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大學生非傳統安全邊沿問題研究

2014-08-22 01:33劉悅明
關鍵詞:非傳統大學生文化

花 明, 劉悅明

(東華理工大學,江西 南昌 330013)

高校大學生非傳統安全邊沿問題研究

花 明, 劉悅明

(東華理工大學,江西 南昌 330013)

隨著西方傳統安全的戰略調整,非傳統安全日益受到政府重視,高校是一個特殊的社區,存在著各種非傳統安全因素,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正承受著各種非傳統安全的危害,同時肩負著解決各種非傳統安全的使命。文章從定量視角分析當前高校非傳統安全的一個邊緣領域:文化安全問題。

非傳統安全;大學生群體;定量分析;文化安全

非傳統安全因為其隱藏性和不可預見性日益受到世界各國重視。冷戰一結束歐洲便涌現了一批研究非傳統安全的流派,世界大國在堅守傳統安全的同時大力拓展非傳統安全,并將非傳統安全作為傳統安全策略的補充。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強調:當前我國國家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必須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構建包括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等在內的國家安全體系[1]。其中“經濟、文化、社會、生態、資源”屬于非傳統安全領域。非傳統安全的定義很難清晰界定,但是其核心無外乎兩個方面:一是指非國家行為體對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構成的軍事或非軍事的威脅;二是指“人的安全”方面的議題,即與外部相聯系的原因所造成的對社會與人的威脅[2]。這一定義表明,非傳統安全的終極目標仍然是國家、民族、領土、主權的問題,只不過其策略不是傳統的軍事、經濟、政治等手段罷了。我們認為在傳統安全與非傳統之間并不存在明確的分水嶺,隨著形勢的變化,非傳統安全在外因的刺激之下可能轉化為傳統安全的一個新增長點,并以此改變傳統安全的范圍。例如非洲一些國家的動蕩不安多數因為人口因素和衛生等問題而導致的。就高校來說,縱然不直接涉及人口因素、能源危機、環境問題等領域,但在價值觀念、信仰導向上存在著較大的問題,這些方面的教育缺失可能導致今后人的本身問題,尤其為傳統安全問題中意識形態的入侵提供了空間。為了將非傳統安全教育從表面推向深層,本論文從問卷調查入手分析了當前大學生在深層非傳統安全意識方面的欠缺及今后努力方向。

1 非傳統安全的新問題

非傳統安全問題的研究不僅僅是個社會問題,也是一個哲學問題。李開盛對冷戰后出現的幾個非傳統安全研究流派做了梳理,包括以巴里·布贊為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以肯·布斯為代表批判安全研究學派、以蒂克納為代表的女性主義學派以及馬赫布卜·哈克為代表的人的安全學派[3]。綜合起來幾大學派的共同點是關注環境、經濟、社會、自然、衛生、恐怖主義等問題。其深層內涵是把人作為研究主體,而不是國家。人的本身問題,關乎人的物質安全和精神安全。這些個體的安全問題集合起來變成了作為整體的國家安全問題:軍事領域、環境領域、經濟領域、社會領域、政治領域;經濟崩潰、政治鎮壓、資源稀缺、人口過載、種族沖突、對自然的破壞、恐怖主義、犯罪和疾病等;各種暴力、特別是性暴力和結構性暴力;貧困、經濟威脅、環境惡化、國際戰爭、國內暴力、政治壓迫。毋庸置疑,幾大學派關注的非傳統安全問題是從社會整體的視角出發的,在高校這個領域,其非傳統安全問題遠非當前學者們所列舉的人身安全、疾病問題、群體性事件、畢業就業、環境污染等[4-5]。一個最重要的潛在危機是價值取向問題,也是文化安全的一個重要表現。當前高校教育受市場化沖擊呈急功近利的趨勢,各大高校以畢業生就業為核心,加大對學生的證書培養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對于改變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的人文素養的教育力度并不大,加上新媒體層出不窮,這些給不良思潮留下了空子,從長遠來看存在著文化安全、思想安全的非傳統安全問題。

2 研究設計

為了解當代大學生在文化標識、思想導向上的現狀,給高校非傳統安全教育提供一些思路和策略,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的形式抽取出共性問題。問卷涉及了信息方面、影視方面、文化方面、飲食方面和服飾品傾向幾大模塊共計29道題,主要關乎隱性的文化方面的調查。傅勇認為非傳統安全問題突出是文化安全問題,指出文化安全具有長時間的潛伏期,是以個體形式體現出來的整體問題[6],所以我們目標指向文化安全問題。

信息方面的問題設計了9道題,包括學生信息來源和關注信息類別,我們認為,一切的認識均從來源和內容出發,來源渠道非主流非官方,其信息的可靠性存在質疑,甚至可能是以訛傳訛。信息內容是關鍵,學生所關心的信息內容決定他們的精神狀態。在影視方面設計了5道題,主要調查學生對于各類影視的興趣度,影視是生活的再現,其社會價值模式往往貫穿故事情節的始末,如《老友記》、《生活大爆炸》都折射當代美國大學生的生活和個性,這些同樣也可能影響學生的價值觀。文化方面設計了6道題,主要了解學生閱讀情況以及閱讀內容。閱讀是精神自我升華的一個主要動力,閱讀能讓人明白事理完善人格,不同國度的讀物也宣揚不同文化價值觀。飲食方面設計了5道題,因為我們認為,飲食從外觀到內容都反應食品發源地的文化,如咖啡總是標榜著浪漫和自由,茶則顯示出內涵與恬靜。服飾方面設計了3道題,服裝能引導人的審美觀,折射出文化傾向,服裝設計往往是審美觀甚至價值觀的一個外在表現,服裝消費者可能會從對服裝的青睞進而接受服裝所體現的文化價值觀。每道題按選項統計,將問卷結果以具體數據形式統計對比。

3 結果與討論

我們共計發放了450份問卷,分別發到工科院校(東華理工大學)、師范院校(江西師范大學)和綜合大學(南昌大學)。每個學校150份,其中工科學生、理科學生和文科學生各50份。收回有效問卷440份,問卷調查的結果如下。

表1 非傳統安全問卷統計結果

上表數據顯示,在各項參數之間,影視、服飾方面存在著顯著差異,總結如下。

信息方面,學生關注的信息來源大多數為非主流媒體,或者說不是官方媒體,QQ、微信成了學生的信息主要通道。這些信息來源很多是個人的觀點或者是未經證實的觀點,反應出大學生的信息來源缺失。而他們關注的信息類型以娛樂為主,其次為體育,表明學生對于涉及國家的事情并不關心,這顯然有悖于當代大學培養的目標。

影視方面,學生更喜歡看國外影視,表現出對于異域文化的向往。訪談中有同學坦言韓國電影的服飾和生活模式對他們的吸引力很大,尤其是女生。而歐美大片則更多給他們視覺沖擊和動作打斗沖擊。國產電影喜歡看大片和復古劇。無疑,在西方普世價值的范疇內,歐美電影有其精神價值一面,但是對于中國當代大學生來說,沒有東方的價值觀點的積淀對這種普世價值的接收顯然存在著風險。理論上說,影視文化的發展既具有經濟效應,更具有社會效應,嚴重地影響到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有學者認為,即使以全球化自詡的好萊塢電影,也滲透著強烈的美國主流文化意識形態[7]。事實上影視文化的意識形態功能主要體現在心理塑造、思想導向、情感凝聚、精神激勵、品德教育、藝術感染方面,而這些思想、情感、藝術等恰恰是非傳統安全需要關注的領域。

文化方面,當代大學生的普遍現象就是閱讀量不夠,尤其是關于人文素養方面的書籍閱讀不夠。無論是對西方哲學文學還是中國的文史哲都了解不多。這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對于人生的思考不多,對人生觀、價值觀的自我探索不夠。而這個現象不僅是大學生的現狀,整個社會都缺乏讀書的風氣,以至于2014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倡導全民閱讀習慣”,其價值在于提升民族的精神層次,降低社會的動蕩因素。

飲食方面,學生對于外國飲食還是較為熱衷,鑒于沒有足夠的來源和較昂貴的價格,學生日常還是選擇較多的國產食品,但并不等于他們對外國食品服飾不愛好。

服飾方面,更多的學生傾向于日韓風格尤其是韓國服飾,可能因為都屬于東方文化而且有著共同的文化根基,但是學生往往用韓國服飾所反映出來的文化元素掩蓋文化的共性。

針對結果,我們根據各類學生樣本進行逐一訪談,感覺到學生對于各個方面包含的文化思想元素及其影響審美觀價值觀的事實認識不清,以為這些只是娛樂和生活的附帶品,沒有想到那么高遠,可是細細一想,好像確實被一些飲食服裝影視潛移默化了,尤其是影視,能夠激起對影視生活中的向往。對于中華民族的思想精華了解不多,籠統知道上下五千年以及中國基本文化表現,而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精華知之甚少。人文素養缺失,學校舉辦高水平的人文講座很少,師范類院校相對較多(7-8場/年),工科類的院校較少(2-3場/年),學生很少閱讀哲學書籍,即便有也是閱讀西方哲學較多,對中國哲學思想的概念不清楚。所有這些,都表明當代大學生在文化信仰上面出現了空缺地帶,而這個地帶,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不占領,就會被西方的各種思潮占領。

4 應對措施

上述結果與討論表明,高校的非傳統安全教育還是很欠缺,尤其在一般工科院校。為此,我們特提出一些思維和策略。

構建積極向上追求高雅的社會風氣,扭轉拜金主義盛行的社會價值觀導向,從社會外圍、家庭影響大學生的精神追求,進而降低非傳統安全隱患。閱讀,是豐富人生觀改善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途徑,2014年中國發布的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2013年我國當年人均閱讀量紙質書籍為4.77本,遠低于韓國11本,法國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這還包括一些學生在課堂所閱讀的,不僅指課外閱讀[8]。所以2014年“兩會”提出“倡導全民閱讀習慣”,深圳還將全民閱讀立法。這說明了當前閱讀的嚴峻性,對于工科學生來說閱讀尤為重要,工科學生的人格如果沒有受到人文素養的熏陶,很有可能走向技術化的一面,形成失衡人格。為此,在人才培養計劃中確立閱讀模塊十分必要。

改革“兩課”教育,提升教育內涵。將“兩課”教育推向實踐環節,針對時事熱點利用相關的理論解讀,有助于學生形成自己的認識。上述數據表明,受大環境影響,當前的大學生普遍傾向于冷漠,尤其是對于國家、對于國際動態那些和自己就業升學沒有直接聯系的事情毫不關心。久而久之,當代大學生會失去對社會、對國家和對民族的擔當力。所以,通過“兩課”的實踐性教育,讓學生了解國家和國際大事并形成自己的判斷和認識,對于增強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拓寬輔導員工作視野?!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文)確立了我國高校輔導員管理機制,其配套文件《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輔導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币恢币詠?,輔導員工作重心往往是就突出的問題和思潮展開,而忽視了非傳統的隱性領域。當前思想安全領域各種形勢的變化要求輔導員不能僅僅從事事務性工作及將工作重點局限于傳統的領域,而是要將工作放置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展開,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樹立學生民族優越感,以應對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各種問題。

[1] 新京報.習近平主持國安委第一次會議:強調國家安全觀[EB/OL].(2014-04-16).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4-16/6067900.shtml.

[2] 李濱. 中國目前面臨的主要非傳統安全問題及其排序[J]. 世界經濟與政治, 2004(3):44-49.

[3] 李開盛, 薛力. 非傳統安全理論: 概念、流派與特征[J]. 國際政治研究, 2012(2):93-107.

[4] 蔣利平.當代大學生非傳統安全問題認知現狀調查[J]. 教育管理,2011(3):157-158.

[5] 梁茜茜,陳志波. 論大學生非傳統安全教育[J]. 教育與職業, 2013(12):59-60.

[6] 傅勇. 非傳統安全與中國[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7] 游敏惠,謝風華. 影視文化的意識形態功能研究述評[J]. 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3):6-9.

[8] 新華網.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字化閱讀首次超半數[EB/OL].(2014-04-21).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4/21/c_1110340010.htm.

On the New Research Trends in the Field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HUA Ming, LIU Yue-ming

(EastChinaInstituteofTechnology,Nanchang330013,China)

Due to the shift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es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more attention is put on the non-traditional securities, including China. The colleges in China are usually considered as special social spheres, accompanied with many non-traditional causes.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are bearing the responsibility to construct the countries after their graduation. Therefore they should be educated about the non-traditional education. By mean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the special aspect in the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e cultural security.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college students;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cultural security

2014-06-25

本論文得到東華理工大學“非傳統安全研究中心資助”。

花 明(1955—),男,江西崇仁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非傳統安全研究。

花明,劉悅明.高校大學生非傳統安全邊沿問題研究[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3(4):358-361.

Hua Ming,Liu Yue-ming.On the new research trends in the field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J].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4,33(4):358-361.

G641

A

1674-3512(2014)04-0358-04

猜你喜歡
非傳統大學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基于文本挖掘的非傳統文本批評話語研究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誰遠誰近?
慢、輕、微、精”,做傳統行業的非傳統企業……何丹妮
大學生之歌
論當代插圖藝術的非傳統媒介化
依托國際組織 保障我國非傳統安全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