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產業發展回顧與2014年展望

2014-04-11 02:40王云平
中國經貿導刊 2014年7期
關鍵詞:服務業發展

王云平

2013年,我國GDP實現了7.7%的較高增速,其中,第一產業增長4.0%;第二產業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3%,第三產業取代第二產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展望2014年,在外部需求好轉,國內需求繼續平穩增長的背景下,我國產業將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一、2013年中國產業發展情況與總體特征

(一)農業保持穩定增長,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農產品貿易逆差有所減弱

農業生產克服南方高溫干旱和北方洪澇災害的等多種災害考驗,2013年實現增加值增長4.0%,比2012年下降0.5個百分點,農業增長穩定。糧食生產實現連續十年增產,糧食總產量再創新高。糧食總產量60193.5萬噸(12038.7億斤),比2012年增產1235.6萬噸(247.1億斤),同比增長2.1%,雖然較前三年的增速稍有回落,是自2004年來的第十年保持增產。土地生產率提高是糧食增產的重要原因。2013年,我國糧食的單位面積產量達到5376.8公斤/公頃(358.5公斤/畝),比2012年增長1.4%,單產提高對糧食增產貢獻率為68%。油料、糖料等農產品實現全面增產,畜牧業在經歷H7N9禽流感沖擊后企穩回升,漁業穩步發展,主要“菜籃子”產品市場供應穩定。與此同時,受國際農產品供應充足、國內農產品出口價格上升等因素影響,2013年農產品貿易逆差同比減少1.1%,農產品貿易逆差增速顯著降低。

(二)工業保持持續較快增長,企業效益有所改善

工業生產克服各種困難,實現持續較快穩定增長。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雖然比2012年增速下降0.3個百分點,仍然增長9.7%。從全年具體情況看,受本輪“換屆效應”啟動較慢、企業“去庫存”周期拉長和“去產能”進度遲緩等因素影響,工業生產并沒有延續2012年三季度后國家擴大內需政策下的持續性反彈,工業增速前低后高小幅波動。從主要行業月度同比增速看,煙草制品業、家具制造業、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復制工業、醫藥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等行業下半年上升勢頭明顯,但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等上游資源類行業工業增加值仍然持續走低。與此同時,工業企業效益有所改善,但上下游行業分化明顯。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7個行業主營活動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2個行業主營活動利潤比上年同期減少,2個行業由上年同期主營活動虧損轉為盈利。利潤總額負增長的行業主要是采掘類等上游行業,其他一些下游行業如汽車制造業(增長23.7%),醫藥制造業(增長18.3%),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8.2%)等,都有較快增長??傮w來看,工業行業大致形成了上游虧損、下游盈利的局面。

(三)服務業實現強勁增長,服務進出口貿易較快增長

受工業較快增長、居民對服務業消費不斷增長等因素影響,2013年服務業實現強勁增長,增速首次同時超過GDP和二次產業增速,同比增長8.3%,較2012年提高了0.2個百分點,是三次產業中唯一止住連跌勢頭的產業。服務業內部增長存在較大差異。2013年1—3季度,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零售業、金融業和房地產業實現較快增長,但住宿餐飲業發展速度較慢,各行業的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7.2%、10.4%、10.4%、7.3%和5.1%,住宿和餐飲業墊底第三產業內增速。部分新興服務業迅猛發展,以文化產業的電影業為例, 2013年電影票房收入高達218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8%。受惠于“營改增”政策范圍的擴大、《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支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出臺,信息服務業、非傳統金融業、健康服務業發展迅速,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業態也不斷涌現。與此同時,服務進出口貿易增長較快。服務進出口總額比2012年增長14.7%,其中,出口總額比2012年增長10.6%,增速比上年提升6個百分點;進口總額同比增長17.5%,增幅與上年基本持平。

(四)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不斷推進,產業轉移繼續有序推進

2013年是三次產業結構變化最有標志性意義的一年,第三產業所占GDP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高達46.1%,比第二產業所占GDP比重高了2.2個百分點。工業領域,繼續加大對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的治理力度,結構調整優化不斷推進。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態勢良好,繼續在結構調整優化中發揮積極作用。2013年1—11月,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1.7個百分點,持續高于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速。高科技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深入融合,實現互補發展。以新通信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與此同時,國家積極引導產業轉移有序推進,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發展日益縮小。2013年,國家發改委在前期6個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基礎上,批復甘肅蘭白經濟區、四川廣安、江西贛南等3個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通過區域差別化政策引導產業轉移。2013年1—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分別為10.7%和11%,分別比東部地區高了1.8和2.1個百分點。

二、面臨的突出問題

(一)耕地污染等農業資源安全問題凸顯,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多發

我國長期奉行數量主導型發展模式,不惜代價提高產量,過度開發農業資源、過量施用化肥農藥農膜、超采地下水、侵占濕地,導致地力下降、生態環境惡化,農產品安全成為影響農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問題。據2013年環保部發布的《中國土壤環境保護政策》顯示,我國30萬公頃基本農田保護區中有3.6萬公頃土壤重金屬超標,超標率達12.1%。另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顯示,全國超過5000萬畝耕地為中、重度污染。在河北等小麥產區,部分農業灌溉機井已經打到幾百米深,而灌溉方式依然是大水漫灌,過度開采和浪費嚴重。在當前農業發展方式轉型滯后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不健全的背景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多發。2013年我國農產品重金屬超標、農藥殘留超標、非法加工制售肉制品等質量安全事件頻繁發生,引發公眾廣泛關注,加重了人們對農產品安全的擔憂,對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造成較大負面影響。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和數量型增長模式已經嚴重影響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城鄉居民生活。endprint

(二)產能過剩問題依舊存在

2013年,國家加大化解產能過剩的治理力度,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下發了《關于堅決遏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的通知》(發改產業([2013]892號),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大,但產能過剩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除了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煤化工、造船等傳統行業產能大量過剩外,一些近年來政府鼓勵發展的新興行業產能過剩矛盾日顯突出,已經引發企業破產倒閉等嚴重后果。數據顯示,2013年1—6月,我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8.6%,是2009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低點。其中,電石、焦炭、水泥、平板玻璃、粗鋼、風電設備和造船行業產能利用率低于70%,光伏與電解鋁的行業產能利用率不足60%。當前的產能過剩問題已突破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的藩籬,呈現出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雙雙過剩的新局面,不同于2000年和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的“周期性產能過?!?,也不同于2003—2004年和2006年前后在經濟過熱下產生的“非周期性產能過?!?,當前的產能過剩問題既是長期粗放式經濟發展方式導致的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脫節,落后產能和一般水平產能占較大比重的問題(“結構性過?!保?;又有因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健全,投融資體制改革不徹底遺留下來的“體制性產能過?!?;還有因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促進經濟增長導致的局部產能過剩問題。

(三)服務業內部結構不合理

盡管服務業在2013年實現了數量上的快速發展,但傳統服務業和房地產業占據服務業主體地位,服務業內部結構不合理,大發展的基礎仍然不穩固。長期以來,房地產業占服務業比重高居在13%左右,傳統服務業中的餐飲、商業零售、交通運輸等占服務業比重高達40%左右。傳統服務業一方面存在過度競爭問題(可以經??吹缴虉龃蛘垆N售等),另一方面受外部宏觀環境變化影響大(今年以來受國家政策影響,餐飲業影響比較大);現代服務業如電信、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會展、信息技術、中介服務、文化產業、研發設計業等對服務業的貢獻仍然不高。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較快,但總體占比仍較低且服務質量仍不高?,F代服務業對服務業的貢獻偏低,一方面是傳統服務業的基數大,另一方面則是存在制約現代服務業大發展的許多因素(有些因素也制約了整個服務業的發展),除了我國工業發展素質有待提高,從而對部分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拉動有限外,服務業稅負較重,體制機制還不健全,部分服務業行業進入管制和壟斷問題較為突出等因素,制約了服務業大發展。

三、2014年產業發展形勢展望

(一)影響因素

1、外貿需求相比2013年有所好轉

2014年,各機構的普遍認為,全球經濟將延續2013年的緩慢復蘇態勢。聯合國報告預測2014年世界經濟將增長3.0%;IMF預測2014年全球經濟增速有望達到3.59%,比2013年的2.9%高出0.71個百分點。在此背景下,2014年我國外貿需求相對樂觀。中國對美國和歐盟的出口已經有所恢復,預計2014年還會繼續加速。同時應該看到,2013年以來俄羅斯、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疲軟放緩,需求偏弱。我國過去5年出口增量的43%來自新興經濟體。預期2014年對新興經濟體的出口仍將不容樂觀。結合來自國內的勞動力、環境、匯率等成本的壓力以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不斷抬頭、新興經濟體的需求偏弱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我國外貿需求相比2013年有所好轉,但整體上仍然難以有大的提高,部分出口拉動型產業如紡織、電子、機電等產業的增長相比2013年能夠保持更快增長態勢。

2、國內需求保持持續穩定增長

投資需求有望保持2013年的增長水平。2014年,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不斷推動的背景下,我國公共投資包括在城市軌道交通、大氣和水污染治理、城市排水、保障房(包括棚戶區改造)和農村基礎設施等方面存在著極為迫切的需求,多種公私合作模式的推廣運用將極大地吸納社會資本參與城鎮化建設,城市交通運輸、公共基礎設施和其他服務業投資有望保持較快增長。但由于目前投資基數已經較高,國家正在實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措施,而新的增長點長期技術儲備不足,而且國家實施利率市場化改革,投資成本上升,整體上看,實體經濟的投資領域的需求并不強。具體來看,新型城鎮化建設(軌道交通、綠化安防、供氣供水和污水處理、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管網等)、服務業(鐵路運輸業、郵政和物流業、健康服務業、養老服務業等)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產業、信息消費行業、光伏產業等)等領域投資空間較大,明年有望實現較快增長。而受制于產能過剩(《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領域的產能過剩問題進行了部署)、地方債務風險、房地產等三大關鍵問題,一些制造業、房地產等領域的投資將有所減速。固定資產投資總體仍將保持平穩態勢,但增速和2013年基本相當。

消費需求相比2013年將有所加快。2014年,我國就業形勢比較穩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進,財政支出不斷向社保、公共衛生、教育、低保等民生領域傾斜,有助于推動消費穩定增長。而且,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實施,消費需求增長和居民消費升級將進一步加快。具體來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信息家電等已形成新的消費熱點,文化、教育、醫療、養老和旅游等服務類需求增長迅猛,住房汽車等消費持續增長。網購等新興業態的發展則有力地促進消費潛能的釋放。2014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進一步發揮,消費需求總體保持旺盛態勢,相比2013年有所增長。

(二)產業發展態勢

整體上看,2014年的產業發展的國內外環境相比2013年有所好轉,產業發展形勢將更為樂觀些。

1、糧食增產難度加大,農業增速小幅回升

在連續十年增產后,我國糧食產量基數已經很高,繼續增產的難度越來越大,當前沒有全局突破性、區域帶動性強的新品種和新技術,2014年全年糧食不具備大幅增產的基礎。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果不遇到嚴重的自然災害,全年糧食產量與2013年可能基本持平。與此同時,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為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農村改革的全面深化,勢必為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如果不發生全局性極端氣候事件和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全年農業經濟有望繼續平穩發展,增速也將有所回升,預計全年農業增加值實際增長4.2%左右。endprint

2、工業增速將在下移中尋找新平衡,將保持8%左右增長

2014年外部國際形勢有望逐步回暖,但外部經濟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出口對我國工業增長拉松作用將較為有限。國內需求增速有一定增長,但也非常有限。工業領域的產能過剩矛盾徹底化解尚需時日,發展方式粗放、創新能力不足等諸多結構性問題凸顯使工業轉型升級成為必然選擇。而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仍需等待時機和時間。內外部環境變化的條件下,工業經濟效益和增速階段性下移的趨勢逐步形成,綜合判斷,2014年工業增長速度和2013年相當,或將在8%左右增長。

3、服務業發展空間較大,將實現 8.5%左右增長

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立為標志,國家大力促進服務業改革,逐步開始探索“負面清單”的投資管理模式,并積極培育健康服務業、養老服務業、信息消費等新的增長點,為服務業進一步大發展奠定了基礎。2014年,隨著國家通過逐步放開服務業的管制以及“營改增”政策覆蓋行業的增多和實施范圍的擴大,服務業有望進一步優化內部結構,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力量。預計2014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約為8.5%左右。

四、政策建議

(一)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

以保護農業資源環境為重點,切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研究制定農村土地質量保護和管理的專門性法律法規,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大力發展保護性耕作,盡快全面開展耕地污染治理,建議提取土地出讓收入等籌集資金,建立土壤生態補償基金,專項用于指導農民恢復和提高土壤功能、對污染的農村土地進行補救治理等。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宣傳和培訓力度,增強農民土壤保護意識。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地下水超采漏斗區綜合治理,大力推進節水灌溉和水肥一體化等節水農藝措施,積極發展農村用水合作組織,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進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劃分和分級管理制度建設,加強對規?;B殖場污染排放限制,采取有效措施嚴格控制城市工業污染向農村轉移。加快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發揮市場形成價格的決定性作用。另外,要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綜合施策,根治產能過剩問題

治理產能過剩,需要分業施策、多管齊下,綜合運用行政、市場的“組合拳”,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出臺相關的政策措施。一是對部分新興產業的過剩問題通過采取完善消費環境等方式來擴大需求以緩解過剩問題。二是對于大多數傳統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治理,則主要從供給角度加快推進“去產能化”來緩解。三是進一步鼓勵企業并購重組,尤其是跨區域的重組,在稅收、信貸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使得相關產業在并購重組中淘汰落后產能,減少過剩產能。四是完善落后產能的退出機制。借鑒發達國家做法,盡快建立落后產能退出的補償機制及其實施細則,建立激勵機制淘汰落后生產能力。五是要加快完善政府考核機制。把反映能源資源消耗、環境影響程度、社會全面發展情況的指標納入地方政府政績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將淘汰落后產能目標完成情況和措施落實情況納入政府績效管理。六是要加強信息預警制度建設,加大產業信息發布的頻率和范圍。定期公布產品的市場供求信息、各產業的單位生產成本、各類資源價格差異以及相關的政策等信息,來引導和調節市場供求。披露行業的經濟技術指標以及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的情況,來促使產能過剩行業加快采用先進的技術工藝以淘汰落后產能。

(三)加強體制創新,推動服務業結構調整優化

服務業發展要加快結構調整力度,降低對傳統服務業特別是房地產業的依賴,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要把完善體制機制作為當前促進服務業發展和結構調整的重點。按照“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大力發展工業設計及研發服務、信息技術服務等面向工業生產的現代服務業。一是選擇試點,進一步打破郵政、電信、金融、保險、鐵路運輸等現代服務業的壟斷,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相關領域。二是進一步深化服務業“營改增”改革試點,結合服務業不同行業具體特點的差異和改革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及時總結和完善試點政策,推動服務業的稅收負擔和運營成本降低,增強服務業對優質資源、優質要素和資金的吸引力。三是完善促進新興服務業發展的財稅機制。要擴大政府采購范圍,把服務業領域如公務消費、會展、會議、物業管理、培訓、國際機票、公務旅行、公務員體檢、企業代理記賬等納入其中,引進競爭機制,面向全社會服務行業公開招標、投標,以刺激這些行業改善服務態度、優化服務方式、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服務項目,引導服務業的發展方向。

(作者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所)endprint

猜你喜歡
服務業發展
2019長三角服務業企業100強
上半年朝陽區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632.3億元
2018上海民營服務業企業100強
區域發展篇
2016年四川省財政補助健康服務業重點項目(三)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協調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2014上海民營服務業5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