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大宅門的收藏家

2014-06-11 14:05張春嶺
收藏參考 2014年9期
關鍵詞:詩卷拓本碑帖

張春嶺

清末民國年間,是我國收藏史上的第四次收藏熱時期,一些雅好收藏的世家子弟,或憑借宏富的財力,或依靠精準的眼力,在收藏事業上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而在他們生前或身后,將藏品慨然捐贈國家,體現了老一代收藏家的風范,朱文均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員。

朱文鈞(1882-1937),字幼平,號翼盦,浙江蕭山人。朱家世系可追溯至宋代大儒朱熹,朱文鈞曾祖父朱鳳標,是清道光年間進士,歷任工、刑、戶、兵、吏五部尚書,時稱“蕭山相國”。朱文鈞幼年從師讀經史詩文,曾入同文館學俄語、英文。1902年赴英國牛津大學留學,曾任民國財政部參事、鹽務運銷廳長等職。后脫離政界,1929年受故宮博物院聘請為專門委員,鑒定書畫碑帖。朱文鈞興趣廣泛,但最可令人贊嘆的藏品卻是古籍、書畫碑帖,宮廷家具。朱文鈞曾在北京東城西堂子胡同、帽兒胡同居住,而帽兒胡同的院子共有房屋百十來間,五進院落,并有一個大花園,朱文鈞堪稱是從大宅門走出來的人。

六唐人齋藏書

朱家的藏書史,可以追溯到其曾祖父朱鳳標。朱鳳標(1799-1873),字桐軒,號建霞,浙江蕭山城東朱家壇村人。清道光八年(1828)鄉試中舉,十二年殿試一甲第二名進士,授編修。曾歷道光、咸豐、同治三朝,任戶部、刑部、兵部、工部、吏部五部尚書,人稱“蕭山相國”。朱鳳標的藏書,庋藏在皇上賞賜的海淀澄懷同中的近光樓上,可惜這座藏書樓毀于1860年英法聯軍的焚燒,只是舊城江米巷的介祉堂,還藏有大部頭的《圖書集成》等書籍,然而這些幸存的書籍,又毀于1900年的八國聯軍之手。

朱文鈞自牛津學成歸國之后,旁羅博搜,30多歲時,藏書已達萬卷以上。1932年,北京圖書館辦展覽會時展出了朱文鈞先生所藏的善本古籍35種,都是宋元的精刻本,其中有宋刻宋印《嘯堂集古錄》、《音注韓文公集》;元刻本《淵穎吳先生文集》;黃丕烈、錢大昕跋弘治刻本《嵇古錄》等,都是稀世珍本?!独铋L吉文集》四卷、《張文昌文集》四卷、《許用晦文集》二卷、《孫可之文集》十卷、《司空表圣文集》十卷、《鄭守愚文集》三卷,被藏書家們譽為集部書之冠。特別是宋蜀本《六唐人集》更為罕見。朱文鈞于是將自己的藏書處命名為六唐人齋。

朱文鈞藏書的特點是名校古抄。當年商務印書館以諸家善本書底本編印《四部叢刊》時,有多種善本書如《古器款識》、《岑嘉州集》等都是向他借印的。而從收藏家袁玨贈送他的50大壽壽聯中,也可見他藏書被人推崇的情景,這幅對聯,上聯是:“萬卷琳瑯昨者汲古閣”,下聯是:“一船書畫今之英光堂”,直接把他比做大收藏家米芾和毛晉。

歐齋藏碑

朱文鈞所藏繪畫藝術品,在《介祉堂藏書畫器物目錄》中有詳細介紹,其中有北宋名家李成的《歸牧圖》、許道寧《山水》、南宋畫院四大家之一夏圭的《山水》及宋人畫《邃堂幽靜》。而明代四大家之一的沈周作品,就有《瓜榴圖軸》、《溪屑落葉圖軸》、《遠山疏樹圖軸》、《吳江圖卷》、《詩畫冊》等名作。而書法鉅跡中,以北宋蔡襄《自書詩卷》的收藏經過最為有趣?!蹲詴娋怼肥潜惶O從宮中盜竊出來,送到了故宮神武門外“品古齋”,“品古齋”鄭掌柜將詩卷送到了朱文鈞家。朱文鈞看到《自書詩卷》后,馬上以5000銀元買下。

1932年,詩卷被朱家一仆人竊去,拿到一個與朱家沒有交往的古玩鋪“賞奇齋”求售。掌柜的一看就知道是從朱家偷出來的東西,表示只肯以600元買下,否則就報告公安局,這個內賊只好答應?!百p奇齋”掌柜把上述情況告訴了“德寶齋”掌柜和“文祿堂”掌柜,并請他們通知朱家。二位掌柜與朱先生商議,認為最佳辦法是不要追究仆人,而是盡快出錢從“賞奇齋”把此帖贖回來,朱先生一一照辦,他先償還了“賞奇齋”600元墊款,又贈掌柜的1000元作為酬勞,這件珍寶才算失而復得。朱文鈞去世后,因家中急用錢,以三萬五千元讓給了張伯駒。

其實,朱文鈞在碑帖收藏方面成就最為顯著。在漢碑中,北宋本《魯峻碑》最為珍貴,明清兩代的金石家都沒有著錄過。還有《曹全碑》和《張遷碑》這兩種漢碑,雖然是明代出土的,卻是極為罕見的精舊拓本。在唐碑中,有北宋拓本《九成宮醴泉銘碑》、北宋拓本“務”寧不損本《皇甫誕碑》、宋拓本《麻姑仙壇記》、宋拓本《多寶塔碑》、唐拓本《集王金剛經》等,都是古碑中的瑰寶。有的是經過前人品題、流傳有序的本子,也有的是明清兩代金石家尚無著錄、冊后也沒有題識審定文字的,這就全憑自己的實力來鑒定了。北宋拓本《九成宮碑》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雖然是從清宮里散出的,但一無皇帝御璽,二無名人題跋,連琉璃廠的碑版業行家都不敢肯定,但朱文鈞先生一見之下,用他的話說是“洞心駭目,幾疑夢寐”,于是花重金購入。北宋本《集王圣教序》原為清代王弘撰收藏,民國初年山西古玩商人攜至北平求售,琉璃廠碑帖行家見到此本“鋒棱俱在”,懷疑是翻刻本,沒人敢收購。而經朱文鈞先生鑒定,證實為《集王圣教序》中數一數二的精拓本。

朱文鈞先生在晚年,將全部精力都用在碑帖上面。他寧可犧牲心愛的古籍書畫,也不肯放過夢寐以求的碑帖。他曾將所藏的沈周《吳江圖》及文征明《云山圖》用以換取《九成宮碑》。正因為他這樣的致力搜羅,才使散落于天南海北的珍本集于一室。啟功先生曾為朱文鈞先生所著《歐齋石墨題跋》怍序,有“近代石墨之藏,無或逾此完且美也”的評價。

明清家具收藏的先驅

朱文鈞自40歲之后,開始購藏明清家具。那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事情,那個時候,有意識收藏家具的人還寥寥無幾,所以他能夠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左右逢源,從北京榮興祥和蘊寶齋兩家古玩店,收到了很多精品,這些文物中尤以明清宮廷家具為重,包括黃花梨、紫檀、楠木等制作的大型多寶格、條案、幾案、寶座及床等一級文物,其中乾隆紫檀疊落式六足畫桌等三件為國內僅存。著名學者王世襄先生存《蕭山朱氏舊藏珍貴家具紀略》中認為:二十世紀前期,北京以收藏家具著稱的有四大家:滿洲紅豆館主溥西園,定興斛齋郭世五,蒼梧三秋閣關伯衡,蕭山翼盦朱幼平,而收藏既富且精者,首推蕭山朱氏。從《介祉堂藏書畫器物目錄》中,明代紫檀黃花梨家具有10件,清乾隆時的,有55件。

1954年,朱家后人將朱文鈞所藏七百余種漢唐碑帖捐予故宮博物院,其中不乏初拓本、孤本。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評價:“近代石墨之藏,無或逾此完且美也?!?/p>

1976年,朱文鈞后人將兩萬余冊歷代古籍善本,捐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同年,朱氏兄弟還將珍藏的數十余件明清宮廷家具等珍貴文物捐給了承德避暑山莊。

1994年中秋,朱文鈞后人向浙江省博物館捐獻歷代名畫26幅。

猜你喜歡
詩卷拓本碑帖
明 文震孟 行書甲子除夕詩卷
馬衡《凡將齋甲骨刻辭拓本》選
明 金琮 行書詩卷
宋 歐陽修 行書譜圖序稿并詩卷
《合集》27459拓本、照片對讀的新發現
明刻《綠筠窩帖》及傳世拓本考
《賈養材墓志》拓本
碑帖硬臨
碑帖硬臨
碑帖硬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