八大文件的學習與理解,概括出三個基本觀點:一是生態文明建設是持續發展概念的深化,是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具體化;二是生態產業、生態產品具有極強的公益性,受眾是每一個社會成員,屬于朝陽產業、民生產業、永續產業;三是發展生態產業,開發生態產品,水土保持是重頭戲。

4 山西省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現狀

山西省地處黃河中游、海河上游,是全國水土流失極為嚴重的省份之一。全省國土總面積15.6萬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積10.8萬km2,占69.2%。每年向黃河、海河輸送泥沙4.6億t,其中黃河3.7億t,海河0.9億t,向黃河輸送的泥沙量相當于三門峽水庫以上年總輸沙量16億t的23%。據2006—2008年間中國科學院與水利部聯合組織的“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科學考察”資料,全省119個縣(市、區)中,水土流失嚴重縣達84個,占到縣份總數的70.6%。根據全國第一次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普查數據,截至2011年底,全省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萬km2,治理度達到46.3%。水土流失面積明顯減少,水土流失強度明顯減輕,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5 山西省水土保持發展思路

5.1 奮力抓好坡耕地綜合治理,保證糧食安全

坡耕地水土流失嚴重,每年流失掉大量的水、土及其肥力。據觀測資料,1 hm2坡耕地每年流失水195 m3,流失表土67.5 t。近年來,水利部在山西省啟動了22個縣的坡耕地綜合治理項目,一定要把這項工程建設成為民生工程,為保證糧食安全奠定基礎。

5.2 全力開展以淤地壩建設為中心的侵蝕溝道治理,保證防洪安全

淤地壩具有多重作用,既可攔截小流域溝道泥沙,變廢為寶,變荒溝為良田,提高下游防洪標準,又可改善水土流失區的鄉村交通條件,促進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改善生態環境。2003年以來,淤地壩建設已成為水土保持的亮點工程,全省每年新建、除險加固大中型淤地壩200余座,同時在多個縣實施了壩灘聯合整治工程,一定要持續堅持下去,為防洪保安作出貢獻。

5.3 下大力氣抓好重要水源地的生態保護,保證飲水安全

山西是全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為保持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省水利廳啟動了“兩縱十橫,六河連通”的大水網建設工程。全省共有19處巖溶大泉,這些泉水是全省發展的命脈,必須全力抓好重要水源地的生態保護,保證水量,保證水質,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潔凈水源。特別是省城太原的重要水源地——汾河水庫,總庫容7.2億m3,自1960年建成運行以來,至1985年底已淤積4.5億m3,約占總庫容的62.5%。為此,從1988年開始,省政府每年投資2 000萬元,連續實施了兩期共20年的汾河上游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已完成了汾河上游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三期工程建設規劃,報請省政府批準后將開始有效實施。

5.4 抓好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保證生態安全

以小流域為單元綜合治理,是山西省創造的水土保持基本經驗。根據全省生態環境不容樂觀的客觀現實,今后的小流域綜合治理目標是生態清潔性小流域。通過大力開展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改善生態脆弱與惡化的現狀,保證生態安全。

5.5 加強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有效遏制人為水土流失

山西省原本以煤為主的工礦企業就比較多,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近些年來新上馬的生產建設項目眾多,亂挖濫采、亂堆濫放的現象屢見不鮮,從而形成了比較嚴重的人為水土流失。特別是煤礦開采,在破壞水資源造成干旱缺水的同時,也造成了地表裂縫、沉陷等人為水土流失加劇問題。同時,大量的煤矸石等固體廢棄物堆放在侵蝕溝道,不注重攔擋防護,極易引發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威脅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今后一定要加強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抓好建設生產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報審批、水土保持現場檢查、水土保持“兩費”征收和水土保持設施竣工驗收。

5.6 實施好革命老區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回報老區人民

山西省的革命老區縣份數量眾多,約占總縣份的88%。這些革命老區群眾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為新中國成立做出了巨大貢獻與犧牲。但直至目前,不少地方仍然十分貧窮落后。為此,計劃近期實施100條革命老區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水利部對山西省這一思路給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2012年累計下達給山西省的革命老區水保項目資金2.26億元,首批革命老區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已在左權、永和、興縣等地啟動實施。一定要把這項工程組織實施好,為革命老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5.7 抓好封禁治理,促進生態自然修復

封禁治理,是指在水土流失區小范圍內實施綜合治理,大面積實施封禁管護的水土保持戰略決策。實踐證明,封禁治理可充分利用光熱水氣自然資源,促進生態植被的有效恢復,提高植被覆蓋率,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減輕水土流失危害。要持續抓好封禁治理,為綠色發展、低碳發展與山西的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猜你喜歡
老區水土保持山西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寫春秋
山西省右玉縣的生態建設及其啟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水土保持通報》征稿簡則
山西省打開農產品供深通道
水土保持
老區在努力奔跑
堅決打贏打好老區脫貧攻堅戰
水土保持
山西省大水網工程建設如火如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