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人本問題探析

2014-04-11 04:16劉小龍
關鍵詞:自然界生態化文明

曹 峰, 劉小龍

(1.中山職業技術學院 思政部, 廣東 中山 528404;2.廣東藥學院 人文社科部, 廣州 510006)

人類社會步入所謂的“后工業時代”以來,與人類基本生存密切相關的生態問題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難題,同時也越來越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問題。在2012年召開的中共十八大會議上,我國已明確將生態文明建設定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五位一體”總體性戰略布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問題,近二十年來我國學術界也給予了高度的關注,產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不乏真知灼見。而在已有的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研究中,人們過多地將中心放在了人與自然關系問題上,雖然有足夠的理由和依據證明這種關注的合理性之所在,但仍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一個更為深層的問題,那就是生態文明建設本該內含的核心意蘊——人本問題。鑒于此,本文試圖對生態文明建設本應內含的深層核心即人本問題作出梳理,以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奠定更為堅實的理論基礎。

一、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生態文明建設的常規關切

在國內外已有的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研究中,盡管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深入研究了生態文明建設的起因、內涵、路徑,等等,但絕大多數相關的研究,其闡述均集中到了一個問題上面,那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某種程度上講,在很多學者看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問題就是解決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為此,已有的研究對傳統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提出了種種批判性和建設性的意見和論斷。

批判性的意見主要集中在傳統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問題上面。批判性的意見從反面普遍達成的一個基本共識是:一直以來尤其是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以來,“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取向占據了人與自然關系的主導方向。在此主導價值取向的引導下,相對于人類來說,自然自身沒有獨立的價值和平等的地位,人類對于自然僅是單向的利用和索取,因此人類把自然設定為自身的絕對客體和對象,路徑是向自然宣戰,目的是要征服自然。然而這樣的做法,其中隱含的邏輯正如恩格斯的警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卻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薄耙虼宋拿髅孔咭徊蕉家涀。何覀兘y治自然界,決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族人那樣,決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盵1]383—384也就是說,對于自然界的態度,人類應該摒棄敵對或者絕對對立的姿態,并放棄人類作為“萬物的中心”之位置,建立起一種敬畏自然、與自然平行或共生的新秩序。

建設性的意見則主要集中在現代社會對人與自然關系認識的轉向問題上面。與批判性意見相對,建設性的意見則從正面達成了一個共識,現時代人類已進入所謂的“后工業社會”,人類的文明實現了一次范式轉換,在對待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人類取得了更高層次的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應該是和諧共存而不是相互對抗或征服與被征服,自然和人類一樣具有同等的價值和地位。正如一些學者指出的那樣:“生態文明是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新的文明形態,意味著人類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達到了一個更高的文明程度?!薄白鳛橐环N興起的現代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意味著人類對自然的征服不再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依托與主線,取而代之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與共存共榮?!盵2]因此,從某種程度上看,在新文明(即生態文明)時代里,人與自然應該消除緊張的“戰爭關系”,趨向和諧、平等與共榮,這是生態文明的本質要求,也是生態文明時代的根本特征。

縱觀當前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有關論述,其中心的關切均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講,在生態文明的新社會形態中,人與自然的關系構成了其他一切關系的基本前提。因為“人與自然的生態關系和諧,其他關系才可能和諧,生態文明才可能形成。因此,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生態文明的基本價值取向?!盵3]誠然,探討生態文明建設,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理應首當其沖,但如果僅僅關注或過分關注此問題,對于和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問題尤其是宗旨問題可能會偏離或者有意無意地被疏漏。對此,本文第二部分作詳細的探討。

二、人本問題:生態文明建設的常見疏漏

一直以來,在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各種研究和實踐中,相對于常規關切訴諸的人與自然關系問題,人們有意無意地忽略和疏漏了另外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人本問題。對此,可能有人認為,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其中已經內含了人本問題,或者說生態文明建設本身就已經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旨趣和價值取向。對此,有學者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對人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人的實踐方式、思維方式、價值理念、審美情趣等方面都要相應發生改變。建設生態文明,要求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塑造與之匹配的新型人格范式———生態人格”。[4]也就是說,生態文明建設已經內含了一種要求,那就是對人的要求,要求人也應該具有一種生態化的人格。誠然,生態文明建設本身體現了人作為“建設主體”的人本成分。人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生態主體身份除了內在的“生態人格”之外,還體現在外在的“生態行為”當中,這就是“人類能夠自覺地把一切社會經濟活動都納入地球生物圈系統的良性循環運動。它的本質要求是實現人與自然和人與人雙重和諧的目標,進而實現社會、經濟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盵5]以上這些對生態文明建設中“人本問題”的論述,確實從某個角度切中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人本要害,但從深層的角度來看,仍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與人本問題的性質混淆。在當前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和認識中,人們把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當作一個基礎性問題來看待,并試圖證明人本(或以人為本)問題本身隸屬于這個前提。筆者認為,其中的邏輯存在者明顯的問題。因為嚴格來看,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人本問題并非同質的問題,兩者的性質存在明顯的、甚至根本的差異。前者更多地是一個“事實性”問題,它是科學研究的對象;而后者則更多傾向于“價值性”問題,它是價值調適的對象。用德國哲學家康德的話來說,前者是理論理性要面對的問題,后者則是實踐理性要解決的問題;或借用馬克斯·韋伯的概念范疇,前者是工具理性需要面對的問題,后者則是價值理性需要解答的問題。從理論上講,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涉及到了兩個完全對等的主體,即人與自然;而人本問題則僅涉及到了一個主體,即人(類)。如果把生態文明建設僅僅理解為人與自然關系問題的解決,其關注的僅僅是人(作為真正的能動主體)應該如何尊重自然、理解自然、認識自然、順應自然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根本上講屬于哲學認識論層面的問題。而如果把生態文明建設理解為人本問題的解決,其關注的則是人與自身、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問題,這些問題根本上講則屬于哲學價值論層面的問題。因此,兩者性質有根本的區別,不可同日而語。

第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人本問題仍未能從深層次得到澄清。按照常規的理解,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人與自然這個前提問題,它的目標指向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雖然這其中有“人本”的成分,但這點不突出。更為嚴重的是,這樣很容易產生一種價值定向的誤解或者偏差:為了自然的價值,人類應該做出種種努力。換言之,自然的價值成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定向標。然而,生態文明建設從根本上講,是為了人的價值能更好、更全面地實現,而并非自然的價值更好、更全面地實現,這才是真正的人本,也是生態文明建設本來的價值定向。正如羅馬俱樂部在《增長的極限》研究報告最后指出的那樣:“我們希望提供的最后一個思想是,人必須探究他們自己——他們的目標和價值——就像他們力求改變這個世界一樣。獻身于這兩項任務必然是無止境的。因此,問題的關鍵不僅在于人類是否生存,更重要的問題在于人類能否避免再陷入毫無價值的狀態中生存?!盵6]152—153也就是說,人類自身的價值實現與否,才是一切問題的關鍵。因此,生態文明建設,表面上是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但從深層次來看,根本的問題在于人的價值、人的意義如何更好地實現,這才是最為關鍵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是為了人、人的價值和意義,而并非為了自然及其價值和意義,這點必須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得到明確的澄清,否則我們談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本身沒有屬人的價值和意義。

綜上所述,生態文明建設對于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之常規關切縱然具有充足的理由和依據,但很容易造成生態文明建設之根本價值定向——對人本問題的疏漏和忽略,并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解和混淆等。因此,在理論上重新澄清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人本問題十分必要,同時也可以減少一些生態文明認識和實踐的誤區及彎路。

三、生態文明建設中人本問題的幾個層面

(一)人的價值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絕對價值。本文認為,在當前有關生態文明的定位中,作為基礎性的前提問題必須明確:它的價值定向是人本,或人的價值,而非自然之本或者自然的價值。人的價值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絕對價值,這點必須從理論上得到確認和定向。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將人的價值定向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絕對價值,并非重走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道路,更不是貶損或降低自然的價值和地位。相反,這是“去人類中心主義”并褒揚和提高自然價值和地位的做法。這其中的原因有二:

其一,人類本身既是自然又是其發展的目的和歸宿。說人類本身是自然,主要指的是人類本身是自然的一個部分,屬于自然的一個物種,人類和自然不可分割。這正如馬克思所言:“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不斷交往的。人的身體,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系,也就等于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系,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盵7]95也就是說,人類本身他的肉體和精神生活就具有自然的因素和成分,自然界和人在此交融交匯于一體,并不是人類能作為單獨存在的“實體”而“中心化”。雖然,人屬自然的一部分,但同時人類又是自然界的發展鏈條中處于“高位”或者“末端”的一部分。這是因為不管從現實還是反思角度來看,人類均是自然發展的目的和歸宿,正如康德所言:“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把人類不僅是像一切有機物那樣作為自然目的,而且在這個地球上也作為一切其他自然物都與之相關地構成一個目的系統的那個自然最后目的?!盵8]287也就是說,按照自然界從無機物、有機物、普通生物到高級生物的發展鏈條和方向,人類是自然界的最后目的和歸宿,這也是自然界正常秩序的一種集中表現。當然,康德強調的人類,除了具有純自然之身外,還具有超越于自然的道德之維,由于人類具有超越于自然之身的道德,其還構成了自然的終極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強調人是自然發展的歸宿,并非貶低自然,相反,具有道德靈性的人類又屬于自然,這本身恰恰是抬高了自然界的價值和地位。

其二,自然因人類的存在而富有價值和意義。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純粹的自然本身是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的。自然的價值和意義只有因人類的存在才可能彰顯出來,同時從很大程度上講,自然的價值和意義也是人類賦予的。這正如馬克思所言:“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為與人分離的自然界,對人說來也是無?!盵7]178同時,對于人類來說,只可能“在人類歷史中即在人類社會的產生過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現實的自然界;因此,通過工業——盡管以異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類學的自然界”[7]128。也就是說,只有和人類生活及實踐相關的自然界,才可能具有價值和意義。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說自然界具有價值和意義,不是單純表示其對于人類來說具有利用價值,同時更重要的是:自然的價值和意義必須是人類賦予它的,單純的自然自身無法創造價值和意義,而只有人類,作為一個具有自由自覺能力的“自然物種”才具有創造價值和意義的能力。如此一來,人與自然之間明顯的邏輯就顯示了出來:假如作為賦予自然價值和意義的人類本身都沒有價值和意義,自然的價值和意義又怎么可能得到生成和尊重呢?

綜上所述,在生態文明建設中,首先要明確的問題就是將人的價值作為其絕對的價值,這是生態文明建設最為基礎的前提問題,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定向,一切的研究、實踐均應該以此作為起點和歸宿。否則,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向、目標等將可能出現偏離甚至在研究或實踐中誤入歧途。

(二)人與自身關系的生態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觀性原則。如果說,上述的第一點是生態文明建設中人本問題的核心的話,還需要具體的生態文明建設原則與之匹配。這些原則可以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去劃分,但是最為基礎的原則,莫過于從人與自身關系、人與人關系的生態化兩個角度來確立。所謂關系的“生態化”,就是某個關系鏈條中,各種因素(成分)結構次序合理、功能職責分明,構成一種良性的循環運轉網絡。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要全面、真正地實現人的價值,使人本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則,也是主觀性的原則,就是人與自身關系生態化的原則。

所謂人與自身關系的生態化,本質上講,就是人作為個體其內在世界的協調統一。這又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人的肉體存在的生態化;其二是人的精神存在的生態化。前者主要從人作為自然的身體系統來看,各個生理器官和系統健康、協調,身體的各種機能處于正常運轉的平衡狀態。后者主要從人作為具有靈性的精神存在體來看,心靈或靈魂的各種因素(如理性、激情、欲望等)協調統一,精神的各種功能(如情感、道德、審美等)處于正常運轉的良性循環狀態。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談人與自身關系的生態化,更多地是指后者,即人的精神存在的生態化。因為肉體存在的生態化,更多地是一種來自于先天的恩賜,而精神存在的生態化,則更多地是一種來自于后天的修養,其屬于“價值”的領域,也是人力可以為之的。需要指出的是,作為現代社會產物的生態文明,作為其中人本原則之一的人與自身關系生態化,從根本上講,是人的現代化,它要求人的心理(外及行為)實現一種現代范式轉換。這正如美國學者英格爾斯所言:“一個國家只有當它的人民是現代人,它的國民從心理和行為上都轉變為現代的人格,它的現代政治、經濟和文化管理機構中的工作人員都獲得了某種與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這樣的國家才可真正稱之為現代化的國家。否則,高速穩定的經濟發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會得以實現。即使經濟已經開始起飛,也不會持續長久?!盵9]134這其中人的現代化邏輯同樣適用于當代的生態文明建設。因為我們講的精神的生態化,也是真正實現現代化的一種必然要求,同時是現代化要求人應具備的一種心理特征。換句話說,生態文明建設是現代化的產物,精神生態化則是與人的現代化相適應的特征。這其中,人的理性、激情和欲望等能夠真正協調統一,維系在一個正常和相對穩定平衡的狀態之中,而不至于在現代化世界中迷失于某個方面而導致人的精神系統失常。假如真的那樣,人在自我迷失的情況下,這時自我的價值都已成為問題,自然的價值就不可能被認同和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將會無法于個體的實踐開始。

在人與自身關系生態化的論域中,除了人的現代化或心靈因素的協調統一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人的精神之各種功能也要良性運轉。具體地說,就是人對自然的情感、道德和審美應該處于良性的運轉之中。情感上說,親近自然;道德上說,敬畏自然;審美上說,物我一體。這三者應該同時并存協調,但是這又以第三者即審美為極致。因為,正如著名學者張世英先生所言,“審美意識中‘不在場者’在‘在場者’中的顯現實際上就是通過想象力把在場與不在場結合為一體,人能在審美意識中體悟到與萬物一體,這就是一種崇高的境界?!f物一體的崇高正是這樣的境界,它是超越有限的意識所無窮追尋的目標?!盵10]164也就是說,人類應該在精神世界中,體悟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崇高境界,超越于自身有限的個體,將自我放置于天地萬物之中,在場與不在場都合為一體,這可謂是精神的圓融狀態,有我即無我,無我即世界,這才是人與自身關系生態化的最高境界。因此,生態文明建設如果在人的這種審美意識中開展,其將在個體中奠定絕對可靠的主觀性原則和基礎。

綜上所述,人與自身關系的生態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個體實踐基礎,同時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性之主觀原則。

(三)人與人關系的生態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性原則。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較之人與自身關系的生態化的主觀性原則,其關涉到個體能否自覺參與建設的問題;而人與人關系的生態化則是社會性原則,其關涉到整個社會作為一個共同體能否自覺參與建設的問題。

何為人與人關系的生態化呢?本文強調的是在特定的社會共同體中,每個個體都能有保障地發揮自己的所長并能夠得到相應的回報,人與人之間不存在根本的利益沖突和矛盾,換句話說,就是“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因此,人與人的關系是否能夠生態化,就跟一個社會的制度性質和運行機制深度關聯的。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人與人關系的生態化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在不存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人與人關系的生態化也不一定必然地能夠得到貫徹,但至少存在著很大的可能性。

很顯然,相對于生態文明產生的時代背景(在資本主義時代或者工業化時代之前,不存在生態文明的提法,也沒有這個需要),現實地看,只能對應兩種社會制度,其一是資本主義制度,其二是社會主義制度。在資本主義制度(社會)里,不管統治者如何變換治理的理念和形式,都改變不了其私有制度的剝削和利益分配不公性質——資本家的貪婪本性和利益最大化目的決定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緊張和異化。同時在資本邏輯的支配下,商品拜物教侵蝕著每一個人,包括資本家和工人、統治者和普通民眾,所有人都難逃物化的厄運。如此之下,除了利益的角逐,人與人之間的狡詐和欺騙,關系的異化,一切應該正常的社會關系都不存在了。對于資本主義社會各種關系的病態扭曲和異化現象,馬克思曾批判道:“在我們這個時代,每一種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敻坏男略慈?,由于某種奇怪的、不可思議的魔力而變成貧困的源泉。技術的勝利,似乎是以道德的敗壞為代價換來的。隨著人類愈益控制自然,個人卻似乎愈益成為別人的奴隸或自身的卑劣行為的奴隸。甚至科學的純潔光輝仿佛也只能在愚昧無知的黑暗背景上閃耀。我們的一切發現和進步,似乎結果是使物質力量成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則化為愚鈍的物質力量?!盵11]775也就是說,財富的發展與貧困相生、技術的勝利與道德墮落同步、人對自然的征服與剝削和自我墮落為伍等,物質好像成為靈智而生命則蛻化為物質。試想,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完全被物質力量左右而矛盾沖突重重時,當人的價值被等同于商品和物質的價值時,在人的世界里面,自然的價值還剩幾何?這是其一。其二,客觀地說,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人與人的關系因剝削和壓迫的存在,已經變得極其緊張,在這樣的環境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要真正形成一股共同的力量去應對生態問題,這也是極其困難甚至是不可能之事。

與資本主義社會相對,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因公有制作為社會關系的基礎,人與人之間的根本矛盾沖突得到了解決,第一次實現了人與人關系的生態化,這構成了人們共同應對生態問題的真正經濟基礎與心理基礎。對此,馬克思明確表示:“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的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人的)人的復歸,這種復歸是完全的、自覺的而且保存了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于自然主義,就是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斗爭的真正解決。它是歷史之謎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這種解答?!盵7]120也就是說,在共產主義社會(或者成熟的社會主義社會)里,人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的實現、人的尊嚴和意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認同,人向自身的本質復歸。歷史上私有制條件下出現的各種矛盾和沖突(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都得到了充分的化解,人類第一次實現了自然主義、人道主義的融合和共通。換言之,人的價值和自然的價值在共產主義社會里得到了相互印證、和解甚至融為一體。此時,當前生態文明建設所遇到的問題,將會成為全社會甚至是全人類發自內心的共同應對與解決。由此可見,某種程度上講,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徹底解決了,實現了社會關系的真正生態化,生態問題將不再成為一個問題。

反觀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有一點需要澄清的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目標和宗旨的實現尚需努力。因為我國雖然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但是按照鄧小平同志的講法,暫時還是“不夠格”的社會主義,我國的社會主義仍處在初級階段。近三十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成就,但各種問題也十分突出,尤其是在社會矛盾方面,近年來出現上升和激化的跡象,即貧富差距問題、城鄉二元問題、官民關系問題、社會誠信問題、收入分配問題等,既成了當前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社會不穩定的潛在威脅因素。當前這些負面因素的存在構成了我國社會人與人關系生態化的重要阻礙,同時也構成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性阻礙。因此,要真正使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在社會層面得到共同的支持和推進,各級政府必須關注普通老百姓的各種疾苦,真正以人民的利益為重,盡最大的可能做到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的生活需求,努力實現社會公正、公平,為人民群眾創造一個“各得其所”的生存發展環境。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同時也是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的社會性原則。簡言之,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穩定和諧關系這個前提,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就很難具有社會性的合力基礎,生態文明建設也失去了群眾性、大眾性的人力保證。

綜上所述,人本問題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前提性和基礎性問題,要真正有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關注人與自身關系的生態化、人與人關系的生態化兩組人本問題。而兩組問題的有效解決構成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絕對主體性(個體)原則和社會性(群眾、大眾)原則。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卓越.加強公民生態文明意識建設的思考[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7,(3).

[3] 龔天平.生態文明的倫理精神——一種實質倫理的探討[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

[4] 彭立威.生態人格: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呼喚[N].光明日報,2012-02 -14(11).

[5] 廖才茂.論生態文明的基本特征[J].當代財經,2004,(9).

[6] 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長的極限——羅馬俱樂部關于人類困境的報告[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 康德.判斷力批判[M].鄧曉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 阿歷克斯5英格爾斯.人的現代化[M].殷陸君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0] 張世英.哲學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1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歡
自然界生態化文明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請文明演繹
自然界的一秒鐘
漫說文明
例說“自然界的水”
生態產業化 產業生態化
對不文明說“不”
科技園區生態化創新發展分析
自然界的奧運狂歡
文明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