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黑商”是我的搖籃,“海商”是我的一生

2013-09-04 08:41張廣生
上海商業 2013年15期
關鍵詞:海商商學院商業

序 “黑商”是我的搖籃,“海商”是我的一生

黑龍江商學院為我開啟了一扇求知的大門,讓我選擇了商業這一少人問津,且又令人震撼的行業。

上海商業是我終生奮斗的舞臺。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海商”成為引領我國流通革命,使傳統商業走向現代化,實現國際化接軌的旗手。我有幸參與并見證了上海商業為這座城市創造繁華,增添活力的歷史過程。

《海商》是對上海商業發展的歷史回顧,其中涉及諸多值得記憶的人和事,還有些鮮為人知的決策過程,當然也參雜著我個人的體會和感悟。

《海商》共分三卷。第一卷“告別短缺”,第二卷“流通革命”,第三卷“海納百川”。

1960年8月,當我接到《黑龍江商學院》的錄取通知時,就像一個初生的嬰兒被莫名其妙地投胎到人世間,眼前一片迷茫,竟抱頭大哭了一場。

那個年代,社會上“重工輕商”的思想根深蒂固。我在佳木斯第一中學“理工速成班”讀高中時,自認為“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墒侨f萬沒有想到高考數學、物理幾乎都得滿分,竟然被分配到名不見經傳的黑龍江商學院。

當我猶豫不決的時候,還是我母親勸我說:“行行出狀元,商學院也不錯?!?/p>

好在我被商學院工業商品系錄取,總算專業跟“工”搭上了一點邊,得到了一絲慰藉。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其實我清楚,當時是沒有權利選擇的),走進了黑龍江商學院。

黑龍江商學院是1952年建校,其前身是哈爾濱商業會計學校,1960年第一次在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招錄本科生。工業商品系又分為日用工業品專業、電工專業、機械專業。商學院的教師大多是來自哈工大、哈軍工,不少老師是從蘇聯留學回來的,也有歷史上被錯劃成“右派”的,由于學習背景、社會關系復雜等原因,不適合在原來的院校任教,被安排到商學院。我們的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與工科院校機械專業沒有什么區別,高等數學、普通物理、普通化學、電工學、機械制圖、機械原理、機械零件、技術與測量、金屬學與熱處理、機械零件課程設計等。直到大三才接觸到商業經濟學、商業會計與核算、商業企業管理、倉儲管理與運輸等專業課。面對著對商業不甚了了的教師們邊學邊教,“摸著石頭過河”;我們當學生的也只能跟著“瞎子摸象”,探索前行。好在當時大家都沒當這個專業是商科,只當它是商學院里的工科專業來學。

黑龍江商學院坐落在哈爾濱市道里通達街50號,三孔橋附近。校園雖不大,但在校學生不多,可分配資源卻不少,為我們提供了較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條件。上課和自修大多在北樓,每個班級都有固定教室和公共教室。實驗室在南樓,圖書館和體育場全天候開放,每逢周末,食堂總有跳舞晚會,我們也經常被趕去參加。一個大禮堂就能容納全校師生,周末常常放映免費電影。每年紀念“一二.九”,舉辦文藝匯演,也是全校師生矚目的焦點。這里不僅有“?;ā?、“校星”出現,更是各個班級展現實力的舞臺。

我們讀書期間,學校對學生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皩W習雷鋒,反修防修”,政治教育抓得很緊。學生嚴禁談戀愛,不少已經談戀愛的同學也被迫轉為“地下”,有的女同學還因不慎懷孕而被開除學籍。在校期間,每年都有半個月左右的下鄉勞動,同學們對農村生活并不陌生。結合教學實踐,我們還到哈爾濱汽輪機廠、哈爾濱工具廠、哈爾濱量具刃具廠實習,親眼看到了“蘇聯老大哥”的援建設備和管理。在工廠,我還參加了鉗工、車工、翻砂、熱處理等工種的實習,對工業生產流程有了一些膚淺的認識。大學期間我有幸參加了各種社會勞動,接觸了社會,為畢業后能適應長時間的基層勞動環境打下了些許基礎。

說實話,大學的學習并不緊張,要不要學都得靠自己。教師布置的作業也是靠自覺,同學間“互相幫助”、“抄來抄去”的情況很普遍。跟中學完全不同的是,同學之間從來不排名次,沒有太大的競爭壓力。不過,大學期間學習34門課程,除掉考核科目,要想考試成績拿到“全優”還是很難的。我在商學院獲得了“優秀學生”的稱號。

商學院的四年訓練,使我養成了自覺學習、吸收新知的習慣,掌握了資料收集、邏輯推理、對比研究等方法。商學院給了我學習的能力,使我終生受益。雖然商學院并沒有滿足我的求知欲,但是它為我開啟了一扇求知的大門,展現了一片未知的天空,留下了美好青春的記憶。

我的大學是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度過的。當時的生活確實很艱苦,人人都得勒緊褲帶過日子,有些同學飯量大,常常吃不飽,同學間雖然有互相幫助,但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商學院沾了“商”的光,辦法相對比較多,主副食品供應比其他院校明顯好。學院食品系還開發出“小球藻”等替代食品,供給食堂補充師生的營養。在最困難的時期,學生中并沒有人發生浮腫、昏厥等營養不良癥。但是,社會上的“善、惡、美、丑”現象在學院里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困難,其實并不是壞事,艱苦的環境既能考驗人,又能鍛煉人,面對困難,選擇積極的生活態度,還會成為人生的寶貴財富。四年的大學生活,我一直擔當班級的生活委員,在為同學服務的過程中,使我養成了節儉、樸實、客觀、自律的生活習慣。雖然這時還是十分地天真、幼稚,對國際、國內環境并不了解,政治上也不成熟,但是,這為我后來選擇積極的人生,奠定了基石。

別看商學院不起眼,1964年我們畢業時,恰逢國民經濟恢復好轉,作為國家唯一的商學院應屆畢業生,我們很快就被分配到全國各大城市商業主管部門和中央、省市公司工作,真是令工科院校的同學跌破眼鏡、羨慕不已。我也十分幸運地被分配到上海五金機械采購供應站(屬國家一級站)。

說心里話,當時我對上海并不熟悉,也不是很感興趣。覺得上海雖說是個經濟中心城市,但離我的家鄉太遙遠;上海的城市很大,但居民住房和單位辦公條件太狹??;上海的人很多,但沒有一個我熟悉的人;上海人很聰明,但待人、處事過于精細、謹慎,令人難以琢磨,煞費心思。

無論如何,是當時計劃經濟的大學生分配制度,使我的命運注定要與上海這個城市緊密地聯系起來。好在后來我才知道,上海人大多是來自江蘇、浙江,來自全國各地,上海是個地道的移民城市。由于來自各地的人不間斷地融入這座城市,才使這個城市青春常駐,充滿了活力。

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選錯行”,今天當我享受退休生活,回顧往事的時候,真心地感謝我的母?!邶埥虒W院。是她讓我選擇了“商業”這一少人問津,且又令人關切的行業;是她把我送到了“上?!?,這個引領中國現代化、舉世矚目的商業貿易城市;是她使我在艱苦的環境、平淡的日子里,始終沒有迷失,沒有忘記當初為什么要到這里來。

人生的路是漫長的,但關鍵的路只有幾步。

學校畢業到上海后,恰逢全國開展“四清”運動,接著又是“文化大革命”,作為一個知識青年,理所當然地投入到這些運動中去。但是,參加運動僅憑熱情是不夠的,在運動中接受教育,經受洗禮和沖擊也在所難免,這些經歷也使我也日漸走向成熟。

從1964年到1976年,“四清”和“文化大革命”的12年間,我在國家一級采購供應站、二級采購供應站的基層倉庫、車隊參加勞動。干過倉庫保管員、汽車駕駛員、搬運工、商品質量檢驗員,當過儲運組副組長。這期間,最令我驕傲的事是,1975年為了解決搬運裝卸電動機、電焊機、變壓器等沉重的機電產品,我自行設計、制造了一臺“液壓傳動車載300公斤隨車吊”。當我開著“交通牌”卡車,用自己制造的“液壓隨車吊”幫助工人把笨重的商品裝上卡車的時候,感受到“知識就是力量”的滋味,商學院的基礎課沒白學。1976年,這輛“汽車隨車吊”還參加了“上海市工人技術革新成果展”??梢哉f,這是我學習工科背景的唯一成果。

粉碎“四人幫”后,我和全國正直的知識分子一樣,受到了組織上的重視。先后擔任上海市五金交電公司緊固件批發部計統組副組長,日用五金批發部質量檢驗組副組長,公司計劃業務科副科長,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副經理、代經理,上海市第一商業局副局長,上海市人民政府財政貿易辦公室副主任、主任,上海市商業委員會主任,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董事長等職務。

上海這座城市給了我從事商業工作的舞臺。粉碎“四人幫”后,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又不斷地給我在這個舞臺上表演的機會。

記得,1978年剛剛改革開放初期,我為自己這個商學院畢業生竟然對市場經濟一竅不通感到可悲。后來,有機會到深圳出差,親眼目睹了深圳、番禺、佛山的市場豐富多彩,但又對市場運行的機理不甚了解。好在,八十年代初,海外的信息、書籍鋪天蓋地地向我們涌來。我閱讀了《短缺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市場學》、《統計學原理》等新書,并結合上海交家電市場調研的工作實際,于1982年在商業部計劃司的支持下,出版了《市場預測實用方法》一書。1984年,我有機會參加上海交通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聯合舉辦的“上海高級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班”,脫產四個半月集中學習西方管理學有關知識,實際上就是“EMBA”課程。通過學習,使我轉變了思想觀念、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大大提高。1986年,我又為商業部中專教育系列教材叢書編寫、出版了《現代商品學基礎》一書。完成了對我所學專業的認識和批判。

我是1988年被評為高級經濟師,1993年被評為研究員。曾經在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大學商學院、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商學院等院校當過兼職教授,在復旦大學任過校董。

2003年9月至2005年6月,在我已經60歲時,參加了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和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凱瑞商學院聯合舉辦的“金融EMBA課程”學習,并獲得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授予的MBA學位。

正如《商業周刊》封面所說的一句話:“惟有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才能迎接未來的挑戰?!倍嗄陙?,我養成一個習慣,就是結合工作實踐,盡量把我周邊的工作環境,營造出一點學術氛圍。鼓勵身邊的人去讀書,強迫自己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盡量上升到市場學、經濟學、商品學、管理學理論的基礎上思考問題。工作報告盡量親自動手,講演稿一律自己寫,一旦成熟,就形成論文。我先后主編了《商業企業經營管理實務大全》、《上海商業風貌》、《上海商業》、《商品質量管理法實務》、《第三產業實物手冊》、《上海改革開放20年》(商業卷)、《今日海商》、《外灘12號》等十部著作。公開發表的論文180余篇,其中主要代表作有:《現代商業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商業品牌、加速商業現代化建設》、《商品學的起源、流派及發展趨勢》、《全面推進上海連鎖商業的發展》、《上海市民未來十年的消費意識變化及對策建議》、《撩開假日經濟面紗》、《知識經濟的挑戰與現代商業的發展》、《WTO與提升上海商業核心競爭力》、《把中國銀行業做強》、《加強法人治理 嚴格風險控制》、《創新 銀行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現代商業服務業的五大特征》、《現代流通業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的助力》、《現代流通產業在促進國內需求中的路徑》、《市場開放環境下商業和諧發展的路徑》、《商業地產與城市未來》、《改革開放是上海商業繁榮發展的主要動力》等。

我這一生非常幸運,親身參加了上海商業改革、開放、發展的全過程。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體會過“告別短缺”經濟引起社會的陣痛;在“流通革命”的實踐中,感受到中國商業從傳統走向現代引起社會生產、生活變革的脈動;在建設上海國際貿易中心的過程中,我也和每一位上海市民一樣,分享著這座國際大都市“海納百川”的繁華和美麗。

中國今天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正在經歷現代化、國際化和城市化的變革,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正在擺脫千百年的貧窮、落后狀況。中國人開始享受自有住房、私人汽車、超市購物、出國旅游等時尚生活。如果沒有鄧小平,沒有改革、開放,我們這一代人必將繼承我們父輩的痛苦,繼續在貧困中掙扎一生。我們的子孫也將無法擺脫貧窮、落后的面貌,繼續著先輩的窘困,無休止地輪回著。

在人生即將走向終點,回首往事的時刻,我常常開著車去逛新開的購物中心、休閑廣場、超市、大賣場、專賣店、專業店??臻e的時候,也喜歡在商業街散步,以保持身心健康,延緩衰老。

我愛這里的每一個櫥窗和店鋪,我愛這里的每一條商業街和購物中心,我愛這個城市的喧囂和繁華。我曾為“上海的早晨”而激動,我曾為“上海的夜晚”而無眠,我為上海的商業傾注過心血,上海的商業造就了我的人生。

今天奉獻給讀者的《海商》一書是我對上海商業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歷史回顧,是我對上海商業從傳統走向現代,實現國際化接軌過程的見證。其中,涉及諸多值得記憶的人和事,還有些鮮為人知的決策過程,都以我個人親歷的角度來敘述,當然也摻雜著我的體會和感悟。

《海商》共分三卷。第一卷“告別短缺”,主要寫上海的糧、油、肉、禽、蛋、菜、魚、糖、水果等主副食品;自行車、手表、縫紉機、彩電、冰箱、洗衣機、針棉織品、草紙、肥皂、蚊香、鐵鍋等日用工業品和汽油、柴油、煤炭等物資市場,如何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逐漸取消計劃,告別憑票、憑證的歷史全過程。第二卷“流通革命”,主要寫上海商業管理體制改革,簡政放權、精簡機構、實行兩級政府兩級管理;企業經營機制轉換,小企業實行“改、轉、租、包、賣、聯”,大中型企業實行“六自主”改革;引進外資,推進上海傳統商業向現代商業轉換,大力發展超市、便利店、大賣場、購物中心、專賣店、專業店等連鎖商業,開創我國商業新業態,引領零售商業實現流通革命的情況。第三卷“海納百川”,主要寫上海商業隨著城市的發展,由“三街一場”發展成“四街四城”,再演變成“十大商圈”的過程,以及上海商業為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創造繁榮繁華的國際貿易中心所作的貢獻。同時,我也對上海商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反思與探索。

《海商》寫作的內容,時間跨度較長,從建國初期一直寫到2010年。其中,重點寫作的時間段是改革開放后的30年,這一階段恰恰是汪道涵、江澤民、朱镕基、黃菊、徐匡迪、韓正等歷任市長主政上海市政府期間。筆者在這期間曾直接或間接地為分管商業的裴先白、葉公琦、莊曉天、孟建柱、馮國勤等副市長服務。他們的睿智和膽識,對我的教誨和幫助,使我終生難忘。我也要感謝商業部劉毅部長、胡平部長、張皓若部長、陳邦柱部長以及姜習、張世堯、何濟海、白美清、楊樹德等各位商業部領導對上海商業的關心、指導和幫助。我還要感謝上海市政府財政貿易辦公室和上海市商業委員會的各位領導和各處室的同事們,以及各區、縣分管商業的領導、區商委的同事們。感謝上海商業各集團公司、外資企業和全市的商業職工。因為《海商》詮釋的是我們共同走過的足跡。

我在這里還要感謝浦發銀行吉曉暉董事長和行長室的同志們,給我創造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沒有他們的幫助,我不可能集中精力完成這本著作。

由于個人的水平有限,再加上我離開商委后,管理機構和人員發生多次變化,有些資料已經散失或收集不全,僅憑個人的“親歷”并不能涵蓋“海商”的全貌。其中遺漏、謬誤、差錯在所難免,還望讀者鑒諒,并給與指正。

猜你喜歡
海商商學院商業
巴黎高等商學院榮登《金融時報》歐洲商學院排名榜首
什么是“海商精神”?
打造品牌化海商平臺
根在海南 鰲頭獨占
商學院撞上新媒體
商業前沿
商業前沿
商業前沿
商業遙感已到瓜熟蒂落時?
Handelsgesetzbuc h·Fünftes Buch Seehandel 德國《商法典·第五編 海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