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執政能力與民生建設互動研究現狀與展望*

2014-03-12 01:06高汝偉
關鍵詞:黨執政民生問題民生

高汝偉

(鹽城師范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鹽城 224051)

執政能力建設是政黨執政后的一項根本建設。自200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開啟一場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1]38,200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建設和諧社會”[2]29之后,中國共產黨的執政重點逐漸指向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成為提升黨執政能力的題中之義,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和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有了具體的落腳點,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更加成熟的發展理念和執政思路。與此同時,學術界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民生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內容主要涉及黨執政能力建設和民生建設的歷史考察,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和解決民生問題的基本經驗、時代背景和重大意義等。學術界在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建設和民生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有部分研究成果對兩者間的關系也有所觸及。認真梳理、歸納和評析相關研究成果,把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建設關系作為一個新興論域進行整合研究,對于揭示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建設和民生建設之間內在聯系和互動規律,探尋兩者之間有效銜接的具體路徑,更好地推進該領域理論的研究與實踐的深入有重要意義。

一、研究之現狀

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是無產階級執政黨始終堅持的一個重要建黨思想,是無產階級經典作家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始終關心和實踐的重要課題。同時也是理論界、學術界研究的一個重點問題。特別是自黨的十六大提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3]39,以及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頒布以來,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日益成為理論界、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問題,產生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成果。(1)根據政治學原理,從政治系統和政治文明的視野,深層次地思考了與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相關的一系列理論、政策和舉措。孫志明認為,“黨執政的合法性基礎問題,社會結構轉型期政治系統的調適問題以及傳統的政治理念向治理理念轉變的問題等是現代政治學高度關注的重大問題。這三個方面與黨的執政能力有著內在的聯系,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對解決上述三個問題也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功效”[4]21。(2)結合當代中國經歷的具體變遷,如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經濟轉軌、社會轉型、市場經濟發展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形勢等,分析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性。李君如認為,“關于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問題,是黨在總結全國范圍執政以來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尤其是在研究蘇東劇變的經驗教訓和黨在今天所面臨的挑戰的過程中提出來的”[5],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不僅僅是黨的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而且是關系到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健康發展的重大問題”[5]。(3)從史論結合的角度,通過系統地考察中國共產黨革命根據地的局部執政、過渡時期的全國執政和在社會主義社會的全國執政的歷程,總結了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歷史經驗和若干啟示。丁俊萍,李華認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作為執政黨建設的重中之重,必須適應環境和形勢的變化,不斷與時俱進;黨的思想理論的不斷創新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必須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黨的執政體制;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最終要體現為黨能有效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6]29。

民生是中國共產黨歷來關切和著力解決的問題。黨的十七大是中國共產黨民生思想研究的重要節點。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由“三位一體”提升為“四位一體”,明確了社會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中地位的基礎上,黨的十七大報告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提升到由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構成的“基本綱領”的高度,首次將民生問題從經濟問題中分離出來單獨闡述,強調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從而拓展了民生建設的視野,開啟了民生建設的新階段。以黨的十七大為重要開端,中國共產黨民生思想開始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一個新論域,學術界從不同角度對這一思想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從構建中國特色的民生建設理論體系出發,學術界基于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不同視角,系統分析了中國共產黨民生思想相關內容。王禹軍認為,“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民生問題,始終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已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民生思想體系……從已有的研究成果來看,研究者大都采用了文獻研究法,通過廣泛查閱中國共產黨關于民生思想的相關文獻資料,對中國共產黨民生思想形成依據、內容、特點、演進歷程、意義”[7]90-92等方面進行了梳理、分析和比較,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密切聯系當前黨致力改善民生的具體實踐,通過對改革開放后黨先后推出的一系列利民、惠民、安民、福民的民生工程的實證分析,揭示黨始終注重把發展成果體現到改善民生上,使中國社會的發展與百姓的幸福安康同行并進的治國理政理念。王淑軍認為,“民生時代的來臨就體現在執政理念的變化中。在生活用品短缺的經濟境況下,緊緊圍繞經濟建設,是符合當時實際的發展邏輯。當人民生活由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時,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新的短缺日益突出。此時,我們黨將執政的重點指向民生,特別強調‘以人為本’,是審時度勢、與時俱進的必然產物”[8]。(3)從史論結合的角度,通過系統梳理黨民生思想的發展歷程,全面考察黨解決民生問題的實踐歷程,比較不同時期黨解決民生問題的政策措施,從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科學總結了黨解決民生問題的歷史經驗。朱常柏認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礎;民生建設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通過解決民生問題不斷擴大自己的政治優勢和執政基礎;把握不同歷史時期民生主題,是做好民生工作的關鍵;堅持民生改善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原則”[9]11是黨積累的寶貴經驗。

學術界在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建設和民生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有部分研究成果對兩者間的關系也有所觸及,主要涉及以下兩個方面內容:一是黨在化解民生難題的實踐中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我國民生問題歷史欠賬多,涉及面廣,內容豐富,能否有效地化解民生難題,維護人民群眾的切實利益,對黨的執政能力是一個重大考驗,也是黨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動力。黨在領導中國民生建設的實踐中,攻堅克難,銳意進取,不斷擴展理論視野,不斷更新執政理念,不斷總結治國理政的基本經驗和方法,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已經成為執政理念的主旋律。二是黨執政能力的不斷提升加快了民生建設的進程。黨執政能力提升的重要體現,就是黨化解民生難題水平的提高。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隨著執政能力的不斷提升,黨在領導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不斷根據民生建設實踐的發展要求,改革創新,把民生問題納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通盤考慮和設計,能夠更加穩妥而熟練地應對各類民生問題,民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成績。

上述兩個方面的相關觀點散見于楊軍、萬澤民、毛躍和高汝偉等相關論著之中。楊軍認為,民生問題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時代課題,“黨的執政能力如何,直接關系到國家建設和發展的全局,直接關系到民生問題的解決……只有不斷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才能在執政實踐中更加重視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積極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10]182。萬澤民認為,“民生問題是科學執政的題中之義,而科學執政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證,并能夠正確引領破解民生難題。我們應該在科學執政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推進科學執政”[11]56。毛躍認為,“執政能力建設,既是一個宏大的命題,又是一個具體的要求,體現在每一項實際工作之中……執政,最關鍵的是正確認識和處理與人民群眾的關系。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歸根結底是為了廣大人民。民生是國之根本,我們改革和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這就需要解決民生問題”[12]。高汝偉認為,“中國共產黨始終把改善民生的實踐貫徹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全過程,執政的合法性資源的獲得以改善民生為累積前提;執政的過程性鞏固以改善民生為評價標準;執政的目的性訴求以改善民生為終極旨歸。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經驗表明,黨只有把改善民生作為執政能力建設的內在訴求,才能有效提高執政能力,更好地實現人民的利益”[13],才能更好地夯實執政基礎,豐富執政資源,實現人民的利益。

綜上所述,學術界對黨執政能力建設和民生建設理論與實踐這兩個問題的研究已相當深入,出版了一系列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不過對兩者關系的研究卻明顯不足。就目前研究的狀況而言,盡管有部分研究成果觸及了黨執政能力建設與改善民生兩者關系,提出黨要把改善民生作為執政能力建設的內在訴求,要在科學執政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推進科學執政,但這些研究成果大多是從黨執政能力建設或民生建設單方面來論述的,宏觀籠統。特別是目前學術界尚未把黨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建設的關系作為完整而明確的研究對象,深入到這兩者內在邏輯關系的層次中揭示其互動規律,因而有許多問題現在還少有涉及。比如,歷史上我們黨在促進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建設互動方面積累的基本經驗、影響黨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建設系統和諧互動的各要素及其運行機制等等,這就為我們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間。當然,學術界對黨執政能力建設和民生建設理論與實踐這兩個問題的研究取得的豐碩成果,為開展黨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建設兩者關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而豐富的素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問題之解決

把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建設作為統一系統進行整合研究是一個新興論域,學術界在今后的研究中應注重視角多維和學科融合,從以下幾個角度展開,不斷拓展研究深度與廣度。

(一)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與民生建設互動歷史之追溯

黨在局部執政時期到十六大,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建設互動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一是在局部執政時期,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創造性地解決了民生問題的核心問題——土地問題,并沒收了官僚買辦資本,為民生的改善提供了基本前提,年輕的中國共產黨從此贏得了人民群眾的真心支持和擁護。二是新中國成立后到改革開放,黨領導人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使人民生活的基本溫飽有了保障。但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由于思維的慣性使我們把過去革命戰爭年代熟悉的階級斗爭經驗不加分析地移植到民生建設的實踐中來,造成了我國工農業生產陷入了無政府狀態,民生建設遭受沖擊。三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六大,實行了改革開放的富民政策,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人民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為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提供了物質基礎,黨執政的合法性基礎不斷得到鞏固。我們可以分別從上述三個歷史時期,全面探索歷史上黨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建設之間的聯系和互動規律,總結歷史上我們黨在促進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建設互動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分析這方面存在的困境或誤區,指出應吸取的歷史教訓,為深入研究十六大以來黨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建設之間的關系發掘需要的資源。

(二)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與民生建設互動實踐之演進

黨的十六大把執政能力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擺到了全黨的面前,并強調了領導干部一定要提高“五種執政能力”,即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和總攬全局的能力。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在全面總結半個多世紀以來黨執政的主要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全黨要不斷提高“五個方面的能力”,即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十六大以后,黨還就如何提高全黨的理論水平、如何制定并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如何保持黨的時代先進性、如何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如何理順黨與公共權力的關系、如何強化黨的執政宗旨意識、如何創造法治環境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極大地豐富了執政能力的內容。同時,中國民生建設也進入重點推進階段,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十七大又明確作出推進以解決民生問題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戰略部署,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寫入黨章。此后的時間里,黨和國家有重點地解決基本民生問題,包括推進積極就業政策,解決就業問題;推進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在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等領域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這些都意味著黨把實現執政能力建設的總體目標同現階段的具體任務結合起來,將執政的重點指向民生,通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促進民生建設,又在推動民生建設的實際工作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用民生建設的實際成果來檢驗執政能力建設的成效。十八大繼續對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全面部署,提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由“四位一體”發展到“五位一體”。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了總體部署,回應了社會關切和民生期盼。我們可以把十六大以來黨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建設互動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建設的階段;二是隨著十七大對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作了全面、系統和精辟的闡述,黨對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建設認識達到了一個新境界。三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論述中,闡明了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義,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我國民生建設由此進入縱深發展時期。我們可以根據上述三個階段,通過梳理黨積極主動地順應歷史要求的新變化和民眾的新期待,不斷完善執政方略,深化執政實踐,把改善民生作為新的歷史時期執政重點的演進過程,探索黨如何把馬克思主義執政理念與中國改革和建設實踐緊密結合,將黨執政能力提升,貫穿于一切以民生為重的執政實踐中的成功經驗。

(三)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與民生建設互動存在問題之剖析

從系統論的視角審視,黨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建設和諧互動,受系統中各要素的影響。這些要素即包括黨的執政理念、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以及黨員干部隊伍素質和能力等方面,還包括民生改善的程度、建設的內容和環境乃至個體利益訴求等方面。這些影響因素直接或間接作用于系統。十六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人一切以民生為重,在改善的民生的執政實踐中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豐富完善了黨的執政理念和水平,在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道路上做了貢獻。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當前黨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建設和諧互動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有些問題還相當突出。在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方面,一些黨員干部由于知識欠缺,本領不強,經驗不足,工作不扎實,作風不過硬,實踐中常常會出現重當前輕長遠,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甚至搞不切實際的形象工程等問題,嚴重損害了國家和人民利益。在民生建設方面,偏重追求效率,公平與公正欠缺;偏重政策驅動,制度化與法治化闕如;民聲表達渠道缺然;個體利益被群體利益遮蔽;安全與發展協調性失缺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干擾了黨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建設系統的正常運行。深刻分析影響黨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改善系統和諧互動的各要素,剖析上述五個方面問題出現的原因和具體表現,是當前理論界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這對于全方位、系統性的研究黨執政能力建設的途徑基本經驗和方法,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有積極的作用。

(四)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與民生建設互動機制之健全

黨的執政能力與民生建設之間有重要的關聯性。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根本目標是要增強執政為民的能力,努力實現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而民生建設的核心就要是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使廣大人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黨執政能力的不斷提升,是保證民生建設效果的政治保障,而推進民生建設可以有效地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供平臺。十六大以來,黨高度重視執政能力與民生建設之間的關聯性,始終把改善民生的實踐貫徹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全過程,實現了兩者的有效互動。一方面,黨把改善民生作為執政能力建設的內在訴求,在對民生建設的理念、政策、體制等各個層面進行更加深刻的理性思考中,在妥善解決日益復雜的民生問題的具體行動中,黨執政基礎日益夯實,執政資源不斷豐富,執政地位更加鞏固,執政能力不斷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隨著黨的執政能力的提升,在經濟發展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初步形成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局面。當前民生呼喚仍然是中國突出的時代特征,改善民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核心的內容,也是黨從事的重要實踐活動。我們可以立足于對黨“五種能力建設”的解讀,分別以效率與公平、民主與法治、民聲與民生、個體與群體、安全與發展為視角,逐層探討“五種能力建設”與民生改善之間的相互關系,研究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改善的高度相關性,探討實現兩者有效互動的良性機制。這對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工程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作性,提高黨為人民執好政的效果,實現民生的持續改善有重要意義。

總之,創新研究范式,把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建設與民生建設作為統一系統進行整合研究,深度梳理和探究兩者的互動關系,對于促進黨執政能力建設和民生建設的有效互動,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

[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4] 孫志明.中共執政能力之政治學分析[J].求實,2004(3):21-23.

[5] 李君如.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J].學習與探索,2005(1):2-5.

[6] 丁俊萍,李華.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建設的歷史考察及其啟示[J].教學與研究,2006(4):23-30.

[7] 王禹軍.中國共產黨民生思想研究述評[J].理論導刊,2010(11):90-92.

[8] 王淑軍.中國走進改善民生新階段 執政重點指向民生[N].人民日報,2007-10-24(05).

[9] 朱常柏.中國共產黨民生建設的歷史考察與經驗研究[J].學術交流,2011(10):11-15.

[10] 楊軍.民生問題: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時代課題[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9(2):182-184.

[11] 萬澤民.論在科學執政條件下改善民生[J].江漢論壇,2009(4):56-61.

[12] 毛躍.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N].杭州日報,2011-05-16(A7).

[13] 高汝偉.民生視域下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經驗[J].學術論壇,2010(7):51-55.

猜你喜歡
黨執政民生問題民生
習近平關于“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重要論述的內在邏輯與創新價值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問飽含為民之情
淺談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黨的宗旨
“錢隨人走”飽含民生期盼
民生銳評
能源富集區資源紅利與民生問題——以晉、陜、蒙為例
切實解決民生問題 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架起民生與日常生活的橋梁—— “中國史上的日常生活與民生問題”學術研討會綜述
通過延安整風運動看黨執政的合理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