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慶油田杏六中區薩二段高水淹期地質建模研究

2013-10-27 08:33郭敬民長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湖北武漢430100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3年10期
關鍵詞:六中小層水淹

郭敬民 (長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100)

大慶油田杏六中區薩二段高水淹期地質建模研究

郭敬民 (長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100)

大慶油田杏六中區經歷多年注水開發,目前處于高含水期的油層內部油水分布關系十分復雜,且油水分布規律難于預測。根據區域地質特征,以精細油藏描述理論為指導,建立了杏六中區薩二段相控水淹模型。研究表明,該模型能夠較好地反映注入水在儲層中的分布情況,從而為油田的剩余油的預測和開采提供地質依據。

大慶油田;杏六中區薩二段;隨機建模;相控水淹模型

1 地質概況

大慶油田杏六中區位于大慶長垣杏樹崗構造北部,區內地形較為平緩,構造傾角2~4°,發育大小斷層共8條,幾條主要的大斷層均為北東向。薩二段儲層埋深在-690~-870m之間,為一套陸源湖相碎屑巖沉積儲層,發育砂泥巖頻繁交互的三角洲內前緣沉積物。儲層主要沉積微相有河道砂、主體薄層席狀砂、非主體薄層席狀砂、表外砂、淺湖泥。薩二段巖石構成以長石、石英為主,巖屑以酸性噴發巖為主。膠結物以泥質為主,交接類型主要是接觸式、接觸-孔隙式為主。薩二段為砂巖儲層,孔隙主要存在于巖石孔隙、雜基及膠結物之間,該類儲層孔隙度、滲透率均表現較差[1]。

2 水淹等級的劃分

水淹層的水淹程度一般分為3個級別,即低水淹、中水淹和高水淹。劃分水淹層水淹程度的依據為地層的剩余油飽和度、驅油效率和含水率。其中,含水率是劃分水淹層含水級別最直接的參數。運用共滲體系中相對滲透率的概念分析產層的產液性質,應用油水共滲分流方程,通過各相流體的相對滲透率和黏度,可以得到儲集層的含水率,其計算公式如下[2]:

表1 大慶杏六中區水淹級別劃分標準

式中,Fw為儲集層的含水率,%;Kro、Krw分別表示油、水的相對滲透率,10-3μm2;μo、μw分別表示油、水黏度,mPa·s。

由于杏六中區目標層段水淹情況復雜,研究中主要選取含水率作為產層水淹等級劃分的參數依據,水淹級別劃分標準(見表1),并根據該標準并結合杏六中區的實際情況劃分各產層的水淹級別(見表2)。

表2 杏六中區部分井位薩二段水淹結果

3 相控水淹模型的建立

3.1三維構造模型

圖1 杏六中區內8條主要斷層

1)三維斷層建模 杏六中區發育大小斷層共8條(見圖1),其走向主要為東西向,所有斷層均為正斷層。為方便區分,由西至東將8條斷層分別記作1~8號,根據區域特點,在劃定研究范圍時,將西部1、2、3號斷層作為邊界,將北部的6號斷層作為與臨區的邊界?;跀鄬又g的切割關系,對斷層進行組合,從而得到其三維斷層模型。

2)儲層幾何框架模型 薩二段地層厚度約70m,根據油藏地質研究結果,將該段地層劃分為29個小層。建模過程中,平面網格規格為25m×25m,垂向網格高度為0.3m,根據井位分層數據,結合斷層數據,采用克里金模擬方法搭建杏六中薩二段地層構造格架。

3.2沉積相模型

利用序貫指示方法進行研究區沉積微相建模,因為序貫指示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平滑效應,在對不規則形態的沉積砂體進行模擬時具有較大優勢[3]。根據該方法將杏六中區劃分為水下分流河道、主題薄層席狀砂、非主體薄層席狀砂、表外砂和淺湖泥5個沉積微相(見圖2) 。

圖2 杏六中區沉積微相三維地質模型

3.3相控水淹模型

建立相控水淹模型的目的是為了更直接地描述油層水淹程度的空間分布情況,以便進一步研究注入水在地下儲層中的流動趨勢和分布規律。水淹參數屬于連續型變量,其分布特點主要與沉積相、物性分布及非均質性有關。根據水淹數據特征,利用序貫高斯方法建立相控水淹模型,具體步驟如下[4]:①檢查水淹參數數據,篩選掉不合理的極值,然后對數據進行正態變換,使數據滿足序貫高斯模擬的條件;②逐層進行變差函數分析,確定各小層主、次變程方向、最大變程值以及塊金值,然后通過參數分布特點選取合適的理論模型與之擬合;③在沉積相模型的控制下,運用序貫高斯隨機模擬算法進行井間插值計算,對模擬的結果進行優選,最終得到三維水淹地質模型。

4 模型的檢驗

圖3 杏六中區薩二段S2-5-1小層水淹模型

圖4 杏六中區薩二段S2-15小層水淹模型圖

依據大慶杏六中區水淹級別劃分標準對水淹模型進行判斷,將水淹模型區域劃分為高水淹(G)、中水淹(Z)、低水淹(D)和未水淹(W),從而方便觀察水淹強弱特征(見圖3)。由圖3可知,杏六中區薩二段S2-5-1小層西北部及北部整體被水淹程度較高,西北部出現多處高水淹區域,南部大部分地區及中東部一側主要為未水淹,偶爾會出現中、低水淹的區域,未見高水淹區域,上述現象與現場調查的實際水淹狀況相符。

相控條件下的水淹模型是在不同微相內合理設置水淹參數數據范圍的約束下模擬實現的,因而能夠更準確地表征了注入水在儲層中的分布范圍。杏六中區薩二段S2-15小層水淹模型圖如圖4所示。未加沉積相控制的水淹模型僅僅反映了利用條件化數據預測的井間屬性參數變化,其典型表現是在預測過程中由于沒有泥巖段水淹數據,偶爾出現一個數據點會影響到大片空白區域(見圖4(a)。相比較而言,沉積相控制條件下的水淹模型是在不同微相內合理設置水淹參數數據范圍的約束下模擬實現的,因而能夠更準確地表征了注入水在儲層中的分布范圍(見圖4(b))。

為了進一步檢驗杏六中區薩二段相控水淹模型的可靠性,對原始參數數據進行統計,與水淹模型進行逐小層、逐區域對比,發現該模型反映的儲層水淹特征與各井區統計水淹情況在整體上是相符的(見表3),因此,杏六中區薩二段相控水淹模型能很好地表征儲層水淹特征。

表3 杏六中區薩二段相控水淹模型與統計資料反映特征的對比

5 結 語

針對大慶油田杏六中區區域地質特點,在沉積微相的控制下,建立其相控水淹模型。實際檢驗表明,該模型可以較好地反映注入水在儲層中的分布情況,能夠幫助了解剩余油的分布情況,從而為油田進行剩余油挖潛工作提供參考依據。但該模型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由于缺少研究區斷層綜合評價資料,使該模型對斷層邊緣處尤其是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區域的斷層邊緣的構造高部位及斷層夾角處的水淹狀況描述不夠精細;斷層處的遮擋情況及其對注入水分布的影響還不十分明了。因此,必須通過進一步研究來完善該研究區相控水淹模型。

[1]尹艷樹,張昌民,尹太舉,等.薩爾圖油田辮狀河儲層三維層次建模[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4(1):13-18.

[2]胡望水,熊平,謝銳杰,等.紅崗油田高臺子油藏相控隨機水淹模型的建立[J].石油天然氣學報(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8,30( 6):15-18.

[3]李少華,張昌民,尹艷樹.儲層建模算法剖析[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2.

[4]李少華,尹艷樹,張昌民.儲層隨機建模系列技術[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7.

2013-01-25

郭敬民(1986-),男,碩士生,現主要從事油藏描述方面的研究工作。

TE327

A

1673-1409(2013)10-0123-03

[編輯] 李啟棟

猜你喜歡
六中小層水淹
沁園春·喜學“六中”公報
淺析消費者在水淹車下的權益保護
湖相頁巖油建產區小層構造可視化精細建模
——以吉木薩爾蘆草溝組為例
鷓鴣天·喜學“六中”決議
利用物質平衡法分析小層注水量
鄂爾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區隔夾層分布特征
搖號、陪讀、拼高考
水淹呂布
石南21井區水淹解釋方法對比及應用
克拉瑪依油田六中區克下組礫巖儲層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