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興趣 厘清邏輯 剖析困境

2014-01-20 02:23吳海燕
學周刊·下旬刊 2014年2期
關鍵詞:思想史困境歷史

吳海燕

伏爾泰曾說過:“研究一個時代的人們怎么思考問題要比研究一個時代的人們怎么行動更重要?!彼枷牖貞敃r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變遷,所以說研究人們的思想,可以從思想文化層面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特征。然而,在思想史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課堂主要存在兩類弊?。阂皇恰罢毡拘剖健?,教師圈劃重點,學生囫圇吞棗、死記硬背,一旦運用起來就生搬硬套;二是“填鴨灌輸式”,教師講得神采飛揚、滔滔不絕,學生聽得興味索然、昏昏欲睡??偠灾?,這樣的課堂缺乏情境創設,忽視學生對問題的探索、體驗過程,師生之間缺少思維碰撞,沒有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作用。

出現上述癥狀的原因主要有兩點:(1)從思想史內容看,本身就比較枯燥乏味:一方面,因為它總與深奧的理論、抽象的概念打交道,遠遠沒有歷史故事生動有趣;另一方面,那個特定的時代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太遙遠了,那時的場景,那時的人物對我們來說太陌生了,難以引起學生內心深處的震撼和共鳴。(2)從施教者角度看,一方面,因為思想上不夠重視,囿于課本知識點的羅列,缺少對課本深入淺出的解讀;另一方面,思想史本身比較復雜、抽象,由于執教者自身知識儲備和專業素質的限制,有些內容弄不“準”、挖不“深”、講不“透”。

在實際教學中,筆者對思想史的教學做了一些積極而深入的探索,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從學生的內心體驗和歷史情境的創設,激活學生研討思想史的興趣。思想史的學習不僅要學生記憶思想主張,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評判歷史思想、重建思想,在歷史情景的創設中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提升學生評價歷史思想的能力,在思想史的學習中體驗做“思想家”的快樂,建構合理的歷史性論證,形成科學的歷史觀念。

為避免思想史的教學變成空洞抽象的政治說教,筆者想方設法給學生提供具體的、豐富的、感人肺腑的材料和活動情境,讓學生主動走進思想家的心靈世界,去體驗、感悟具體的歷史情境,這樣學生的思想情感與思想家發生交鋒或者共鳴,枯燥的思想主張就變得豐實鮮活、饒有趣味、富有哲理。

2.耙梳思想史的發展脈絡,構建知識網絡,厘清不同階段思想的內在歷史邏輯。思想史是一個連貫而整體的歷史進程。筆者在教學中著手引導學生整合教材相關內容,耙梳思想史的發展脈絡。通過前后階段的聯系比較,明確其中傳承、糅合、創新、完善的內容,分析背后的原因、規律和意義,進而厘清各階段思想內容之間的內在歷史邏輯關系。

譬如,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變脈絡:(1)春秋戰國時期:儒學形成、蔚然大宗。(2)秦朝:嚴重受挫(焚書坑儒)。(3)西漢時期董仲舒新儒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4)宋明理學:轉型與成熟,統治地位得到強化。(5)明清時期的活躍——三個方向:否定與批判(李贄“離經叛道”)、極端發展(王陽明“心學”)、批判繼承(明末清初三大家)。(6)維新思想借助利用。(7)新文化運動完全否定,遭受抨擊。

通過對儒學史發展和演變過程的梳理,我們厘清了儒家思想根據時代的要求不斷吸收、糅合、創新、完善的脈絡,構建了一個比較系統完整的知識網絡,更重要的是就此更清晰地看出不同朝代的社會特征,同時也歸納出了儒家思想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的內在規律,明確了儒家思想是封建統治者維護其封建專制統治的思想工具這一歷史邏輯。

耙梳思想史的發展脈絡重在知識的熟化、聯系、比較,構建知識網絡貴在內容整合、分析、綜合,而思想史內在的邏輯則要對不同階段的思想進行判斷、推理,然后概括提煉出思想史的內在邏輯規律。

3.從社會精神困境解讀新思想的誕生。上海師范大學蕭功秦教授有言:“思想是對一個時代的困境作出的回應,而不同時代的困境則具有某種微妙的同構性?!笨梢?,要讓學生理解特定時代的思想,必須弄清思想的來龍去脈,區別不同時代的思想特征,厘清其思想的異同,抓住典型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探析特定時代的社會精神困境。

同時,應該看到經濟發展、社會變動是孕育思想文化變革的底蘊,思想史的內容只有置于一定的社會背景下,思想史的教學才有立體感和深度感。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姚錦祥教授說:“學習思想史需研究某一時代的思想主張是在一個什么樣的具體歷史場景下萌生的,一定的思想主張所要回應的是一個具體的社會環境和社會問題?!边€原歷史場景,也是解讀新思想誕生的一把鑰匙,具體說來,就是要把思想史的教學置于一個宏大的社會環境中分析,從經濟發展、政治局勢和科技變革等方面分析促進新思想產生的各種因素,進而理解某一思想的基本內容和意義。

蕭功秦認為:“思想,如同湍急的河流中,撞擊在水中礁石上激起的浪花?!边@里的河流,就是歷史上的特定時代;這里的水中礁石,指的就是這個時代社會所面臨的困境、矛盾與問題;而思想就是思想家運用心靈與智慧對這個時代與社會問題、矛盾所進行的思考和回應。所以說就思想史、講思想史的歷史教學是低效的,只有把思想史的內容放到一定的社會背景下研究,思想史的教學才能盤活。

譬如,在新授林則徐、魏源等人“開眼看世界”章節時,筆者以為只有引領學生認識、分析19世紀中期的中國和世界局勢,才能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林則徐“開眼看世界”的價值和意義。于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導入思考:“分析當時的世界形勢和中國形勢有何差異?”17、18世紀以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崛起,政治上確立了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經濟上開展了工業革命,思想上經過了三次思想解放潮流,而明清時期的中國處于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清王朝封建統治危機四伏,中國的發展落后于世界潮流;鴉片戰爭中國戰敗,外來侵略導致民族危機,使愛國的士大夫從天朝上國的美夢中驚醒,積極尋求強國御辱之道;顧炎武經世致用思想提倡解決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林則徐、魏源等具有強烈愛國心的封建士大夫率先開始開眼看世界,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梢哉f,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是在中西方文明的矛盾沖突中產生發展起來的,它既是先進的士大夫對當時中國現實問題的思考,也是對西方侵略的積極回應。

唯有從當時的政治局勢、時代困境、生產方式等方面入手分析“新思潮”誕生的社會精神困境因素,才能讓學生真正地理解“新思潮”的基本內容和意義,深刻地體會到歷史人物高度的民族責任感和他們的高瞻遠矚、遠見卓識。

總之,社會的每一次重大的發展和進步,思想創新、思想解放都與其相伴隨。思想是一種力量,思想史教學是一種厚重之學,教師不能“照本宣科”“填鴨灌輸”,要注意策略的研究,使學生能真正領悟思想中蘊含的智慧和魅力,認識到思想創新和思想解放對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進而形成自己對思想文化的理解與價值判斷。

【責編 田彩霞】

猜你喜歡
思想史困境歷史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須正視的理論困境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新歷史
為什么弱者難以接近正義——一個思想史的考察
費孝通學術思想史識認
《軍事哲學思想史》評介
《軍事思想史入門》評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