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困農村地區中小學生德育問題的現狀分析及對策分析

2014-07-04 12:06饒宇浩
商業2.0 2014年6期
關鍵詞:對策分析現狀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摘要:道德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教育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我國的貧困農村地區的德育功能的發揮已取得了明顯的成就,但也客觀存在一些問題。通過對這一問題的分析和思考,能對貧困的農村地區的德育狀況的好轉提供一點想法和建議。

關鍵詞:貧困農村地區;中小學生德育問題;現狀分析;對策分析

一、前言

關于德育概念,在理論界有兩種不同的觀點,即廣義德育和狹義德育。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雖然我國中小學的德育功能的發揮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就,但我國貧困的農村地區的中小學德育中存在德育失衡的問題。

二、德育的定義和目標界定

德育,即道德教育。是道德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學校在德育中的作用是有意或是無意幫助青少年思考“對與錯”的問題,并以此幫組社會的好轉。這也就說明學校德育的特點是學校德育包括“無意教育”:未通過有意安排的方式所發生的學習;把思考“對與錯”作為直接的教育目的;明確了教育者的責任即幫組和指導。在我國的義務教育中,對學生是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即進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在這個基礎上引導他們逐步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并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思想覺悟,使他們中的先進分子將來能夠成長為堅定的共產主義者。進行道德教育的目標是要在道德問題上培養學生的知行統一:良好道德意識和行為的培養,法紀素質的培養,誠信、勇敢和自信等心理素質目標,集體觀、勞動觀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思想素質目標,愛黨愛國等政治素質的培養,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培養“四有”新人。

三、貧困農村地區的德育特有現狀分析

整體上講我國學生的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在我國的農村尤其是在中西部等偏遠的落后地區,中小學生的道德教育特殊狀況確實值得我們好好的反思和研究。

(一) 學??傮w教學工作安排的失衡

首先,由于辦學條件和水平的不足,對德育的地位和功能認識不足,以致于對德育不夠重視。其次,在德育的課程安排上,不僅課程結構的不合理,德育課程嚴重偏少,教學內容簡單,形式單一。學校的另一方面在于教師的教學狀況。第一,教師的自身的德育意識不強,認為其道德等方面的知識會自然會增長。第二,德育課的教學內容單一、方法簡單,有形式化和成人化傾向。把德育理解為對不良行為的懲罰,用以罰代教的方式進行。

(二)家庭教育的功利化

由于貧窮,家長希望孩子不像他們一樣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所以他們的教育觀念是這樣一個觀念:“只有考個好分數你才能上好的小學、中學和大學。如此你才能找個好工作,賺很多的錢”。所以在這些地區的家庭教育總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孩子,你這次一定要考個好分數??!”

(三)同輩群體之間不良影響

所有的同齡人都是一樣,接受的是狹隘的分數傳統,在加上其年齡不足以有正確的是非判斷能力,他們之間的影響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讀書以能識字為目標,在有些孩子之間甚至有以干壞事為榮為驕傲,眼光短淺,常以外出務工賺錢為目標。

四、影響這些地區德育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對“學而優則仕”這一傳統觀念的誤解

“學而優則仕”出自《論語·子張篇》:“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逼鋵崒τ谶@句話我們很多人的理解是不太確切的。大部分人都認為是只要你學習好就可以做官。其實不然,對于這句話,我們可以結合學者陳國駿的《“學而優則仕”正解》①一文加以解釋:首先,從字面上理解。學,就是學習;優,同“悠”即為悠閑之意;仕,同“事”,作“做對社會有益的事”來解。即學習之余還有余力就可以去做事。其次,從其深層意義上解釋?!皩W而優則仕”的當代意義在于強調我們應該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做到學用相結合,用自己所學來有益于社會。這才是我們對于這優秀傳統觀念的正解。那不正確的理解導致我們過于重視學生的智育而輕于對其進行德育。

(二)社會環境的不良影響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由一定的經濟基礎決定的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反映。我國正處于社會急劇變革的時期,這就必然會產生社會失范現象。道德教育被忽略是我國教育中最為顯著的特征,隨之而來的是三種傾向,即欲化傾向、粗化傾向、燥動化傾向,也就是價值觀混亂。這些原因導致了我們在貧困的農村社會中,改變經濟上的貧窮是他們最迫切的目標。這在另一方面也導致了貧困地區教育中的片面強化智育而全面弱化德育的失衡現象。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人的社會化的基礎。家庭教育尤其是德育的缺失是影響孩子德育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父母常年在外務工,沒有時間和孩子溝通和教育;另一方面,家長沒有能力來引導孩子全面成長;或者是向子女灌輸讀書賺錢的觀念:讀書是為賺錢,而分數則是衡量讀書好壞的標準,因而變成了讀書就是為了高分。這些都使得孩子從家庭中沒有得到很好的道德引導。

五、解決對策

針對當前的這種德育狀況,有的放矢的制定對策,全面改進德育工作狀況,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成為當前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務。

(一)政府和社會的支援

1、加大對學校教育的財政支持和扶持力度

首先,政府應加大對貧困農村地區中小學教育的財政支持和扶持力度,尤其是通過財政的手段促進學校和社會對德育工作的重視。其次,加強對這些地區的支援,如“支教”。鼓勵更多的優秀青年大學生積極參加支教,幫助這些貧困的農村地區改善德育狀況。

2、充實德育內容

各級各層的教育主管部門應根據德育規律當地的具體情況,建立科學的德育體系和德育目標,充實德育內容。在貧困的農村地區,德育教學條件上可以長善救失,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戶外勞動資源等優勢進行德育。如此德育形式既貼近學生的生活,即可激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又可培養和增強觀察生活的意識。

(二)學校德育工作的轉變

作為德育的主要場所,學校和教師應在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轉變。第一,轉變舊的德育觀,重新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優化德育方法,加強德育管理,并做好具體的德育教學安排,避免形式主義。第二,“給別人一滴水,自己的要有一桶水?!弊鳛槔蠋?,一方面應該注意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另一方面應該身體力行,為學生做一個榜樣?!皫熣?,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苯處煹囊饬x在于培養人、塑造人和優化人。作為老師不僅要知識育人和傳授真理,而且以道德品質育人和以靈魂去塑造人。此外,家庭和學校的溝通,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圍。學校通過家長會、座談會或家訪等形式與學生家長進行聯系和溝通,向家長說明德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家庭配合學校的德育工作。

參考文獻

[1]鄧蘭如.關于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問題[J].北京師范學院學報,1982.

[2]王暉, 王書祥.探索新形勢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子[J]. 江南論壇,1999,07A.

[3]賀彥鳳.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及借鑒價值[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04.

[4]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解

①陳國駿.“學而優則仕”正解(J).江??v橫,1996(01)

作者簡介:饒宇浩,江西豐城人,江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12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對策分析現狀分析
淺析商業銀行法律風險防控體系優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人民檢察院法律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重大疾病保險的產品定價和產品設計風險管理對策
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分析與指導
廣東高樂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現狀及對策分析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