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國后陳云對環境問題的思考

2014-03-03 02:11劉建偉梁珍妮
關鍵詞:陳云環境污染造林

劉建偉 梁珍妮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 陜西西安 710071)

眾所周知,陳云是新中國經濟工作的主要規劃者和建設者,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開拓者和推動者之一。建國后,陳云長期主持全國的財政經濟工作,參與了國民經濟發展的很多重大決策,較早地認識到了人口增長、經濟發展與環境問題的相關關系,富有預見性地指出了環境污染、資源破壞對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影響,提出了防治環境污染、有效保護和利用自然資源的對策措施。梳理、分析陳云的環境保護思想,有利于今天我們總結建國后中國共產黨認識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歷史,更好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一、對環境污染及治理問題的思考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的國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不發達,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需要解決的首要社會問題是日益增長的人口的吃飯問題。為了解決人口的溫飽問題、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需要源源不斷地開采石油、煤炭等能源資源和森林、礦產等自然資源,并將之投入到生產過程中,以支撐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

由于建國初期科學技術尚不發達,資源開采、工業生產的設備也比較落后,大多數工廠也沒有專門的廢棄物處理設施,導致在資源的開采、產品的生產過程中以及生產和消費活動的末端,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氣、廢渣等,不可避免地污染了生態環境。然而在當時,快速建設、快速生產已經成為整個國家的主導心理訴求和愿望,無論是黨和國家的領導人,還是普通的老百姓,更多地關注的是鋪攤子搞建設,加大馬力抓生產,以求盡快擺脫貧困落后的面貌,對于環境污染的危害性并沒有清醒的認識。上世紀70年代初,受官廳水庫死魚事件和第一次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的影響,我國才在周恩來的指示下召開了第一次環境保護會議,成立了環境保護領導小組,并制定了一些有利于保護環境的文件。但是由于“四人幫”叫囂環境問題是資本主義國家特有的社會現象,社會主義國家根本不存在環境問題,并對環境保護工作極力阻撓,加上當時社會秩序混亂,環境問題并沒有得到持續的關注,環境治理工作并沒有實質性開展。

盡管建國后至70年代初,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受客觀環境的影響并沒有實際進展,但是黨和國家的一些領導人并沒有受“極左”思潮的干擾,還是敏銳地指出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并主張積極治理環境污染。陳云就是較早認識到環境污染問題并重視治理的黨的領導人之一。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他在考察江蘇高郵石油鉆井時就指出,環境污染治理要預防為先,將環境要求預先考慮在生產設計之中,強調“注意環境污染問題,在生產設計的同時就要做好防止污染的設計,不要等到事后再解決”[1]198。隨后,在1979年3月份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陳云在談到鋼的產量問題時,提出要注意鋼鐵等重工業發展中的污染問題,“防止污染,必須先搞,后搞要多花錢”[2]254??梢婈愒埔呀浛吹江h境污染治理的緊迫性和超前性,認為如不及時治理將會增加治理成本和治理難度,給國家帶來更大的損失和負擔。同年6月,陳云特別提及在經濟建設中應該注意工業污染的問題。1981年,他又對城市中的污染問題給予了關注,強調“從長遠來看,也應該提到我們的議事日程上來了”[3]491。通過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這段時間陳云關于環境污染問題的思考,我們可以看出作為長期負責經濟工作的黨的領導人,他延續了70年代初我們黨和政府環境保護工作的基本精神,更加強調環境污染的危害性和環境污染治理的緊迫性。

對于如何治理環境污染,陳云進行了富有預見性、前瞻性的思考。首先,他認為環境污染治理具有復雜性、全局性的特點,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是一項長期的社會工程,需要制定長遠的規劃。1981年3月,他在給陸定一的信中指出:“像植樹造林、治理江河、解決水力資源、治理污染、控制人口這類問題,都必須有百年或幾十年的計劃?!保?]270同年9月,他又強調:“建設要有長期計劃,對水力、輕重工業的比例、城市污染、外資利用等問題都要考慮?!保?]280陳云的這一思想后來在實踐中得到了印證,我們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環境治理目標之所以沒有實現①,原因就在于我們對環境污染治理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認識不足。其次,他強調環境污染治理是關系到國家未來發展的、關涉全局利益的事情,應該作為今后政府工作的重點加以重視。陳云在1983年指出:“建設要有重點?!裁词侵攸c?現在看,農業、能源、交通是重點,一批骨干企業的建設和改造是重點,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環境污染的防治以及知識分子生活待遇的提高等等也是重點。這些是從整個國家的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考慮的?!保?]323再次,對于工業污染的治理,他認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那些企業已經建成而污染問題沒有有效解決的,以末端治理為主,積極規劃、逐步加以解決;對于即將建設的企業,要以源頭預防為主,將污染問題的解決“放在設計的首要位置,真正做到防害于先”[2]263。

最后,在環境污染治理的具體對策措施方面,陳云也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1988年8月22日,人民日報記者撰寫了《四川排放污染總量約占全國十分之一》一文,披露了四川省河流污染、噪音污染、“三廢”排放等環境污染問題。五天后,新華社記者又對本溪市工業污染問題進行了報道。陳云看了這兩篇文章之后,做了專門的批注,強調“治理污染、保護環境,是我國一項大的國策,要當作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來抓”[2]364。對于具體的解決措施,陳云提出了三點:一是要重視宣傳教育,讓人民意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二是要增加環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加大投資比例;三是要抓好責任落實工作,反復督促檢查。對于第二點所提到的增加環境污染治理費用的問題,陳云在1992年再次提及,要求“治理費要放在前面,否則后患無窮”[1]308。

二、對資源保護問題的思考

人類在生產源頭投入自然資源的多少、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自然資源利用效率的高低以及生產和消費末端所產生的廢棄物資源的綜合利用程度,直接決定著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程度。所以說,環境保護最主要的是保護自然資源,實現供給的永續性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時為人類提供舒適的棲息環境。陳云由于所分管工作的關系,對于與經濟發展有著密切聯系的資源保護問題有著更多的關注。通過閱讀陳云的相關著作,我們可以看出他對于森林資源、水力資源、礦山資源保護工作的重視。

(一)倡導護林、育林、造林

森林作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資源及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在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歷史中起著重要作用。建國后,我們黨一直重視造林、育林、護林工作,而陳云更是大力倡導者和實際推動者。他認為“植樹造林,既可提供工業燃料,又可改變氣候”[1]102,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必須高度重視。1957年,他在修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今冬明春大規模地開展興修農田水利和積肥運動的決定》文稿時,特別增加了一條:“開展造林運動對于水土保持和保護農田水利關系甚為密切。各地務須抓緊季節,采取必要步驟,在同時保證數量和質量的條件下,做好今冬明春的造林工作?!保?]399

建國初期,由于人口和經濟的快速增長,工業生產對木材的需求量驟然增加,導致對森林資源的開采速度加快。然而,如果采用粗放型開采的方式,不注重森林資源的再生產和生態補償,那么長時間后可能會引起森林資源存量的衰減。陳云認為,為了實現森林資源的永續利用,保證工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以解決日益增長的人口的溫飽問題,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防止人為地破壞森林資源。陳云認為必須制止住人為破壞森林的行為,強調“森林失火和濫砍濫伐的現象,正在引起地方政府和人民的注意,但還需繼續努力”[5]314。(2)提倡積極造林、育林。森林資源是可再生資源,但是隨著建國后經濟的全面高漲,森林資源再生的速度、規模要遠遠低于被砍伐的速度、規模,因而植樹造林、恢復森林資源的良好生態功能就成為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早在1950年,陳云通過對中蘇森林面積差距及造林情況的分析,指出了植樹造林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他認為為了推進這項工作,必須出臺一個詳細的法令,包括五項內容:“第一是方針任務,第二是工作計劃,第三是不準濫砍濫伐,第四是干部訓練,第五是組織機構?!保?]481955 年 11 月,陳云在簽發甘肅省委所作《關于農業增產規劃的報告》時,特別強調報告中沒有造林、育林、護林規劃這一項,建議甘肅及其它省委制定計劃時列入。(3)倡導造林方式多樣化。在造林的方式上,陳云也認為并非都要依靠國家這一種途徑來解決,而是“個體造林、合作造林和國家造林的辦法都可以用”[4]392。(4)要求采取多種措施推動植樹造林工作。陳云強調,首先要加強立法,指出“除了講清道理之外,還應該有法令、條例才行”[5]210;其次,要加強報紙的宣傳,報道造林護林事跡,揭露濫砍濫伐、浪費木材的行為;再次,各級領導要重視,制定長遠的規劃。

需要指出的是,陳云之所以重視森林資源的保護,并不僅僅是為了保護自然環境,還有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目的。他在上世紀50年代指出:“發展山區經濟應把改善人民生活和適應國家需要結合起來。一是種樹,個體造林、合作造林、國家造林一齊上;二是發展木本油料,種油茶樹、桐樹、核桃樹?!保?]402也即是將植樹造林活動與發展地方經濟結合起來,做到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二)要求節約水資源、綜合利用水資源、防止水環境破壞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所依賴的基本自然資源,然而中國卻是全球公認的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早在建國初,陳云就認識到了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指出水資源對于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然而我國人均占有水量偏低,還存在個別地區缺水、干旱的現象,他強調“水利建設是治本的工作,是百年大計”[6]141。上世紀80年代初,他又明確提出:“水資源短缺,在我國北方是個大問題?!傊?,水資源的問題已經提到我們的議事日程上來了?!保?]491面對水資源短缺的現狀,陳云認為應該從實際出發,通過節約水資源、綜合利用水資源、防止水資源破壞等措施保障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用水需求。

1.節約水資源。要保證水資源供給能夠滿足生活和生產需要,最重要的是從源頭抓起,節約用水。陳云認為,水資源問題是經濟建設應該注意的問題,黨和政府必須高度重視。他強調,隨著人口規模的劇增、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發展,全國水資源的需求量增大,長此以往必然導致很多城市缺水,影響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的生活,因此必須想辦法節約用水。對于工業領域如何用水、節水,陳云還專門進行了論述,他指出:首先,新建工廠必須做好規劃,在建設前將用水量考慮在內;其次,新建工廠除礦藏加工類因資源關系不能異地辦廠外,其它盡量建在有水源的地方;最后,即使工廠建在水資源充足的地方,也要注意用水節約問題。[2]263

1989年,張光斗、陳志愷兩位專家合寫《我國水資源問題及其解決途徑》一文上報黨中央和國務院,就中國水資源的供需現狀及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途徑進行了論述。陳云在閱讀此文后專門做了批注,指出:“水的問題始終是個大問題。要從戰略高度來認識水的問題的嚴重性。各級領導部門,尤其是經濟、科技領導部門,應該把計劃用水、節約用水、治理污水和開發新水源放在不次于糧食、能源的重要位置上,并列入長期規劃、五年計劃和年度計劃加以實施,以逐步扭轉目前水資源危機的嚴重狀況?!保?]375后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采納了陳云的建議,將水利作為國家經濟建設的戰略重點和基礎產業來發展。

2.實現水資源的綜合開發與利用。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途徑,除了節約水資源外,更重要的是增加水資源存量、實現既定水資源的綜合利用。1951年,在談到農業發展問題時,陳云特別提到了如何加強水利建設問題,他強調:“從總的看,從長遠看,要以蓄為主,蓄泄兼顧。以后我們要重視蓄水,許多地方要修水庫、筑塘堰,山區更要注意種樹種草、保持水土,對水一定要好好利用?!保?]141也就是說,要注意將自然界中可再生的水資源聚集起來為工農業生產服務。后來,陳云在討論《關于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時又強調,要實現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在開發黃河的過程中,要“發電和防洪相互結合,進行整個流域的規劃”[4]259。

3.防止水環境被破壞。上世紀80年代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有生力量,活躍了市場、便捷了就業、繁榮了經濟,但是由于它們大都建在農村或者城鄉結合部,技術和設備都比較落后,而主要從事的是煤炭開采、化工、印染、電鍍、建筑等行業,很容易破壞水環境。陳云較早地關注到了這一現象,在視察上海寶山鋼鐵總廠時,他指出:“隨著工業進一步的發展,尤其是鄉鎮企業的發展,要注意保護環境,一定不要使黃浦江水系受到污染?!保?]394

(三)提出保護礦山資源、提高礦山資源開采率、實現廢棄物綜合利用

礦山資源是指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價值的,呈固態、液態、氣態的自然資源,主要包括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水氣礦產等。礦山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原料庫和動力源,要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首要的是實現礦山資源的可持續性開采、使用。除了關注森林、水資源的保護外,陳云對于礦山資源的保護工作也很重視。

上世紀50年代初,時任重工業部副部長的何長工上書陳云,提到湖南省的礦山大多被封建礦主把持,工程混亂,破壞異常嚴重。陳云將何長工的報告轉交政務院,并致函劉少奇:“這樣重要的礦產原則上必須收歸國有?!保?]55而后周恩來、陳云主持政務院第六十四次政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礦業暫行條例》,規定了“全國礦藏,均為國有”的基本原則,要求探礦或采礦人應盡力避免損害礦藏或減低礦產收獲率,也即提高礦產的開采率,實現可持續開采。1988年10月8日,陳云和中央領導同志談學習西方市場經濟的問題時,特別指出我國正處于發展市場經濟的探索階段,“工農業生產中普遍存在掠奪式使用資源的傾向,應當引起重視”[1]416,進一步批評了粗放式開采礦山等自然資源的行為。另外,陳云還認識到礦山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性,提出“要研究、試驗各種劣質白煤造氣的處理辦法。要組織化工廠、冶煉廠聯合進行生產,充分利用冶煉廠的煉銅尾砂來生產硫酸”[1]73-74。通過礦山資源的綜合利用,可以減少生產過程和末端產生的廢棄物的排放量,保護生態環境。

三、結論

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是從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的,周恩來是“新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創者和奠基者”[7],而協助周恩來工作的陳云也是較早關注中國環境問題的黨的領導人之一。建國后,他重視環境污染治理和自然資源保護的工作,并將環境問題放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認為“治理污染,保護環境,造福子孫后代”[1]414。

陳云最初將環境問題作為經濟發展的不良后果看待,后來將之視為與農業、交通、科技發展等并列的、重點要解決的問題加以重視,強調環境治理是關系到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的事情,必須進行長期的規劃。他認為應當末端治理和源頭治理相結合,通過增加投資、制定法律政策、加強宣傳教育、推動層層落實等多種措施,治理環境污染、保護自然資源,實現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當然,我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是隨著環境狀況的不斷惡化而逐漸清晰和明確的。陳云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所看到的環境污染、資源破壞現象,還不像今天這么突出和嚴重,因而他對于環境保護問題的認識也就不可能系統化、理論化,提出的解決環境問題的主張和見解也不可能全面、具體,但是就是這些散見于其著作中的只字片言亦難能可貴,顯示著真知灼見,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和解決環境問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注釋: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2000年,力爭使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區的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睂嶋H上,2000年中國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趨勢并沒有得到控制。

[1]朱佳木.陳云年譜(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

[2]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陳云文選(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陳云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4]朱佳木.陳云年譜(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陳云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6]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陳云文選(第二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

[7]曲格平.新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創者和奠基者——周恩來[J].黨的文獻,2000(2):83.

猜你喜歡
陳云環境污染造林
沿海地帶造林實踐與探討
加強農業環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陳云學習錘煉“筆力”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開先河
淺議造林的意義
營林生產中造林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的探討
陳云貴:你是泥土你是光
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應堅持三個原則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