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費爾巴哈論》的歷史唯物主義精髓

2014-06-16 00:46鄭建
前線 2014年6期
關鍵詞:唯物主義自然界支配

鄭建

對立統一的辯證運動具有客觀性

辯證法就歸結為關于外部世界和人類思維的運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

一切依次更替的歷史狀態都只是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的無窮發展進程中的暫時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必然的,因此,對它發生的那個時代和那些條件說來,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對它自己內部逐漸發展起來的新的、更高的條件來說,它就變成過時的和沒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讓位于更高的階段,而這個更高的階段也要走向衰落和滅亡。正如資產階級依靠大工業、競爭和世界市場在實踐中推翻了一切穩固的、歷來受人尊崇的制度一樣,這種辯證哲學推翻了一切關于最終的絕對真理和與之相應的絕對的人類狀態的觀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終的東西、絕對的東西、神圣的東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暫時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滅亡的不斷過程、無止境地由低級上升到高級的不斷過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這個過程在思維著的頭腦中的反映。

對立統一的辯證運動是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在內的現實世界所固有的。外部世界的辯證規律和人類思維運動的辯證規律,在本質上都具有客觀性。

唯物主義辯證法認為,一切事物和反映事物的概念、思想,都處在生成和滅亡的不斷變化中。這就推翻了一切關于最終的、絕對真理和與之相應的絕對的人類狀態的觀念。

形而上學思維方法被唯物辯證法取代是人類認識規律性發展的結果

(機械唯物主義)這種唯物主義的第二個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為一種過程,理解為一種處在不斷的歷史發展中的物質。這是同當時的自然科學狀況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形而上學的即反辯證法的哲學思維方法相適應的。人們已經知道,自然界處在永恒的運動中。但是根據當時的想法,這種運動是永遠繞著一個圓圈旋轉,因而始終不會前進;它總是產生同一結果。這種想法在當時是不可避免的??档碌奶栂灯鹪蠢碚搫倓偺岢?,而且還只是被看做純粹的奇談。地球發展史,即地質學,還完全沒有人知道,而關于現今的生物是由簡單到復雜的長期發展過程的結果的看法,當時還根本不可能科學地提出來。因此,對自然界的非歷史觀點是不可避免的。

哲學的發展與自然科學的發展密切相關。17、18世紀,受當時的自然科學水平限制,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無論在自然科學領域還是在哲學領域都占據統治地位。形而上學是機械唯物主義的局限性之一,其主要特征是:用靜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觀點去看世界。進入19世紀后,隨著自然科學研究對象的變化,即從對既成事物進行研究,變成對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以及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行研究,人類對自然過程相互聯系的認識取得了發展,舊唯物主義形而上學的思維方法得以被克服,被唯物辯證法所取代。

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了宗教的產生發展和消亡

自然界是不依賴任何哲學而存在的;它是我們人類(本身就是自然界的產物)賴以生長的基礎;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東西,我們的宗教幻想所創造出來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我們自己的本質的虛幻反映。

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時代從人們關于他們自身的自然和周圍的外部自然的錯誤的、最原始的觀念中產生的。

只要這些民族存在,這些神也就繼續活在人們的觀念中;這些民族沒落了,這些神也就隨著滅亡。

在原始社會,由于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不能正確認識自身和自然現象,因而把自然力人格化、神秘化,從而產生了最初的神的觀念,原始宗教由此產生。

民族宗教的興亡表明,宗教依賴一定的社會基礎,宗教同物質生活條件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

歸根到底,馬克思主義認為,是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了宗教的產生、發展和消亡。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在哲學基本問題上的對立

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哲學家依照他們如何回答這個問題而分成了兩大陣營。凡是斷定精神對自然界說來是本原的,從而歸根到底承認某種創世說的人(而創世說在哲學家那里,例如在黑格爾那里,往往比在基督教那里還要繁雜和荒唐得多),組成唯心主義陣營。凡是認為自然界是本原的,則屬于唯物主義的各種學派。

思維對存在、精神對自然界的關系問題,全部哲學的最高問題,像一切宗教一樣,其根源在于蒙昧時代的愚昧無知的觀念。

思維與存在何為第一性問題是哲學的元問題,對這一哲學根本問題的回答劃分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大對立陣營。

歷史進程受內在的一般規律支配

歷史進程是受內在的一般規律支配的。因為在這一領域內,盡管各個人都有自覺預期的目的,總的說來在表面上好像也是偶然性在支配著。人們所預期的東西很少如愿以償,許多預期的目的在大多數場合都互相干擾,彼此沖突,或者是這些目的本身一開始就是實現不了的,或者是缺乏實現的手段的。這樣,無數的單個愿望和單個行動的沖突,在歷史領域內造成了一種同沒有意識的自然界中占統治地位的狀況完全相似的狀況。行動的目的是預期的,但是行動實際產生的結果并不是預期的,或者這種結果起初似乎還和預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卻完全不是預期的結果。這樣,歷史事件似乎總的說來同樣是由偶然性支配著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這種偶然性始終是受內部的隱蔽著的規律支配的,而問題只是在于發現這些規律。

舊唯物主義在歷史領域內自己背叛了自己,因為它認為在歷史領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動力是最終原因,而不去研究隱藏在這些動力后面的是什么,這些動力的動力是什么。不徹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認精神的動力,而在于不從這些動力進一步追溯到它的動因。

社會歷史是由人的活動構成的,雖然每個人的行動都有預期目的,但是在大多情況下,人們的預期目的彼此間互相干擾,甚至互相沖突。無數的單個愿望和單個行動彼此干擾、沖突的結果,造成了人們行動產生的結果并不是預期的??梢?,個人動機對歷史結果來說只有從屬意義。

在此,馬克思主義把辯證唯物主義貫徹到歷史領域,指出歷史進程受內在的一般規律支配,個人的動機不是決定歷史的真正動力。

一切政治斗爭都是階級斗爭

一切政治斗爭都是階級斗爭,而一切爭取解放的階級斗爭,盡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為一切階級斗爭都是政治斗爭),歸根到底都是圍繞著經濟解放進行的。

國家作為第一個支配人的意識形態力量出現在我們面前。

在現代歷史中,國家的意志總的說來是由市民社會的不斷變化的需要,是由某個階級的優勢地位,歸根到底,是由生產力和交換關系的發展決定的。

“一切政治斗爭都是階級斗爭”,恩格斯的這一論斷,揭示了政治斗爭的階級實質和經濟根源。

恩格斯指出,作為階級統治機關的國家,既是一種有組織的暴力,也是一種意識形態力量,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也占有統治地位。這一思想,揭示了圍繞國家政權進行的政治斗爭在階級斗爭中的重要地位,明確了取得國家政權在被壓迫階級反對統治階級斗爭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注:文中楷體部分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猜你喜歡
唯物主義自然界支配
被貧窮生活支配的恐懼
跟蹤導練(四)4
一言堂
盤點自然界中你沒見過的怪異生物
盤點自然界最土豪的動物
試述近代經驗論哲學發展的邏輯
梁啟超公德觀的基本內涵與文化價值研究
隨心支配的清邁美食探店記
淺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內涵
漫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