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戰博物館

2014-06-11 23:06唐昀
收藏參考 2014年9期
關鍵詞:失竊案犀牛角歷史博物館

唐昀

羅茜是一頭印度犀牛,死于上世紀末或本世紀初。沒人知道它的死因,也許被射殺于荒野,也許死于某個馬戲團或動物園。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在1907年,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把它制成標本送到伊普斯維奇博物館,換回一頭豬的標本和16英鎊。

之后,它風光了一陣。在一次取名比賽中,它獲得“羅茜”這個名字;畫家瑪吉·漢布林給它畫了一幅肖像,后來成為伊普斯維奇博物館標志。

104年來,羅茜安靜地立在博物館里,供人觀瞻,不受打擾。直到去年6月,它的安全第一次受到威脅。歐盟刑警組織發布緊急通告:一個愛爾蘭犯罪集團開始盯上博物館,專門盜竊犀牛角。

這個犯罪集團臭名昭著,搶劫、洗錢、販毒,無惡不作。犀牛角是他們的最新目標,因為在亞洲市場上,犀牛角價值堪比黃金。

以前,偷獵者必須到非洲大草原,經歷一番冒險方能獲得犀牛角;如今,只消去歐洲各大博物館走一遭,突破寥勝于無的防盜系統,就能輕而易舉偷得犀牛角。

自從有了這一“偷獵”新思路,歐洲各大博物館仿佛成了拓荒前的“美國西部銀行”,從北歐瑞典到南歐西班牙,從西歐葡萄牙到東歐匈牙利,接連發生犀牛角失竊案件。

就在歐盟刑警組織發出緊急通告后幾天,羅茜便成為竊賊的囊中之物。深夜,幾名竊賊從伊普斯維奇博物館后門進入館內,擰斷羅茜的犀牛角,同時取走懸掛在陳列柜上方一個黑犀牛頭骨上的兩只犀牛角。整個偷盜過程不足5分鐘。

類似案件最早發生在英國東部地區。去年2月,埃塞克斯郡一家拍賣行發生犀牛角失竊案。竊賊先后兩次進入拍賣行,第一次顯然是偵察地形,一周后正式行竊,偷走一個犀牛頭標本。后來,標本在赫斯福德郡一條臭水溝里被發現,但犀牛角已不翼而飛。

不久,薩里郡黑斯爾米爾教育博物館也發生失竊案。案件發生在凌晨兩點。黑斯爾米爾教育博物館館藏標本多達24萬件,是英國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但竊賊只拿走了一樣東西:一個長有兩只角的黑犀牛頭標本。它1913年從肯尼亞來到英國,自1929年以來一直陳列于黑斯爾米爾教育博物館。

赫斯福德郡自然歷史博物館失竊案也發生在凌晨。竊賊敲碎博物館前門,用斧子砍下一只印度犀牛角和一只白犀牛頭。這兩件標本均于1900年前后獲得,自1939年起在館內展出。不過,這次竊賊比較倒霉,因為所盜犀牛角均為樹脂制作的復制品,一文不值。

多起夜間行竊案件的發生,促使博物館加強夜間防盜措施。于是,竊賊改變戰略,不再摸黑夜行,改為光天化日公然搶劫,因為警報系統白天時常處于關閉狀態,且白班警衛不配備武器,反而容易下手。

去年夏天的一個下午,幾名暴徒襲擊了薩塞克斯郡德魯希拉動物園展館,搶走了從布思自然歷史博物館租來展出的一只黑犀牛角。頗具諷刺的是,這次展覽的主題是宣傳《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呼吁觀眾不要購買所示展品,除犀牛角外,還有象牙、珊瑚、海貝、毛皮、海龜殼、蛇和鱷魚皮等。為防止展品成為犯罪資源,展覽最終被取消。

歐盟刑警組織的警告顯然沒有多大威懾作用,竊賊膽子越來越大,手段五花八門。為對付警衛,麻醉劑、催淚瓦斯紛紛上場,作案地點也從英國擴大到歐洲各地。目前為止,德國是最大目標,共發生13宗失竊案,1宗未遂;法國次之,11宗失竊案,4宗未遂;英國第三,5宗失竊案,1宗未遂。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雜志》報道,從2011年到今年3月,歐洲15個國家共發生58宗博物館失竊案,涉及72只單獨的犀牛角、8個長有兩只角的犀牛頭、11件復制品和3尊用犀牛角雕刻而成的酒器。

2010年,英國蘭開郡古董商唐納德·埃里森被曼徹斯特刑事法庭判處監禁12個月,原因是企圖將兩只犀牛角從曼徹斯特走私到亞洲。

《星期日泰晤士報雜志》報道說,亞洲由于篤信傳統醫藥,認為犀牛角能治百病,故而售價甚高,每公斤為4萬英鎊(約合38.9萬人民幣),有的甚至高達6萬英鎊(58.4萬人民幣),遠比24克拉黃金貴得多。

去年,南非野生動物保護區內448頭犀牛遭獵殺。今年前3個月,109頭犀牛遭獵殺,平均每天超過1頭。成年犀牛因為長著牛角而成為盜獵目標,犀牛幼崽則因為失去成年犀牛照顧而難以存活。

盜獵手段越來越先進,配備手機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獵殺過程更迅速。盜獵者同積犀牛角,待犀牛數量下降后高價出售。另外,亞洲國家對犀牛角的購買力增加。

猜你喜歡
失竊案犀牛角歷史博物館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
云南大學歷史博物館簡介(續)
怪物超市的失竊案
犀牛角仿冒品研究現狀
設計圖失竊案
3D魔幻館失竊案
亂糟糟很行失竊案
以大阪歷史博物館為例 架起考古與大眾溝通的橋梁
給犀牛投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