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改革背景下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構建

2014-04-29 13:14吳華彪
教育與職業·理論版 2014年23期
關鍵詞:教學體系思想政治理論課高職院校

[摘要]教學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的重構具有現實必然性,其對于貫徹國家教育教學改革精神、高職院校辦學理念,順應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發展趨勢,解決教學實踐突出問題等方面意義重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的構建以建構主義理論、以人為本思想、教學過程論等為理論基礎,以職業化、必需夠用以及全過程管理為原則,并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計、教學考核、實踐教學方面架構基本思路。

[關鍵詞]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學體系

[作者簡介]吳華彪(1972- ),男,湖北應城人,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部,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職業教育。(湖北 襄陽 441050)

[中圖分類號]G642.3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4)35-0155-02

一、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構建的現實必然性

1.貫徹落實國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改革精神的必然要求?!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切實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構建大中小學有效銜接的德育體系,創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雹僮鳛楦咝W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陣地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不斷提高教學的吸引力,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此外,《〈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方案》中也明確提出,“重點加強對各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主要內容以及理論體系和教學體系的研究,加強各門課程之間以及與中學相關課程之間相互關系的研究?!雹?順應改革要求,應以統編教材為依托,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課實際教學的需要,重構教學體系。

2.貫徹高職院校辦學理念的必然結果。自高職院校成立以來,其辦學理念日趨強調職業性與崗位針對性。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統編教材,多從學生共性出發,進行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明顯與高職院校鮮明的教學職業性以及高職生思想理論素質的實際狀況不相符合。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更好地為各專業辦學服務,是當前必須思考的問題,而構建職業化的教學內容體系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首要環節。

3.高校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深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構建是高校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科教學論是改革開放以來興起的一門新的教育科學,是思想政治學科為適應“四有人才”培育需要而進行的新探索。隨著思想政治理論課新版國家統編教材投入使用,高校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也應進行相應的發展。另外學生思想狀況的新變化和實際教學中日益暴露出的一些學科教學問題,也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進一步深化發展。

4.解決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中存在問題的現實需求。在高職院校的實際教學中,教師一直固守統編教材體系,長期忽視學生的實際狀況,導致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日益下滑,學科教學也日益呈現邊緣化發展趨勢。如何做到堅持黨和國家的意識形態教育和學生的職業發展教育的統一,成為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面臨的一道難題。要解決這一難題,就必須充分考慮高職學生的實際思想狀況、接受能力、思維特點以及職業發展要求等,以統編教材內容體系為依托,構建符合學生實際和教學需要的教學體系,以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職人才培養中的應有作用。

二、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構建的理論基礎與基本原則

1.理論基礎?!耙匀藶楸尽苯逃枷??!毒V要》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雹蹚娬{教育改革發展(包括高等職業教育在內),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這就要求作為教育主陣地的課程教學,也必須貫徹落實以人為本思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工程,以學生的職業發展為中心,促進學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建構主義認為,“意義建構”是教學的終極目標,教師是學生建構知識的忠實支持者、積極幫助者和引導者,其作用主要體現在“支架”搭建和意義建構方面,學生是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知識的積極建構者,應承擔更多的管理自己學習的機會;教師應當注意使機會永遠處于維果斯基提出的“學生最近發展區”,并提供一定的輔導,讓學生用探索法和發現法去建構知識的意義。在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構建過程中,要堅持以建構主義為理論指導,并把它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設計體系與方法體系。

教學過程論。教學過程論認為,杜威強調學生的發現固然可取,但發現法“消耗時間可能太多”,因而強調教師的講授對學生來說仍然很需要,主張在發現與講授“兩者之間取得恰當的平衡”。④“教授基本概念最重要的一點,是幫助兒童不斷地由具體思維向在概念上最恰當的思維方式的利用前進?!雹莞鶕剪敿{的相關觀點,在重構教學體系時,既要涉及教師的教學,也要涉及學生的發現學習。同時布魯納認為,“學習任何一門學科常有一連串的情節,每個情節都涉及獲得、轉換、評價三個過程?!雹抟虼?,各教學內容也應根據教與學兩方面的平衡設計至少包括這三個過程的若干個階段。

2.基本原則。職業化原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不同于一般的高校公共基礎課教學,僅從課程本身的內容體系和邏輯體系出發構建教學體系,難以發揮課程的公共性、基礎性與必修性。因此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時,應根據課程特點,從各專業所面對的職業崗位群的實際需要出發,構建具有鮮明職業特色的教學目標體系和內容體系,突出強化職業道德教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教育、創新意識的培養、企業文化等方面的教學,培養學生未來就職所必需的能力素質。

必需、夠用原則。建構主義與過程論均倡導學生主體論。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高職院校不顧辦學實際和學生的思想實際,一味堅持統編教材的內容體系,不僅不能很好發揮其實際效能,而且使課程面臨不斷被邊緣化的威脅。為了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既能很好履行國家的思想政治職能,又能更好地為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服務,在重構教學體系的過程中,必須堅持貫徹“以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即務實求用,量少質精。有針對性地以職業崗位人才規格和社會人之“需”,教授學生相應的內容。打破傳統的課程教材內容體系,優化教學計劃,圍繞培養目標確定教學內容,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全過程管理原則。以皮亞杰為代表的建構主義在強調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同時,同樣強調教師的“支架作用”,以布魯納為代表的過程論也強調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發現學習兩者之間的恰當平衡。因此在重構教學體系的過程中,不僅要合理構建教師的教授體系,充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要角色,也要合理構建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不僅要考慮課堂教學過程,還要考慮教學的其他環節,如教學大綱與計劃的制定、教學目標的訂立、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課后和校外實踐項目設計與考核、教學評價,以及課程的考評考核體系構建等,并注重各環節之間的有機聯系,由此全面構建教學體系。

三、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

1.教學內容體系構建方面以統編教材為依托。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同于其他課程,是充分反映社會意識形態的課程,屬于典型的“紅頭文件課”。其統編教材的編寫充分體現了中共中央的政治意志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性。因此,在教學體系重構的過程中,必須以統編教材為依托,遵循統編教材的思想體系和內容體系,不能隨便刪減,而只能在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教學過程設計、教學實效性等方面做文章。

2.教學目標體系構建方面以學生的職業發展需要為中心。在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構建過程中,教師必須牢牢把握學生的職業發展需要,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創設具有鮮明職業特色的教學情境為學習背景,以學科理論知識的精講為基礎,以學生職業生涯中可能面臨的問題為切入點,以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與運用理論知識為重點,以學生未來職業發展所需要的政治立場與信仰、認識方法與思維方法、行為態度與精神狀態等的培養為目的,以學生自我評價或測試考核為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達到自覺主動訓練其職業素養的目的。

3.教學設計體系方面以教學情境創設為重點。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講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教師和學習伙伴),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雹?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習者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如果原有經驗不能同化新知識,則要引起“順應”過程,即對原有認知結構進行改造與重組??傊?,通過“同化”與“順應”才能達到對新知識意義的建構。在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學中,由于不能提供實際情境所具有的生動性、豐富性,因而學習者難以達到對新知識的意義建構,很難充分調動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導致教學的失敗。

4.教學方法體系方面堅持“5S”教學方法模式。所謂“5S”教學方法模式,是指在設計教學體系時,從看得見摸得到的真實事件出發,引發學生對“為什么”的思考,然后探究隱藏在現象背后的理論本質,揭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原理,然后結合高職生專業特點,科學設計思維拓展項目,并在課內和課外組織相關活動,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進一步感知“事”(事實)、深化“思”(思考)、提煉“識”(知識)、錘煉“思”(思維)、拓展“實”(實踐),從而提高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提高其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實踐教學體系方面堅持“1+7”實踐教學模式?!?+7”實踐教學模式主要指課程通過7種實踐形式(參觀考察、社會調研、社區服務、名人進校園、知行講壇、三支一扶、志愿者服務)來印證理論,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從課堂走向課外,從校園走向社會,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品質培養,集中凸顯此課程融實踐育人、活動育人、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素質教育為一體的亮點。

6.教學考核體系方面堅持“1234”形成性過程考核模式?!?234”考核模式的基本做法是將學生的平時學習表現、理論知識掌握的成績、自學成績和實踐教學的成績綜合起來評價。在考評內容上,在堅持“1234”(即平時、自學、社會實踐和期末考試考查,四個部分占課程學習總評成績的比重依次為10%、20%、30%、40%)的過程考核內容體系外,還應加強對學生職業道德與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考查。在考評的主體方面,除教師外,還應考慮增加企業工作人員和班級學生。在考評方式上,宜采取靈活機制,在傳統方式的基礎上,運用行為表現測評、企業評價、能力等級評定等各種手段進行綜合考評。

[注釋]

①③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07-29.

②中共中央宣傳部 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共中央宣傳部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方案》的通知[Z].2005-

03-02.

④⑤(美)布魯納.教育過程[M].邵瑞珍,譯.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9,53.

⑥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新編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91.

⑦張蕾.建構主義學習觀指導下的高職院校教學模式思考[J].金色年華:下,2011(10):3.

猜你喜歡
教學體系思想政治理論課高職院校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與策略
基于CDIO模式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教學體系改革
虛實結合和科教融合的計算機實驗教學體系
數字媒體技術課程體系及實踐教學環節設計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藝術探究
基于綜合能力測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卷考試改革
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的特色化探索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