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相關因素分析

2014-05-25 00:35夏曉峰董小牛何莊建浙江省富陽市中醫醫院外一科富陽311400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4年12期
關鍵詞:中央區轉移率乳頭狀

夏曉峰 董小牛 何莊建 浙江省富陽市中醫醫院外一科 富陽 311400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相關因素分析

夏曉峰 董小牛 何莊建 浙江省富陽市中醫醫院外一科 富陽 311400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頸淋巴結清掃;中央區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是甲狀腺乳頭狀癌的一種亞型。目前PTMC治療中手術切除范圍尚存著分歧,其中爭論之一是是否常規進行中央區淋巴結清掃。本研究旨在探討影響PTMC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的臨床病理因素,為其合理治療提供依據。

1 臨床資料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PTMC 89例,其中4例為術后病理意外發現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從而未行中央區淋巴結清掃,2例病理資料不完整未納入研究。其余83例PTMC,經組織病理學確診。其中男15例,女68例,男女比例0.26∶1;年齡18~70歲,中位年齡42歲。按照《美國AJCC癌癥分期手冊》(第7版)分期標準[1]進行臨床分期,Ⅰ期65例(78.3%),Ⅲ期10例(12%),Ⅳa期8例(9.6%)。初診時均無遠處轉移。原發病灶(多個病灶以最大病灶計算)≤5mm 40例(48.2%),>5mm 43例(51.8%)。病灶累犯被膜43例(51.8%),有明顯腺外侵犯4例(4.8%),有腺內播散12例(14.5%),甲狀腺內有多個癌灶34例(41.0%),雙側腺葉均有甲狀腺微小癌17例(20.5%)。

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常規行甲狀腺及頸部淋巴結B超和CT檢查,評估原發灶大小和頸部有無可疑淋巴結,常規行胸部CT或胸片檢查。原發灶手術方式:①雙側甲狀腺微小癌、腺外明顯侵犯、雙頸淋巴結轉移,行全/近全全甲狀腺切除;②局限于一側的甲狀腺微小癌行甲狀腺腺葉+峽部切除;③局限一側的甲狀腺微小癌,對側腺葉合并良性結節,綜合各種因素,行一側腺葉+峽部切除,對側腺葉行部分切除,全切或觀察。頸部淋巴結手術方式:①常規行中央區清掃,單側甲狀腺微小癌行同側中央區清掃,雙側甲狀腺癌行雙側中央區清掃;②對術前評估側頸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行Ⅱ~Ⅴ區清掃,不行預防性側頸淋巴結清掃。最終83例患者行全/近全甲狀腺切除24例,一側腺葉+峽部切除52例,一側腺葉切除+對側腺葉部分切除7例。行一側中央區清掃63例,雙側中央區清掃17例,11例同時行側頸淋巴結清掃。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單因素分析采用χ2檢驗或精確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3.1 淋巴結轉移情況 術后病理發現83例PTMC中,出現中央區淋巴結轉移33例,轉移率39.8%,其中僅1枚淋巴結轉移19例,多枚淋巴結轉移14例(2~7枚)。20例雙側甲狀腺微小癌患者中,出現雙側中央區轉移5例(25%)。共11例患者實施了側頸淋巴結清掃,其中10例術后病理顯示有側頸淋巴結轉移,其中8例合并中央區淋巴結轉移。

3.2 單因素分析 結果顯示,病灶大小、腺外侵犯、多病灶、腺內播散是PTMC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的影響因素(P<0.05或P<0.01)。而年齡、性別、累犯被膜和雙側癌并不影響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率。43例病灶6mm~1cm的PTMC,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率為58.1%,而40例病灶在1mm~5mm的PTMC轉移率為20%,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4例伴腺外侵犯的PTMC均出現中央區淋巴結轉移,79例無腺外侵犯的轉移率為36.7%(P<0.05),具有多病灶的PTMC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率為55.9%,明顯低于單個癌灶PTMC的 28.6%(P<0.05)。12例伴有腺內播散的PTMC中,10例(83.3%)出現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無腺內播散的PTMC,轉移率為32.4%(P<0.01)。

表1 83例PTMC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相關因素單因素分析

3.3 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歸模型中:腫瘤最大徑>5mm和腺內播散是PTMC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的高危因素,相對危險度分別為:13.55(3.03~60.5)、20.11(2.32~174.14)。

4 討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是指最大徑≤1cm的甲狀腺乳頭狀癌。先前甲狀腺微小癌常常被稱為隱匿癌,因為其常常在活檢或甲狀腺切除手術中意外發現。然而隨著影像學的進步,隱匿癌的說法已不合適,因為現在絕大多數PTMC是被高分辨率B超發現。

目前甲狀腺癌的增長主要是因為PTMC的增長,在一些醫療中心,PTMC的比重已經超過40%。目前關于PTMC的治療同較大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治療原則一樣,但是面對越來越多的PTMC,有必要進一步研究其腫瘤學行為,優化其治療方式。目前關于PTMC的治療尚存一些分歧,而中央區淋巴結清掃的指征就是爭論的焦點之一。

中央區淋巴結被認為是甲狀腺癌轉移的第一站淋巴結,目前對于有淋巴結轉移的PTMC行治療性頸淋巴結清掃并無爭議。而對于預防性中央區淋巴結清掃爭論仍較大。美國甲狀腺協會僅推薦對T3、T4期甲狀腺乳頭狀癌行預防性中央區淋巴結清掃,而并不推薦對PTMC行預防性中央區清掃,認為預防性中央區清掃并不能改善PTMC的腫瘤相關生存率,且增加術后并發癥尤其是低鈣血癥的發生率[2]。臨床經驗表明,不行中央區淋巴結清掃,復發率也很低。然而,一些學者特別是國內學者仍認為需常規行預防性中央區淋巴結清掃[3],因為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率高,二次手術將增加手術并發癥,并對患者的心理是一種打擊。日本學者Ito等分析了2638例<2cm的甲狀腺癌,其中39%為PTMC,96%的患者都進行了中央區淋巴結清掃,僅3例術后補充了I131治療,結果顯示復發率較先前的報道為低,認為常規中央區清掃不僅可以降低復發率,而且可以避免過多的I131治療,而后者存在一定的遠期并發癥[4]。

甲狀腺乳頭狀癌即使是PTMC也非常容易發生淋巴結轉移。本組83例PTMC均行中央區淋巴結清掃,術后病理發現轉移率達39.8%。此外,常規病理可能會遺漏一些微轉移,實際轉移率可能更高。雖然超聲在評估頸側區是否有轉移淋巴結準確率非常高,但由于中央區淋巴結通常較小,臨近結構如甲狀腺腺葉、鎖骨、胸骨柄等會阻礙超聲檢查的全面性及準確性,造成超聲檢查在評估中央區轉移淋巴結時靈敏度較低[5]。因此,基于PTMC淋巴結轉移率高,術前缺乏有效的評估手段,我們傾向于對PTMC常規行預防性中央區淋巴結清掃。

本研究單因素分析發現,如果PTMC病灶>5mm、伴有多發病灶、腫瘤腺外侵犯以及腺內播散,則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率高,而Logistic回歸模型篩選出腫瘤最大徑>5mm和腺內播散是PTMC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的高危因素。多數研究顯示,病灶大小與甲狀腺癌淋巴結轉移相關,病灶越大,轉移風險越高,陳邦領等[6]報道腫瘤≥5mm者頸部淋巴結轉移率46%,<5mm者轉移率為24%。多發病灶在PTMC中也非常常見,一項大樣本病例研究[7]顯示,23%的PTMC有多個癌灶。本組中多發病灶的PTMC比例更高,達到40%。同許多研究結果類似,多發病灶的PTMC較單個病灶的淋巴結轉移率高[8]。王宇等[9]研究顯示,甲狀腺包膜或包膜外侵犯是PTMC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的風險因素,但該研究沒有區分累犯包膜還是包膜外侵犯。本組病理顯示,僅僅累犯包膜的PTMC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率并沒有高于未累犯包膜者,而只有腫瘤出現腺外侵犯后淋巴結轉移率增高。腺內播散提示淋巴結轉移風險非常高,且常常是頸部廣泛轉移,本組12例伴有腺內播散的PTMC均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其中10例(83.3%)有中央區淋巴結轉移?;谝陨辖Y果,我們認為,病灶>5mm、伴有多發病灶、腫瘤腺外侵犯以及腺內播散是PTMC中央區轉移的風險因素,對于合并這些因素的患者,應積極行中央區淋巴結清掃。

那么對于無以上風險因素的PTMC是否需要清掃呢?我們注意到本組有28例PTMC無任何上述四項風險因素,術后病理僅2例(7.1%)伴有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紤]到中央區淋巴結清掃,尤其是雙側中央區清掃顯著增高術后低鈣血癥的發生率,對于這些低?;颊?,如果外科醫師的經驗不夠豐富,預防性中央區清掃可以相對謹慎。如對雙側甲狀腺微小癌,可以僅清掃具有上述風險因素這一側的中央區,而對側不行預防性中央區清掃,從而降低手術并發癥。

[1]Carolyn C,Compton,David R,et al.AJCC Cancer Staging Atlas[M].The Seventh Edition.New York: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2012:113-120.

[2]Cooper DS,Doherty GM,Haugen BR,et al.Revised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J]. 2009,19(11):1167-1214.

[3]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內分泌學組,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甲狀腺結節與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治指南[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28(10):779-797.

[4]Ito Y,Masuoka H,Fukushima M,et al.Excellent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olitary T1N0M0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who underwent thyroidectomy and elective lymph node dissection without radioiodine therapy[J].World J Surg,2010,34(6),1285-1290.

[5]Kim KE,Kim EK,Yoon JH,et al.Preoperative Prediction of 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Thyroid Papillary Microcarcinoma Using Clinicopathologic and Sonographic Features[J].World Journal of Surgery,2012,37(2):385-391.

[6]陳邦領,錢軍,李德群.甲狀腺微小癌Ⅵ區淋巴結轉移相關因素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1,9(9):1350-1351.

[7]Hay ID,Hutchinson ME,Gonzalez-Losada T,et al.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a study of 900 cases observed in a 60-year period[J].Surgery,2008,144(6):980-987,discussion 987-988.

[8]Yang Y,Chen C,Chen Z,et al.Prediction of central compartment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J].Clin Endocrinol(Oxf),2014,81(2):282-288.

[9]王宇,稽慶海,朱永學,等.甲狀腺乳頭狀微癌Ⅵ區淋巴結轉移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外科雜志,2008,46(24):1899-1901.

修回日期:2014-07-28

2014-03-25

猜你喜歡
中央區轉移率乳頭狀
廣義Markov跳變系統在一般轉移率下的魯棒無源控制
喉前淋巴結與甲狀腺乳頭狀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的相關性研究
甲狀腺乳頭狀癌右側喉返神經深層淋巴結轉移率及影響因素
離散廣義Markov 跳變系統在一般轉移率下的魯棒穩定性
單灶性甲狀腺乳頭狀癌中央區淋巴結轉移個數與頸側區淋巴結轉移相關性*
單側cN0甲狀腺乳頭狀癌頸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的危險因素分析
胰腺導管內乳頭狀黏液瘤癌變1例
超聲造影結合定量分析法診斷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臨床價值
甲狀腺單側乳頭狀癌超聲特征聯合BRAF V600E基因與對側中央區淋巴結轉移的相關性研究
乳腺包裹性乳頭狀癌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