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巧似拙 妙若天成

2014-02-26 03:52張曉華
實踐新課程 2013年12期
關鍵詞:賈老師做人板書

張曉華

與當下許多公開課比較起來,賈志敏老師的課只靠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書,真正做到了“繁華落盡”,就是這樣的課,常常帶給人無窮的回味,讓我們知道一堂純正的語文課究竟應是什么樣子。本色樸實,簡約真淳,讓我們感嘆賈志敏老師爐火純青的教學功底,另一方面也令人對賈老師課堂上大巧似拙、妙若天成的教學境界無限向往。粗看賈老師的課的每一環節,也許只是覺得非常簡單,但如細加品悟,其中韻味卻如一杯上好的明前碧螺,清香直入心肺,讓人心醉神怡,余味裊裊,久久不去。下面,筆者就以賈老師《“我不怕鬼”》一課的導入教學為例,談一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課堂導入:

師:我小時候,父親對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說做人要老老實實,老師對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寫字要認認真真寫。做人老實也好,寫字認真也好,說的都是一個道理:人生短暫,我們要走好人生每一步。于是我就寫字認真了,讀書刻苦了,今天就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學老師。下面看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字,老師怎么把這個字寫工整,寫漂亮的。

師:撇,豎,橫折,這里要頓一頓,然后一橫封口,一撇要長一點,最關鍵是的是豎彎鉤,撇折點。念什么?

生:鬼。

師:聲音要響,口齒要清。

生讀。

一起讀。

師:集體讀要輕,短促一點。

師:數數看,幾筆?

生:9畫。

師:誰再來說,我問的是鬼字有幾筆。

生:鬼字有9筆。

師:兩個小朋友答案一樣的,但我顯然喜歡這個小朋友的回答,回答完整,是對老師的尊重。如果用部首查字法,要找到這個字,查什么?

生:查“撇”

師:你和我犯了同樣的錯誤。起先,我也查“撇”,但查不到這個字。

生:應查“鬼”部。

師:對了,如果查“撇”就不對了。跟老師一起念。鬼,見過嗎?

生:沒。

師:沒見過,怎么會有這個字?原來,當人們對一種自然現象,打雷啊,刮風啊,地震啊,海嘯啊……不清楚的時候,他們誤以為,世界上有個神仙在主宰著一切,人活著做好事一生,死了以后,上天堂成仙;做壞事,下地獄做鬼。聽說鬼的品種有很多,大頭鬼,小頭鬼,落水鬼,無常鬼……鬼的面目很猙獰,于是許多人都怕鬼。

(板書:怕。生讀“怕鬼”)

師:這是有神論者,無神論者不相信世上有鬼,他們——(板書:不。生讀“不怕鬼”)今天要學的就是一個不怕鬼的人。(板書:我)誰來讀一讀:我不怕鬼。

生讀。

師:一起念,讀的時候輕一點。

生讀。

師:“我”是誰?

生:魯迅。

師:你們對魯迅了解嗎?了解的說說。

生:他曾經用自己筆下的作文和日本人作斗爭。

師:不是和日本人,是和反動的、封建的勢力,他和一些日本人倒是好朋友。

生:魯迅用自己的筆,寫出不少有名的文章,有一本書,叫《阿Q正傳》。

師:你的知識很淵博,別人不知道的你都知道,《阿Q正傳》不是書,是一篇文章。

生:他寫過雜文叫《野草》。

生:他寫過一篇文章叫《祝?!?。

生:魯迅好像不是他的真名。

師:那真名叫什么

生:好像叫葉樹人。

師:你說得很好,因為不知道,加了一個“好像”,他不叫葉樹人,叫周樹人。

生:魯迅在1881年出生,在1936年去世。

生:魯迅一共活了55歲。

師:如果用“活了”,應該是55年。如果用“歲”,那應該是“魯迅55歲去世”。

生:以前我們學過一些成語,像學富五車可以形容魯迅。

生:我們學過一首詩來形容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師:你知識總是很豐富,但總是不太準確,那是魯迅寫的,上聯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下聯是“俯首甘為孺子?!?。

師:魯迅先生,原名周樹人,周家有弟兄三個,他是老大,老二叫周作人,老三叫周建人。他是浙江紹興人,小時候讀過私塾,在1902年到日本留學,學的是醫,回國以后不當醫生了,從事文學創作的道路,毛澤東稱他為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這篇文章是魯迅從日本回來不久,在他的故鄉紹興發生的一件事,是他不怕鬼的故事。

以上教學導入,賈老師采用與學生對話的方式展開,看似漫不經心,言辭樸實,沒有什么吸引人眼球的閃光之處,但細細咀嚼,卻處處體現匠心獨運,大巧深藏其中。

1.基礎巧夯實。應該說,賈老師的課,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間都有“語文的味道”,這是語言大師的魅力之所在。但同時,賈老師的課不是不著邊際地隨意發揮,而是時時處處緊緊與語文基礎聯系在一起進行的。比如,一筆一畫細致地指導學生寫漢字,告訴學生哪兒要頓一頓,哪兒要長一點;這個字一共有多少畫,部首查字法查“鬼”字怎么查。再有學生在交流時,對于學生口頭表達中個別字、詞的點撥,這些看似簡單,卻是與學生語文學習緊緊相關的基礎性知識,在課的導入部分便對學生進行指導,體現出很濃的語文課學習特色。

2.朗讀巧推進。讀課題是語文新授課上常見的教學環節。把課題讀準確是基本要求,似無文章可做。而賈老師卻采用分解朗讀的方式層層推進,由“鬼”,到“怕鬼”,到“不怕鬼”,再到“我不怕鬼”。在層層推進的過程中,首先重視學生的朗讀。賈老師非常重視學生朗讀的感覺,不拖調,不唱讀,就像說話一樣讀書。同樣,對于課題的朗讀也應是這樣,坐在賈老師的課堂中,能鮮明地感受到學生朗讀不斷提高的過程,課題讀得越來越好,也說明學生對于怎樣讀書的理解達到老師提出的要求。同時,在導入時把朗讀、理解有機地整合在一起,讓學生不覺枯燥,始終興趣高漲,這不能不說是賈老師在吃透學生的基礎上的精心設計。

3.拓展巧整合。僅僅是導入新課的教學,課堂的密度無疑顯得非常大。賈老師充分體現他深厚的語文素養。適時恰當地進行生發拓展,讓學生的視野得到開闊,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得到激發。比如,為什么會有“鬼”這個字,對于不同鬼的介紹,豐富學生的認識。特別是對魯迅的介紹,由學生課外的積累始,到老師的補充拓展終,教學體現了站在學生的真實起點之上,把已知與未知有效整合在一起,因而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成長作用明顯。立足文本,拓展適度,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文本學習,這也體現在以上導入教學的過程中。

4.道理巧滲透。語文課堂上給學生講的道理不應強加給學生,也不能成為課堂的標簽。賈老師的高明在于沒有機械地灌輸,而都是在無痕中自然而然地加以滲透,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如一開頭,賈老師由父親和自己老師說的話,引出:人生短暫,我們要走好人生每一步??此普剬懽?,其實談做人。再始說到古代人對“鬼”的認識時,人們“還以為,人活著做好事一生,死了以后,上天堂成仙;做壞事,下地獄做鬼”,看似談“鬼”,實則也是在說做人。沒有說教,沒有正襟危坐,也不需學生立即回應,但正是這樣的點點滴滴,讓學生內心真正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準則。

最為重要的是,賈老師就是在與學生的交談中將高超的教學技巧淡化到無痕,一切都融合在課堂的教學導入過程中,簡簡單單,卻渾然一體,妙若天成,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賈志敏老師的課堂,難道不正是每一個后學者“努力向上攀登的標桿”(錢正權語)嗎?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文萃小學)

責編/齊魯青

猜你喜歡
賈老師做人板書
語文教師,今天您板書了嗎?
神秘的禮物
你猜我猜大家猜
師恩難忘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板書設計的時效性
PEP小學英語第六冊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學設計
成功箴言
大師很幽默
思想政治課簡約板書
圖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