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 內化 自悟

2014-05-16 22:50汪勁松
教學研究與管理 2014年4期
關鍵詞:觀摩課內化思考

汪勁松

【摘 要】觀摩課是提高教師教學技能的重要途徑。對于觀摩課,不僅要“關注表象”,更需“深入思考”;不僅要“教學模仿”,更需“內化理念”;不僅要“勇于實踐”,更需“自悟創新”,踐行這三部曲,有助于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最終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關鍵詞】觀摩課;思考;內化;自悟

曾多次觀摩優秀教師的課堂,折服于他們精湛的教學技藝。不少老師在觀摩之后發出感慨:學生真活躍,老師真機智,課堂效率真高。老師們常希望通過觀摩別人的課堂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但卻苦于不知道具體如何操作。筆者認為,觀摩之后,可以通過以下這“三步曲”,改進自身的教學。

一、要“關注表象”,更需“深入思考”

進行觀摩課展示的老師都是非常優秀的老師,他們的課堂是經過反復琢磨的。要“取得真經”,不僅要關注課堂中一些外在的教學行為,更要理性地思考“精彩課堂”背后的“故事”。

比如說:老師是如何了解學生的認知基礎的。我們看到,觀摩課之前,老師都會進行課前研究或者導學案的設計,目的就在于激活學生的已有認知,讓學生熟悉課堂教學內容,更為重要的是老師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并在此基礎之上對教材進行二次加工,選擇符合學情的素材進行課堂教學。

觀課的老師還可以思考執教者是如何關照學科核心的。以數學課為例,教學中如何進行新舊知識的銜接;在教學活動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數學知識的橫向和縱向數學化、建構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如何多維度豐富學生的體驗;又滲透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如何啟發學生,讓學生自己搜集信息、發現并提出問題,并綜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還可以思考執教者是如何給予學生足夠尊重的。在特級教師賁友林的觀摩課上,我們看到學生從不懂到懂,從初步感知到深刻認識,從獨立思考到集體碰撞,學生的思維過程得到真實呈現,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老師始終處于一種引導的狀態,一直是耐心、虛心地聽取學生的意見,把求知、探知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理性地審視觀摩課,不僅關注老師“是怎樣教的”,更要審視學生的“學”(包括學生的表現,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生的思維品質,學生合作的意識等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明白執教者“為什么這樣教”,這對于我們的專業提升很有益處。

二、要“教學模仿”,更需“內化理念”

有些老師觀摩了名師的課堂,覺得非常不錯,于是將他們的教學流程“嫁接”到自己的課堂上。不可否認,“模仿”確實是一種快速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的辦法,但是,模仿出來的課堂很多時候僅僅是“形似”,缺少“神韻”,反而落了個“東施效顰”的結果。

筆者認識的一位非常崇拜竇桂梅的老師,她從網上下載了大量的竇桂梅的視頻,經常揣摩竇桂梅的動作神態、言行舉止,甚至還學了竇桂梅老師不少的課堂評價語言。每一次她上研究課,都會邀請很多老師去聽,她用了竇桂梅老師的教案,根據視頻制作了相同的課件,但是課堂上,我們沒有看到“小竇桂梅”的誕生。同樣的教學內容,在這位老師的演繹下,顯得很不自然;同樣的課堂評價,從這位老師的嘴巴里說出來,顯得尤為生硬;同樣的動作舉止,顯得與她的性格格格不入。

對于她的課堂,我們給她的課堂評價是:沒有學得名師,反而迷失了自己?!澳7隆泵麕煹挠^摩課,她僅僅是“走了流程”,對于課堂的調控,對于教材的把握,對于文本的解讀,都遠遠不夠到位,原本她自己課堂上的風趣、扎實的教學個性也蕩然無存。筆者給她的建議是,不要總是關注竇桂梅的教學流程,還要聽聽竇桂梅的講座、看看她編寫的書籍,思考她對于文本的解讀和對于教學設計的超凡的建構能力,要從語言層面、文化層面和文學層面去審視竇桂梅的課堂教學藝術,要關注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一段時間過后,這位老師再次邀請我們去觀摩她的課,教學內容是竇桂梅上過的“晏子使楚”。這一次,我們看到課堂上學生熟練掌握了生字詞、理解了詞句和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了晏子能言善辯,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有禮有節地與楚王舌戰。不僅如此,我們還看到了她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關注晏子的尊嚴、素質、氣節等等,使學生明白了其他相關的道理。和她原來課堂相比,她的課堂有了幾分竇桂梅的影子,對于語文教學,她理解得更透徹、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完全是一種理念的轉變,由關注教學流程轉變為關注課堂的即時生成和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這就是課堂中應該“內化”的東西。

三、要“勇于實踐”,更需“自悟創新”

我們可以模仿觀摩課的教學模式、教學流程,但缺乏個性、沒有自己的思考,因此除了“模仿”,更需要“自悟與創新”。

曾經聽過一節區級觀摩課,教學的內容是“倒數的認識”,在觀摩中,我感覺到執教老師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關注新舊知識間的聯系,讓學生自己建構倒數的意義。在相應的練習中,老師能夠引導學生觀察、適時地總結,不斷地深化對倒數意義的理解。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掌握得非常扎實,課堂氣氛也非?;钴S。但是聽完課之后,筆者總覺得課堂的視野比較“窄”,始終是關注在知識和方法層面上,學生的數學體驗不夠豐富,對于數學的思想方法關注得不夠,對孩子研究方法的指導比較缺乏,而這些維度是否可以作為教學的突破呢?

一番思考之后,筆者重新進行了教學設計,保留原先觀摩課的優點,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重新詮釋。筆者將課題改成:兩個數的關系,引導學生從“規定、特點、求法、特例”四個維度去研究,借助“幾何直觀”讓學生生動地感悟真分數、假分數的倒數,滲透了極限、類比、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使學生不但對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有了充分的認識,而且在經歷“自主——合作”的學習過程中,學會了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對數學課產生了濃厚的探究興趣。課堂結束之后,筆者還與來自北京教育學院的30多名教師進行了分享與交流,他們一致認為,筆者的課堂很創新、抓住了數學學科的本質,變“老師領著學生學”變為“在探究中師生互動學習”,有很多與眾不同的地方,值得借鑒。

我們在創新,很多名師自己也在不斷地“自悟創新”。張齊華老師被譽為“數學王子”,就“圓的認識”這一課,筆者聆聽過他三次觀摩課。第一次是在十年前,那一節課被稱為“文化課堂”,用“解釋自然中的圓”和“欣賞人文中的圓”烘托起了文化氛圍,讓我們領略了數學之美;第二次是在五年前,張齊華老師的課堂發生了變化,在課堂上注重猜想、推理、歸納,關注圓的概念的本質,是一種“思想課堂”;第三次是近期,張齊華老師在課堂中遵循學生的思維不斷地激活他們的思考,是“學生智慧的課堂”。三節課都很精彩,老師的語言同樣幽默風趣、課堂上都很機智。但是我們更應關注的是他為何要不斷地“推陳出新”,他們的課堂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又給了我們怎樣的引領和啟示。

關于觀摩課,我們要會“觀”教學理念、“觀”教育改革的方向,要善于結合自身特點和學生學情來思考,從中汲取適合自身成長的養分,不斷地改進教學,最終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猜你喜歡
觀摩課內化思考
走進觀摩課 擁有大收獲
激活中隊活力,內化少先隊員組織歸屬感
激活中隊活力,內化少先隊員組織歸屬感
德魯大叔內化營銷勝過廣告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學科價值:數學教材解讀的重要視野——由兩節同題觀摩課引發的思考
搖曳生姿 誦讀見長——以“第五屆‘圣陶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觀摩課”為例
海外華語教材的文化“內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