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務微博”的發展定位及頂層設計

2014-07-04 13:33俞輝
商業2.0 2014年6期
關鍵詞:發展定位政務微博頂層設計

俞輝

中圖分類號:T P311 文獻標識碼:A

摘要:政務微博,一個以“短、平、快”為主要特色的政府信息傳遞、溝通、共享的平臺,正以加速增長的趨勢影響著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從它誕生之日起,就受到格外的關注。抓住微博的優勢,改革傳統的管理模式,以全新的眼光,明確“政務微博”發展定位,做好頂層設計,樹立政府的權威和公信力。

關鍵詞:政務微博;發展定位;頂層設計

目前,黨政部門和黨政干部個人微博數量急劇上升,政務微博搭建的平臺越來越廣闊,影響也越來越大。對政府來說,開辟一條“官民”有效溝通的新渠道,利于其打造服務型政府的形象;對公眾來說,獲得與政府平等對話的機會,參與積極性會提高。然而,由于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或者說管理機制不成熟,監督運行機制不佳,政務微博發布狀態無序,對公眾持久吸引力不強等原因,問題亟需解決。為了將這個良好的政務信息公開平臺持續有效地運行下去,實現政府追求的“親民化、便民化、高效化”目標,增強權威,提高公信力,政府必須對政務微博有一個理性的發展定位及頂層設計。

1.微博平臺搭建“引”政務信息公開

當今世界,信息公開大多借助電子化設備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其間節省的人力、物力、財力,不失為一次政府改革的成功嘗試,而且無論從過程論、方法論還是結果論來理解,電子政務的本質一定程度上就是行政改革的過程。同時,政務微博不等于電子政務,它只是電子政務的一個很小部分,但也就是這樣一個小的信息載體折射出電子政務發展的巨大空間。

當前我國對待政務微博的態度:“熱情有余,管理不足”。2013年中國政務微博客評估報告的發布,其社會影響力可見一斑。但是,政府在追求“量”的同時,似乎忽視了“質”,致使許多政務微博成了電子化的“僵尸”,政務微博名存實亡。

2.設計政務微博“推”政府職能轉變

新一屆國家領導人強調要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簡政放權。在網絡新媒體的領域,政府依然具有很大的作為,甚至可以說電子政務的發展一旦缺少政府的關注,就會失去存在的必要。所以,做好政務微博發展定位,打造“拳頭產品”,最大化發揮政務微博的效能研究的重大課題。

我認為政務微博的發展定位應有以下三點:

第一點,快速、及時、權威發布。政務微博的最大價值就是與小道消息賽跑,只有在合適的時間發布合適的信息才能真正成為民眾的移動信息平臺。

第二點,用百姓化、網絡化的語言,不打官腔。政務微博用比較簡短的140字發布即時信息,簡潔明了,能達到它應有的廣而告之的效果,同時不斷轉發、評論,加大信息傳遞的深度和廣度。

第三點,最大化地利用好政務微博。政務微博不是用作發牢騷的,它需要樹立權威性以及運行的正規化,通過網上互動交流,改變政府“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尷尬,提升管理效能。

當然,要做好“拳頭產品”,政務微博還需以下方面的努力:第一,建立安全的網絡環境,確保政務微博處在正規的渠道。信息失真對于政府部門來說是很可怕的,尤其是涉及到關鍵的環節,所以,優化網絡環境是基礎;第二,凸顯不同政務微博的特色,使服務一目了然。明確政務信息公開的目標,各部門的政務微博圍繞目標運行,建立起部門特色的政務微博文化;第三,各政務微博之間加強互動,不是劃清界限。進一步協調好行政人員間關系,整合信息資源,使信息保持對稱,同樣行政內部的互動;第四,建立優勝劣汰的機制,確保政務微博的創新。發布微博信息是基礎,管理好微博運行是實現政府微博良性運轉的關鍵,競爭化有利于保證監督,促進創新;第五,以政務微博為基點,努力打造政府辦公的網絡平臺。實現管理的網絡化,定位的網格化,在虛擬空間建立一個高效政府。

3.政務微博影響“促”政府出策應對

政務微博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需要政府引起重視,抓住關鍵問題是做好政務微博設計的關鍵。我認為從以下三方面可以有效整合信息資源:

首先,規范政務微博運行,使信息“清”。首先,保證信息“內容清”,政府機構以及政府官員個人的微博,都需要保證發布信息內容的真實性,避免各自說話,造成信息傳播的中斷。其次,保證信息“關注清”,政府的關注應該有所選擇、有所側重,求廣度和深度,傾聽來自各方面的信息。再次,保證信息“數量清”,針對某一特定的事件,政府方面應及時做好跟進,及時有效地傳遞完整的信息,同時要做好收尾工作,避免無序發布,信息間斷發布,缺乏條理性、邏輯性。

其次,改善微博運行機制,使效能“高”。信息及時互動、反饋,有利于政府工作的及時跟進,從而提高行政效率,避免責任的相互推諉,處理的不斷拖延;有利于公眾參與度的提升,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有利于政府掌握主動,引導公眾正確的輿論導向。所以,將政府與公眾的互動交流納入考核的范疇,促進良性運轉;建立網絡管理機制,監測政府微博的交流頻率,對于一些信息長期得不到更新、反饋的微博,給予屏蔽或強制關閉等懲罰措施;定期評選優秀的政務微博,激勵政府微博良性競爭。

再次,控制微博管理程序,使引力“強”。對政府來說,要具備吸引的基礎,比如信息反饋工作做得好,發布的信息價值大。與此同時,政府在針對社會某一典型事件時,能夠迅速建立注冊微博,就這一事件有針對性地發布信息,徹底解決公眾的疑惑。對政府官員來說,要鼓勵創建“個性微博”,貼近老百姓,體現親民特點,可以引導著與公眾進行討論,敞開心扉地交談,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更加深刻地理解信息。

政務微博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應運而生,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借助政務微博這一平臺本身就是一大創新。當然,運行過程中弊端的不斷暴露,政府面臨的壓力也與日俱增,政府既要保障公民的應有權利的實現,同時又要兼顧社會輿論的導向,選擇性地進行信息傳遞、溝通和共享,所以,對于政務微博的發展定位與頂層設計顯得格外關鍵。立足國情,走出一條引導式的政務微博信息公開之路,中國還要做的有很多……

參考文獻

[1]侯衛真、于麗娟:《電子政務系統建設與管理》,文獻編號:ISBN7-300-05278-9,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評估報告:我國政務微博客數量較上年增長46%》,來源:新華社,2014年4月

[3]齊冬梅:《政務微博亟需制度規范》,來源《學習時報》,2012年版,第1頁

猜你喜歡
發展定位政務微博頂層設計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發展定位與路徑選擇
基于生態位理論的中國電子政務發展研究
上海高校老年大學發展定位及對策研究
“為官不為”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我國政務微博參與公共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論新媒體環境下主持人的特點
基于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建設的成本控制實踐探索
巧用政務微博,回應民眾關切
“生態人”的發展定位及其當代價值
論開拓創新贏得未來的市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