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談小學科學教材中閱讀資料的應用策略

2014-02-19 02:16許曉春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14年2期
關鍵詞:資料筆者科學

許曉春

小學科學教材中有大量的閱讀資料,以蘇教版教材為例,三到六年級8冊教材中有81篇閱讀資料,這些資料圖文并茂,形式生動活潑,知識面十分廣泛。教材中的這些閱讀資料,很多時候并不是作為教學主線出現的,因此往往容易被老師忽視或得不到足夠的重視。

實際上,如果能有效地利用此塊內容,既可以配合教學內容的學習,又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同時又達到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對提高科學教學效率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何充分發揮教材中閱讀資料的作用呢?筆者結合對這些資料的研究,做了如下幾點思考和實踐。

一、豐富呈現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科學教材中的閱讀資料多數都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出現的,面也比較廣,所以從其自身角度來看,就已經能夠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而促成學生學習需要的一個重要內部因素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充分挖掘閱讀資料的吸引力,彰顯其內容和形式的魅力,給課堂教學添彩,就變得很有意義了。

1.巧妙設計,趣味導入

我們在設計一節課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利用閱讀資料的這一特點,課始就利用其鮮活的信息抓住學生的心。如三年級上冊,從學情角度分析,學生剛剛接觸科學課,對科學本身沒有明晰的認識,而且剛入中年級的孩子暫時還具有低年級孩子的特點——富有童心。筆者在教授第一單元第1課《科學是……》時,用琴納的故事引入,讓孩子聽故事、看圖畫,在科學家的有趣故事里,讓孩子們的注意力和興趣點自然而然地被引入到科學研究的殿堂。

2.形式多樣,引生入勝

雖然教材提供的閱讀資料很生動,但筆者認為,畢竟是停留于紙上靜態的圖與文,有時候我們可以在這樣良好的基礎上再渲染一筆,豐富其形式,擴充其內涵,讓學生不僅產生濃厚的興趣,更能獲得大量的信息。比如多媒體手段的引入、閱讀資料的情景劇演出等。

如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4課《火山和地震》,提到唐山大地震,一段文字和一張圖片,遠遠不能讓學生感受到這場自然災害帶給人們的災難。筆者這時就利用多媒體手段,把相關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并且進一步擴充了汶川地震、日本地震的內容。這樣給學生的視覺沖擊力增強了,同時學生還獲得了豐富的聽覺信息,對地震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二、融入探究活動,追求科學真理

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啟蒙課程,為了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應重視科學探究活動的開展。而科學探究活動主要是以問題為中心,訓練學生一些初步的科學方法。如果能有效地將閱讀資料融入到學生親歷的探究活動中來,就可以讓學生在追求科學真理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腳步。

1.內容入手,注重知識建構

在科學學習過程中,不難發現,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適合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實踐活動獲得。有些內容無法采用探究的方式,我們為什么不可以直接告訴學生呢?這就是閱讀資料出現的重要作用之一。

大腦這一類型的知識學生不可能直接感知,甚至有些內容非常抽象,學生難以理解。這樣的知識內容,筆者認為,完全可以采取直接告之與活動理解相結合的方式解決。直接告之也并不是簡單地灌輸,而是教師在之前有所鋪墊,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也不是告之學生就此結束,還要進一步引領學生結合自身去探討,讓學生有恍然大悟之感。如左右腦知識點,筆者在前面設計了學生左右手寫字體驗的鋪陳,揭示知識點后,再讓學生進一步討論自身的經歷,效果就很好。

實際上,這樣的閱讀資料,只是科學家們研究的一些結論,關鍵是讓學生能真正體會和理解,即在活動中完成知識建構。

2.方法滲透,引領探究過程

科學探究講求過程和方法,教材中用以體現探究活動的相關圖文,主要是體現活動過程、方法和現象的,而閱讀資料為之提供了必要的補充,尤其是方法。我們在引導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時,可以多關注閱讀資料中的內容,引導學生發現和學習活動所用的研究方法或活動過程所體現的研究方法。

例如,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3課《尋找遺傳與變異的秘密》通過資料提供了孟德爾和后續者的研究和發現,這一內容為學生在探討遺傳、變異的方法上給予了一定的啟示,并且對后續關于生物進化的探究,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3.問題啟發,強調舉一反三

在科學教材中,有些閱讀資料隱含著問題或者直接作為支撐材料引出學生將要交流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結合教材內容,有的放矢地利用好它。

閱讀資料作為交流以拓展材料出現的情況比較多,我們首先要善于引導學生會讀資料,通過讀圖、讀文獲取關鍵的信息,再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的題干展開討論,并且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問題交流都是與本課學習內容息息相關的,要么是聯系實際的鞏固應用,要么是核心觀點的再反思。

三、關注情感目標,內化科學人文

在《科學課程標準》中明確將教學目標分為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三部分,這是對教學目標多元化的一種體現。而科學素養的最核心部分就是一個人對待科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部分目標的達成體現為周期不一致性,往往是一種量變到質變的漸進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善于抓住相關的教學點加以突破,而閱讀資料就是其中很值得重視的一點。

1.樹立科學精神

我們也不難發現,在閱讀資料中有許多內容都體現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要求。首先是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

《科學課程標準》在小學階段要求形成的科學精神包括:“注重事實,克服困難,善始善終,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遍喿x資料在這方面就變得非常有價值了。如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1課《觀察》,講述了魯班、李時珍、瓦特的故事,其中的要義就是讓學生懂得注重事實、善于觀察的重要性。

2.凸顯人文情懷

從小學科學教育角度談人文情懷,筆者認為,更多地傾向于讓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關注和尊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這種關注與尊重必須是學生內發的,而要達到這種學生的自省和感悟只有通過活動和大量的信息,閱讀資料便提供了符合要求的相當數量的有價值的信息。endprint

猜你喜歡
資料筆者科學
老師,別走……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點擊科學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科學大爆炸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科學拔牙
衰落的科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