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藝術性在中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2013-10-09 06:16鐘松紅
考試·教研版 2013年12期
關鍵詞:藝術性教學效果教材

鐘松紅

【摘要】讓學生輕松愉快,幽默和諧地學習英語知識,充分發揮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及啟蒙作用、指導作用,點撥作用和發散作用。

【關鍵詞】語言藝術性;中學英語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b)-0138-01

教學效果和教學方法是緊密聯系的,教學語言是教學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強的藝術性,是集文學語言、邏輯語言、哲學語言、群眾語言等于一身的專業語言。如果說教學是一門藝術,那么語言教學就是這門藝術的核心。課堂教學由于其環境的特殊性,就更需要講究語言教學的藝術性,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對教材有全面深刻的了解,而且要重視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學生的參與。所以,英語課堂教學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不斷追求語言教學的藝術性。

1、提高教師自身素質,重視語言藝術性的應用

作為一名好的英語教師,不僅應具備較高的專業性知識,還要有廣博的非專業性知識。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上,不僅能講一口地道的英語。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樹立自身的形象,重要的是在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性的應用上。它不僅能使課堂教學的氛圍濃厚、激烈、和諧,而且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形象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及求知欲望。這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將起到不可小視的效果。特別是在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今天,顯得猶為重要。

2、探究課堂語言的特點,加強在課堂中運用的意識

課堂語言是規范化的語言,具有很強的準確性、概括性、條理性、典型性、藝術性等特征。它在語感、語流、語氣方面與平日“拉家?!钡恼Z言有著本質的區別?!袄页!钡恼Z言是沒有經過推敲和篩選的粗糙的語言,突出表現為自由性,隨意性強、論證問題深度不夠,揭示主題不鮮明,語言也不簡練;課堂語言則不同了,它要求精練、準確、典型、概括;表述時要求清楚、系統、完整、藝術,講授時要求重點突出、主題鮮明、詳略得當;在推理時要求環環相扣,無懈可擊。

課堂語言應當是教材的提煉與濃縮。提煉后的語言擲地有聲,含金量極高,具有很強的啟蒙作用、導向作用、點撥作用和發散作用。在知識的靈活性方面它可以舉一反三,撒豆成兵。在知識的啟迪性方面,它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做到看一人知整體,窺一斑而知全豹。

藝術性強的課堂語言不僅在業務知識上,會給學生干涸的心靈注入清涼的甘露,而且會在學生的精神世界中激起生命的浪花,從而使其不斷地補充和完善自己。這些潛在的巨大作用對學生一生的成長都是至關重要的。課堂上教師通過繪聲繪色的描述,恰到好處的比喻,淋離盡致的揭示,把學生的大腦思維推向興奮的高峰,從而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在和諧的氛圍中,課堂上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排列、對比聯想、推想,通過實踐——理論——實踐無數次的反復,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是非判斷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必然會產生質的飛躍,起到揮劍成河、點石成金的效用,實現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飛躍。

3、巧設操練步驟,提高學生的語言素質

巧設步驟,反復操練,按照熟能生巧的規律,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正誤判斷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穩步提高。從而把學生培養成為對英語興趣濃厚、涉獵廣泛、表達流暢,使用規范的語言愛好者,而不是滿腹語法條文,表達癟腳的書呆子。這就從根本上體現了現代素質教育教學的原則一一著重能力培養,摒棄死板教條,廢止照本宣科,這本身就是一種教育改革的超前意識。在這場改革中,編者一掃過去舊教材那種側重語法規則,忽視語言應用的陳舊過時的方法和意識,代之以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和超前意識,說到底這是語言學習上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場革命。

把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科學性、藝術性融為一體,把日常用語與書面用語融為一體,通過選編一些寓言故事,肖像、描寫、同伴對話、生活習俗、人物傳記、地名由來、語言演變、科普小品等內容,多渠道、多層次、多角度地揭示了英語語言的本質,使學生在饒有興趣的學習內容中,情操得到陶冶、語言素質得到提高。

教師語言要富于情趣和幽默。英語是一門記憶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寓情趣和幽默于課堂教學中,這不論對于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是很有幫助的。在幽默輕松的課堂環境中,可以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拓寬學生的思路;可以活躍課堂氛圍,輕松地氛圍能使人心情舒暢,可以深化學生記憶,促進師生更好的交流;可以提高教學效果,一味的批評可能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以至于影響他們的學習,但是用幽默的語言,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從而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教學語言的幽默風趣是教師綜合素質的反映,是其良好心態的反映,體現了教師豐富的內涵和高度的涵養。

4、研究現行教材,注重課堂教學語言藝術性的應用

在現行的新課改中,更注重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性。在教材編排順序上,體現了先易后難、先簡后繁。先局部后整體,先分述后概括,先聽說后讀寫的教學規律。教材難易搭配適當,梯度自然,符合學生接受知識的心理要求,新教材知識結構的框架是合理的,它在內容的編排上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知識傳授為主,副渠道分類明顯,“主”為“副”開路,“副”為“主”服務。中心課與練習課吻合貼切,相輔相成,這樣高超的編排藝術是舊教材所不具備的,是不可比擬的。這為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的應用拓展了廣闊的空間和施展的平臺。

語言是心靈的寫照,是交流的工具。通過語言藝術性的表述,讓每個學生敞開自己的心扉,在課堂上大膽地、勇敢地、輕松愉快地說英語。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語言表達、表述、表白的能力,真正讓學生自己步入知識的海洋,走進語言藝術的殿堂。

猜你喜歡
藝術性教學效果教材
教材精讀
基于分形評估模型的實踐教學效果評價方法
情感優教對中職護生老年護理教學效果的影響研究
多媒體輔助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效果探究
掌握“函數的表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數學課堂提問七要
如何為我們的教學語言插上飛翔的翅膀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