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軟件行業探究

2014-01-12 08:59劉遠超
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 2014年9期
關鍵詞:差異化營銷創新

劉遠超

【摘 要】本文對國內軟件行業進行了定量分析,介紹軟件行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針對軟件行業的問題提出了軟件行業今后要加強差異化管理;強化軟件企業自主開拓創新;加大軟件的推廣和營銷以及注重軟件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等發展戰略。

【關鍵詞】軟件行業;差異化;創新;營銷;人才戰略

一、目前軟件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軟硬比例相對失衡

與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相比,軟件業發展相對滯后,軟硬件比例失衡,與制造業互動支撐發展的局面尚未形成。目前,我國軟件產業規模占電子信息產業的比重僅為11%,在全球軟件產業中的份額僅為6%,難以滿足國家日益增長的信息化發展要求。當前,我國軟件產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2009年規模最大的前10家企業軟件收入不足100億美元,相比微軟、甲骨文、SAP等跨國公司,仍存在較大的差距。應該看到,盡管國內信息化市場潛力很大,但因企業專業分工不細,對細分領域的市場開拓不夠,導致市場對產業的帶動效應不是很明顯。因此在發展基于制造業的嵌入式軟件、拓展面向跨國公司和傳統行業的軟件服務外包市場方面仍有待進一步深入細化。

(二)企業研發實力低下

目前,我國軟件產業在全球軟件產業鏈中基本處于中下游環節,缺乏核心技術,特別是系統、平臺等基礎軟件的開發缺乏技術積累,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進技術創新的意識有待加強。同時,促進軟件創新的管理機制和體制仍不夠完善,實施產業發展戰略未能完全形成合力,向企業研發傾斜的扶持政策尚未完全到位。

(三)產業支撐體系薄弱

一是軟件人才相對匱乏,特別是缺乏熟悉行業應用和國際經營的高端復合型人才,這影響了軟件產業對其他行業滲透作用的發揮,制約了產業規模和層次的提升;二是配套的支撐體系薄弱,投融資瓶頸依然突出,尚未形成有效的風險投資機制;三是公共技術開發體系有待完善,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缺乏統一的引導和服務。

(四)競爭秩序有待規范

國內用戶忽視軟件價值和“重硬輕軟”的現象仍較普遍,對軟件特別是國產軟件的社會心理認同率仍較低,這從總體上影響了我國軟件市場的健康發展。目前國內企業專業分工和差異化優勢不突出,低層次重復開發現象嚴重,低價傾銷和同質惡性競爭問題突出;盜版現象依然嚴重,侵犯知識產權的糾紛屢有發生。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近年來流氓軟件、惡意軟件的威脅日趨突出,且經常伴有盜竊密碼、賬號等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信息安全環境亟待整頓和完善。

二、軟件行業發展的策略

(一)差異化戰略

1.促進產學研用結合,強化技術創新,組織實施好高級重大專業項目,擴大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辦公軟件,在政務和重要行業的應用,深化在電網、安監,稅務等領域應用,加快突破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重點支持網絡化操作系統,新一代搜索引擎暨瀏覽器,智能海量數據中心等網絡化基礎軟件和重大軟件的研發和產業化。

2.培育信息技術服務新模式,新業態,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培育移動支付,游戲動漫,云計算服務,設計與開發服務的信息技術服務的新業態。

3.培育龍頭企業,增強自主發展能力。綜合應用政策、規劃、標準、資金、項目等手段措施,引導支持優勢企業兼并重組,依托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實施大企業戰略,品牌戰略,知識產權戰略和標準化戰略,促進中小企業配套發展。

4.規范行業競爭秩序,推進軟件正版化。

(二)創新戰略

軟件高新技術企業作為技術知識資源密集型的組織集合體,自主創新是軟件企業的創業之本,更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軟件企業成長過程是一個動態的、多種資源要素交互作用的創新活動過程,即有效地尋求和挖掘企業內外部的創新機會和創新突破口,通過創新變革驅動軟件企業的持續快速成長。

自主創新是軟件企業成長的重要驅動力量。軟件企業成長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可將其劃分為四個清晰可辨的成長階段: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再造期。每個階段都由前期的靜態演進成長和后期的動態創新變革組成,動態創新變革是企業成長的動力,它加速了企業向下一階段的躍進。即一方面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斷地積累豐富經驗和資金實力,逐步向成長的健康態勢發展;另一方面在企業發展的每個時期,都會有一個主要障礙及成長危機出現,長時間地存在于這一階段并阻止企業成長,企業最終通過創新變革,努力地克服和協調這種障礙危機狀況,實現跨越式成長。

(三)營銷戰略

目前的經濟形勢對所有行業都有著更高的要求,軟件行業也不例外。在軟件行業,技術方面是核心競爭力,沒有好的技術,企業就沒有十足的動力在風起云涌的軟件行業大潮中翻滾。而具備了一定程度的技術優勢后,如何對此技術優勢做相關的推廣與介紹就變得尤其重要。結合軟件設計開發,營銷的經驗,以及企業的運營經驗,對軟件營銷的策略以及技巧進行了總結:

1.軟件知識營銷。即以產品的優勢以及用戶的體驗價值為核心,通過傳播知識的途徑,實行知識營銷策略。2.通過新聞實現軟件營銷。3.在論壇上推廣軟件。4.線下活動。

(四)人才戰略

1. 普及信息技術教育

中國的信息產業人才的缺乏從根本上來解決,就是要普及信息技術教育。高校教學要緊跟“潮流”。要加緊在本科生中培養一批具有扎實基礎的應用信息技術類工程師,以適應產業發展的基本需求;在研究生中培養一批高級軟件、電子工程師,在未來的工作中,他們能將基本技術調整組合至“最佳狀態”。高校教學要保持高“新鮮度”,不能“閉門造車”,國內高校與國外高校、與國內外企業必須緊密合作,進行信息溝通,技術交流;還可以聘請業界優秀人才擔任高校兼職教師。建立起行業終身職業教育體系。企業可以與高校聯手,開設一些培訓中心,在課程設置上應緊密配合產業的需要,提供短小精干的專題培訓課程,使從業人員能時時觸摸世界信息產業躍動的強勁“脈搏”。

2.積極吸引國際 IT 人才

從近年 IT 產業的發展來看,中國在 IT人才方面還有很大欠缺,特別是缺乏具有很強創新性的技術人員和具有國際化企業管理經驗的中高層管理人員;而且,隨著產業的迅猛發展,在這兩類人才上的供求缺口還會加大。解決這一問題最有效的、成本最低的途徑之一就是直接吸引相關的國際IT 人才到中國發展事業。為此至少要做到兩點:首先是實施一流人才、一流報酬。高薪是招攬國際人才的有效手段,引進國際 IT人才特別是高層次經營、管理人員,薪酬待遇應參照發達國家的工資情況從優確定;其次是完善人才體制。良好的人事制度是提高對于國際 IT人才吸引力的一個重要手段。應對目前的人事審批體制等進行改革,積極發揮市場在吸引和優化配置國際 IT人才中的主導性作用。

參考文獻:

[1]袁鷹.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行業需求現狀和培養策略淺談.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年15期CN 23-1581/T3

[2]王開磊,張亞林.中國計算機軟件產業發展的基本對策. 《計算機光盤軟件應用》.2012年4期CN 11-3907/TP

[3]孫愛文.計算機行業及軟件行業發展前景.《知識經濟》 2013年01期CN 50-1058/F

猜你喜歡
差異化營銷創新
大型企業集團差異化管控模式探索與研究
縣域農村配電網規劃建設現狀典型性分析
計算機基礎課程差異化教學研究
中外電視廣告差異化表達方式
淺析大數據時代對企業營銷模式的影響
試論基層電力市場營銷策略
出版廣角(2016年4期)2016-04-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