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理論自信,推進學術期刊創新
——“學術期刊創新與理論自信”高層論壇在南京召開

2014-04-16 13:26史拴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10004
江蘇社會科學 2014年5期
關鍵詞: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學報

史拴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210004

堅持理論自信,推進學術期刊創新
——“學術期刊創新與理論自信”高層論壇在南京召開

史拴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210004

2014年5月31日,由江蘇社會科學雜志社、南京大學學報編輯部主辦的“學術期刊創新與理論自信”高層論壇在南京舉行,中宣部出版局、全國社科規劃辦、《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和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局等機構的領導以及《社會學研究》、《新華文摘》、《清華大學學報》、《學?!?、《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等多家雜志負責人30余人參加了此次論壇。會議由江蘇省社科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汪興國,南京大學學報執行主編朱劍分別主持,江蘇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德海致辭,南京大學副校長楊忠、省新聞出版局局長周琪、省委宣傳部部務委員雙傳學代表有關部門先后發言,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劉建生作主旨發言?,F將會議主要內容綜述如下。

一、理論自信與學術期刊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德海在致辭中指出,人文學術期刊是黨的思想理論戰線的重要陣地,須與時俱進,引領思潮。黨的建設的實踐探索與理論創新雙向互動,執政科學化水平才能提升,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和整個哲學社會科學界對此負有重任,應當積極開展創新性工作。南京大學副校長楊忠表示,提升我國學術期刊水平,對促進我國優秀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的傳播與交流,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創新型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學術期刊應增強學術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不斷推出學術新觀點,創造學術新思想,開辟理論新境界;須正確把握辦刊方向,不斷探索科學的辦刊規律,在實踐創新中扎根中國大地,創建國際一流的學術期刊品牌。

江蘇省新聞出版局局長周琪指出,學術期刊是體現國家科教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應嚴格出版資質和要求,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努力提高學術出版質量,構建學術期刊發展的長效機制。獲第三屆中國政府出版獎期刊提名獎的《江蘇社會科學》和《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緊扣國家大政方針的理論前沿研究,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動新時期馬克思主義研究,不僅擴大了江蘇社科類雜志在全國社科界的學術影響力,更進一步擴大了馬克思主義話語權和中國模式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國際影響力。

江蘇省委宣傳部部務委員雙傳學認為,學術期刊應當以高度的理論自信推動自身發展進步,進而提升學界乃至全民族的理論自覺自信,擔當起“學術創新”和“理論自信”“引路人”的責任。熱點問題爭鳴是學術創新的助推力,推動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是理論自信的重要體現;研究的空白是學術創新的增長點,不斷推進學術研究重大突破,讓理論自信更有底氣;話語體系變革是學術創新的題中應有之義,期刊有責任以高度的理論自信推動學術話語體系、政治話語體系和大眾話語體系相融相通。

中共中央宣傳部出版局副局長劉建生在題為《理論自信的理由和路徑——從另一種角度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創新》的主旨發言中指出,自信的前提是真信。理論思維的有力支撐,是我們戰勝各種風險和困難、不斷前進的法寶。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魅力在于其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只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就能夠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當前,人類不斷異化,社會生活愈發“商品化”,貪婪、充滿攻擊性、享樂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日益嚴重,我們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正逐漸失去。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富有成果的討論,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傳統的積淀,離不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的理論探討和理論創新。

二、如何進行學術期刊創新

結合《江蘇社會科學》和《南京大學學報》的辦刊實際,專家學者對如何進行學術期刊創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1.堅持學術創新?!缎氯A文摘》雜志社原總編張耀銘認為,學術創新對學術期刊創新非常重要。引領學術潮流,要有前瞻意識,高屋建瓴,同時又要貼近中國的經驗和中國的現實。學術創新對刊物的主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編必須要有全球意識、開放的視野和人文素養。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所長、《社會學研究》雜志副主編張翼指出,學術創新,需要滿足一些條件,首先需要有一個新的概念,要論述清楚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把概念上升為理論,把理論推廣為對社會現象的解釋;第二,學術創新需要有正確的研究方法,如果方法錯誤,結論正確,那也稱不上合格的學術成果;第三,一篇學術論文如果沒有新概念,新方法,至少也需要有新的調查數據,這樣才稱得上起碼的創新。第四,學術界已經發表過的一些重大論斷,如果被推翻,或者有依據地指出此論斷存在的缺陷,也可以稱為學術創新。

2.編輯工作創新。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原理事長、《北京大學學報》原主編龍協濤認為,期刊編輯不應該是收獲型編輯,而是應該成為播種型編輯,要有前瞻性,出思想,出點子,要邀請作者,要引導作者。張翼研究員指出,學術期刊編輯部需要用制度來保障期刊創新。首先是在制度上想辦法把作者、編輯和讀者穩定住,這樣才能擁有一個知識生產和再生產的陣地,才能擴大學術刊物的影響力;其次是自律,期刊主編、副主編和編輯不在自己的刊物上發表文章;最后,嚴格約束某一群體發表文章的數量,我們的陣地是為整個學術共同體來發出聲音的,不是為某一個小群體來發出聲音的。

3.學術期刊轉型與發展。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學報》主編仲偉民指出,“中國特色”這個詞匯不能掩蓋學術期刊中存在的問題。第一,在現有體制下,目前期刊的格局是不合理的,這種不合理不僅表現在綜合性期刊和專業性期刊的問題上,還體現在目前學術期刊的現行運行體制中存在的問題。第二,大量綜合性期刊的存在,會引發其生存問題,借助互聯網,綜合性期刊可能得到再生和飛躍。期刊創新,在網絡化、數字化方面大有可為,比如數字化期刊平臺。

4.本土化學術體系的構建?!豆饷魅請蟆防碚摬扛敝魅伪嵠颊J為,人文社會科學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人文學科,包括文史哲;另一部分是社會科學,包括法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等學科,這些學科都是從西方學習而來,面臨著本土化和中國化問題。中國社科研究在國際上缺少話語權,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從“五四”以來中國人文社科研究的一整套知識體系是以西方的概念和方法所構建的,從目前來看并不具有普適性。很多文章看起來很時髦,引用國際模型,但是沒有思想。所以我們要摒棄拿來主義的想法,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度A東師范大學學報》原主編高瑞泉認為,現在的期刊創新還存在一個“返本”和“開新”的問題,回到中國傳統文化本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不是簡單地回歸傳統,而是要兼容并蓄的吸收西方優秀文化。同時,中國的文化要有吸引力,需要有較強的解釋力,不能自話自說?!督K社會科學》雜志社社長金曉瑜指出,作為學術期刊,應該為構建關于中國、中國人行為描述的“宏大敘事”或“理論體系”做點實實在在的工作,從概念、范式乃至方法上進行一系列的轉型,注重中國問題與學術本土化,使中國人文社科的話語權回到中國人文社科界的手中。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成果處主任李朝暉,《學?!分骶幒鷤鲃?,《南京師范大學學報》主編蔡道通、省新聞出版局報刊處處長劉海泉等先后發言并指出,學術期刊應敬畏學術、尊重學者、服務學術界,引導學者積極面向中國國情和重大現實需求做學問,講“真話”,提出新觀點、新方法,發現新材料、新數據、新角度,支持公平學術探討,匡正學風,以學術創新實現學術期刊內容創新,以數字化實現學術期刊辦刊形式創新,通過理論創新進一步增強和堅定理論自信。

猜你喜歡
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學報
《云南社會科學》征稿征訂啟事
《河北農業大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喜報
學術期刊引證指標
學術期刊引證指標
致敬學報40年
河海大學學術期刊創辦百年
數學在社會科學中的應用
學報簡介
學報簡介
《深空探測學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