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輔導員工作體系化建設

2014-01-12 08:59劉鵬程浩明
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 2014年9期
關鍵詞:輔導員高校

劉鵬 程浩明

【摘 要】有人說,幸福的老師有4個標準:以學識激勵人、以道德教化人、以愛心感染人、以投入影響人?!拜o導員是良心活”,許多人如是說。輔導員很辛苦,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很雜。但在我看來,輔導員不能單純追求良心上的認可,也不能只停留在認真細致地落實具體事務,還應該強調對學生工作深入思考的過程、感悟的凝練和總結背后的自我積淀。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工作體系化建設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任務和內容是動態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但也一樣是有規律可循的。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可以劃分為這樣幾項內容:

第一,事務性工作。第二,日常行為管理。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第四,為學生服務。第五,突發性工作等。

在眾多的學生工作中,筆者認為,前三項的工作內容是相對固定的,這就需要輔導員提前主動地將準備工作做足,對于那些開展時間較為固定的工作內容,輔導員可以提前做足準備,按照體系化進行工作能力的提升。

第一,事務性工作的體系化

各高校的學生工作很多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例如:每年的行政評優、迎新、新生的各項數據統計、畢業生的各項信息統計、學生的日常行為管理指標的數據統計等等。這些時候,會有各個部門要求輔導員上報這樣那樣的學生信息。

每年的同一時期,都會有同樣的工作在做。這種類似的事務性的數據統計工作,可以通過數據庫建設,或者說是整合全校的各種數據來完成。在大數據時代,高校輔導員的事務性工作,絕大部分都是數據統計性的工作。當然,在高校統一性的大數據建設沒有完全走上正軌之前,輔導員工作可以自行提前做一些準備工作,將工作做到前面。從新生入學伊始,即著手健全自己的所帶學生的數據信息,以便在各種情況下能夠以最小的時間代價完成事務性工作。

第二,日常行為管理工作的體系化

大學生日常行為的管理,基本包括學生出勤,寢室衛生,遵守校紀校規,思想動態把握等工作。這些常項工作,也可以通過工作內容的體系化建設,來達到預期的效果。通過請假系統、課程出勤點名系統、寢室衛生評比分數的追蹤統計、違反校紀校規受到處分的學生的動態統計、定期的重點群體的談話,來進行日常行為管理的體系化建設。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學生出勤統計,是通過“素質教育系統”,由專業教師和輔導員共同完成的。課堂教師的點名,通過系統完成,教師可以選擇“遲到”“曠課”“早退”等選項,專業教師不必來判斷學生是否請假,請的是“事假”還是“病假”。學生通過系統來提交請假信息,請假信息課分為“事假”和“病假”,可以選擇某節課或者指定某一天。輔導員可以根據上傳的診斷書等,來判斷是否給學生“事假”或者“病假”。一旦輔導員準假,則專業教師在課堂上所記錄的“曠課”則會在系統中自動轉換成輔導員審批的事病假。到學期末,專業教師以系統中的學生出勤狀況為標準,來進行學生出勤評分,記入本門課程期末成績。

通過這樣的系統化管理,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正在逐漸完善學生日常行為管理的體系化建設,使輔導員可以從繁重的日常行為管理中解放出來,進行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體系化

每個年級的學生都有其自身的特點,開展針對性的工作尤為重要。輔導員應該在每學期初讓學生了解本學期的工作安排,引導并幫助學生設立切實可行的、可供選擇的學期、學年目標。

學生工作要形成體系,每個年級的輔導員工作都應該既有不同的側重,又要存在延續性,不能因輔導員的更換影響學生規律性的培養。我們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以及各項優良品質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客觀規律,所以學生工作非常值得一線的輔導員去研究、去思考。

一年級是學生從中學到大學的轉變階段,是整個大學的思想教育基礎階段,在走進校園之時要幫助他們實現這種角色的轉換,所以在完成一系列的入學教育之后,一年級更多的應該是培養學生的對大學生活目標培養,大學生存的必備條件的培養。

二年級在經歷過大一年級對大學生活的激情向往之后,開始逐漸了解學校和大學生活。這個時候的學生是最容易兩級分化的。優秀的學生還是拔尖,后進的學生逐漸對專業學習喪失興趣,開始放松對自己的各項要求。如何使優秀的學生更拔尖,使后進的學生不至于掉隊,是大二年級輔導員工作的重心。

三年級就應該為今后進行必要的打算了。學業已經基本成型。針對個別學生的個別指導,以就業為目標的個性化培養,應當是三年輔導員的工作。

四年級的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不多,這個階段應當以就業指導,以及職業生涯規劃為工作的重中之重。

針對各個年級的學生的規律性培養,是學生工作體系化的標志之一。

第四、學生工作進課堂,進行系統化素質教育。

圍繞學生工作,很多學校都開設了新生入學教育、入黨啟蒙教育、專業導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黨校、創業指導、大學生就業指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等一系列的課程。但是,這樣門類繁多的課程設置,根據每個學校的不同,可能會隸屬不同的教學單位。很多學校的這種狀態,已經是素質教育進課堂的一種雛形,為今后的素質教育進課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可以考慮將這些課程統一為素質教育系列課程,在增加一些例如誠信教育等一些新的內容之后,系統規劃,分年級分階段的設置這些課程,統一劃為素質教育類課程。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做法是,將這些課程系統的劃分后,增設一部分社會實踐類素質教育項目,設置專門的素質教育學分,學生除了專業教育學分之外,修滿素質教育學分后,方可畢業。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全方位的能力,不僅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素質能力。

輔導員工作體系化是保質保量的完成工作的保障。輔導員的一些日常管理工作經過多年在實踐中反復檢驗、提煉、總結和完善,對于一些效果顯著的工作方式方法要用制度、體系的方式確定下來,作為輔導員工作必須遵照實施的措施和條例。在輔導員工作體系化建設的過程中,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應該以強烈的責任心不斷的思考如何提升工作的質量和內涵,而不僅僅只是等待學校的安排。只有積極主動的對待學生工作,才能對得起“教師”這一光榮的稱呼。

猜你喜歡
輔導員高校
高校輔導員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探究
學生對輔導員工作的滿意度調查與對策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高校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時代訴求與角色定位
“有為”也應“有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