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責任感缺失淺析

2014-03-22 10:55劉青
教育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責任意識責任感大學生

劉青

致謝:本文由淮海工學院2013年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項課題(DS2013004)支持。

當代大學生責任感教育問題已成為高校學生的熱點問題, 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感不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切入點, 有利于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而且也是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需要, 為大學生道德人格的構建奠定了科學基礎。但有調查表明, 在我國重視責任感教育的人只有30% 多, 處在世界墊底的位置, 這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一、當代大學生責任感缺失的表現

(一)自我責任感缺失

這主要表現在有些大學生把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生命不當回事,對自己的前途不負責。上通宵網打游戲、看電影、閑聊等等,完全不顧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沒有人生奮斗目標。

(二)家庭責任感缺失

很多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家人;在外求學時,父母在家里望眼欲穿也很難得到他們的一聲問候。

(三)集體責任感缺失

很多大學生以個人為中心,缺乏集體協作觀念和奉獻精神;對周圍的人和事情都比較冷淡,對集體組織的活動也漠不關心,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

(四)社會公德責任感缺失

在大學教室里的墻壁上、課桌上,甚至衛生間的門欄上,都可以看見大學生們的“涂鴉”;寢室里,有的同學根本不顧他人感受,常常高聲喧嘩到深夜;校園里隨時隨地可以看見情侶們摟摟抱抱、卿卿我我的不文明場面。

二、大學生責任意識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社會因素的影響

我國正處在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時期,在多元化的文化價值取向的影響下,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的滋生蔓延,這些思潮同樣波及到身處象牙塔的大學生。由于他們的心理發展還未完全成熟,行為發展主要處于他律階段,對社會不公、權錢交易、損人利己等丑惡現象不能明辨,使他們在價值觀念、責任意識上的困惑和矛盾明顯增多。一方面多年的學習教育使他們感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應該做一個誠信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有健康人格的人。另一方面對發生在身邊和社會上的一些消極腐敗、自私自利等現象又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對正面的積極的人格品質產生疑慮,轉而對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產生興趣,滋生自私自利的狹隘思想。

(二)學校教育中責任感教育的缺乏

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使大學生只注重考試成績的好壞, 而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 只注重對書本知識的掌握, 而不注重社會實踐的鍛煉; 只注重對學生進行思考意識的灌輸, 而不注重對他們高尚思想品德養成的引導。責任感的養成是一個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 是一個注重自身體驗多于被動灌輸的過程, 而我們的傳統教育方式遠無法做好這一工作, 造成了當代大學生責任感的缺乏 。

(三)家庭教育影響責任感的養成

當代大學生都是出生于90年代, 而且出生在城鎮的大多數是獨生子女, 出生在農村的也受到家庭的各種優待, 在他們的成長歷程中沒有經歷過一些逆境的錘煉, 更多的是在父母百般呵護下成長的。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父母狹隘地把學習成績好視為孩子發展的最高目標,有的甚至是唯一要求。學習成績在家長限里成了評判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有的為了使孩子的學習成績好,使用了一些不科學、不合理的方式方法,導致了孩子的責任意識的淡化。另外,有的父母則由于自身條件所限,對孩子漠不關心或無能關心,任憑孩子“自由”發展。三、培養大學生責任感的建議

我們的學校、家庭和社會則要為當代大學生創設種種條件,讓其施展才能,實現人生價值。美國學者已研究發現影響學生責任感的因素有兩種:一是自我意識障礙;二是與家庭、學校社區疏遠。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一)作為大學生,應該提高自身修養,培養正確的價值理想,提高自身責任感。首先,作為大學生應該主動提高自己的修養。加強精神境界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勇于抵抗一些不文明行為,樹立責任意識,積極為自己負責,為社會和他人負責。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圓滿。其次,學會科學的自我管理法,珍惜寶貴時間。大學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自我管理,大學生應不斷地強化自律能力、自覺意識和自覺行動,珍惜時間,有計劃地實現目標,這是對人生負責的基本要求。

(二)堅持三個“育人”。造就創新型教師隊伍教師是文化傳遞的關鍵環節,肩負著創造一種社會道德存在的使命,教師可以為社會創造出想象中的人,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有無及其強弱與教師有著正向的關系。因此在教師工作中,一切都圍繞“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來展開,著眼于提高教師職業素質,進行創新教育,把課程設置與社會需要的關系向學生作詳細的解釋和說明,在此基礎上,給學生盡可能大的自由選擇空間,增強教育效果。要變灌輸式為啟發分析式,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注意挖掘他們思想中的優秀之處,鼓勵他們進行獨立的理性思考,進而努力形成一種新的觀念、體制和機制,幫助學生培養自我管理能力和主動意識。除此之外,教師應當把如何做人、如何樹立社會責任感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去,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

(三)社會輿論的正確引導。大學生是思想活躍的群體,因涉世不深,看待問題比較片面,容易受到社會輿論的不良影響。例如對大學生的一些負面的報道常常在校園內引起一定的波動,直接沖擊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和人格健全,而“不逃課、不掛科、不談戀愛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學”的言論,更是讓大學生的隨意行為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

培養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感是一項迫切而艱巨的任務,這不僅關系著國家社會的發展也從就業等各方面影響著學生的走向,同時也關乎著學校的發展和聲譽,我們有必要拿出更多的關注和精力投人到對這項任務的探索和實踐中去。

猜你喜歡
責任意識責任感大學生
大學生戀愛過激行為分析
高校大學生責任意識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初中生責任感發展的差異性調查
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責任感等2則
淺談韓國犯罪題材電影中的特點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