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網絡化的高校個性化思政教育探索分析

2013-10-09 03:09黃秋艷
科學導報·學術論壇 2013年8期
關鍵詞:探索分析網絡化思政教育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網絡化時代的來臨,信息化技術已經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也影響到了高校的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對基于網絡化的高校個性化思政教育進行探索并分析。

【關鍵詞】網絡化;高校;個性化;思政教育;探索分析

由于信息在網絡傳播上并不會受到時空和地域的限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第一時間通過網絡平臺將信息發布出去,并且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的相互交流來掌握學生的動向,利用網絡化的條件能夠有效促進高校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展開。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的必要性

(一)社會全面發展的必要

在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方面,一定要展現出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對各大高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有了新的變化。在網絡快速發展的時代,高校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具有個性化,內容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要有效的反映時代精神。

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為了能夠改變傳統的教育方法,使用網絡化的教育是最有效果的。網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還可以建立互相尊重的關系。由于網絡具有儲存量大、時間長、可重復傳播等特點,因此使用網絡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擴展了教育內容,還使的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開闊了學生視野,增長了知識。

(二)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必要

必須要有一定的載體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下去,因為能將教育的主體和客體聯系在一起的就只有載體。而在這一個新時代中載體也必須隨著時代的腳步進行改變,目前最新的教育載體是互聯網絡。

由于網絡信息涉及的文化領域多種多樣,并且會以不同的文化形式表達出來,因此對于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源來說,網絡資源的共享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在網絡化的高校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當中,為了能夠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會過于沉悶,利用網絡化的教學方式將理念化的知識通過圖、文、聲等動態方式展現給學生,方便他們學習。

通過加強網絡資源的共享性,能夠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空間,使教育者能夠獲得最新的教學資料,有效地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方式,改變師生間的被動關系。網絡化的教學不僅能使學生獲取多元化的信息知識,還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廣闊的教育前景。

二、網絡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網絡對高校校園文化的負面影響

社會的縮影毫無疑問就是大學的校園,大學校園的思想政治文化是會隨著社會的改變而變化的。為了能夠令校園擁有強大的育人作用,必須要先提升校園文化。

隨著網絡化的教育進入大學校園,由于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先鋒意識很強的群體,因此在網絡文化的開放性和全球性的影響之下,網絡使學生面臨著多元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還會導致大學生的價值取向不同步的現象。大學生具有不同于社會工作群體的思想活動,由于其獨立性和選擇性過強,很容易就會出現自由主義和拜金主義,導致自身的社會意識和責任意識大幅度下降,最終給高校校園文化帶來負面的影響。

(二)網絡對高校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隨著逐漸普及的網絡和教育民主性的不斷提升,大學生能夠更方便地獲取想要得到的知識,由于獲取方法簡單,因此他們學會了和其他人分享并交流自己所獲得的知識。據近年來的數據統計,大約有百分之三十的學生都帶了電腦進入高校。學生的學習時間大部分都是使用電腦,很多同學在網上發布各種各樣的信息連接個人的班級,學生社團、各種主題活動的網頁甚至是網站。這表明他們渴望獨立、自主,甚至在某些問題上有自己邏輯嚴密深刻的觀點,思想早熟強迫自己在思考問題時用成年人的思維。

但是由于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長期在網絡中的虛擬溝通,弱化了他們在現實中的溝通能力。個人情感封閉,形成了網絡中的虛擬人格,脫離了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交往,變得孤獨、冷漠、自私,嚴重者會引發心理疾病。

三、高校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的方法

(一)利用網絡加強學生管理

以人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受教育的對象能有所接受,以辯證、發展、全面的觀點分析和觀察復雜的現象,增強學生的判斷力、理解力、選擇力和自我反思能力。這與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有關。網絡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應該是居高臨下的硬性灌輸,教育者要把大學生從改造對象的定位中解放出來,在網絡虛擬世界中,沒有長幼尊卑,沒有地位的懸殊,沒有身份的差別,懂得理解人、尊重人,把尊重自己與尊重他人統一起來,啟發人的自覺性、調動人的積極性、激發人的創造性,把人的價值、能力、個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教師運用網絡深入到學生中去,認真研究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心理變化和思想道德素質,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利用網絡加強學生自律性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首先,可以通過相關的網頁政治標準或藝術標準展開討論,從而在活動中增強政治意識和法律意識,使學生能夠在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網絡自律教育。其次,必須做好大學生的品德修養教育,使他們注重自己的行為,從而提高修養。努力做到網絡公德意識,加強道德自律,增強大學生網絡法制觀念,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以此來規范網絡思想信息的主導性和純潔性。

作者簡介:黃秋艷(1977-),貴州安順人,助教,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探索分析網絡化思政教育
職業院校財務會計網絡化建設
網絡化運營條件下地鐵車輛架、大修的管理研究
地鐵網絡化運營乘客信息需求闡述
基于現網設備的TD—LTE4G移動通信實驗教學模式初探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誠樸決策管理學校的探索研究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寬帶網絡經濟視角下城市與農村云網絡規劃需求的短期負載預測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