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刑訴背景下技術偵查法律控制的五大原則

2013-09-22 06:54李瀟璇
投資與創業 2013年1期

李瀟璇

摘要:技術偵查措施是一把雙刃劍,它的適用既可以幫助偵查機關有效地查明犯罪事實、打擊犯罪,同時也極其容易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此次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將在實踐中存在已久的技術偵查措施納入到刑事訴訟法中予以規范,是懲罰犯罪和保障人權價值衡量的結果。

關鍵詞:新刑事訴訟法;技術偵查措施;法律控制;五大原則

隨著社會經濟和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刑事犯罪數量不斷攀升,犯罪手段日趨呈現出隱蔽化、智能化、技術化、新型化、反偵查化等特點,而與此同時,公安機關的偵查理念、偵查模式、偵查手段卻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相關立法部門在本次刑事訴訟法的修改中作了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對部分刑事案件采取技術查措施的規定。

一、技術偵查措施含義的界定

技術偵查作為一種強制偵查手段長期以來不為人知,其實它早已在偵查機關中普遍采用。1993年頒布的《國家安全法》第十條和1995年頒發的《人民警察法》第十六條中均出現了“偵察”一詞,兩部法律將偵查和偵察混同使用,但新刑事訴訟法將二者統一為“偵查”??梢娂夹g偵查措施并不是新《刑事訴訟法》的產物,新《刑事訴訟法》只是將技術偵查由“幕后”推到了“臺前”,給它穿上了更加合法的外衣。

對于技術偵查概念的界定,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筆者認為應當從技術偵查與秘密偵查、傳統偵查手段的比較中確立。技術偵查是指采取一定的科技手段秘密獲取案件信息、證據和緝拿犯罪嫌疑人等偵查行為的總稱。秘密偵查,從一般意義上講,凡是偵查機關在采取保密措施情況下進行的偵查都屬于秘密偵查,其包括兩種類型:一是借助技術手段進行的秘密偵查;二是以人力偽裝進行的秘密偵查。技術偵查一般也需要在秘密狀態下進行,它屬于秘密偵查的一種。傳統偵查手段一般都需要借助一定的技術手段,但他們并不屬于技術偵查。因為是否借助于一定的技術手段不是技術偵查與傳統偵查手段的本質區別,技術偵查除了需要借助一定的技術手段外,還需要在秘密狀態下進行。新刑事訴訟法中對技術偵查與秘密偵查也進行了一定區分。

二、技術偵查措施法律控制的五大原則

(一)重罪原則

重罪原則是指采取的技術偵查措施要與偵查機關所要保護的公共利益相適應,其適用范圍應當限定于刑法中法定刑較重的犯罪,并且這些犯罪應當是一些隱蔽型的、難以用傳統偵查手段進行偵查的犯罪。由于技術偵查措施對公民基本人權的侵犯性比傳統偵查措施的侵犯性更為嚴重,這就決定了技術偵查措施適用的案件范圍應該嚴格限定。從法律經濟學的角度來講,技術偵查的投入與產出一定要成比例,如果對于那些輕微的刑事案件采用與之不相符合的高成本的技術偵查的話,就必然造成國家司法資源的浪費,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新刑事訴訟法很好的貫徹了重罪原則,它明確規定公安機關可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的為“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至于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的范圍,應當堅持同質性原則,即與前面列舉的四種犯罪案件具有同等程度的社會危害性。檢察院的為“對于重大的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職權實施的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所謂重大,一般應從三個方面衡量,即犯罪數額、犯罪情節和犯罪后果。除了上述案件以外,對于需要追捕被通緝或者批準、決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案件,偵查機關可以不區分案件類型采取技術偵查措施。

(二)合理懷疑和比例原則

滿足了重罪原則的案件并不必然地可以啟動技術偵查措施,還需要滿足技術偵查的適用條件即合理懷疑和比例原則。合理懷疑,是指偵查機關經過前期的偵查,掌握的證據證明犯罪嫌疑人正在實施犯罪,或者掌握的證據表明犯罪嫌疑人正在準備實施犯罪。合理懷疑要求偵查機關采取技術偵查措施必須有正當目的,不能指向無辜。新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八條將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的時間限定在“立案后”就是合理懷疑原則的體現,但這種限定也是不太完善的,因為“立案”的標準并不能表明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的目的是正常的,可以將其限定為“有證據證明犯罪嫌疑人準備實施犯罪或者正在實施犯罪”。比例原則,它有三種內涵:1、相關機關在使用技術偵查措施的時候必須與其所要達到的偵查目的相適應,不得偏離偵查目的。2、有關機關在選取技術偵查措施時要保證該措施是所有能夠達到該目的的偵查措施中侵害性最小的一種,即不得已而使用或“最后使用”。3、相關機關在使用技術偵查措施的時候要保證該偵查措施給犯罪嫌疑人和他人帶來的傷害結果不得與其所保護的法益明顯不成比例。新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八條將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的比例原則限定為“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所謂“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就是只有在采用一般偵查措施無法達到偵查目的的情況下,偵查機關迫不得已才采用技術偵查措施。即使作為證據使用的材料也要堅持比例原則,只有確有使用必要時才能使用。新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的“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就是比例原則的體現。

(三)決定權與執行權分立原則

技術偵查決定權與執行權分立的原則主要體現在技術偵查的措施的程序控制上。依照新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公安機關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的應當“經過嚴格的批準手續”,第二款也規定了,檢察機關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的也應當“經過嚴格的批準手續”并“按照規定交有關機關執行”。雖然對于具體的審批程序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但是以上幾條款很明顯將技術偵查措施的決定權與執行權分離了,公安機關不能自己決定并執行技術偵查措施,檢察機關也必須經過嚴格的批準并交由相關執行機關來執行技術偵查措施。依照新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三款規定,追捕被通緝或者批準、決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經過批準”即可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相比前兩款去掉了“嚴格”二字,這是因為追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技術偵查措施對人權侵害的程度較低,一般只是追尋行蹤,不涉及取證和質證問題,所以由負責追捕的機關自行決定即可,但為防止權力的濫用,不能由辦案部門自行決定。這種技術偵查的決定權與執行權相分離的原則很好地防止了權利的濫用。

(四)保障人權原則

由于技術偵查措施對于案件的介入是建立在對案件的假設和預想的之上的,并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確犯罪的具體內容,所以技術偵查的獨特性質決定了它在執行的過程中很容易觸碰到公民的隱私權、通信自由權等基本人權。為了保障公民的人權,新刑事訴訟法對于技術偵查措施的嚴格執行和保密義務也做了相關限定。新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第一款規定“采取技術偵查措施必須嚴格按照批準的措施種類、適用對象和期限執行”:第二款規定,偵查人員在“對在采取技術偵查措施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應當保密”,并且“與案件無關的材料,必須及時銷毀”:第三款也明確規定“利用技術偵查措施所獲得的材料只能適用于對犯罪的偵查、起訴和審判,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以上條款明確規定偵查人員必須嚴格的按照批準情況來執行技術偵查,不得超越批準的權限,有效地防止了偵查人員濫用職權:同時,條文還為偵查人員強制性設定了保密義務,即在技術偵查過程中所獲得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秘密必須要保密,間接地保護了公民的隱私權。

(五)程序法定原則

程序法定原則對于訴訟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那句法律格言所說“沒有程序即無實體”,對于技術偵查這種在公民人權的尖刀上舞蹈的偵查措施來講,沒有具體嚴格的程序控制,保障基本人權就失去了其賴以生存的土地,僅如行尸走肉了。本次刑事訴訟法的修改一如既往的貫徹了程序法定原則,對于技術偵查措施期限的規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根據新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的規定“批準決定自簽發之日起三個月以內有效。對于不需要繼續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的,應當及時解除:對于復雜、疑難案件,期限屆滿仍有必要繼續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的,經過批準,有效期可以延長,每次不得超過三個月”。此條規定了技術偵查措施的批準也是有時效的,有效期是三個月,如果需要采用技術偵查的事由不存在了則需要及時解除該措施,如果由于案情復雜可以申請延期,每次延期的時效也是三個月。這種時效的規定,規范了技術偵查的適用,體現了程序法定的原則。

五、結束語

技術偵查適用于司法領域是懲罰犯罪和保障人權價值衡量的結果。要打擊犯罪,必須采用更為現代化的偵查措施,“如果困住偵查機關左手,就應當放開它的右手,或者給其一根拐棍,才能使其擁有必要的手段去應對犯罪?!钡夹g偵查是把雙刃劍,必須高度警惕和嚴格控制其可能對隱私權、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公民權利的損害。只有對其進行有效的法律控制,才能讓技術偵查措施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