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國初期評彈書目的創新研究

2014-01-30 07:41
地方文化研究 2014年6期
關鍵詞:新民淮河新書

王 亮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浙江 杭州,310018)

蘇州評彈(以下簡稱“評彈”)是蘇州評話與蘇州彈詞的合稱,是起源于蘇州,盛行于江南的地方曲藝,被國學大師俞大綱譽為“中國最美的聲音”。評彈淵源遠溯唐宋,興起于明末清初,后經文人與藝人的共同努力,漸成雅俗共賞的表演藝術而“風行于社會間”①譚正璧:《中國文學進化史》,上海:上海光明書局出版社,1929年版,第305 頁。。

評彈藝術的延續,除了藝人的不懈努力、孜孜以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評彈書目的傳承。書目演出有著固定的內容與形式。在演出內容上,主要包括帝王將相的史實演義、才子佳人的風流韻事、神話故事的民間傳說,有人甚至籠統地歸納為“私定終身后花園,落難公子中狀元”的固定內容。在演出形式上,則主要立足于長篇,即一部書能說到數月,幾近一年,適應有閑階級生活娛樂的需要。共和國建立初期,這些被稱為“封建糟粕”的書目,被逐步整改或剔除,以實現演出內容與形式的全面革新。

一、內容與形式的革新

上海解放之初,評彈藝人已開始編說新書以滿足政府的需要,適應時代的需求。然而編說新書的過程是曲折的:既要說舊書來養家糊口,又要唱新書以緊跟形勢。在主動與迎合、被迫與無奈之間,他們或左或右地“前進”,逐步改革著評彈表演的傳統內容與形式。演出內容的革新方式主要有兩種:一、藝人主動編說新書;二、政府以運動的形式促使藝人編說符合時代精神的新書。

首先是藝人主動編說新書。上海剛解放時,評彈界便組織了首次革新大會書,所演書目皆為藝人自編自演的新書,當時“評彈界一致覺得需要自己革新以求進步”②《女彈詞家自發精神·評彈內容必須進步》,《上海新民報晚刊》,1949年6月30日,第二版。。之后,藝人積極與作家合作,創編新的演出腳本,編寫或者改編富有時代意義的故事,將“老書中的腐化的,神怪的部分挖去,又把新的材料填補進去,或者改說其他新書”③雨岸:《說書的新生》,《上海新民報晚刊》,1949年7月6日,第四版。,如“蔣王檔的《林沖》,周陳檔的《陳圓圓》,唐耿良的《太平天國》等,將以嶄新的內容貢獻聽眾,”①江:《跳出才子佳人圈子·評彈界新書說林沖》,《上海新民報晚刊》,1949年11月9日,第二版。并在1950年初上海劇藝界舉辦的“春節戲曲競賽”中,榮獲佳績:楊震新編說的評話《李闖王》獲得了競賽最高獎項“榮譽獎”,評彈藝人劉天韻獲“個人榮譽獎”。②參見《春節戲曲得獎佳作》,《文匯報》,1950年3月14日,第三版?!段逦粦蚯ぷ髡邽槭裁磿@得個人榮譽獎》,《文匯報》,1950年3月29日,第三版。這說明藝人表演新書得到了政府的認可與贊揚。

新書雖能得獎,但卻不賣座,所以競賽結束后,藝人們便出現了“返舊”行為,重開傳統書目。于是政府采取措施,推動藝人的“前進”。在這些措施中,借助運動形式促使藝人編說時事新書,最為立竿見影??姑涝瘧馉幈l后,上海戲曲界成立時事學習宣傳委員會,統一領導各劇種,“推動戲曲界用自己的藝術,對一般觀眾進行時事宣傳教育”③《推動學習進行時事宣傳——戲曲界時事宣傳委員會昨日成立》,《文匯報》,1950年11月17日,第四版。。在評彈界,評彈改進協會則經常召開會員大會,學習時事政治,推動宣傳抗美援朝的工作。同時,藝人與作家合作、編創新書,如《三雄懲美記》、《群魔會》、《抗美援朝去斗爭》等作品。在宣傳婚姻法運動中,開始時藝人還只是插邊花地談一下,如徐雪月、程紅葉、陳紅霞在說《九件衣》時,“在插科中,大談新婚姻法寡婦再嫁問題”④《文娛新聞:說九件衣·談婚姻法——徐雪月師徒趕關子》,《上海新民報晚刊》,1950年8月24日,第二版。。后來許多宣傳《婚姻法》的作品陸續推出,如短篇彈詞《一個違反婚姻法的人》便由橫云編寫,楊振言、朱慧珍在東方華美電臺播唱。⑤橫云:《有關婚姻問題的彈詞》,《上海新民報晚刊》,1951年11月2日,第二版。在鎮壓反革命運動中,1951年4月25日,評彈改進協會舉行傳達大會,“全體會員一致表示以演唱鎮壓反革命的曲藝來響應號召”。⑥《以鎮壓反革命為主題——新戲將陸續搬上舞臺》,《文匯報》,1951年4月26日,第四版。5月初,在電臺節目演出中,蔣月泉、薛筱卿分別播唱開篇《陳小毛一斗三惡》,徐云志的開篇《公審反革命罪犯》,楊振言、張鑒國分別播唱開篇《大義滅親》等,都是宣傳鎮壓反革命的時事作品。⑦橫云:《文娛新聞:鎮壓反革命分子·彈詞藝人播唱開篇》,《上海新民報晚刊》,1951年5月8日,第四版。5月下旬,評彈界舉行宣傳鎮壓反革命的聯合公演,“各書場也都彈唱鎮壓反革命的評彈?!雹唷断破疰倝悍锤锩膽蚯莩叱薄袘蚯帉Чぷ髡咦蚺e行會議成立二十個創作小組訂出創作計劃》,《文匯報》,1951年4月27日,第四版。政府通過運動形式來促使藝人編唱時事作品,既可使藝人繼續說唱新書,扭轉藝人集體“返舊”的倒退局面,又可推進評彈內容的革新,充分發揮評彈作為文藝輕騎兵的功用,從而達到文藝為政治服務的目的。

可見在演出內容的革新方面,經歷了兩次轉變:首先由“私定終身后花園,落難公子中狀元”的傳統固有內容轉變為藝人編創或改編革命新書,接著進一步發展為通過運動形式,鼓勵藝人編說時事新書。兩次轉變,不僅改變了評彈傳統書目固有的演出內容,扭轉了藝人集體“返舊”的局面,而且促使藝人緊跟形勢,編說時事宣傳作品,實現“文藝為政治服務”的戲改目標,進一步推動了評彈演出內容的革新。評彈的革新首先從內容開始,以“使聽慣舊書的聽眾們,易于接受,將新意識融化在書中,收潛移默化之效”,但評彈的革新絕不能拘泥于內容的創新,“在移步必先換形的原理下,既稱新評彈,就(要)有新形式”。⑨張健帆:《新評彈:新評彈的新形式之創造》,《上海新民報晚刊》,1951年2月9日,第二版。于是在內容革新的基礎上,又開始了形式的革新。

新書,既有新內容,自應配以新形式。評彈演出形式的革新,主要體現于演出篇幅的縮短。原來的長篇書目,在建國后已為新聽客所不容,書場生意逐漸清淡,對此,唐耿良、薛筱卿、楊振雄認為:“社會變了,原有的聽眾已經逐漸被時代淘汰,今后當覓取新的聽眾對象?!雹饨骸端噳滩ā?,《上海新民報晚刊》,1949年11月7日,第四版。尋求新聽眾,就須演唱新的題材和新的內容,演唱內容的改變,必然會引起演出形式的創新,新節目應該短小精悍,因此書戲、開篇、短篇書目的演出日漸增多。

書戲,又稱“化裝彈詞”,是由藝人演出的唱書調、念蘇白、化角色裝的戲曲形式。書戲早已有之,“始于1911年,原為藝人自娛,僅演折子?!?949 至1951年間曾多次編演《小二黑結婚》、《林沖》、《眾星拱月》等書戲,具有一定影響?!?吳宗錫、周良、李卓敏:《評彈文化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6年版,第40 頁。采用舊有的演出形式,說唱適應時代的新書,把說唱的表演轉變為增加了表演的說唱,“評彈改進協會的這一新的努力的嘗試……比起編一套新書,說半年六月才說得完的要好得多?!雹佟段膴孰s談:新書戲》,《文匯報》,1950年12月26日,第四版??梢哉f書戲是藝人革新評彈演出篇幅的一種過渡。但藝人演出書戲,亦有不足之處。對此,倪五一批評說,原本拿著弦子、琵琶的彈詞藝人在演出書戲時雙手空空,不知如何安放,而且隨著戲臺的擴大,身體也不知如何安放,建議請一導演為大家排身段;另外書戲的演出,特別在緊張的場面,要注意“叫板”、“過門”等戲曲表現形式的運用,藝人若運用不當,便會“把臺上的空氣,一起松了勁了”。②倪五一:《新評彈:書戲的問題》,《上海新民報晚刊》,1951年2月9日。由以說表為主的演出形式,轉變為一人一角的書戲演出形式,這種變革使得評彈向戲劇化方向發展,有丟掉自身特色的危險。對此,周行強調“書戲,只能作為在會書后面的一場補充,也可以說是余興,……書戲不可能作為評彈的經常業務,而影響了新評彈的展開?!雹壑苄校骸对u彈藝人如何展開鎮壓反革命運動——兼談書戲的演出問題》,《文匯報》,1951年5月30日,第四版。他警示道:由于評彈本身的局限等問題,“評彈在目前還不可能改進到書戲”。④周行:《新評彈:談評彈改進到書戲問題》,《上海新民報晚刊》,1951年8月3日,第二版。吉公也認為:“與其另起爐灶表演書戲,還是駕輕就熟全力搞好新評彈”。⑤吉公:《新評彈:書戲不是目前需要的》,《上海新民報晚刊》,1951年7月27日,第二版。因此,書戲的演出,由于戲劇化傾向而為評彈作家所詬病,但終歸是一種縮短演出篇幅的過渡,于是演出形式的革新還需尋找其他出路。

開篇,原為開說正書前加唱的篇子,起定場的作用,但隨著曲調、唱腔的發展,聽眾有因唱腔而喜專聽開篇的,遂成獨立演唱的節目,甚至廣播電臺亦有專唱開篇的特別節目。如“彈詞作家陳靈犀根據西蒙諾夫原著,編撰了一支《等著我回來》(的開篇),由蔣月泉、楊振言在人民電臺唱出,”⑥慕夏:《文娛新聞:蘇聯名著編彈詞》,《上海新民報晚刊》,1949年11月24日,第二版。結果,蔣楊二人“在人民電臺播唱開篇以來,備受聽眾歡迎,……近該臺同行又為之撰寫《王貴與李香香》連續開篇,故蔣楊在最近期內,擬發行一本新開篇集,”⑦《文娛新聞:蘇聯名片無腳飛將軍改編成彈詞·<王貴與李香香>也要在電臺播唱》,《上海新民報晚刊》,1949年12月13日,第二版。不久“蔣月泉楊振言二藝員主編的‘新開篇集’,將于本月半出版,取名為《空中書場彈詞開篇集》,里面除藝員照片與老開篇外,并有《白毛女》、《王貴與李香香》等的新開篇”。⑧《文娛新聞:蔣月泉編<空中書場彈詞開篇集>》,《上海新民報晚刊》,1950年1月12日,第二版。蔣、王等藝人在電臺播唱的開篇,最終得以結集出版,既說明電臺播唱開篇的流行,為聽眾所歡迎,也表明開篇在電臺上已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節目,這也是對評彈傳統演出形式的革新。到了“20世紀50年代,由于流派唱腔的繁榮發展,又有了以唱開篇、選曲為主的演唱會?!雹釁亲阱a:《評彈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版,第25 頁。開篇本是藝人們開說正書前加唱的篇子,起定場作用,后來轉變為在電臺播唱的獨立節目,再輔之以時事新書的內容,于是較之書戲,更能體現評彈的彈唱特色。而且,時事開篇唱詞固定,借助電臺宣傳效果更佳,所以開篇也就成為評彈篇幅革新的一種重要形式。作家蘇味道評價說:開篇是“彈詞中完整的獨立的作品,它包含各方面的時事常識,尤其與政治結合得很密切。應當在正書以前,多多運用這個宣傳的‘輕武器’,來達到教育的目的?!雹馓K味道:《新評彈:新開篇的問題》,《上海新民報晚刊》,1951年12月7日,第二版。但是開篇只有唱詞,并無說表,篇幅過短限制了深入的表達。因此一種更能體現內容完整性的新形式呼之欲出,這就是短篇書目。

短篇書目,亦稱“短篇評話”、“短篇彈詞”,是評彈書目類型之一,其篇幅短小、人物較少、情節簡單,但說噱彈唱一應俱全,一小時左右即可說畢,“是評彈1949年以后創造的新樣式,多反映現代生活題材”。?參見吳宗錫、周良、李卓敏:《評彈文化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6年版,第40 頁。在1950年的春節戲曲競賽中,黃兆雄“曾編《紅燈記》短篇新彈詞,供給他同道們奏唱”,姚聲江也“曾將《火燒震東市》,編成短篇評話,正在《上海書壇》半周刊連載,筆調輕松活潑”。?健帆:《新評彈含苞欲放:各藝人都有準備·明春將大見繁榮》,《上海新民報晚刊》,1950年11月25日,第三版。較之新編的長篇書目而言,短篇書目有自己的優勢:“新編的長篇作品,實在不容易爭取新聽眾和短期聽眾”,因為“現有的書都嫌過長,須說一年半載才完,聽來很吃力,不妨來編些短篇彈詞,給聽者換口味”,再有短篇書目“內容濃縮,情節緊湊,聽時必格外有興趣”,“肉噱很厚”。①陳靈犀:《新評彈:短篇評彈》,《上海新民報晚刊》,1951年1月26日,第二版。因此,短篇評彈是評彈篇幅革新的方向之一。同時,作家禾也強調:“在目前推動某項政治任務,或宣揚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勇史跡,最最適用的是短篇彈詞?!雹诤蹋骸缎略u彈:短篇彈詞的需要》,《上海新民報晚刊》,1951年7月6日,第二版??梢?,短篇書目由于篇幅短小,內容精煉,又不失評彈特色,而受到藝人與作家的推崇,同時它也非常適宜于宣傳時事政治,成為評彈藝術形式革新的重要選擇。

此外,評彈形式的革新還有其他表現。在唱腔革新方面,評彈曲調原僅有陳調(陳遇乾)、馬調(馬如飛)、俞調(俞秀山)三種,后經藝人創新而塑造了周調與馬調混合的蔣調(蔣月泉)、在馬調基礎上形成的沈調、薛調(沈儉安、薛筱卿)以及朱介生的新俞調、夏荷生的夏調等等。解放后,“楊振雄說《武松》新彈詞,逢武松出場,如打虎殺嫂等回,常在陳調之前,加唱半闋點絳唇。陳調的運腔,也有變更,顯得格外雄壯,氣憤填膺!”③張健帆:《新評彈:新評彈的新形式之創造》,《上海新民報晚刊》,1951年2月9日,第二版。在語言運用方面,強調語言應通俗化,“改用白話來寫”;④陳靈犀:《新評彈:白話開篇》,《上海新民報晚刊》,1951年2月2日,第二版。反對新評彈使用中州韻,不倫不類,應該“多多采用國語而廢止中州韻”⑤倪五一:《新評彈:從掛口到中州韻》,《上海新民報晚刊》,1951年2月16日,第二版。。在說表藝術方面,應該甩掉不必要的掛口,指出“要提倡新書的話,如果再不把這不合理的東西拿掉,請問新在哪里?”;⑥倪五一:《新評彈:掛口之不必要》,《上海新民報晚刊》,1951年2月2日,第二版。反對“扦講同道”,認為“它竟完全成為對于同道的無聊的甚至含有惡意的謔笑了”,這是“評彈界的恥辱”,所以在評彈全面改革之機,這一惡習應該拋棄;⑦小月:《新評彈:談扦講同道》,《上海新民報晚刊》,1951年2月9日,第二版。應該“凈化噱頭”,剔除陳腐的、淺薄的、無聊的噱頭,容許對敵人、反動同志階級諷刺的噱頭,提倡對人民有益的噱頭;⑧參見陳靈犀:《新評彈:亂彈集》,《上海新民報晚刊》,1951年4月6日,第二版;《文娛雜談:放噱問題》,《文匯報》,1950年12月17日,第四版。批評“舊時代的藝人喜歡夸張所謂‘活口’,以能隨機‘抓口’為‘好本領’;但事實上卻也往往在此等地方犯大錯誤”,因此強調“活口不足取”,上臺之前應做好準備,“必須站穩了立場為工農兵服務”⑨張青子:《活口不足取·準備要充分》,《上海新民報晚刊》,1951年11月13日,第二版。。

綜觀評彈內容與形式的革新,可以發現一些明顯的趨勢。在演出內容方面,新書大多具有革命性的特點,而且緊跟形勢發展,多為應景之作,成為時事宣傳的工具。在演出形式方面,一、篇幅逐漸縮短,具有戲劇化的傾向,開篇的唱詞、短篇的說表逐漸固定化;二、流派唱腔有了新的發展,唱的特點在評彈表演中尤為突出,女藝人逐漸崛起;三、語言趨向通俗化,適應為工農兵服務的需求;四、藝人自由發揮的空間逐步縮小,上臺之前要有充分準備,限制任意改動唱本內容。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這些發展趨勢中,篇幅的革新是最重要,因為它是承載其他趨勢的基礎。傳統的長篇自不可取,但篇幅的革新又有其現實的不足:書戲雖能固定角色,但卻使評彈出現戲劇化的傾向,易失掉其原有特色;開篇雖然保留了評彈的彈唱特色,但對于說表則無從體現;短篇書目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說噱彈唱都能囊括,但是其情節過于簡單,難以表現波瀾壯闊的生產運動,體現工農兵群眾奮發上進的革命豪情。篇幅的過于短小已經成為限制評彈進一步革新的瓶頸,于是一種評彈演出的新形式逐步登上歷史舞臺,這就是“中篇評彈”。這一評彈發展的新形式具有以下的特點:在內容上要能適應時事宣傳的需要,在唱腔運用、語言表達、說表藝術上,都能力求固定化,最為重要的是,在篇幅上長短適中——既能拋棄長篇的拖沓,又能突破短篇的束縛。正是憑借這些優勢,中篇評彈得以迅速崛起。

二、中篇評彈的伊始與成就

所謂中篇評彈,即中篇書目,評彈書目類型之一,一部書目分成三至四回,或有前面加一楔子者,一般在三小時左右的一場內演畢。亦有分上下集乃至三集,分二至三場演出的。演出以彈詞形式為主,亦有評話、彈詞演員相拼檔同臺演出,兼具彈詞評話的表演特色。還有以專有評話演員演出的回目與彈詞演員演出的回目差雜演出的。少數專用評話形式表演的,稱中篇評話。①參見吳宗錫、周良、李卓敏:《評彈文化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6年版,第42 頁。彭本樂將其歸納為一句話:中篇評彈是將一個完整的故事,分成三四回書,由多名演員,在三個小時內演完的評彈演出形式。②彭本樂:《中篇評彈六十年——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說起》,《“評彈與江南社會”系列講座之七》,2012年12月22日,上海師范大學文苑樓708 室。彭氏的歸納較為準確簡潔。那么首部中篇評彈是什么?對此,盡管評彈界說法不一,③關于第一部中篇評彈的說法,有四種:一、中篇評彈在1946年就出現過。當時,上海發生了一樁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中西藥房的老板去世后,他的子女們為了爭奪家產,釀成了一樁慘烈的命案。評話演員潘伯英,將這樁離奇的案子改編成4 回書,邀請多位同仁,在上海的一家空中書場演唱過一次。此說源出蘇州。二、在1951年春節,有10 多位評彈演員正在常熟做會書。為了配合新婚姻法的宣傳,他們將發生于當地的一場婚姻糾葛編成故事,分成四回書,一次演完??谑龃耸碌氖巧虾J行麻L征評彈團的評話演員陸耀良先生,他是那次演出的參與者。三、1950年的10月1日,為了慶祝第一個國慶,由評話演員潘伯英,根據作家趙樹理的小說《李家莊的變遷》,編寫了評彈《劉巧團圓》,在蘇州靜園書場公演。第五回“團圓”由祝逸亭、朱慧珍、吳劍秋三個檔演唱。四、在《評彈文化詞典》第96 頁上,可以看到如下文字:“《劉巧團圓》中篇評彈。潘伯英據韓起祥同名陜北說書改編?!薄?950年在蘇州首演”。參見彭本樂:《中篇評彈六十年——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說起》,《“評彈與江南社會”系列講座之七》,2012年12月22日,上海師范大學文苑樓708 室。但大多數人還是認為“1952年上海市人民評彈團編演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是第一部中篇評彈”④彭本樂:《中篇評彈六十年——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說起》,《“評彈與江南社會”系列講座之七》,2012年12月22日,上海師范大學文苑樓708 室。。該作品的誕生源于1951年的治淮運動。

在建國初期,中共堅持“為工農兵服務的文藝方針”,發出文藝工作者下廠、下鄉、下部隊的號召,使“文藝工作者到火熱的斗爭中去進行鍛煉與改造”,上海市文化局及文聯“繼組織文藝工作者下廠以后,又有計劃地組織了文藝工作者參加治理淮河的工作?!雹荨端囄亩滩ǎ簻乃嚬ぷ髡甙耸藚⒓又位垂ぷ魅諆瘸霭l》,《文匯報》(副頁),1951年11月21日,第四版11月13日,治淮工作隊成立,全隊86 人,隊長楊村彬,副隊長司徒漢、吳宗錫,評彈界參加這次治淮工作的共計十八位藝人。經過“斬尾巴”運動,他們普遍舍棄舊書,開說新書,但“他們深深覺得新評彈題材的貧乏,及描繪工農兵時候的困難,那是因為他們不熟悉新人物新事件新感情的緣故,假如不到工農兵中去改造自己的思想感情,他們是難以完成開展新評彈的艱巨任務的。所以他們必須從勞動人民中間取得可貴的體驗?!雹蕖段膴孰s談:送評彈藝人參加治淮》,《文匯報》(副頁),1951年11月14日,第四版。于是在11月20日組建了上海評彈團之后,“為了作徹底的改造,決定暫時放棄演唱,全心全意參加治淮的實際工作”,⑦賈敏:《文藝戰線上的輕騎——迎本市人民評彈工作團成立》,《文匯報》(副頁),1951年11月20日,第四版。三天后,他們便坐上了開往淮河工地的火車。

1951年11月24日,火車抵達蚌埠,“劇工團的話劇演員擎著‘上海文藝界參加治淮工作隊’的紅旗,副隊長、音協的合唱指揮司徒漢吹著哨子,隊長、話劇導演楊村彬領著大家,排著整齊的隊伍,踩白雪迎朔風向宿營地‘蚌埠大旅社’進發”。⑧唐耿良著、唐力行整理:《別夢依稀——我的評彈生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第81~82 頁。在蚌埠,藝人們進行了十天的學習,聽取淮委會首長的報告,便轉赴皖北五河縣漴潼河疏浚工程參加懷遠縣民工總隊工作,歷時一月?;氐轿搴涌h后,又進行十天思想總結,“認識到了自己的優缺點和產生這些優缺點的根源,因此,當他們再轉往霍山縣佛子嶺水庫工地參加工作時,他們的工作方法、工作熱情以及對事物的觀察力等等都有了顯著的提高”,他們除了深入霍山縣民工總隊,更深入到機筑、木工、石工、搬運等工人隊伍中,配合當地開展的三反運動開展宣傳和文娛活動。①《滬文藝界治淮工作隊在淮河工地工作經過》,《文匯報》(副頁),1952年3月27日,第四版。次年3月10日,參加治淮的評彈藝人全體搭車返滬。這次參與治淮的工作歷時三個月又二十天,評彈藝人思想上發生了巨大變化。見表1。

表1 參加治淮工作的上海評彈團部分藝人思想轉變情況調查表

由表1 可知,參加治淮運動后,九位藝人的思想發生了顯著變化,盡管報紙中難免有夸大其詞的嫌疑,但嶄新的生活環境,波瀾壯闊的建設熱情,對深處都市藝人畢竟會造成視覺、聽覺與感覺的沖擊,思想發生變化理所當然。另外其他九位藝人也都“在治淮期間都提高了一步,初步的建立起了革命的人生觀”。②賈敏:《參加治淮工作的評彈藝人帶來了新生的力量》,《文匯報》(副頁),1952年3月30日,第四版。

在三個多月的經歷與感受里,藝人們產生了一種創作沖動——“要把自己眼前的那些可愛的勞動群眾的優秀事跡作為自己的演唱內容”,返滬后,經過討論,“決定了創作一本以治淮為題材的作品”,取名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①左弦:《<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創作經過》,《曲藝工作通訊》(內部刊物)第4 期,1954年11月,第5、6 頁。1952年4月1日晚,上海評彈團集體創作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在滄洲書場公開演出,結果“初次演出即在評彈界創造了新紀錄,連演了250 余場,聽眾有26萬余人次?!雹谧笙遥骸?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創作經過》,《曲藝工作通訊》(內部刊物)第4 期,1954年11月,第5、6 頁。之所以能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為這部作品在繼承前期新評彈革新成果的基礎上,“無論內容或形式都已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變”③蘇鳳:《新評彈:新評彈的劃時期優異創造<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上海新民報晚刊》,1952年4月6日,第二版。。

在演出內容方面。起初評彈藝人在佛子嶺水庫體驗生活時,是經常配合工地上開展的“三反”運動,展開宣傳教育和文娛工作的,所以當劉天韻、唐耿良二人返滬后,將治淮工作期間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并與新評彈作者陳靈犀合作編寫一部書戲,內容以治淮與三反為主”。④《劉天韻唐耿良參加治淮歸來準備創作新書戲》,《文匯報》(副頁),1952年3月7日,第四版。這是評彈革新運動以來,藝人適應時事宣傳需要的一貫反映。然而當他們返滬后才發現,上海的革命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政府早已掀起了“五反”運動。于是為了適應新形勢,他們將思路重新改過,在原有基礎上加進了“五反”的內容,“把勞動模范舍身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奸商唯利是圖的惡劣行為作了強烈的對照”⑤《市人民評彈工作團定期演唱五反新書<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文匯報》(副頁),1952年3月28日,第四版。,形成了四回書,各有其“意義”所在。第一回,經過土改,農民政治覺悟提高,積極投入治淮運動。以青年農民趙蓋山為例,他為了參加治淮工程,毅然推遲婚期,體現了“熱烈參加國家建設工作的積極精神”。通過塑造青年農民趙蓋山的光輝形象,藝人們向上海聽眾描繪了翻身農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投入建設的忘我精神,宣傳了新社會的優越性和先進性。第二回,農民趙蓋山、工人姜阿土過年不回家,繼續留在工地工作,表現了“舍小家為大家”的革命豪情,體現了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工農聯盟的重要性。同時,對于上海工人階級姜阿土的歌頌,也是為了迎合上海聽眾的口味。⑥何其亮:《個體與集體之間: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評彈事業》,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版,第91 頁。第三回,對不法奸商腐蝕干部,破壞治淮工作的罪惡事實的揭露,這主要是為了適應上海已經開展的“五反”運動,進行時事宣傳。第四回,在工農緊密配合的條件下,成功地揭發了貪污分子和奸商的陰謀,堅定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決心。對此,彭本樂評價道:文藝作品必須以寫光明面為主,給人以必勝的信心,而黑暗面只是陪襯。⑦彭本樂:《中篇評彈六十年——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說起》,《“評彈與江南社會”系列講座之七》,2012年12月22日,上海師范大學文苑樓708 室。由初期反映“治淮與三反的內容”轉變為反映“治淮與五反的內容”,這本身就體現了作為文藝輕騎兵的評彈藝術在時事宣傳上的功用。

隨著“五反”運動的結束,《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內容也趨時更新。這是因為該書的第三回是配合“五反”運動的,主人公也并非是趙蓋山,“故事多少與治淮有些脫節”,因此評彈團認為“這是一個缺憾,所以決定在下半年演出時,一定要加以修改”。⑧參見廖望:《祝<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周年紀念演出》,《上海新民報晚刊》,1953年3月31日,第二版。這一修改的工作是在全團下廠三個月后,經過集體討論,再由姚蔭梅、周云瑞執筆完成的。姚蔭梅曾講:我們先將第三回關于配合“五反”運動的內容抽去,并補充了一回,“內容是表揚勞動人民智慧,提出合理化建議,解決了挖掘凍土法,并且穿插一個落后民工得到啟發而轉變的過程及打破保守思想等情節?!雹嵋κa梅:《初步的修改——紀念<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演出一周年》,《上海新民報晚刊》,1953年3月30日,第二版。同時,也對其他三回作了適當修改,與原書相比,新書“有了百分之四十的修改;這些修改,都是人民評彈工作團從工人的現實生活中汲取來的有血有肉的東西,”⑩《新年電影、戲曲、曲藝介紹:評彈<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文匯報》,1953年1月1日,第八版?!笆侨嗣裨u彈工作團同志們下廠學習的結果”?廖望:《祝<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周年紀念演出》,《上海新民報晚刊》,1953年3月31日,第二版。。1953年4月1日,上海評彈團在維也納書場做了一周年紀念演出。新書重點講述了趙蓋山與未婚妻王秀英在相互鼓勵之下,積極工作的故事,“這對宣傳新的愛情生活起了相當的作用”?廖望:《祝<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周年紀念演出》,《上海新民報晚刊》,1953年3月31日,第二版。,同時,也配合了當時正在進行的婚姻法宣傳工作。

可見,《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是在國家治淮建設工作的背景下進行創作的,就其內容而言,則經歷了長期的修改與潤色——從“三反”到“五反”,再到結合“下廠學習的結果”和適應宣傳婚姻法的需要,體現的正是“文藝為政治服務”的終極目標。之后,該作品得以整理出版。較之傳統書目的腳本只有唱詞而無說表的“弊端”,該作品說表唱詞一應俱全,形成了固定化的劇本。正如吳宗錫所講:我們把《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整理出版的目的,除了供給其他評彈藝人演唱以外,還希望這部在評彈中第一次以中篇形式反映祖國建設的作品,能夠給從事曲藝改進工作的同志們以更多的借鑒和鼓舞。①左弦:《<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創作經過》,《曲藝工作通訊》(內部刊物)第4 期,1954年11月,第8 頁??梢哉f,該書的整理出版是評彈書目由腳本轉變為劇本的開端。

在形式革新方面。首先是流派唱腔有了新的突破。例如為更好地表現趙蓋山的英雄形象,蔣月泉采用了全新的演唱方法,由此“快蔣調”這一“蔣調”重要的組成部分應運而生。②何其亮:《個體與集體之間: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評彈事業》,商務印書館,2013年版,第92 頁。同時,女藝人崛起,如朱慧珍一躍成為彈詞名家。她在第四回中扮演趙蓋山的未婚妻王秀英,表唱精煉含蓄。如秀英見趙蓋山舍身保護大壩,深為感動:

“(唱)王秀英,心感動,千言萬語塞喉嚨。險則險,山洪暴發如潮涌,驚則驚,萬馬奔騰向壩上沖,勇則勇,和身撲到土壩上,搶救決口立大功。全不顧天氣寒又冷,山頭積雪都未曾融,胸膛抵住冰冷水,皮膚凍得變紫紅。一心一意為水庫,這樣才能稱英雄,就是我秀英也光榮。你要好好休養多保重,恢復健康早上工。

(表唱)秀英是,滿腹言語談不盡,外面來了眾民工?!雹凵虾H嗣裨u彈工作團集體創作、左弦整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評彈創作選集》,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201~202 頁。

通過朱慧珍的唱與表,不僅表達了秀英對蓋山的贊揚與欽佩,更體現了秀英作為未婚妻的脈脈含情,“滿腹言語談不盡,外面來了眾民工”。而且,這段唱詞也是通俗易懂,瑯瑯上口。在語言的運用上,保持了傳統唱詞精煉流暢、雅俗共賞的特色,平仄聲也基本調和,為演員的表演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其次,演出采用四五個人一起上臺的形式,每人扮演一個角色,不僅是對書戲演出經驗的積累,更重要的是以一個人物將四回書連貫起來,改變了書戲演出各檔獨立的形式,是一種創新,而且其“說唱形式突破了舊的范疇,運用了‘倒敘’法來介紹情節”,④馮:《劇影日歷: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評彈)·滄州演出》,《文匯報》,1952年4月11日,第八版。還注重“采用了各種不同的民歌曲調來彌補舊唱調柔和萎靡”⑤左弦:《一部反映了最新的最美的現實的作品——評<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文匯報》,1952年4月7日,第八版。,使得評彈的曲調更適宜表現新人新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增加了全書的感染力,發揮了時事宣傳的效果。最后,就篇幅而言,形成了中篇的演出形式?!兑欢ㄒ鸦春有藓谩肺樟藭鴳虻囊蝗艘唤堑膽騽∧J?,夾雜說表和篇子(即唱詞),由四個短小的故事串聯起來,形成一場長約三小時的表演節目。相較于傳統長篇書目的演出形式,該書的演出時限大大縮短,一晚即可完成。同時它不僅繼承了短篇書目的說唱固定化的特點,表白唱詞按照事先編好的劇本進行,而且相對較長的篇幅也更能集中地描繪波瀾壯闊的建設場面和人民的革命熱情。

正是由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在評彈演出內容與形式方面的繼承與發展,因此該書演出后好評如潮。作家蘇鳳認為,這是上海評彈界的一件大喜事,“是整個的評彈改革運動中的一個大成就”,意義重大。⑥蘇鳳:《新評彈:新評彈的劃時期優異創造<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上海新民報晚刊》,1952年4月6日,第二版。作家周行也指出該書之所以受到群眾好評,是由于“遵從了毛主席指示的文藝方向,勇敢地走上了新中國文藝建設的大道”。⑦周行:《新評彈:改書改人改制必須同時進行》,《上海新民報晚刊》,1952年4月10日,第二版。也有作家說得更詳盡具體: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是新評彈創作的一個卓越的新成功!……這一個作品的成功已經在各方面發生了必然遠大的影響乃至十分明確的啟示,這種影響是應該能夠使整個的評彈從此脫胎換骨地走向一條前程遠大的新路的;這種啟示是應該能夠使所有的評彈工作者從此肅清了迄猶殘存的各種錯誤的想法——包括對于新評彈的迄未鞏固的信心,對于自己的工作的苦悶等等——而明確地看出新評彈的前途在哪里和自己的前途又在哪里、因而也明確地知道了徹底的真誠的改造(改書、改人、改制度)的重要,解答了‘用什么方法來改造’以及‘向哪個方向來改造’等等的實際的問題?!雹佟缎略u彈:論<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重大啟示》,《上海新民報晚刊》,1952年4月10日,第二版。

可見,該作家已經將這部作品當成一個標桿,號召其他藝人向十八藝人學習,重建對新評彈的信心,按照該作品的創作經驗和模式進行評彈書目的革新工作,即“由舊內容決定的舊形式當然需要改革,而且新內容也會得自然地決定其應有的新形式”,②呂應可:《新評彈:所謂“脫離評彈形式”——<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新成功是必須肯定的!》,《上海新民報晚刊》,1952年4月13日,第二版。而實現新舊的轉變需要一定的方法。藝人薛筱卿在看過劇本后表示:這是真正的新評彈,像我們這一班沒有深入體驗生活的人,即使有這樣好的劇本,也演不出這樣好的成績?、蹍⒁姀埱嘧樱骸缎略u彈:真是好榜樣》,《上海新民報晚刊》,1952年4月13日,第二版??梢?,深入體驗生活才是成功編演新評彈的關鍵。上海評彈團依靠組織下廠、下鄉、下部隊的活動,以獲取創作與演出的靈感,先后編演了“《海上英雄》、《劉胡蘭》、《羅漢錢》等中篇,并且都受到了聽眾們的熱烈歡迎。單干的民間評彈藝人看到了人民評彈工作團演唱中篇形式獲得了成功,也紛紛成立了經?;蚺R時性的小組,說唱中篇?!雹茏笙遥骸?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創作經過》,《曲藝工作通訊》(內部刊物)第4 期,1954年11月,第8 頁。作為第九組成員的沈東山也指出:當時最賺錢的就是中篇,而且中篇的演出需要集體,于是許多評彈小組成立起來,才能更好地創作和演出中篇。⑤沈東山訪談,時間:2014年4月18日上午,地點:上海師范大學徐匯校區文苑樓708 室。1952年底,先后有五個評彈實驗小組建立,之后又陸續建組,共計九個。

單干藝人成立的九個小組在編演中篇,宣傳時事方面確實取得了成績。1953年3月29日,評彈實驗第一組為配合貫徹婚姻法宣傳運動而編排的中篇新評彈《小女婿》在米高美書場進行演出。全書分五檔,陣容已排定:“第一回《托媒說親》,由嚴祥伯、葛佩芳、顧竹君說唱;第二回《設計夜逃》,由楊斌奎、張文艷、薛惠君、張如君說唱;第三回《拜堂離間》,由薛筱卿、華伯明、徐雪花、張麗萍說唱;第四回《回門訴冤》,由曹梅君、張麗君、葛佩芳、華伯明、徐天翔說唱;最后一回《斗爭勝利》,由顧宏伯、王效蓀、張如君、曹梅君、張文艷、顧竹君說唱?!雹蕖对u彈實驗第一組早場演出<小女婿>陣容已排定》,《上海新民報晚刊》,1953年3月26日,第二版。6月7日魏含英、薛惠萍、徐琴芳等組成的新評彈實驗第五組,在大滬書場上演中篇評彈《趙小蘭》,全書“共分四回,由張麗君、王琴珠分起趙小蘭;魏含英、鐘月樵分起周永剛;汪梅韻、徐翰芳分起劉媒婆”⑦橫云:《中篇評彈<趙小蘭>積極排練·本月七日在“大滬”早場演出》,《上海新民報晚刊》,1953年6月4日,第二版。。8月16日,新評彈實驗第四組集體改編的中篇評彈《秦香蓮》在虹口紅星書場早場演出,全書“分四回:(一)鬧宮,(二)壽堂唱曲,(三)殺廟告狀,(四)開封鍘美。參加演唱的有:何琴芳、王楚卿、趙稼秋、浦曼莉、王鳳琳、王文華、余韻霖、平雄飛、周孝秋、程梧蓀、吳靜芝、浦劍峰、陳晉伯、徐雪梅、何云芳、王鳳瑛、陳文雪等?!雹唷段乃圏c滴:評彈實驗第四組后天早場演出<秦香蓮>》,《上海新民報晚刊》,1953年8月14日,第二版。九個小組依靠集體力量演出中篇,推動了中篇評彈的崛起。

隨著中篇評彈作品的不斷涌現,這種演出形式的弊端也逐漸暴露。中篇評彈是一種集體經濟的產物,由于參演人員眾多,一些大制作的中篇評彈演員達10 人以上,且編劇費用不菲,結果造成中篇評彈的高成本。⑨何其亮:《個體與集體之間: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評彈事業》,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版,第106~107 頁。另外,一部高質量的中篇評彈的出爐,也是耗時費力的。以上海評彈團演出的中篇評彈為例,《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是十八藝人在治淮工地體驗生活三個月又二十天之后才創作出來的,《海上英雄》也是蔣月泉、陳靈犀等藝人在南海艦隊深入部隊達數月之久才完成的??梢?,中篇評彈的演出收益雖高,但較高的演出成本和較長的編創時間,使得創作時事中篇前期投入過大,這為一般的單干藝人所難以承受。于是,他們便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演出中篇:在創作方法上,舍棄國營劇團所采取的下廠、下鄉、下部隊搜集素材進行創作的模式,將著眼點置于自己已有的書目;在表演形式上,移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四檔演出的形式,或從同一部書中取出四回,或將不同書目的四回拼湊演出,即采用“會書”的形式;在說唱內容上,放棄編創時事中篇,僅從長篇書目中抽出部分內容,湊成一個中篇,有的僅有提綱,甚至來不及排練,就臺上見。如中篇《梁?!返难莩?,只表演了《十八相送》、《樓臺會》、《山伯臨終》、《英臺哭靈》四回,結果“由于時間的限制,每回也都說不完全,有頭無尾”,而且“前回與后回之間,也完全沒有聯系”;中篇《白蛇傳》臨時拼湊了四檔,原先說這部書的藝人在一起說唱,導致“前回后回不相連接,前檔后檔各自孤立”,每檔藝人的說唱方法“與他們平時說唱長篇時所用的方法并無不同”,導致每一回只說一鱗半爪,失掉了故事的完整性;中篇《蝴蝶盃》僅選出《游山》、《搜衙》、《藏舟》、《公堂》四回,不僅故事背景交代不清,而且“每一回書也都沒有說完全應有的情節”。①參見月子:《書場中來:“中篇評彈”演出走了歪路——參加藝人勉強配合造成形式主義的錯誤·部分書場投機取巧的作風應該予以糾正》,《上海新民報晚刊》,1953年9月19日,第二版??梢?,為了演出中篇,單干藝人采取的是一種殺雞取卵的方式,即將許多“關子書”②“關子書”是指故事發展中的高潮部分和轉折點,由于作者和演員的設計安排,其書情結構緊湊激蕩,人物形象生動清晰,矛盾沖突尖銳迭起,往往決定著主人翁的命運,因而吸引力很強,聽眾不愿輟聽,哪怕刮風下雨或有要事,也要趕來,故有“關子毒如砒”之說。說書進入關子書時,俗稱“上關子”。關子是評彈書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彈藝諺稱“沒有關子就沒有書”。陳云也指出:“組織好了‘關子’才能吸引人?!眳⒁妳亲阱a、周良、李卓敏:《評彈文化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7 頁。提取出來,依靠自己的名氣和表演技巧來賣座,雖然一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收益,但這種飲鴆止渴的方式,對評彈事業危害極大,最終由于雞已殺光,卵已取盡而難以為繼。結果,九個小組演出中篇的活動在曇花一現之后便歸于沉寂,不久小組也紛紛解散。

綜上所述,上海解放后,評彈藝人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逐步改變著評彈演出的內容與形式,以滿足工農兵群眾的需求,致使新書一度大受歡迎,甚至“出現了饑不擇食的情況”③湯乃安:《關于二類書》,《評彈藝術》第3 集,中國曲藝出版社,1984年版,第93 頁。。然而新書的編演需要藝人長期磨合,“說書人中間只會說唱一部書的很多,叫他停下一年半載學習新的,生活便成問題,”④志凱:《評彈家還要“拖”么?》,《上海新民報晚刊》,1949年7月29日,第四版。為此政府組建了國營的上海評彈團。劇團藝人依靠集體力量完成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編創,塑造了“中篇評彈”的演出模式——在流派唱腔、演員陣容、作品篇幅等形式上實現了新的突破,同時,內容上也配合了“三反”、“五反”、下廠和宣傳婚姻法等政治運動,滿足了“文藝為政治服務”、“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時事宣傳的需要,體現了一種文藝政治化的趨勢。在這一趨勢的影響下,《海上英雄》、《劉胡蘭》、《王孝和》等中篇先后問世,票房上佳,集體組織的優勢充分展露,于是許多單干藝人組建評彈實驗小組來演出中篇,使中篇評彈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然而好景不長,由于中篇自身的弊端——演出成本高、編纂作品耗時費力,初期投入過大,再加上自身殺雞取卵的做法,導致評彈小組進行的中篇演出活動難以為繼,不久小組便紛紛解散,單干藝人所從事的文藝政治化運動因缺乏國家的支持而流產??梢?,評彈界的文藝政治化運動,需要在國家的支持下,依靠集體組織的力量從事評彈書目的編創活動,從內容與形式上改造傳統藝術,以滿足時事政治宣傳的需要,達到鞏固新生政權的目的。

猜你喜歡
新民淮河新書
淮河
第二屆淮河文化論壇在阜陽舉行
新書速遞
新書訊
劉鄧大軍:搶渡淮河挺進大別山
淮河防總檢查組赴江蘇省開展汛前檢查
新書推介
新書選介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練與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