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社區體育多元服務體系模式的構建*

2013-10-26 07:53劉國富王小壘趙雷鳴
體育教育學刊 2013年1期
關鍵詞:服務體系社區政府

劉國富,王小壘,趙雷鳴

(宿遷學院 體育部,江蘇 宿遷 223800)

農村社區體育是農村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村社區體育提供多元服務,開展豐富多彩的農村體育活動,有利于提高農民的身體素質和家庭生活質量,有利于提高農村的精神文明水平,有利于農村的穩定和農村的經濟繁榮,有利于農村的小康社會的建設和農村的長治久安。農村社區體育服務體系的建立健全,關系到實現體育與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中華民族的體質與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關系到農村社區居民的生存、發展和享受的需要,是農村社區居民身心健康的民生工程。

相對于城市社區體育服務體系的研究而言,農村社區體育服務體系中存在體育場館資源匱乏、體育健身指導人才不足、基層體育組織管理機構和配套政策法規體系不健全、農村居民體育價值健身意識不強或認識不到位等問題。如何挖掘和整合農村體育資源,建立完善的農村社區體育服務體系,更大限度地為農村居民的體質健康提供保障,促進農村地區的和諧發展服務,是擺在我們面前刻不容緩的問題。

1 農村社區體育服務產品的特征和供給主體的確立

要建立讓農民滿意的農村社區體育服務體系,滿足農民的健身休閑娛樂需要,提供相應的農村體育服務產品,首先需要準確分析農村社區體育服務產品的特征以及相應的供給主體。

從公共經濟學觀點和體育產品是否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來劃分,農村社區體育產品可以分為純體育公共產品、準體育公共產品、俱樂部體育產品和私人體育產品4類。對于農村社區的體育公共產品,因其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競爭性和提供目的的非營利性、需求的必須性、多功能性和弱質性等特點,決定了政府在支持農村社區體育發展中的重要責任。政府通過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財政投入、政策扶持、稅收優惠等手段,扶持、建立和完善農村社區體育服務體系,是政府的責任所在,是廣大農民群眾對體育增進健康的基本訴求,也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決定了政府在農村社區體育服務體系中的供給主體地位。

對于農村社區體育的私人產品部分,因其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完全可以交給市場通過市場機制來解決,由私人來提供。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或體育俱樂部,由于受到利益的驅使,他們會主動挖掘市場需求,對市場進行細分,找到目標顧客,了解顧客的真正需求,生產出相應的產品和服務,滿足顧客消費需要。這種市場主體大多經營靈活,對市場需求有高度的敏感性,能有效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提供體育健身服務,并且他們提供的體育健身服務往往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目前,由于農村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相對滯后,農村居民的體育需求不旺,體育消費意識不高,消費層次較低,處于較弱的體育消費階段,農村社區體育的私人產品所占比例較低,市場化程度不高。

由于農村社區體育以健身和娛樂為主要目的,參與的隨意性和自主性高,自控性和個體針對性強,農村社區群眾體育活動難以集中統一組織實施,這樣單純由政府和市場提供體育產品和服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社區居民的體育需求問題,單一的服務組織結構或服務模式難以滿足農村社區居民對體育產品和服務的需要。加之各級政府本身的財力有限,并且在體育公共產品或服務的供給方面不但存在市場失靈的問題,而且也存在政府失靈的問題,從而會導致有些公共產品既沒有私人部門供給又沒有政府部門供給,而非營利社會組織提供的恰好是這樣一些公共產品。

體育非營利組織是指不以獲取利潤為目的,通過體育志愿行為提供社會服務,推進公益事業,保障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一類非政府的社會組織。包括各類體育社團、體育俱樂部、體育協會、非營利的體育事業單位、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體育民間組織。體育社會組織以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以能否提供大眾所需要的體育產品為生存要訣;這些組織往往規模不大,機動靈活,善于收集、分析居民的體育需求信息,了解居民的體育參與意愿,準確進行體育產品定位,制定出人們能接受的產品或服務的價格,以滿足社區居民的體育需求。由于體育社會組織貫徹利他主義和互助主義的志愿精神,因此體育社會組織能夠吸引很多無私奉獻的志愿者參與以及獲得較多的社會捐贈。并且體育社會組織為了生存與發展,往往進行嚴格的成本核算,使體育資源得到更好地利用,提高自身信譽,提供公眾滿意的體育產品。

除了上述三種農村社區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主體外,農村社區自治組織對農村社區群眾體育的發展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種自治組織在行使社區體育功能時,根據社區居民地緣關系,按照“自治原則”在社區內自發、自愿集結成,以服務社區居民的體育健身和休閑娛樂為目的,實行社區居民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開展體育活動。自治組織是農村社區體育較為活躍的組織形式,它對于擴大基層民主,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提升自身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促進農村社區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創造社區良好的發展環境,調和農村內部矛盾,維護社區穩定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

2 農村社區體育多元服務體系供給主體的職能作用

農村社區體育的多元服務體系建構過程,是滿足農民健身娛樂需要的前提下,不斷改變服務組織結構以適應社會的契合過程。農村社區體育的公共服務主要由政府、市場組織、社會組織以及農民自身組織來提供。

2.1 政府主體的職能及特征

政府作為固有生產的所有者和社會經濟運行的調節者,利用法律、政策等手段對社會經濟進行調控。在農村社區體育發展中政府的主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政府組織的比較優勢也決定了它必須肩負提供農村社區體育公共服務的主要責任。在農村社區體育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上,政府組織的工作重心在農村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整體性和普遍性的社會服務上,以使所有農村居民都能享受到滿意的公共體育服務產品,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對于諸如區域群眾體育布局規劃、全民健身計劃推行、重大社區體育公共服務設施、體育法律法規、制度等純體育公共產品和一些非政府組織力量不愿意以及沒有能力提供的社區體育公共服務,一般由政府組織提供。雖然政府在農村社區體育服務中的作用顯而易見,但政府不是萬能的,在農村體育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上也存在政府失靈的問題:政府不可能獲得市場需求的所有信息,在農村公共體育產品的供給過程中,政府或相關部門難免有自己的價值取向和偏好,忽視農民群體的利益訴求,導致公共產品供需結構失衡,公共資源配置的低效率或無效率,產生政府失靈的問題。

2.2 市場主體的職能作用及特征

農村社區體育服務的市場主體是以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為前提,為解決體育服務市場的供需矛盾,通過競爭機制、供求機制、價格機制的作用,使農村社區的體育健身服務等成為商品和進行交易的經營單位。這些經營單位或經濟行為人以體育的有形或無形產品作為載體,使不愿平均無差別享受社區體育公共服務的部分居民或團體在自愿付費的前提下進行選擇,以使消費者享受更多更優質的社區體育公共服務,目的是通過有效配置資源實現利潤最大化,獲得經濟利益。

具體來說,農村社區體育服務的市場主體包括體育項目技術技能的有償培訓組織、體育俱樂部、體育健身娛樂休閑經營單位、體育裝備服飾鞋帽等用品銷售商、其他有償體育服務組織等。

對于農村社區體育同樣需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利用市場滿足農村社區居民對體育產品及服務的需求,利用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農村體育服務的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政府組織對農村社區體育公共服務的壟斷,提高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的供給效率,實現政府權威與市場交換優勢的有機結合。

2.3 社會組織、農村自治組織的職能作用及特征

體育社會組織應以大眾需求作為生產體育公共服務產品的基本動力,通過自身的資源優勢為農村社區居民服務,提供更多的農村社區體育公共服務產品,滿足農村社區居民對于體育不同層次的多元化需求;應將體育的教育、健身、娛樂、審美、創造等功能,注入更多的活動內容和表現形式,通過增加志愿、服務、示范、帶動和指導功能,拓寬農村社區體育發展渠道;應發揮它自身機制靈活、善于利用社會各種資源對市場和非市場因素進行整合、降低社會運行成本的優勢,克服政府職能的局限,使農村群眾體育的供給系統和服務體系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要建立以政府組織為主導、農村社區居民為主體、各種社會組織主體共同參與的農村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多元供給格局。利用政府的強大公信力,整合社會資源,政府通過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財政投入、政策扶持、稅收優惠等制度,培育、發展壯大體育社會組織和市場組織,創設良好的農村體育服務環境;發揮農村地緣關系密切、社區凝聚力強的優勢,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提高農村社區體育公共服務效率和社會投資比例。

體育社會組織對農村社區提供的公共服務主要有:公益性體育健身娛樂休閑服務、技能培訓、體育科普知識傳播、體育信息咨詢、公益性體育健身指導、準經營性體育休閑健身場地設施服務;體育休閑娛樂健身志愿服務;政府授權委托的社區居民體質健康服務監測與評價等。

我國的社會組織體系脫胎于計劃經濟時期,具有“單位制”的許多特點,存在“行政化”問題。這在基層社會組織特別明顯,在某種意義上很多基層社會組織就是政府的從屬機構和延伸物。為此,應改革社會組織自身的運行和管理機制,增強自律、自主和自我管理能力,推進社會組織管理的專業化、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建立群眾監督機制、實施淘汰或退出機制等措施,促進社會組織提高效率。

3 農村社區體育多元服務體系模式的構建及內容

3.1 農村社區體育多元服務體系模式的構建

基于農村社區體育服務產品的種類、特征以及各供給主體的職能作用,決定了農村社區體育服務體系的模式只能是多元混合型的服務模式,即政府服務、社會組織服務和市場服務三者有機結合的混合型多元服務模式。根據上述分析及農村社區體育服務的有關理論,構建新形勢下農村社區體育多元服務體系的模式如圖1。

圖1 農村社區體育多元服務體系運行模式

這是一種依托社會組織、政府調控和市場供求為供給主體的農村社區體育多元服務體系,三種供給主體相互合作,各司其職,有機結合。各級政府通過適當的優惠政策和財政支持,根據國家的體育方針,規劃、引導與調控農村社區體育的發展,協調有關關系,培育農村體育市場與體育社會組織,發揮領導、監督與宏觀調控的職能;社會體育組織的體育協會、志愿者團體和民間組織,利用自身的優勢,在政府及社會力量的支持與幫助下,自我組織、自我管理,拓寬農村社區體育服務渠道,提高服務效率的同時,發展壯大自身;市場組織則依據市場需求信息,開發與經營體育服務,滿足社區居民的體育服務需求,獲取相應的經濟利益。農村社區體育服務供需主體之間既有縱向垂直聯系,也有橫向的溝通,各自分工明確,結合緊密。

3.2 農村社區體育多元服務體系構建的內容

3.2.1 健全農村體育組織管理體系

建立健全農村社區體育組織的三級網絡體系。由于目前自縣以下沒有設置農村體育組織的管理機構或體育職能服務部門,致使政府難以有效提供和發揮對農村體育的公共服務,為此有必要盡快建立和健全以鄉鎮為中心環節的縣—鄉鎮—農村社區的三級網絡服務體系。同時扶持、培育和發展社會體育組織,政府適當對體育社會組織在政策、資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并將農村社區體育具體活動的開展、組織、技術指導等具體事務交由體育社會組織來承擔。

3.2.2 加強農村社區體育多元服務體系的法律法規建設

國家應賦予農村社區體育合理的法律定位,盡快出臺有關農村社區體育的專門性法規,并且有關法律政策頒布執行時應注重建立健全配套的監督督導機制,保證法律法規執行時的有效性;加強現有的體育法規在農村社區地區的普及,使農村社區居民和體育組織管理人員知法、懂法、依法行事;同時在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際運作過程中,相關職能部門應注意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

3.2.3 建立和健全農村社區體育服務人員的培訓和培養體系

對于目前農村社區普遍缺乏體育服務人才的窘境,在體育服務人才培養方式上可以采用分級培養的方法。即:由體育主管部門培訓縣級體育精英,縣級體育精英培養鄉鎮體育骨干,鄉鎮體育骨干培養社區體育體育指導員,社區體育骨干在社區開展體育健身服務、組織開展體育活動??h級文體局除了培養體育指導員、對其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外,還應對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予以相應的勞動補償。

3.2.4 挖掘和開發農村社區體育活動內容

在新農村社區體育多元化服務體系構建的過程中,要以當地傳統的體育項目為依托,引進和開發一些娛樂性強、規則簡單易懂、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技術簡單易學的現代體育項目,編制一些適合農村、農民活動的體育項目,挖掘和創新民間傳統體育內容,豐富和完善農村社區體育活動內容。

3.2.5 建立健全農民體質監測體系

建立和健全農民體質監測體系,不但為農民的體質健康狀況監測提供保障,而且為農村社區居民參與體育健身活動提供科學依據。為此,各縣(市)區鎮應加強國民體質監測站(點)建設,切實建立健全農民體質監測體系,定期為農村社區居民進行體質監測服務,了解農民的體質健康狀況,并將監測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同時,各地體育局應給予體質監測站點相應的財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3.2.6 開發整合體育資源及相關資源

在新農村社區體育建設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大眾傳媒的輿論導向功能,進行體育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宣傳體育健身理念,普及健康和健身知識,讓農民自發關注自己的健康,關注農村社區體育發展和建設,引導農民形成良好的健康理念,促使他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谵r村經濟總體上不發達,財政基礎較為薄弱的現狀,單純依靠財政對農村社區體育設施的投入來改善體育資源不足的問題有著較大的難度,為此有必要積極開發和整合各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服務社區體育大眾。同時,應加強與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合作,更好地為農村社區體育發展服務。

[1]王爽,杜兵.非營利性體育組織特征及推動社區體育發展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0(2):27-29.

[2]廖進球.論市場經濟中的政府[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

[3]胡茂輝,齊立斌.新中國農村體育公共體育產品供給制度變遷與創新[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9(1):24-25.

[4]孔祥.城市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供給主體及實現路徑[J].體育與科學,2011(4):66-71.

[5]宋秀麗.新型農村社區體育研究—以東尉村社區為個案[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

[6]黃勝利.河南省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制約因素[J].中州體育,2011(3):21-24.

[7]宋亞偉.河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農村體育現狀與開發途徑研究[J].中州體育,2010(10):18-22.

猜你喜歡
服務體系社區政府
建設門診“老年友好型”服務體系的實踐與探討
社區大作戰
建設服務體系 助力鄉村振興
“三效合一”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書長
省級政府金融權力榜
影像社區
影像社區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四大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