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雞峽北昌泵站加強運營管理改革探析

2014-05-30 12:48師利敏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綜合版 2014年5期
關鍵詞:經營管理

摘要:管理出效益,管理也是生產力。文章結合寶雞峽北昌泵站實際,分析了泵站運營管理現狀,提出了深化泵站內部改革,建立規范的人事、供水、設備等管理制度,努力創造最大社會經濟效益的原則和措施。

關鍵詞:灌區泵站;經營管理;改革原則;任務措施

中圖分類號:TV6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14-0145-02

1 泵站概況

寶雞峽北昌泵站位于陜西省乾縣王村鎮任家村境內,1971年7月建成投運,管理機組 7臺,裝機總功率1900kW,設計總流量6.38m3/s,年均運行6000臺時,控制灌溉面積13.4萬畝,年完成抽水總量約1300萬m3,現有職工20名。泵站為正向進水出水,進水池、主廠房、輸水管道、出水池呈直線布置;主廠房為磚混結構,水泵電動機組呈一列式布置,廠內設5t單梁橋式起重機;出水管道采用拍門斷流,壓力管道為單機單管;35kV輸電線路全長4km。

2 泵站運營管理現狀

北昌泵站屬于事業性質管理,目前實行三級管理、一級核算。泵站日常技術修配管理由局機電管理科負責,禮泉總站設機電技術員負責泵站的運行管理指導,北昌泵站負責機電設備的日常運行及管理。

北昌泵站主要職責是:(1)搞好水量監測和泵站抽水工作,為灌區農業灌溉及時提供抗旱水源。(2)負責管護輸、配水工程及其附屬設施、設備,確保供水設施正常運行,滿足灌區抗旱用水要求。(3)規范內部管理,制定具體管理規則和操作規程,負責泵站設施的日常監測、檢查和資料整編存檔。(4)加強職工業務技能培訓,提高全站科學管理水平,有效發揮工程效益。

在40多年運行管理中,由于長期維修改造投入不足,泵站工程老化失修、功能衰減嚴重;單位編制偏緊,近年來人員內退、調出較多,崗位出現缺員狀況,熟練技工青黃不接,影響正常抽水和安全生產;職工日常兼職多,崗位分工不細,工效掛鉤不緊,制約泵站管理規范化建設;因工程設施老化、輸水渠道為土渠且淤積嚴重,造成灌區部分面積失灌,消弱了泵站經濟社會效能。為此,寶雞峽管理局從2012年4月起組織實施泵站工程改造,同時加強內部管理改革,努力為恢復泵站最大效能提供設施和管理保障。

3 加強泵站經營管理改革措施

3.1 指導思想

以精干、高效管理為原則,以服務“三農”富民強站為目標,以優化配置、引入競爭、激發活力、創新制度、提高效率為出發點,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符合水利現代化要求和泵站自身發展規律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努力降低泵站運行成本,充分發揮工程設施效益,為灌區經濟發展提供水利保障。

3.2 改革目標與任務

目標:通過改革,不斷提高泵站科學管理和經營管理水平,確保工程設備安全,充分發揮泵站功能,提高工程管理運行效益,使灌區水資源發揮更大效能,增強單位經濟實力,增加職工和灌區群眾收入。

任務:主要是建立5個方面的高效管理機制。即建立職能清晰、權責明確的水利工程管理機制;建立管理科學、經營規范的水管單位運行機制;建立市場化、專業化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機制;建立完善的水資源管理機制;建立規范的資金投入、使用、管理與監督機制。

3.3 改革原則

(1)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舉。既要確保水利工程社會效益充分發揮,又要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降低工程運行管理成本,提高泵站管理經濟效益。

(2)堅持工程建設與日常管理并重。既重視水利工程建設,又重視工程日常管理,通過工程設施改造促進工程日常管理,切實解決“重建輕管”問題,提高工程投資管理效益。

(3)堅持責、權、利緊密結合。結合泵站實際,努力在單位內部建立有效的約束、激勵機制,把管理責任、工作績效與職工切身利益緊密掛鉤,實現雙方共生雙贏。

(4)堅持改革、發展與灌區穩定相統一。既要從水利行業實際出發,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又要積極穩妥推進改革,充分考慮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把握好改革的時機和步驟,確保各項改革順利進行。

(5)堅持近期目標與長遠發展協調一致。既要齊心協力,多方并舉,加快實現水利改革的近期目標,又要確保新型管理體制逐步完善,實現灌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3.4 生產管理改革

按照泵站管理改革要求,規范各項管理,明確權責利

(下轉第160頁)

(上接第145頁)

等,落實各級管理責任,完善責任追究制度,通過深化泵站管理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建立高效運行機制,實現泵站經濟可持續發展。

(1)進一步健全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對站內原有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完善,積極探索建立適應水管單位實際的新制度、新規定,進一步提高泵站人、財、物科學化管理

水平。

(2)推行管養分離,提高管理水平。通過細化分工,明確職責,加強職工技能培訓,加強工作考核獎懲,提高工程設備維修水平,降低泵站運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益。

(3)借鑒企業經驗,加強內部經營管理。在供水管理上,堅持水權集中、統一調配、分級管理,有效夯實各級責任,嚴格考評與獎懲兌現,努力提高灌區供水生產

效益。

3.5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積極推進用人制度改革。認真貫徹落實水管單位體制改革精神,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建立以用人用工聘用制度。按崗聘人,競爭上崗。泵站站長、副站長由上級部門通過競爭方式擇優選任,定期考評,實行優勝劣汰。

(2)職工雙向選擇優化組合。按照部定標準,對管理人員定職定崗定編。加強干部德、能、勤、績考核,打破職務終身制,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在年度綜合測評考核中,建立末位淘汰制。嚴格按照崗位設置和公開、公平、公正和考試、考核、考評原則,簽訂聘用合同,建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用人機制。

(3)全面推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進一步完善目標責任管理制,結合實際探索建立新的工資分配模式,逐步建立重實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的收入分配制度,充分調動職工生產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灌區經濟快速發展。

(4)完善目標責任考核。以創建機電示范站、標兵站為目標,制定班組、職工工作考核實施細則,按照責任大小、工作實績,每年對職工進行兩次考評,區分優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4個檔次,分別制定兌現獎懲政策,確保泵站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4 結語

國家對灌區泵站實行公益性改革,主要解決泵站工程物質基礎問題;泵站內部運營管理改革,重點解決泵站管理效能問題,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加強泵站內部經營管理,要通過深化改革,建立落實明確規范的人事、供水、設備管理等制度,確保泵站安全高效運行,為灌區經濟發展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作者簡介:師利敏(1983—),女,陜西寶雞人,陜西省寶雞峽禮泉總站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管理。

(責任編輯:周 瓊)

猜你喜歡
經營管理
高校食堂經營管理
新醫改背景下醫院內部控制管理研究
探析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創新方式
高校食堂成本控制問題與實施策略分析
永州城區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現狀剖析
永州城區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現狀剖析
淺析我國經濟型酒店的發展現狀及戰略選擇
如何發揮施工企業財務人員應用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
電網企業經營管理法律風險分析及管控建議
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需處理好三大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