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博弈論角度分析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

2014-07-04 20:17樊斌
商業2.0 2014年6期
關鍵詞:納什均衡混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F2412 文獻標識碼:A

摘要:在各國面臨不同的經濟復蘇進程的環境下,世界經濟范圍內利益的交織引起的貿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在兩國完全信息靜態博弈下,博弈雙方的貿易政策策略的納什均衡解是(保護,保護),陷入“囚徒困境”,說明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原因;通過不完全信息下貿易政策選擇博弈的分析可知,當一國預知采取保護策略帶來的收益越大,以及對方采取報復的可能性越小時,將會有較強的動機進行貿易保護。

關鍵詞:自由貿易;保護貿易;納什均衡;混合策略

一、博弈模型的前提條件

為了簡化模型和方便分析,本文做了以下假定:1. 假設只有兩個國家:A 國和B 國。2. 兩個國家在決策時雙方不存在信息約束,溝通自由。3. 雙方對任何政策的滿意程度均可以用數值來衡量。4. 模型中形成的貿易政策格局是各方利益平衡的結果。5. 雙方均有兩種貿易政策:貿易自由和貿易保護。

二、完全靜態博弈分析

根據假設,當A國與B國在實行自由貿易時,由于兩國實力相當,因此它們的收益是相等的,都為U/2;當A國實行保護貿易,而B國實行自由貿易時,A國獲得的收益為U-CA,B國獲得的收益為-U/2,其中CA為A國的成本;當A國實行自由貿易,而B國實行保護貿易時,A國的收益為-U/2,B國的收益為U-CB,其中CB為B國的成本;當兩國都實行保護貿易政策時,收益分別為U/2-CA和U/2-CB。

根據上圖支付矩陣,本文下面對A、B兩國的互為最優策略組合(即納什均衡)進行如下求解:對于A國,如果B國采取自由貿易政策,則A國采取自由貿易所獲得的效用水平為U/2,采取保護貿易政策所獲得的效用水平為U-CA,且有U-CA>U/2,所以選擇“保護貿易”優于“自由貿易”;如果B國采取保護貿易政策,則A國采取自由所獲得的效用水平為-U/2,采取保護貿易政策所獲得的效用水平為U/2-CA,且有U/2-CA>U/2,所以選擇“保護貿易”仍然優于“自由貿易”;因此,無論B國選擇什么政策,對于A 國來說,選擇“保護貿易”總是優于選擇“自由貿易”的。同樣的道理,不管A國選擇哪種國際貿易政策,B國的最優選擇也是保護貿易政策。

綜上所述,“保護貿易,保護貿易”就是A、B兩國國際貿易政策選擇一次性博弈模型的納什均衡。然而,A、B兩國最終得到的,是一個無論從總體來講,還是從每個國家各自來講,都較差的效用水平(U/2-CA,U/2-CB),從而陷入“囚徒困境”的狀態。

可以看到,在A、B兩國都選擇自由貿易政策時,世界的總體效用水平為U/2+U/2=U;在A國實行保護貿易政策,B國實行自由貿易政策時,世界的總體效用水平為U-CA-U/2=U/2-CA;在A國實行自由貿易政策,B國實行保護貿易政策時,世界的總體效用水平為-U/2+U-CB=-U/2-CB;在A、B兩國都選擇保護貿易政策時,世界的總體效用水平為U/2-CA+U/2-CB=U-CA-CB。由于U>U/2-CA,U>U/2-CB,U>U-CA-CB,所以在A、B兩國都選擇自由貿易政策,即“自由貿易,自由貿易”時,世界的總體效用水平最大,達到U。但是,這個兩國總體福利來說的最優選擇并不能達到,因為最為理性人的A國和B國都會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采取各自占優的戰略,即“保護貿易,保護貿易”,而該均衡是不滿足帕累托最優的。

三、不完全靜態博弈分析

本文假設信息是不完全的,對于貿易上的收益或損失沒有確切的衡量,這是對兩國貿易完全信息靜態博弈的一種改進。雙方的博弈關系為:在一定條件下,A、B兩國根據雙方的比較優勢確定二者之間的貿易模式,并分別從貿易中獲得收益,因此假設這個模型中g1、g2分別為A國和B國均實行自由貿易政策時從國際貿易中實現的收益。a和c分別指當A國采取自由貿易策略,B國采取保護貿易策略時,對A國造成的收益減少的部分和給B國帶來的收益增加的部分。b和d相應的是指當A國采取保護貿易策略,B國采取自由貿易策略時,給A國帶來的收益增加的部分和給B國造成的收益減少的部分。在雙方都采取保護貿易策略時,A、B兩國都有增加的收益b和c,但同時也都面臨對方采取反制措施給本國帶來的損失e和f。因此,通過分析可得到如下博弈模型。

表2 AB兩國不完全信息博弈支付矩陣

可以看出來,在上述博弈中,不存在純策略納什均衡。根據納什均衡存在性定理,在每一有限博弈中,至少存在一個純策略或混合策略納什均衡,因此我們只能尋找混合策略納什均衡。為了簡化計算,先假設A國和B國分別以概率q和p選擇保護貿易策略,那么A國選擇自由貿易策略的期望收益為E (X1) = (1 - p) g1 + p ( g1 - a) = g1 – pa

A國選擇保護貿易策略的期望收益為E (X2) = (1 - p) ( g1 + b) + p ( g1 + b - e) = g1 - pe + b

根據效用理論,A國的期望效用函數Uf為:Uf = q ( g1 - pe + b) + (1 - q) ( g1 - pa) = g1 - pa + pqa - pqe + bq,A國策略選擇最優化的一階條件為δUf /δq = pa - pe + b = 0

由此得到p的最優解p* = b / ( e - a)。當p > p*時,A國選擇自由貿易策略,反之選擇保護貿易策略。同理,若q > q*,則B國選擇自由貿易策略,反之選擇保護貿易。

混合策略的納什均衡解為(p*,q*) = ( b / ( e - a) ,c / ( f - d) ) ,即B國和A國分別以b / ( e - a)和c /( f - d)的概率選擇保護貿易策略。

通過分析這一納什均衡解,我們可以發現:當一國預知采取保護貿易策略可能給本國帶來的收益(b和c)越大,或采取自由貿易策略給本國帶來的收益減少(a和d)越多,以及預期本國采取保護貿易引致的對方報復產生的損害(e和f)越小時,將會有較強的動機進行貿易保護。我們求解的是各國貿易政策選擇的最優化問題,而得到的卻是一個混合策略。這恰恰說明了博弈中最實質的問題,自己的最優選擇依賴于對手的選擇。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在制定貿易政策時都遵循這一原則。

參考文獻

[1]薛榮久,楊鳳鳴. 全球金融危機下貿易保護主義的特點、危害與應對[ J ]. 國際經貿探索,2009 (11):3-5

[2]孔慶峰,張肅平.博弈論視角下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原因及中國的對策[ J ]. 商業經濟與管理,2010(6):47-52

[3]吳宏偉. 貿易自由與貿易保護相互博弈的分析[N]. 國際商報,2009-11-10(11)

作者簡介:樊斌(1989—),女,漢,河北,碩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際貿易學。

猜你喜歡
納什均衡混合策略
基于博弈混合策略對卷煙質量調研無響應現象的研究
混合策略的漢維輔助翻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基于連續混合策略對長期蜈蚣博弈的分析①
去產能政策的激勵相容安排與系統風險防范
基于納什均衡的充電樁建設博弈分析
注冊制背景下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的博弈分析
囚徒困境、契約和懲罰
基于納什均衡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
基于混合策略博弈的我國工業碳減排分析
稅收征納中的博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