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SAR壓制式干擾有效掩護區建模與仿真*

2014-07-10 08:30吳志建方勝良吳付祥
現代防御技術 2014年1期
關鍵詞:干擾機中心線壓制

吳志建,方勝良,吳付祥

(1.電子工程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7; 2.電子制約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 合肥 230037)

0 引言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空間技術的迅速發展,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已經實現了由機載向星載延伸,從1978年的SEASAT-A星載SAR到無人機載SAR(“捕食者”TESAR及“全球眼”HISAR)、直升機載SAR、運輸機載SAR,以及目前正在大力開展的氣球載SAR,多平臺、多波段、多模式、多極化、高分辨率的SAR組網必將是未來戰場的主要作戰樣式。

對SAR的干擾方法的研究方面,相關研究成果比較豐富。國外,Andreas Reigber[1]針對壓制式干擾對SAR圖像相位的偏差和干涉一致性以及極化損失等敏感參數的不確定性,提出了一種新的針對聚焦SAR成像的干擾方法,并對該方法干擾前后圖像的干擾一致性進行了分析比較。國內,對SAR干擾方法研究方面,吳曉芳[2]等列出了當前典型的干擾樣式及對SAR對抗技術的發展進行了歸納;孫云輝[3]等在對SAR的基本原理分析的基礎上,從無源和有源2個方面分析了對抗SAR各種干擾技術,并對干擾SAR的戰術措施進行了研究;鄒猛[4]給出了噪聲壓制干擾、相參壓制干擾和圖像欺騙干擾的干擾方程。對SAR的干擾壓制區研究方面,鄧寶[5]采用電子對抗效能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對SAR的干擾壓制區計算模型。在對SAR干擾效果評估方面,李江源[6]等針對非相參噪聲壓制式干擾、欺騙干擾和類雜波干擾3種方式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對3種干擾方法的性能進行評估;馬俊霞[7]等就幾種典型的噪聲干擾模式對SAR的干擾進行了計算機仿真,并與傳統的評估方法對干擾效果進行了對比分析;戴榮濤[8]等建立了壓制干擾的數學模型,并對SAR的干擾效果進行了仿真分析。

上述研究成果對本文SAR的壓制式干擾有效掩護區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指導,但是也不乏存在不足。不少文獻對SAR的壓制式干擾的方法、數學模型、干擾方程以及干擾效果的評估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卻沒有對對抗SAR的干擾機的應用與配置、干擾機對SAR探測的干擾威力與有效掩護區進行研究。本文則是以干擾機為對象,在建立SAR干擾方程的基礎上,對SAR壓制式干擾的有效掩護區進行研究,建立有效掩護區計算模型,為對抗SAR的干擾機的配置提供依據和參考。

1 SAR干擾方程

根據SAR對目標探測的回波信號功率、干擾機天線極化損耗以及干擾功率計算公式,當干擾信號功率與回波信號功率之比Prj/Prs大于或等于壓制系數Kj時,可得出SAR干擾方程[9-10]為

(1)

2 探測中心線過干擾機時有效掩護區計算

常規雷達壓制區定義為雷達不能發現目標,即雷達對目標發現概率<0.1的空間[11]。而對SAR的有效掩護區,針對其成像特點,在此定義為:干擾機使SAR的成像可懂度不能滿足作戰任務需求的區域。本文重點對SAR以條帶測繪模式工作時探測中心線過干擾機以及探測中心線未過干擾機時有效掩護區的計算進行研究,而聚束工作模式時有效掩護區的計算可參考文獻[11]中自衛干擾時壓制區計算以及干擾機掩護固定目標時壓制區的計算。

條帶測繪模式就是把SAR天線的若干個不同波位的覆蓋區以適當方式組合起來,從而得到寬的觀測帶寬度的一種通用技術,它在若干個不同天線波位之間合理分配成像時間,得到組合觀測寬度上連續的雷達圖像??梢岳斫鉃榻M合觀測寬度上的連續雷達圖像是由N次合成孔徑成像事件的組合。根據文獻[12]對合成孔徑雷達成像原理的闡述以及AN Dao-xiang等[13]分析提出的在SAR波束小斜視及正側視條件下以SAR探測中心點為參考的一次合成孔徑時間內SAR所成圖像中各目標點圖像質量相同。在此假設SAR對地進行一次合成孔徑成像事件定義為EVENT[i,Recon(i),Y/N],i代表第i次合成孔徑成像,Recon(i)代表進行第i次偵察探測的區域,Y/N代表第i次成像中所有目標點是否達到了壓制掩護的要求。例如,EVENT[1,Recon(1),N]表示第1次合成孔徑所成像的區域Recon(1)沒有達到壓制的要求可以成像,干擾機不能進行有效掩護。則條帶測繪模式下SAR對地偵察區域SARReconArea(i)可以表示為

(2)

第i次探測掩護區CoverArea(i)定義為:當SAR相鄰2次合成孔徑時間所成圖像為掩護與非掩護圖像時,第i次成像的掩護區為CoverArea(i)=EVENT[i,Recon(i),Y]-EVENT[i,Recon(i),N]∩EVENT[i+1,Recon(i+1),Y];當第i次成像能被有效壓制并且第i-1次或第i+1次同為有效壓制時,掩護區為EVENT[i,Recon(i),Y];當第i次成像不能被有效壓制時,掩護區為空。

進行條帶測繪時,SAR進行一次條帶測繪探測,N次合成孔徑成像下,有效掩護區JamCoverArea為

(3)

圖1 對SAR干擾的示意圖(探測中心線過干擾機)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SAR interference(detection center line pass jammer)

根據SAR干擾方程、有效掩護區以及圖 1空間幾何關系,可得到干擾機對SAR干擾有效掩護區模型為

(4)

式(4)中壓制系數Kj是基于雷達圖像可懂度指標確定的。圖像可懂度指的是從雷達圖像中辨識出地物特征的程度。在此將圖像判讀結果分為5級:0級為發現目標(可判斷目標存在,無用圖像),1級為一般識別(可判斷出目標的類型或屬性),2級為詳細鑒別(可判斷出同類物體的不同類型),3級為目標描述(可識別目標的特征和細節),4級為完全解譯。具體計算為

式中:I為雷達圖像的可懂度;int為四舍五入取整;I0為初始值,I0=4,對應于可被完全解譯的情況;V為雷達圖像的分辨體積;ρgr=ρr/sinθi為地距分辨率,ρr為距離分辨率,θi為雷達波束在目標處的入射角;ρa為方位分辨率;γn為存在系統噪聲時的輻射分辨率;Vc為對應于特定應用考慮的某個臨界的分辨體積,相應的圖像解譯概率為37%;S/N為雷達接收端的信噪比;M為等效多視數。

(1) 干擾機的掩護半徑Rc大于或等于條帶測繪寬度Wr時有效掩護區計算

干擾機的掩護區定義為以干擾機為中心,以掩護半徑Rc為半徑的圓,與干擾機的距離大于Rc的區域為暴露區,小于Rc的區域為掩護區,反映到SAR成像中即為以掩護區內的點為參考點成像的合成孔徑圖像為掩護區,以掩護區外點為參考點成像的合成孔徑圖像為暴露區,如圖2所示。

圖2 干擾機掩護區示意圖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jammer sheltering area

在此將SAR對地探測一次合成孔徑成像區域近似為矩形,SAR對地探測中心線過干擾機情況下有效掩護區如圖3所示。

圖3 探測中心線過干擾機時有效掩護區(Rc≥Wr)Fig.3 Effectively sheltering area under detection center line pass jammer (Rc≥Wr)

圖中虛線矩形為SAR對地探測時干擾壓制不能滿足壓制系數要求可以成像區域;實線矩形為SAR對地探測時干擾壓制滿足壓制系數要求不可以成像區域;以Rc為半徑的圓為干擾機的掩護區;ABCD區域為干擾機的有效掩護區;Ca為干擾機掩護的方位向距離;Cr為干擾機掩護的距離向距離。則此時干擾機的有效掩護半徑RcL為

(6)

考慮SAR從不同方向來襲條件下,干擾機的有效掩護區JamCoverArea為

(7)

式中:(x0,y0)為掩護區域的中心坐標。

(2) 干擾機的掩護半徑Rc小于條帶測繪寬度Wr時有效掩護區計算

與干擾機的掩護半徑Rc大于或等于條帶測繪寬度Wr時有效掩護區的分析方法相似,根據有效掩護區的計算模型,SAR對地探測時干擾機的掩護區如圖 4所示。干擾機有效掩護區的計算方法相同。

3 探測中心線未過干擾機時有效掩護區計算

當SAR干擾機未知敵SAR來襲方向時,干擾機不能置于目標處實施干擾,則SAR干擾機將偏離SAR對地探測的中心線,導致干擾效能降低,幾何關系如圖 5所示。

圖4 探測中心線過干擾機時有效掩護區(Rc

圖5 對SAR干擾的示意圖(探測中心線未過干擾機)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AR interference(detection center line not pass jammer)

干擾機與SAR方位夾角為

此時有效掩護區模型計算方法與探測點中心點過干擾機的有效掩護區相似,需要更改的為干擾機與SAR的距離Rj,干擾機與天線主瓣方位向夾角與俯仰夾角的計算。

(1) 干擾機的掩護半徑Rc大于或等于干擾機到探測中心線距離d與條帶測繪寬度Wr的一半之和時有效掩護區計算

這種情況下,干擾機對SAR探測時的有效掩護區如圖6所示。

圖6中,d為干擾機到SAR探測中心線的距離,矩形ABCD為干擾機的有效掩護區。則此時干擾機的有效掩護半徑RcL為

(8)

考慮SAR從不同方向來襲條件下,干擾機的有效掩護區JamCoverArea為環形,計算式為

d2≤(x-x0)2+(y-y0)2≤R2,

(9)

式中:(x0,y0)為干擾機的坐標;R=d+RcL。

(2) 干擾機的掩護半徑Rc大于或等于干擾機到探測中心線距離d與條帶測繪寬度Wr的一半之差,并小于干擾機到探測中心線距離d與條帶測繪寬度Wr的一半之和時有效掩護區計算此種情況下,干擾機對SAR探測時的有效掩護區如圖7所示。

(3) 干擾機的掩護半徑Rc小于干擾機到探測中心線距離d與條帶測繪寬度Wr的一半之差時,不能對距離干擾機d處的目標進行掩護。

4 仿真實例

某型無人機以速度v=635 km/h勻速直線按照指定航路進行飛行,飛行高度H=18 000 m;干擾機的航路捷徑與目標點的航路捷徑相等為5 km,干擾機發射功率可變,天線增益Gj=38 dB;機載SAR工作頻率f=10 GHz,天線采用線極化方式,波瓣寬度2.8°×7.2°,發射功率Pt=3.5 kW,增益Gt=28 dB,脈沖重復頻率Fr=103Hz,入射角40°,仰角為71°,無人機的初始坐標為(0,0,H)沿x軸飛行,干擾機坐標(88,52.275 8,0),仿真時長100 s,仿真間隔1 s;仿真圖像可懂度以一般識別等級為標準。仿真結果如下,紅色區域為有效掩護區。

SAR對地探測中心線過干擾機,改變干擾機的發射功率,干擾機對SAR偵察的有效掩護區仿真如圖8~10所示。

SAR對地探測中心線未過干擾機,改變干擾機相對SAR對地探測線的偏移d,干擾機對SAR偵察的有效掩護區仿真如圖 11~13所示。

圖6 探測中心線過干擾機時有效掩護區(Rc≥(Wr/2+d))Fig.6 Effectively sheltering area under detection center line pass jammer (Rc≥(Wr/2+d))

圖7 探測中心線過干擾機時有效掩護區((d+Wr/2)>Rc≥(d-Wr/2))Fig.7 Effectively sheltering area under detection center line pass jammer(d+Wr/2)>Rc≥(d-Wr/2))

圖8 探測中心線過干擾機(Pj=1 000 W)Fig.8 Detection center line pass jammer(Pj=1 000 W)

圖9 探測中心線過干擾機(Pj=2 500 W)Fig.9 Detection center line pass jammer(Pj=2 500 W)

圖10 探測中心線過干擾機(Pj=500 W)Fig.10 Detection center line pass jammer(Pj=5 00 W)

圖11 探測中心線未過干擾機(Pj=2 500 W,d=5 km)Fig.11 Detection center line not pass jammer(Pj=2 500 W,d=5 km)

圖12 探測中心線未過干擾機(Pj=2 500 W,d=10 km)Fig.12 Detection center line not pass jammer(Pj=2 500 W,d=10 km)

圖13 探測中心線未過干擾機有效掩護區(Pj=1 000 W,d=10 km)Fig.13 Effectively sheltering area under detection center line not pass jammer (Pj=1 000 W,d=10 km)

圖8~13的有效掩護區仿真數據見表1。

表1 干擾機有效掩護區仿真數據Table 1 Jammer effectively sheltering area simulation data

仿真分析:

(1) 當SAR對地探測的中心線過干擾機,有效掩護距離隨著干擾機功率的增加而增加,當干擾機的發射功率為1 000 W時,其距離向和方位向掩護距離分別為10.12,23.08 km,未知SAR來襲方向的情況下,干擾機的有效掩護面積為80.40 km2;當增大發射功率為2 500 W時,其方位向掩護距離為86.44 km,干擾機的有效掩護距離還是為以壓制區中心為原點,以5.06 km為半徑的一個圓,面積為80.40 km2;當干擾機的發射功率為500 W時,干擾機的掩護半徑小于條帶測繪時條帶寬度時,干擾機的距離向和方位向掩護距離為7.24,4.12 km,未知SAR來襲方向時有效掩護面積為13.32 km,與仿真方案圖8,9相比有效掩護面積大大降低。

(2) 當SAR探測的中心線未過干擾機,即干擾機偏離SAR來襲方向布置時,當干擾機偏離SAR中心線5 km,干擾功率為2 500 W時,距離向和方位向掩護距離為10.12,78.82 km,與同等功率的位于SAR探測線上的干擾機相比,方位向掩護距離降低了8.92 km,其距離向掩護距離不變,有效掩護面積為一環形區域239.30 km2;當增大干擾機偏離SAR對地探測線中心線為10 km時,距離向掩護距離不變,方位向掩護距離為62.68 km,與仿真方案圖 11相比方位向掩護距離降低了15.84 km;當降低干擾功率為1 000 W,偏移距離為10 km時,如圖 13所示,方位向掩護距離明顯降低為5.48 km,有效掩護區降低為194.71 km2,如果繼續降低干擾功率或增大偏移距離,距離向掩護距離也會如圖10明顯下降。

5 結束語

如何應對敵SAR的偵察探測,提高干擾機的干擾效能,從而保護目標是對抗SAR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對SAR不同來襲方向干擾機的有效掩護區進行了分析與建模,對不同條件下的有效掩護區進行了仿真。仿真結果表明,針對SAR不同的來襲方式,通過合理地配置干擾機,可大大增加距離向和方位向的掩護距離。模型的建立也為對抗SAR的干擾機配置與運用提供有效的輔助決策和依據,同時多干擾機下有效掩護區的計算也是下步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Andreas Reigber,Laurent Ferro-Famil.Interface Suppression in Synthesized SAR Images[J].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2005,2(1):45-49.

[2] 吳曉芳,代大海,王雪松,等.合成孔徑雷達電子對抗技術綜述[J].信號處理,2010,26 (3):424-435.

WU Xiao-fang,DAI Da-hai,WANG Xue-song,et al. Review o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 [J]. Signal Processing,2010,26 (3):424-435.

[3] 孫云輝,趙寶.對合成孔徑雷達的干擾措施研究[J].光電技術應用,2004,19(4):47-50.

SUN Yun-hui,ZHAO Bao.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o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J].Electro-Optic Technology Application,2004,19(4):47-50.

[4] 鄒猛.對合成孔徑雷達干擾樣式及功率分析[J].電子對抗技術,2005,11(6):21-23.

ZOU Meng.Mode and Power o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Jamming[J]. Electronic Warfare Technology,2005,11(6):21-23.

[5] 鄧寶.對SAR的干擾壓制區計算模型[J].系統工程與實踐,2008(1):151-155.

DENG Bao.The Suppressing Area Computing Model of Jamming SAR[J].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2008(1):151-155.

[6] 李江源,王建國,周良臣.三種合成孔徑雷達干擾方法的性能評估[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7,29(11):2729-2733.

LI Jiang-yuan,WANG Jian-guo,ZHOU Liang-chen.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ree Jamming Methods of SAR[J].Journal of Electronic&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7,29(11):2729-2733.

[7] 馬俊霞,蔡英武,張海.一種SAR壓制干擾效果評估方法[J].現代雷達,2004,26(10):4-7.

MA Jun-xia,CAI Ying-wu,ZHANG Hai.An Technique Evaluation of the Barrage Jamming Effect on SAR[J].Modern Radar,2004,26(10):4-7.

[8] 戴榮濤,王青春.對合成孔徑雷達壓制干擾效果分析[J].現代電子技術,2008(21):72-74.

DAI Rong-tao,WANG Qing-chun.Analysis of Barrage Jamming o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J].Modern Electronis Technique,2008(21):72-74.

[9] 李宏,楊英科.合成孔徑雷達對抗導論[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0.

LI Hong,YANG Ying-ke. Introduction to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M].Beijing: National Defence Industry Press, 2010.

[10] 張錫祥,肖凱奇,顧杰.新體制雷達對抗導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

ZHANG Xi-xiang,XIAO Kai-qi,GU Jie. Introduction to a New System of Radar Countermeasures[M].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2010.

[11] 邵國培,曹志耀,何俊,等.電子對抗作戰效能分析[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8.

SHAO Guo-pei,CAO Zhi-yao,HE Jun,et al. Electronic Warfare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Analysis[M]. Beijing: PLA Publishing House,1998.

[12] John C Curlander,Robert N Mcdonough.合成孔徑雷達-系統與信號處理[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John C Curlander,Robert N Mcdonough.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M].Beijing: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2006.

[13] AN Dao-xiang,HUANG Xiao-tao,JIN Tian,et al.Extended Two-Step Focusing Approach for Squinted Spotlight SAR Imag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2012,50(7):2889-2990.

猜你喜歡
干擾機中心線壓制
淺析某船重要設備底座與基準平臺偏差的糾正措施
雷聲公司交付首套中頻段下一代干擾機
樹葉競技場
空射誘餌在防空壓制電子戰中的應用
基于壓縮感知的單脈沖雷達欺騙干擾機研究
停機后汽缸溫差大原因分析及處理
空襲遠距離支援干擾機陣位選擇及航線規劃
美國海軍將研制新一代干擾機
對GPS接收機帶限高斯噪聲壓制干擾的干擾帶寬選擇分析
由X線中心線的特征來定標X線機中心線指示的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