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視域下的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

2014-04-17 05:42孫曉娥
關鍵詞:馬斯洛學生黨員高校學生

孫曉娥

(淮海工學院 海洋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5)

高校學生黨支部作為高?;鶎狱h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密切聯系高校學生的紐帶和橋梁。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促進高等教育科學發展、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根本保證,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1]。高校學生的心理及現實需求是影響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因素。馬斯洛在需求層次理論中指出,人類會一直受到生理及心理本能的驅動[2]。這種觀點為當下高校的學生黨支部建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因此,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需要正確認識學生黨員的需求,運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運用科學的需求管理方法去指導現實工作。

一、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概述

需求層次理論是美國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提出的,他指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依次可以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也稱為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3]。各種需求像階梯一樣由低層次向高層次不斷發展,當低一級的需求得到滿足后必然產生高一級的需求。低層次需求可以從外部獲得滿足,高層次需求則是個體內部產生滿足的需求,能夠對個體產生持久且巨大的激勵作用[4]。高校教育者要了解高校學生黨員的需求,滿足高校學生黨員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并幫助學生黨員達到需求發展的頂峰——自我實現的需求,從而調動起學生黨員學習、工作、生活的積極性,實現組織自我發展。需求層次理論對教育者如何有效調動高校學生黨員的積極性,有效開展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起到了促進作用。

二、當前高校學生黨員的需求及存在問題分析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是從人的需求出發,探索人的激勵因素和行為的驅動力[5]。高校學生黨員作為大學生的一個特殊群體,不僅存在大學生的共同需求,還在參與黨支部建設過程中存在特定需求,但因為目前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導致高校學生黨員的一些合理需求得不到滿足。

(一) 生理需求層次

生理需求,也稱最基本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氣等保證人基本生存的需求。只有當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后,個體才會有其他更高層次的需求。我國的貧富差距導致了高校學生的消費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同時大學生還是一個沒有穩定收入和固定經濟來源的特殊群體,這使部分高校學生產生了生活上的壓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是大學生的必要保障。無論大學生黨員思想覺悟和綜合素質高低,他們首先考慮的還是衣食、學費等基本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他們也無法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中。

(二) 安全需求層次

安全需求屬于低級別的需求,指能滿足個體避免危險和生活有保障的需求,如對人身安全、職業穩定、生活有保障等需求。高校學生黨員的安全需求包括內在安全和外在安全兩個方面。內在安全方面,高校學生黨支部對于學生黨員要求嚴格,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黨員的自主性。同時,學生黨員沒有真正參與到黨內事務中,不能平等地發表自己對黨內事務的意見和建議,使他們不能體會到被信任,內在安全感缺乏。外在安全方面,支部建設在公開、民主、信息傳遞等方面都存在諸多問題。一些支部監督機制比較薄弱,對學生黨員缺乏完善統一的培養機制,學生黨支部還沒有系統的管理和考察機制,學生黨員培養教育發展程序不夠規范,這使得學生黨員的外在安全感很難建立。

(三) 社交需求層次

社交需求是較高層次的需求,表現為個體渴望與他人建立情感聯系,并能得到社會和團體的認同。學生黨員同時屬于多個群體,包括所在的學生黨支部和班級等,他們需要在群體中被接納和認可,找到群體的歸屬感。在當前的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中,學生黨員人數眾多,組織不便,致使很多黨支部的組織生活流于形式;黨支部組織生活形式單一,內容淺顯,組織建設缺乏必要的創新,對學生黨員缺乏吸引力,難以深入群眾,聯系群眾。這些問題使學生黨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了解被削弱,最終使學生黨員在黨支部內部的社交需求得不到滿足。同時,學生黨支部和所在班級團支部的活動開展缺乏“橋梁”,無法形成有效連接,導致學生黨員和其他同學之間無法建立良好的黨群關系,使學生黨員嚴重脫離群眾,從而使學生黨員的工作無法得到同學的正確評價和廣泛認可。

(四)尊重需求層次

尊重需求是中高層次的需求,包括自尊和被他人尊重。學生黨員的尊重需求體現在不僅能參與學生黨支部的建設,還要有表達自己意愿和提出建議的機會,每個學生黨員都希望自己被接受,并被認為能勝任工作。目前,高校學生黨支部過分強調黨組織在支部建設工作中的主導地位,而忽視了學生黨員的主體作用,學生黨員處于一種被動應付的狀態。學生黨員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尊重,無法切實行使學生黨員的民主權利。此外,骨干學生黨員得不到任用、缺乏有效的學生黨員考核體系和激勵措施,表現優秀的學生黨員得不到應有的獎勵和提升,導致學生黨員在黨支部建設工作中缺乏工作熱情。

(五) 自我實現需求層次

自我實現需求是最高層次的需求,是個體傾向性發揮潛力的需求,它是指通過努力實現對生活的期望的需求。對于高校學生黨員來說,他們希望通過在學生黨支部中接受黨性教育培訓和參與黨支部建設,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和思想覺悟,增強自身的黨務工作能力,并希望通過參加黨支部組織的社會實踐性活動,培養和鍛煉奉獻精神、服務意識和工作能力,最終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而當前的現實情況是許多高校學生黨支部注重提要求、布置任務,對學生黨員進行“傳統灌輸”,過度強化外在剛性約束,并沒有引導學生黨員進行主動關注和參與,沒有幫助他們迅速成長。黨支部沒有提供足夠的實踐教育平臺和實踐培訓機會,使學生黨員缺乏社會實踐鍛煉,從而得不到真正的黨性鍛煉和意志磨練。

三、需求層次理論對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啟示

相對于其他學生,大學生黨員的中高層次需求更為強烈。學生黨員的需求得到滿足有利于推動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進程。如何利用需求層次理論,關心學生黨員,使學生黨員的合理需求得到滿足,從而使學生黨員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既是題中之義,也是時代要求。

(一) 堅持以人為本,滿足基本需求

滿足學生黨員的生理需求成為其各種行為的首要驅動力。因此,在高校黨支部建設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滿足學生黨員的基本需求,奠定黨建工作基礎。一方面,學生黨支部應為學生黨員中的學生干部給予一定的補貼,使其生活不受工作的影響;通過組織黨支部送溫暖活動,為貧困的學生黨員發放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為學生黨員中的貧困者辦理助學貸款、發放助學金,并為其提供勤工助學的崗位。另一方面,學生黨支部成立活動室,為支部活動提供場地,同時可以陳列一些書籍、期刊等供學生黨員學習,有利于支部建設的規范化;學生黨支部可以申請支部創新活動項目,將項目經費用于開展豐富多彩的支部活動,豐富學生黨員的教育形式。

(二) 健全管理機制,增強其“安全感”

制度是黨支部建設的保障。學生黨支部建設需要建立和健全有關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考核、監督、管理機制,健全各項制度。首先,對符合發展標準的積極分子要進行嚴格的選拔、培養和考察,在黨員發展工作和預備黨員轉正工作中要嚴格認真的履行程序,并且要做到按期轉正。其次,通過開設學生黨員監督公開欄、日常佩戴黨員標志等,使學生黨員自覺接受黨內外同志的廣泛監督。再次,加強學生黨員管理,做好學生黨員跟蹤考核工作,通過建立介紹人責任制度、定期談話制度、“個人、群眾、輔導員、黨支部的四級考核”制度等,督促學生黨員認真履行其義務,保障學生黨員正確行使其權利。最后,發揚民主,讓學生黨員積極參與到支部建設工作中來,尊重他們的民主權利,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引導他們參與支部建設的決策、執行、管理與監督,使他們能夠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

(三) 營造良好的黨內環境,促進其溝通與交流

首先,高校學生黨支部要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通過樹立黨支部建設理念,明確黨支部奮斗目標,組織黨支部活動,加強黨員之間的交流,營造黨支部溫馨的家庭氛圍,使學生黨員對黨支部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其次,遵循情感心理規律,培養學生黨員的歸屬感和責任感。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應堅持關心學生黨員的情感性教育原則,通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黨員的健康情感,增強其對黨組織的認同感,提高其自身的使命感。最后,鼓勵學生黨員進行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建立一種團結友愛的黨支部文化。從事學生工作的教師要考慮學生黨員的實際需求,幫助其解決困難,體現黨組織的關心和溫暖。同時,黨支部要認可學生黨員的工作,讓學生黨員感受到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性。

(四) 促進激勵模式多樣化,增強工作動力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應貫徹以學生黨員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多樣化的黨員激勵制度,增強其工作動力。(1) 責任考核制度。結合實際情況,對黨員在寢室、班級等的表現情況進行目標考核,也可以讓學生黨員與一部分班級或寢室簽訂責任書,從而調動學生黨員的積極性,使其充分發揮模范先鋒作用。(2) 獎勵與表彰制度。結合預備黨員發展和轉正時的黨員民主評議,制定考核制度,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黨員給予大力的表彰,并設立優秀黨支部、優秀學生黨員、獎學金等榮譽和獎勵。(3) 選拔培養制度。參照學生黨員的考核情況,可以有意識地選拔一些有能力的學生黨員擔當更加重要的任務,培養和鍛煉學生黨員,如:帶動學生黨員參與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考察和教育管理工作;推選學生黨員擔任各年級的黨理論學習小組的組長;鼓勵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黨員擔任年級團支部學生干部職務,帶動團建工作等。

(五) 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強化自我實現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必須創新黨支部的活動形式和內容,拓寬活動的范圍,強化學生黨員的自我實現。首先,正確引導理論學習??朔h支部生活中空念文件的形式主義方式,創新活動形式,如采取專題討論、座談等方式。規定一些黨理論必讀書目,采取抽查考核和寫心得體會來深化對理論的掌握,也可以鼓勵他們將理論運用于實踐,進行社會調研。其次,創新黨支部的活動形式與內容。組織學生黨員進行主題學習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如:結合重大時事或重要節日舉辦主題活動、演講、觀看優秀共產黨員的影片、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積極參加寒暑假社會實踐等多樣化的活動,從而提高學生黨員的社會實踐能力。最后,加強網絡黨支部建設。利用網絡平臺加強對學生黨員發展、監督和考核的公開民主管理,建立網絡黨員信箱、網絡咨詢熱線與學生黨員保持聯絡并為其答疑解惑。通過開設網絡視頻課程、網絡調查、網絡考察與監督等做好網上黨建工作,從而帶動全體學生黨員積極爭優創先。

參考文獻:

[1] 融燕,楊龑霖.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期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2011(1):7-15.

[2] 馬斯洛.馬斯洛人本哲學[M].成明,編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3] 亞伯拉罕·馬斯洛,德博拉·C·斯蒂芬斯,加里·海爾.馬斯洛論管理[M].邵沖,蘇曼,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4] 郭兆云.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對新時期研究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J].黨史博采:理論版,2011(8):59-60.

[5] 李銘.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視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管理新思維[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8):103-104.

猜你喜歡
馬斯洛學生黨員高校學生
基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我國冰雪體育旅游靶向營銷策略研究
網絡環境下如何發揮高校學生黨員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新時代學生黨員繼續教育質量提升策略探索
馬斯洛:人丑就要多讀書
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啟示
小議高校學生違紀處分制度
高校優秀學生黨員評選體系的構建——基于AHP法的運用分析
高師院校發揮學生黨員作用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