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經濟下正反饋效應研究

2014-07-04 13:38姜鵬
商業2.0 2014年6期
關鍵詞:網絡經濟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摘要:在網絡經濟條件下,企業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網絡經濟作為一種嶄新的經濟形態,其具有不同于以往經濟形態的運行規則與特征,其中企業競爭中所遵循的正反饋機制就是有別于傳統經濟的特點。本文試圖分析網絡經濟中產生正反饋效應背后的因素,認為網絡經濟中企業的邊際報酬遞增規律和轉移成本的存在是產生正反饋效應的原因。最后,本文給予網絡經濟中的企業一些啟示,以促使在未來更好的競爭與制定發展策略。

關鍵詞:網絡經濟;正反饋;邊際報酬遞增;轉移成本

一、引言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發展與崛起,信息處理與信息傳遞已突破了傳統的時間和地域的局限,人類社會進入了網絡經濟時代。由于網絡經濟的到來改變了傳統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經濟環境與條件,使得企業間的競爭機制發生了轉變。比較顯著的是,屬于新興計算機領域的一些企業在網絡經濟的背景下,其自身的發展逐漸呈現出與以往工業經濟時代中所具有的負反饋機制相反的競爭趨勢,即正反饋效應。這些新的特點無疑對傳統經濟理論提出了新的挑戰,并賦予了新時代的新特色:即為何在網絡經濟中,企業間的競爭呈現出正反饋效應。

本文基于近十年來網絡普及越來越顯著,以及網絡在經濟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的現實,試圖對網絡經濟中的正反饋作用機制做嘗試性的分析研究,以探究發揮正反饋效應背后的影響因素,并給予企業在網絡經濟中更好的競爭一些啟示。

二、正反饋效應

正反饋是與負反饋相對應的一種作用機制,在以往的傳統工業經濟時代,企業間的競爭往往呈現出負反饋效應。因此,至今的許多經濟活動現象,往往均是呈現出負反饋的競爭機制,所以在理解正反饋競爭機制前,有必要先對更為常見的負反饋競爭機制進行一番回顧與梳理。

按照控制論的觀點,均衡的產生源自負反饋機制,即一種力量的增加必然導致另一種力量的減少,其運動方向是相反的。任何變動都會被其產生的反向的變動所抵消,這樣的結果就是均衡。負反饋是主流經濟學賴以存在的前提。由于負反饋的機制作用,才有了均衡,進而才有了經濟學上的資源的最優配置。

負反饋是一種自我協調機制。它使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利益矛盾得到統一。如果一家企業獲得規模經濟,那么意味著企業的規模擴張是有利的行為,進而企業會選擇擴張其規模以致達到壟斷,壟斷往往會損害消費者利益。但如果在這其中存在著負反饋的作用機制,則情況將會有所不同。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負反饋的作用,簡單地說就是:強者變弱,弱者變強。

與此相反,正反饋機制的表現則是:使強者更強、弱者更弱。一個公司在網絡經濟中的影響往往是以指數形式迅速擴張的,具體分析請見下文。比如說,消費者在購買電腦操作系統軟件時,是在選擇一個用戶網絡,而不僅僅是一種產品,他要考慮軟、硬件與其他用戶兼容的問題。在網絡經濟中,當兩或更多的企業爭奪具有正反饋效應的市場時,經常會出現只有一個贏家會存在——即贏家通吃的市場現象。

三、產生正反饋效應背后的因素

(一)邊際報酬遞增

網絡經濟下,很多例子均能體現出企業具備規模經濟的特點,常常表現為邊際收益遞增的顯著效應。

由于邊際收益遞增與邊際成本遞減是同一個意義的兩種表述,在網絡經濟中企業具有邊際收益遞增的規律,即網絡經濟中的企業能夠實現邊際成本遞減。為了說明網絡經濟中的企業,現在我們假設一個企業的固定成本為FC,平均可變成本為AVC,平均固定成本為AFC,產量為Q,總成本為TC,平均成本為AC,那么,企業的總成本和平均成本函數可分別表示為:

TC=FC+AVC*Q(1)

AC=FC/Q+AVC=AFC+AVC(2)

如(2)式平均成本函數所示,由于平均成本是由平均固定成本與平均可變成本兩部分共同組成,假定平均可變成本AVC不變,隨著產量Q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FC/Q會由于分母的不斷增大而在一定范圍內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即生產規模越大,單位產品所分擔的固定成本就越少,進而整個產品的平均成本呈現隨著產量的增長而遞減的趨勢。當產量Q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而增長時,一種極端的情況就是當Q趨向于無限時,從平均成本函數中我們可以發現,這時的平均成本將無限趨近平均可變成本,邊際成本也無限趨近于平均可變成本。由于假定平均可變成本AVC不變,因此平均成本AC隨著產量Q增加而下降的速度取決于平均固定成本AFC隨著產量Q增長而下降的速度。當固定成本FC較小時,隨著產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下降的速度就相對較慢,平均成本曲線表現出相對平緩的特征;當固定成本FC較大時,平均成本隨產量增加而下降的速度就會比之固定成本較小時來得更快,平均成本曲線的形狀就會呈現出相對陡峭的特征。

(二)轉移成本的存在

在網絡經濟中,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從一個系統(可能是一種技術、產品或是標準)轉換到另一個系統的轉移成本大到轉移不經濟,從而使得經濟系統達到某個狀態之后就很難退出,系統逐漸適應和強化這種狀態,從而形成一種“選擇優勢”把系統鎖定在這個均衡狀態,這就是所謂的路徑依賴性質。

轉移成本是對路徑依賴和鎖定程度的衡量。Paul Klemperer基于經驗品的角度將其解釋為:第一,學習的成本;第二,交易的成本;第三,機會成本。由于轉移成本使消費者易于被鎖定。在信息產業中,總轉移成本是對當前的市場占有者最有利的力量,但對潛在的進人者和創新者卻是很不利的。所以說在網絡經濟中,轉移成本的存在進一步鞏固了市場占有者,即強者的優勢,使得正反饋效應得以發揮。

四、啟示

由于網絡經濟中具有比較明顯的正反饋作用機制,因此,企業在競爭中率先取得競爭優勢,占有市場份額就顯得十分重要與必要。此外,由于正反饋效應的作用與轉移成本的存在,競爭中的企業使消費者對自己某一產品的選擇往往會促使消費者未來的選擇被“鎖定”。當某種產品處于起飛階段,網絡經濟中的企業對它的獨家控制將會具有非常高的價值,所以企業在網絡經濟環境下為了更好的生存與保持競爭優勢,創新就顯得十分必要。

對已在現有市場中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來說,在網絡經濟中,企業應該通過持續的創新,不僅能夠保持自己的現有優勢不被競爭對手所蠶食,而且可以通過正反饋效應的作用,進一步做大做強市場;對于一個新興市場來說,由于市場是全新的,競爭中的企業均處于同一起跑線上,通過創新機制的發揮,率先創造出對消費者具有吸引力的產品意味著一切。因為由于“路徑依賴”效應的存在,即使一開始被消費者所接受的產品在日后看來不是最優最合適的,但也可能由于“路徑依賴”的作用,使得企業在市場中處于有利地位,并通過正反饋效應不斷鞏固壯大。

參考文獻:

[1]張永強,李建標.網絡經濟規則與企業組織行為[J].南開經濟研究,2001,(02):53-61.

[2]黃麗娟.試析網絡經濟的產業組織特征[J].德州學院學報,2004,(03):24-27.

[3]張韓,肖光榮.網絡經濟及其經濟規律的理論拓展[J].統計與決策,2009,(14):151-152.

[4]何艷.網絡經濟的正反饋效應[J].商業研究,2004,(18):173-174.

[5]李懷.基于規模經濟和網絡經濟效益的自然壟斷理論創新[J].管理世界,2004,(04):61-81.

[6]王丙毅.網絡經濟下規模經濟的新特點與規模經濟理論創新[J].經濟問題,2005,(01):9-12.

作者簡介:姜鵬(1990—),男,漢族,江蘇興化人,南京財經大學會計碩士專業12級,研究方向:管理會計。

猜你喜歡
網絡經濟
網絡經濟時代企業營銷決策支持方法研究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網絡經濟對會計理論的沖擊
網絡經濟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化方式初探
淺談網絡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與改善途徑
淺議網絡經濟下的財務會計管理
網絡經濟中消費特征及消費心理的分析
我國網絡經濟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法律規制
電商背景下網絡經濟發展創新問題及對策的思考
芻議網絡經濟影響下我國傳統產業生產方式的改革
大數據背景下的網絡經濟發展趨勢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