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高職教師勝任力評價研究

2014-03-27 02:50周永清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年3期
關鍵詞:勝任高職評價

宋 微,周永清

(徽商職業學院 會計系,安徽 合肥 231201)

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高職教師勝任力評價研究

宋 微,周永清

(徽商職業學院 會計系,安徽 合肥 231201)

本研究從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崗位勝任力理論出發,基于高職教師的特點,分別通過問卷調查法、行為事件訪談法和專家小組討論法,構建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并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高職教師的勝任力給予綜合評價,為高職院??己撕瓦x拔優秀教師提供依據.

高職教師勝任力;模糊綜合評價

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大量人力資源.而能否有效考核、選拔優秀的高職教師關系到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教學的質量.本研究從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崗位勝任力理論出發,基于高職教師的特點,分別通過問卷調查法、行為事件訪談法和專家小組討論法,從技能、知識、職業和品質四個模塊構建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提出高職教師應具備的十個勝任特征因素.該模型找到區分優秀者與普通者的關鍵因素,在此基礎上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高職教師的勝任力給予綜合評價,能夠科學、真實地反映教師的綜合表現,對高職院??己撕瓦x拔優秀教師有一定意義.

1 勝任力相關理論

1.1 勝任力理論

1973年,哈弗大學的戴維·麥克里蘭教授提出了“勝任力”概念,英文為competency.它是指能將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與普通者區分開來的個人的深層次特征,這些特征可以被可靠測量或計數.想要使員工產生高績效,發揮企業人力資源的最大效用,就必須使員工自身的能力和崗位所需要勝任力相匹配.因此,找到每個崗位應具備的的勝任力特征有重要作用.

勝任力特征主要包括:知識、技能、自我認知、社會角色、特質和動機等幾個方面,猶如一座浮在水面上的冰山,如圖1所示:水上部分的知識和技能是外在表現,這兩種特征比較容易了解與測量,也可以通過學習、培訓獲??;而水下部分社會角色、自我認知、特質和動機等是人內在的、難以測量的特征,但卻能顯著區分績效卓越者與一般者,并且這種內隱的特征很難通過外界環境的影響而改變.

圖1 冰山模型

1.2 教師勝任力模型

教師勝任力是指承擔教師這一職位角色應具備的、可以將績效表現優秀的教師與一般普通教師區分開來的深層次特征.研究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需要找到承擔高職教師崗位角色所應具備的勝任力要素的總和,即針對該崗位表現優異要求結合起來的勝任力結構.以此確立科學且系統化的選聘和績效考核的標準,能夠真實反映高職教師的綜合表現,從而選聘出優秀的高職教師

2 高職教師特點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技術應用型人才已成為社會人力資源的重要需求.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的主力軍,其發展呈現良好態勢.高職教育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目標,為達到這一培養目標,要求高職教師的職能和角色也進行相應的調整.高職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高職教師的角色不應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更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思維的啟發者、實踐的指導者.因此,高職教師應具有相關企業工作經歷,具備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高職教師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需要通過定期到企業鍛煉、參與技術服務等措施來提高實踐能力.

然而,現實中大多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數量、素質與結構仍不能滿足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要求.為此,各高職院校也在不斷加大教師培養力度,提升教師勝任力.同時,高職教師評聘與評價制度有待建立和完善.傳統的高職教師的選拔和考核比較注重專業知識的測量,現在應將教師的社會服務能力納入聘用和績效考核體系,采用更符合高職教育模式的教師績效考核體系,才能提高高職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3 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建立

3.1 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建立的方法

根據勝任力相關理論和高職教師的特點,先后采用問卷調查法、行為事件訪談法、專家小組討論法等方法構建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

3.1.1 問卷調查法

通過設計的調查問卷,對能出色完成高職教師工作的各種素質和能力收集資料,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安徽省高職院校的50名教師、50名行政管理人員、50名高職學生、以及10名教育教學專家發放共計160份調查問卷,共回收問卷156份.在問卷整理的過程中獲得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的一手資料.

3.1.2 行為事件訪談法

選取省內高職院校10名優秀教師進行深度訪談,重點讓他們描述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具決定性的關鍵事件,例如成功或失敗的典型事件,盡可能的講述事件發生的情景,以此找到優秀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勝任特征.

3.1.3 專家小組討論法

對以上兩種方法所獲取的資料進行總結,組成專家小組對高職教師的各種素質和能力進行討論,經過反復論證提煉得出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該模型分為技能、知識、職業和品質四個模塊,包括實踐操作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教學能力、學習和創新能力、專業知識、復合知識、職業道德、教育觀念、企業工作和培訓經驗、品格特質十個勝任特征因素,如圖2所示.

圖2 高職教師的勝任力模型結構

3.2 高職教師勝任力要素說明

對建立的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中相應的勝任力要素解釋如下:

(1)技能模塊,是作為高職教師應具備的與專業相關的專門技術能力.其中,實踐操作能力是專業工作者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是指高職教師能否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物質力量、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是指將專業理論知識和現實工作中實際相結合的能力.教學能力是指高職教師在教學設計、組織教學、課堂講授、教學技巧等方面的能力.學習和創新能力是指高職教師能否及時學習和研究本學科和相近學科發展的動態、新的科技成果及其應用,并發表學術論文或取得教科研等方面的成果.

(2)知識模塊,是作為高職教師應具備的與專業相關的知識結構.專業知識是指高職教師在本專業范圍內是否具有系統的精深的知識;復合知識指高職教師是否具有與本專業相關的廣博的交叉學科和相關學科知識.

(3)職業模塊,是作為高職教師應具備的與其職業相關的特質.職業道德是指高職教師在工作中能否愛崗敬業,嚴謹治學,關愛學生,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育觀念指高職教師能否理解高職教育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并運用于實際教學工作中;企業工作和培訓經驗是指高職教師是否具有與所授課程相關領域的企業工作或培訓經驗.

(4)品質模塊,是作為高職教師在行為﹑作風中所表現的思想﹑認識﹑品性等的特質.作為高職教師應具備高度的責任心、自信心、親和力等品格特質.

需要說明的是,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與其他教師勝任力相比,更加突出與實際操作相關的能力和素質,這與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相吻合,也突出了高職教師的特點.

4 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高職教師績效考評

4.1 模糊綜合評價法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一種借助模糊數學理論,針對那些邊界不清的因素不易定量的問題,從多個因素對被評價事物隸屬等級狀況進行綜合性評價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結果清晰、系統性強,能較好地解決模糊的、難以量化的問題.下面介紹這種方法的具體實施步驟為:

(1)確定因素(指標)集,即評價指標體系.

(2)確定評判(評語)集,即評價等級的模糊尺度集合.V={V1,V2,…,Vm}.對高職教師的考核評價,評價等級設定為V={V1,V2,V3,V4}={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相應的分值設定為E=(100,80,60,40).

(3)進行單因素評判得到隸屬度向量ri=(ri1,ri2,…,rin),逐個對被評事物從每個因素上進行量化,也就是確定從單因素來看被評價對象對各等級模糊子集的隸屬度,從而得到模糊關系矩陣R.

(4)確定因素集權重向量A=(a1,a2,…,am),對評判集可數值化或歸一化.根據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高職教師評價指標的權重向量A=(0.12,0.08,0.12,0.08,0.15,0.1,0.075,0.075,0.1,0.1).

(5)計算綜合評判向量:B=A*R.

(6)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進行評判,計算綜合評判得分μ=EBT.

4.2 實例分析

選取一位徽商職業學院的優秀教師,分別請2位學校領導、3位教育教學專家、3位同行代表、2位學生代表共計10名人員根據建立的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進行評價,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經分析計算所得到的模糊關系矩陣為

高職教師評價指標的權重向量A=(0.12,0.08,0.12,0.08,0.15,0.1,0.075,0.075,0.1,0.1),綜合評判向量為B=A*R=(0.796,0.186,0.018,0).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此高職教師評為優秀等級.另外,評價等級分值E=(100,80,60,40),計算得到此高職教師綜合評判得分μ=EBT=95.56分.

表1 高職教師勝任力評價統計表

5 結束語

以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中的十項勝任力要素作為考核高職教師的指標,是具體的、可衡量的,克服了傳統考核流于形式的缺點,能夠對高職教師進行全面、客觀、有效的考核.同時,將模糊綜合評價法引入考核體系也能解決了考核時不容易量化的問題.根據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高職教師可以認清取得高績效的能力特征有哪些,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在實際工作中有意識有計劃的鍛煉自己,參加一些有針對性的培訓和訓練.作為高職院校,也可根據高職教師勝任力模型中各種要素及所占的權重,對教師進行相關勝任力的培養,將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績效和競爭力.

〔1〕劉澤文.勝任力建模:人才選拔與考核實例分析[M].科學出版社,2009.

〔2〕陳亮,張元婧.教師勝任力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J].人才開發,2009(1).

〔3〕陳斌,劉軒.高等職業院校教師勝任力模型的構建[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1(6).

〔4〕馮君瑩.高校教師勝任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2).

〔5〕梁保松,曹殿立.糊數學及其應用[M].科學出版社,2011.

G715.1

A

1673-260X(2014)02-0273-03

高等學校青年人才基金項目(2011SQRW 218)

猜你喜歡
勝任高職評價
軟件工程勝任力培養及實現途徑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基于勝任力理論模型的冰雪人才培養新策略
提升歷史教師勝任力應關注三維素養
基于勝任能力的人力資源管理教學方法探討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