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群文音樂教學中弘揚京劇之美

2014-08-22 00:28李盼閻小燕
藝海 2014年8期
關鍵詞:感受體驗弘揚

李盼+閻小燕

[摘 要]京劇是我國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它將語言、歌唱、音樂、舞蹈、美術、文學、雕塑和武打技藝融匯在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流傳至今己有200多年的歷史。京劇作為中國的國粹,以它獨有的魅力享譽海內外。通過京劇教學、表演等活動,讓學員感受京劇之美、體驗戲曲之神韻,從而使學員更多地了解音樂、喜歡音樂。本文從情境交觸、京韻激趣、博學進取、 課堂靈動、以仁施教等方面進行闡述如何感受京劇之美,最終完成了通過音樂教學活動將“仁、博、靈、實”的核心價值得以完美展現。

[關鍵詞]感受 體驗 弘揚 京劇之美

在大力提倡構建高效課堂的今天,在“本真教育”、“生態課堂”的前提下,逐步改進輔導方法、輔導行為和輔導手段,促進了教學輔導的內涵發展。在教學中,通過教學方案的實施,引領學員提高課堂教學和學習的效益,從而實現教學目的。借此談談在京劇教學的中實施的方法和途徑。

一、情境交觸、京韻激趣

京劇雖然是我國的藝術瑰寶,但受流行音樂的影響,對京劇了解的人少之又少,更談不上喜歡。所以,精心創設京劇教育情境,通過京劇自身的魅力取得學員的情感和共鳴,使之在愉快的氣氛中接受京劇美的陶冶非常重要。

1、在教室里布置一些與京劇相關的裝飾,掛一些京劇的圖片,讓學員走進教室就有一種京劇的氛圍,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走入了京劇世界。

2、走進音樂室時,讓他們踩著京劇鑼鼓的鼓點,走著京劇臺步,做著京劇身段動作,感覺自己走在了舞臺上,心情也隨之激動起來,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

3、播放京劇視頻,創設一個看得見、聽得到、感覺得到的平臺,學員跟著視頻示范念一念有音調的京劇念白,看一看京劇的武打動作,做一做京劇的的表演程式,唱一唱京腔的韻味,從感觀上直接溶入到即將接受的知識中來。讓學員感到京劇就在我們身邊,

二、博學進取,感受京劇之美

俗話說:要看新書、聽舊戲。京劇演唱的內容大都是經過老百姓口口相傳了千百年的歷史故事。欣賞者只有了解它,才能更喜歡它。一出京戲《四郎探母》為什么演了兩百年,還讓人百看不厭,樂此不疲?當然不是為了看一個“老掉牙”的故事。京劇作為國粹藝術,它到底美在哪里?它不僅在旋律上有一種超凡脫俗的美,而且具有表演、唱腔、音樂、服飾、造型、流派等綜合之美,才使其魅力無窮,回味無窮。因此,有選擇性地讓學員欣賞一些名唱段,如:《貴妃醉酒》、《穆桂英掛帥》、《白蛇傳》、 《蘇三起解》、《紅娘》、《李逵探母》、 《四郎探母 》、《霸王別姬》、《紅燈記》等是很必要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哼”,學習京劇何嘗不是這樣道理呢?讓學員多接觸些京劇名唱段,其目的不僅是讓他們感覺京劇在聽覺上有別于歌曲,在視覺上也不同于平時所看到的歌舞劇、歌舞晚會,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更多地了解、感受京劇的韻味、京劇的美。

1、行當之美

京劇的角色是根據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凈、末、丑五大行當,每個行當所表現的是不同類型和性格的人物,每一個行當都分得很細。

2、藝術手法之美

唱、念、做、打是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京劇的“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步、法”都有嚴格的規范。不同行當不同人物的登場,也有各具特性的程式化動作。

3、臉譜之美

京劇臉譜有色彩濃烈,線條夸張,布局對稱之美,是顯示人物性格、辨認善惡忠奸的象征,用白色、黑色、藍色、黃色、紅色等這些最基本的色彩,在人的臉上涂上某種顏色以象征這個人的性格和特質,角色和命運,是京劇的一大特點.

4、服飾之美

中國京劇服飾,在京劇這門綜合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輝煌燦爛、絢麗多采,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和藝術感染力。人們在欣賞京劇優美的唱腔、富于音樂性的念白和精彩的舞蹈藝術時,無不為珠光閃閃、絲帛紛呈,令滿臺生輝的京劇服飾所吸引,沉醉在它給人的審美愉悅之中。京劇服裝還顯示了中國刺繡的魅力,它以光彩奪目的平金繡,平銀繡,富堂皇的金絨繡和清雅秀麗的絨繡,構成了高工藝的美感。每一件京劇服裝都是精工細做,真才實料的藝術品,需要技術工人手工制作,完成一件復雜的蟒袍常常歷月經年,一套完美的劇裝可以價值連城。

5、聲腔之美

京劇聲腔是以一種有別于其他戲曲的聲腔旋律構成的,有著一種特定、獨具的聲腔韻味。京劇的聲腔包括唱腔和念白,唱腔上老生嘹亮灑脫,青衣清新甜美。京劇的味兒,更多還是在托腔,有時一個字高低起伏,抑揚頓挫,拉得很長。雖然只是一個字,但每一個音符都可能對應著劇中人物不同的感受和心境。小時候,總見到一些老人聽到京劇就跟著哼唱起來,如癡如醉,也時常見到電視中那些票友對京劇的熱捧,更想不通的是中學時有位戲迷的同學,成天帶著“隨身聽”陶醉在京劇之中,還時常跟著“咿咿呀呀”的搖頭晃腦,當時我們同學都覺得她不可思議,那么慢節奏的京劇,怎么讓一個這么小的中學生如此般的癡迷?現在我深感京劇的非凡魅力。一句《海島冰輪初轉騰》的旋律都讓我不知學了多少遍、唱了多少遍,它那種婉轉如流是與其它歌曲和戲曲無法可比的。每一個音所表達的感情都是非常細膩。京劇的念白很有特色,它不同于日常生活語言,是一種經過藝術提煉、具有節奏感的音樂性的語言。

三、課堂靈動,體驗京劇唱腔之美

京劇是我國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表演手法豐富,劇目繁多、行當齊全,直至今日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完整的藝術風格及表演體系,成為中國的“國粹”。京劇都是口傳心授,一代一代這樣傳下來,在學習過程中要讓學員大膽去唱,我會告訴學員,老師也不會唱,也是邊唱邊學,讓學員找到信心。教師也不是專業的京劇老師,在示范過程中也不一定唱得很到位,只要學生敢開口唱就是好的。讓學員在體驗的教程中怎樣才能做到這種聲音,與平時唱歌有什么不同。在教唱《蘇三起解》時,我先讓他們感受青衣的唱腔,這種唱腔與我們平時聽到的唱歌的聲音有什么不同,這種聲音是怎么發出的?有的同學說是從鼻子里唱出來的,有的說是嘴巴沒張大,小小的,有的學員說象是貓的聲音,所以就讓學員學著貓叫的感覺去唱,于是他們覺得有那種感覺了,同時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覺得學唱京劇也很味。有的學員如果用唱歌的感覺去唱音不夠高,如果用貓叫的感覺去唱音也能唱準了,克服了畏難情緒,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雖然把京劇唱成了“京歌”,也別有一番風味。另外配上京戲中的“花指”,踏著小碎步,走著圓場,聲情并茂。

京劇聲腔是以一種有別于其他戲曲的聲腔旋律構成的,有著一種特定的獨具的聲腔韻味。京劇是由聲母緩慢地轉到韻母,而把字交代清楚,才能清楚地交代劇情;不能“嚼字,”另外有些字要用北京方言的讀法,這才有“京味”,如《蘇三起解》的“街”字唱成了“該(gai)”音,“洞”字唱成了“同(tong)”音 , 對于南方口音的人似乎有些困難。

京劇涵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諸多要素,形成了一種博大精深的“京劇文化”, 從布景到服飾,從道具到臉譜,從聲腔到藝術手法,每一個元素都有著十分鮮明的色彩,或莊重典雅,或活潑生動,或簡樸實用,或華美夸張,通過不同形式的藝術組合,在燈光的映照下都在給人傳遞著簡單而穩重、傳統而又高雅的美感。遍及全國,遠及國外,不但受到中國人民的喜愛,也深受外國友人的歡迎,他們稱京劇為“北京歌劇”。弘揚民族文化,使我國的傳統戲曲文化得到更好地傳承和發展。

(責任編輯:文鍵)

參考文獻:

[1] 劉正維 民族民間音樂概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戲曲文學系戲曲劇作課必修劇本選集,中國戲曲學院.2009.

[3]藝術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endprint

猜你喜歡
感受體驗弘揚
弘揚愛國精神
《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與評析
初中作文教學的方法和感受
將“旋律——感受”反饋機制融入中學生物課堂的嘗試
關于小學數學單元感受小研究設計的思考
淺談演員“第一自我”與“第二自我”的轉化
體驗視角下文化旅游產品深度開發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習作的豐富素材
弘揚雷鋒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弘揚“最美” 打造精神家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