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腎調督法聯合艾灸法治療中風后遺癥臨床療效評價

2014-04-26 10:22龍成紅
亞太傳統醫藥 2014年20期
關鍵詞:后遺癥艾灸中風

龍成紅

(樂至縣中醫醫院,四川 樂至 641500)

?

益腎調督法聯合艾灸法治療中風后遺癥臨床療效評價

龍成紅

(樂至縣中醫醫院,四川 樂至 641500)

目的:觀察益腎調督法聯合艾灸法治療中風后遺癥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30例中風后遺癥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針灸選穴為曲池、肩髃、合谷、外關、足三里、環跳、解溪,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選穴的基礎上聯用益腎調督法加艾灸進行治療,10天為1個療程,治療4個療程后評價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經過治療,觀察組9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35例,顯效23例,有效19例,無效1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5.56%;對照組4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5例,顯效11例,有效11例,無效1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67.50%。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益腎調督聯合艾灸法治療中風后遺癥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障礙,提高生存質量,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益腎調督;艾灸法;中風后遺癥;臨床研究

中風是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俗稱,其是以腦部缺血及出血性損傷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又稱為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該病具有極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主要分為出血性腦中風(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腦中風(腦梗死、腦血栓)兩大類。出血性腦中風早期死亡率很高,約有半數患者于發病數日內死亡,幸存者中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認知障礙、言語吞咽障礙等后遺癥。缺血性腦中風患者臨床常見后遺癥為偏癱,多發生于50歲以上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間收治的130例中風后遺癥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和評價益腎調督聯合艾灸法治療中風后遺癥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間收治的130例中風后遺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其中觀察組90例,年齡53~73歲,平均(64.7±4.3)歲;男性53例,女性37例;對照組40例,年齡52~74歲,平均(65.0±5.0)歲;男性27例,女性13例,兩組患者的具體病情見表1。本研究是在獲得兩組患者及其家屬同意的前提下進行的,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嚴重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針灸選穴包括曲池、肩髃、合谷、外關、足三里、環跳、解溪,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選穴的基礎上參照文獻加用益腎調督針法。主穴:①風府、腎俞(雙)、筋縮;②命門、太溪(雙)、大椎。配穴:肩髃、患側外關、環跳、合谷、光明、豐隆。針灸時交替使用兩組主穴,太溪、腎俞、命門用補法,余下穴位采用平補平瀉法,每6min行針1次,得氣留針20min,4次后出針。每日針灸1次,10天為1個療程,治療4個療程后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1]。觀察組患者另取穴命門、穴腎俞(雙)、筋縮,囑咐家屬對上述穴位進行艾灸,采用溫和灸,灸至患者皮膚出現潮紅,并以不灼傷患者皮膚為度,每個穴位艾灸5min左右。

表1 兩組患者具體病情比較

1.3 療效判斷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中風病療效評定標準?;局斡夯颊吲R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基本能獨立生活;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好轉,能獨立完成扶杖行動,或基本生活能夠自理;有效:患者肢體功能部分恢復,生活方面尚需他人幫助或語言表達方面暫不流利;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2]。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治療4個療程后,觀察組9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35例,顯效23例,有效19例,無效1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5.56%;對照組4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5例,顯效11例,有效11例,無效1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67.50%。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n(%)]

3 討論

中醫認為中風的發生主要與心、肝、腎三臟陰陽失調,平素氣血虧虛,飲酒飽食,憂思惱怒,外邪侵襲等因素密切相關,從而導致患者氣血運行受阻,肌膚筋脈失于濡養。在該病病因方面,《內經》一書記載較多[3],如《靈樞·刺節真邪篇》云:“虛邪偏容于身半,具入深,內居營衛,營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中風后遺癥是指中風患者經過臨床救治,恢復神志清醒后遺留的病癥。臨床研究表明,腎氣虛損、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是中風患者發生后遺癥的根本原因[4],因此培補元氣、益腎調督是治療該病后遺癥的根本準則。取腎之背俞穴腎俞,元氣所系之命門,腎經原穴太溪,督脈之風府,大椎及筋縮以調節經氣,針用補法而益腎,配合手足陽明、少陽經之絡穴以活血通絡、疏通經氣;加之對背部穴位進行艾灸,從而起到輔助溫補的功效,對患者的補益作用更加顯著。諸法合用,可使患者腎精足、腎氣充,經脈氣血流暢,機體元氣充沛,腦和肢體有所養,有助于中風后遺癥患者早日康復[5]。

本研究結果表明,加用益腎調督聯合艾灸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益腎調督聯合艾灸法治療中風后遺癥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障礙,提高生存質量,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李壯. 益腎調督加艾灸法治療中風后遺癥療效觀察[J]. 廣西中醫藥,2011,34(4):13-14.

[2] 劉菲. 溫針灸治療中風后下肢痙攣性癱瘓的臨床觀察[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2.

[3] 王成攀. 眼針治療中風后遺癥期便秘臨床觀察[D].長春:遼寧中醫藥大學,2012.

[4] 富作平.中風病針灸處方配穴原則及規律的研究[D].長春:遼寧中醫學院,2002.

[5] 徐翔. 針灸治療中風后遺癥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全科醫學,2009,12(4):343-345.

(責任編輯:尹晨茹)

2014-06-13

龍成紅(1973-),女,四川省樂至縣中醫醫院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老年病護理。

R245.8;R255.2

A

1673-2197(2014)20-0080-02

猜你喜歡
后遺癥艾灸中風
國內艾灸應用現況調查報告
春天的“后遺癥”
預防中風應做到八要八不要
你有沒有網絡消遣的后遺癥
夏天怎么做艾灸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血壓偏低也要警惕中風
28天肌力恢復,告別夏日肌膚后遺癥
腦便后遺癥應如何調治
回藥失荅剌知丸治療中風后癡呆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