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做好高中數學教學

2013-10-09 06:16張航
考試·教研版 2013年12期
關鍵詞:評價方式教學方式

張航

【摘要】在新課程下進行高中數學的教與學要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堆度來實現對人才素質的培養。只有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法,才能真正實現新課程的目標。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課程 教學方式 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b)-0196-01

新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建立新的教學方式。指出數學課程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為目的。并以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了“三維”教學目標。即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實現對于人才素質的培養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則是教學。只有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才能真正實現新課程的目標。

1、轉變教師教的方式

1.1 變主演為主導

“以學生為主體”是當代教學的基本思想教師要努力創造機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精神飽滿地參與學習過程的始終。給學生以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口表述的時間和空間。把教師的活動轉化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從而大幅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將學習內容設計成具有挑戰的問題。來引發學生更多的提問。啟發學生的思考,逐步使學生學會將實際問題中的數學知識模型化。學會用數學知識觀察分析現實問題。并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初步掌握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1.2 變灌輸為合作交往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交往意味著平等,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共同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灌輸一接受”這種傳統教學方式和學生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開始嘗試自主合作與主動探究所帶來的愉悅和成功感接受式學習不再是主旋律。探究式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的介入。與接受式學習交相呼應。相輔相成。

1.3 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

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是指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使他們達到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統一要求,得到全面發展:同時又要照顧個別差異。實行分類指導,使所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提高。成為“合格加特長”的人才學生身心發展在一定階段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個別差異。教學中只有針對學生共同特征和個別差異施教。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智力是彼此相互獨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智力之間的不同組合表現出個體之間智力差異。而且。學生存在差異性的發展。新課程體現基礎性、普及性。要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入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轉變學生學的方式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傳統的、單一的、他主的和被動的學習方式,形成多樣化的、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以知識為載體。開放學生的全部感官,把知識的學習變為他們生命的需要。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知識的領悟。提高技能,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1 主動性學習

教學的藝術在于喚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與動機。通過探究很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就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迸囵B學生的主動性。要在課堂上體現“四性”:學生看書、思考的積極性,學生有提出問題、親手實踐的主動性;學生有發表見解、敢于辯論、能發現并糾正別人錯誤的獨立性;學生有求同存異,發現別人沒發現的問題,從不同角度探索新途徑的創造性。

2.2 體驗性學習

體驗性學習模式起源于歐洲。在20世紀初的德國,在已經沒有多少人懷疑捧讀教科書和課堂授課的教學模式時,曾在牛津受教的教師科翰忽然向自己發問:有沒有更好的方式,讓教育更豐富?1941年,科翰在威爾士建立戶外學校,開始也只是對學員進行單純體能、生存訓練,后來擴展到心理訓練、人格訓練、管理訓練等,從而開始創立了體驗性學習方式。

2.3 合作互動性學習

合作是現代社會一個重要的、需要學習和養成的生存本領。合作互動式學習方式,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通過不同基礎學生之間責任明確的分工、合作、互助,形成知識、思維和能力上的互補,使學生最大限度的動腦、動手、動口,在集體學習中積極主動地與他人合作,在交互合作中獲得相關知識,形成合作的理念,鍛煉了合作的能力,達成了教學目標。教師與學生彼此之間還分享思維、經驗和知識,促進班集體的整體認知水平。

3、改進評價方式

3.1 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數學學習的定性評價要體現學生對數學價值認識的提升過程;體現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和優良學習品質的形成過程。既要注重學生思考方法和思維習慣的養成過程,也要注重學生參與數學學習,和同伴交流、合作的過程,更要注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斷反思與改進的過程。數學學習的定量評價是通過對學生完成一定量的數學習題、一張數學試卷、一個量化的分數去衡量學生的評價。從定量到定性,把過程與結果評價相結合是數學教育評價的進步,是發展性的優化評價。

3.2 注重過程,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

傳統的評價往往只要求學生接受問題的答案,而對于學生如何獲得這些答案卻漠不關心。這樣學生獲得答案的思考、推理、假設的形成以及如何應用證據等,都被摒棄在評價的視野之外。缺少對思維的過程的評價,就會導致學生只重結論,忽視過程,就不能養成科學探究的習慣和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

猜你喜歡
評價方式教學方式
通信電子電路課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其教學方式探索
“真”學習: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改進
淺談新型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困境及解決策略
圖式理論在閱讀教學中應用的價值功能與評價方式
美國化學課堂多樣化學習評價方式帶來的新思路
淺談英語有效教學的策略
恰當運用教學策略,有效提升識字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